第十七章 證明空氣的存在
  李遠就那麽怔怔地看著水缸,半天也沒什麽動靜。

  “如果風和水一樣,都是某種確實存在的東西,那麽它倆之間就一定得有相同的特點。”

  對於這個問題李遠有些發愁,因為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人能看見水,人能看見各種物體,卻唯獨看不到風。雖然有種種跡象可以證明風是的的確確作為一種物體而存在的,但誰也說不清楚風到底是什麽。

  古人有言:“天,積氣耳,亡處亡氣。”意思是,天是氣的積聚,無處沒有氣。

  想到這裏,李遠意識到老師想要證明的應該是氣和水的關係,因為當氣流動起來的時候就形成了風。因此如果繼續用風來指代的話就顯得不太合適了。

  “既然眼睛看不到,那能不能借助別的什麽東西來證明它的存在呢?”

  李遠想到了類似旁證法的思路,誤打誤撞地摸對了正確的思考方向。

  此時恰巧天公作美,一陣大風沒由來的呼嘯而起,刮得水缸裏的水起伏不定。

  “這不就有了嗎。”

  李遠看到水缸裏的那一幕之後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來完成這個實驗。

  就像河水拍在岸邊會彈回來一樣,風拍在水上不就說明了氣無法進到水裏去嗎。

  那隻需要抓一團氣並把它放到水裏,如果氣不會憑空消失,不就證明了氣和水一樣,都是作為某一種東西而確確實實存在的嗎。

  叫一旁的仆人拿來一個銅鑒和一個吃飯用的碗。

  仆人聽到這個要求顯得有些無奈,這還沒踏實兩天就又要開始折騰了。但誰叫人家是小少爺,老爺都還沒說什麽呢,就隨他去吧。

  不一會銅鑒就被拿過來了,個頭還不小,而且還是金屬材質。李遠一個人想要拿動它頗為費力,便請求仆人幫他拿著銅鑒從水缸裏把水盛滿。

  “準備工作就緒,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始了。”

  李遠的聲音顯得有些激動,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獨自構思出來的實驗,他也十分想知道自己的想法究竟是對是錯。

  圍觀的仆人聽李遠這麽說,盡管覺得一定又是沒什麽意義的事,但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也非常想知道李遠到底要幹什麽,不由自主地湊的近了一點,希望自己看的更清楚一些。

  隻見李遠拿起飯碗,將之倒扣進了銅鑒的水裏,然後用雙手死死地摁住了那隻飯碗。

  “過來幫我把這裏麵的水倒掉,動作要慢一點。”李遠吩咐道。

  “對,抬一邊就行了,讓水慢慢從銅鑒裏流出去。”

  “再來一個人,幫我使勁摁住碗。”

  李遠小小年紀,父親的做派學了個八九不離十,口令裏不知不覺就帶上了一絲威嚴,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想聽他的吩咐。

  隻見水慢慢的從銅鑒裏流到了地上,順著磚縫漸漸爬滿了整個院子。

  “倒幹淨一點,不要有剩下的。”

  沒多一會銅鑒裏的水就被倒空了,重新把銅鑒放平之後,隻剩下一大一小兩雙手在摁著碗了,場麵顯得有些滑稽。

  李遠沒有著急把碗掀開,而是對著周圍開口問道:

  “你們猜現在這碗裏有水嗎?”

  當然有水了,圍觀的仆人們臉上雖然不動聲色,心裏卻有些不以為然,隻是因為尊卑有序,不敢出言打擊小少爺的興致罷了。

  隻有一個耿直的小仆人得意洋洋地開口說道:“小少爺這個我知道,您把碗扣在水裏,那肯定是碗有多大就盛了多少水呀。”

  話還沒說完,這個小仆人的腦袋就被旁邊年長的人拍了一下,然後趕緊讓這個不懂事的小廝跟李遠道歉。

  李遠倒是不計較這些,看了周圍幾圈發現好像沒有人跟他抱有相同的想法,便更加興奮起來。因為如果自己心中的猜想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自己比在場的所有大人都要聰明了。正對於一個小孩來說絕對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他示意幫忙按壓的那個仆人可以鬆手了,隨後他自己緩緩地掀開了這個倒扣著的碗。

  令所有圍觀的人感到驚訝的是,這碗底下居然隻有一點點水漬,完全跟想象中盛滿了一碗水的景象不一樣。

  整個院子裏變得寂靜無聲,還在遠處偷偷觀察的李遠的父親不知道人群裏麵發生了什麽。

  隻聽見李遠的笑聲傳了出來: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我是對的。”笑聲中充滿了年輕人的意氣風發。

  “我們再來一次,這次你們來摁著碗,免得說是我摁得不緊,水從縫隙裏流出去了。”

  “還有還有,這次水倒的快一點,碗一扣下去立馬把銅鑒翻轉過來,水倒幹淨之後再翻回去。”

  李遠決定趁熱打鐵,再重複一遍剛才的過程。

  這次他決定在旁邊旁觀,希望能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這件事,看看自己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幾個不太敢相信剛才發生的事而且自認為力氣大的仆人走了上去,照著剛才小少爺的步驟,一步一步又做了一遍。

  這次負責摁碗的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就差把碗摁碎了。他相信一定不會有水能從縫隙中流出去。

  可結果依舊是一樣的,隻不過由於這次比第一次摁得更緊,水倒得更快,所以留在碗裏的水比第一次稍微多了一點,但還是和眾人預期中滿滿一碗水的差距十分之大。

  這個結果再一次印證了李遠心中的想法,於是他便興高采烈地跑回到了書房開始在紙上奮筆疾書,記錄下來自己的想法,隻留下一群人站在院子裏麵麵相覷。

  李遠的父親之後才從圍觀的人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經過,他對於這個結果也頗感驚訝。他用自己中過舉的腦袋思考了一下,得出了一個與事實非常接近的結論。

  既然碗裏沒有水,那就一定是有什麽別的東西占著位置,讓水進不去。可是碗在扣進去之前是空碗,碗裏有什麽呢?

  最後很容易就得出的結論就是,碗裏的氣把水擠走了。

  “氣能把水擠走?”李遠的父親有些不敢相信,他克製住衝進兒子的書房裏去問一問這到底是為什麽的欲望,默默地回到了大堂裏坐了下來。

  其實仔細想一想的話,有很多現象可以說明這個事情,但從來沒有人把它當成一回事。

  能把別人都不在意的事做出了成果,單是憑借這份勇氣,就使他有理由相信,自己這個兒子在未來即使不能做一個大官,也絕對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

  如果朱棣知道了這一切,絕對會非常讚同這一點,因為這個發現會使朱棣離他的蒸汽機又邁進了一步。而且就算隻是做到目前這步,也絕對可以在曆史中留下姓名了。

  第二天被李遠震驚的對象,就從李府上的眾人變成了他的老師姚廣孝。

  打死姚廣孝都沒有想到,僅僅過了一個晚上,就被李遠想出了一個方法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其實他昨天晚上也沒閑著,自己也思考了各種辦法,卻都沒有李遠設計的巧妙。因此即使姚廣孝作為老師也不得不佩服李遠,“這孩子有大才啊。”

  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姚廣孝騎馬趕到了燕王府上。打算跟朱棣匯報這件事,讓朱棣以後重點培養培養李遠這個孩子。

  朱棣本來不打算對這個時代的科學研究做太大的推進,想讓一切都順其自然。可沒想到這才過了短短一個月就讓他收獲了意外之喜。

  這個消息讓朱棣直接從椅子上彈起來,並給“大功臣”姚廣孝沏了杯茶。

  姚廣孝畢恭畢敬地接過了朱棣親自端過來的茶,等著聽朱棣有什麽指示。

  “你們這個發現不錯啊,而且很有意義。”朱棣快速地收斂了一下自己的失態,語氣變得平靜了許多。

  “王爺所說的意義是指?”

  “如果氣要是能把水推開,那是不是同樣可以把別的什麽東西推開呢?”

  朱棣一邊說著,一邊拿過來一張紙,開始在紙上畫了起來。

  不一會,一個簡易的氣缸和活塞草圖就被朱棣畫了出來。朱棣以前沒學過機械相關的知識,但是活塞工作的基本原理他還是知道的,無非就是利用氣體的壓縮和膨脹做功嘛。

  “你看假如能使氣從這條通道進入缸裏,氣就能推動著這個塞子往下走。當塞子走到最下麵的時候,再把另一條通道打開,氣就可以順著那條通道排出去。”

  “如果把塞子後麵連上磨盤,那豈不是就不用人來推磨盤了,人隻需要保證一直能有氣進入到這裏就好了。”

  “......王爺能再說一遍嗎?”

  朱棣隨即又再詳細講了一遍自己的想法。

  姚廣孝死了無數腦細胞才明白過來朱棣的跳躍性思維,他現在非常懷疑朱棣是早就準備好了這個東西等著自己呢。

  要不然為何自己今天才剛一講述李遠昨天的發現,朱棣就能立馬根據這個發現想出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東西呢?

  朱棣看姚廣孝呆立在那裏的模樣,心裏暗自發笑,心想別到時候給孩子嚇傻了啊。

  拍了拍姚廣孝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做的非常不錯,一定要按照這個思路繼續想下去。而且不能隻滿足於氣能把水推開,還得研究明白,多少氣能推開多重的水。這很關鍵,如果這件事搞不明白,就沒法根據這個原理製作相應的生產工具。”

  姚廣孝心情複雜地離開了王府,他腦子裏隻有一個問題。

  我到底是來到了一個什麽地方啊?

  為什麽我的學生是一個妖孽,我的老板居然還是一個更可怕的妖孽?

  那我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