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合作辦報
  收獲頗豐的朱棣哼著小曲就回到了燕王府。

  叫來府上的管事福伯,準備安排一下接收煉鐵廠的事宜。

  “福伯啊,你挑幾個會算賬的雜役,去把城北那兩間鐵廠接過來。”

  “這鐵廠不是官府的嗎?”福伯有些疑惑。

  “現在是咱們的了。”

  “老仆明白了。”

  說完這事,朱棣又想起來自己在去的路上想到的事,便繼續問道:

  “這北平城內的造紙坊和印刷坊都是哪家的?”

  “造紙坊共有兩間,分別是趙家和李家的。印刷坊就隻有官府的那一間。”

  沒有私人的印刷坊,這讓朱棣有些頭疼。

  “趙家和李家分別是什麽來曆?”

  “前朝的時候趙家就在大都了,除了造紙坊以外還有幾間鋪子,在城外有不少田。李家是從山西遷過來的富戶,除了一間造紙坊以外就沒別的產業了。”

  朱棣在腦海中把得到的情況過了一遍,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勞煩福伯去請這兩家能做主的人明天來一趟燕王府,就說本王有事相商。”

  當王爺就是這點好,不管想幹點什麽都不用擔心別人不給自己麵子。

  李家這邊當天下午就收到了王府的傳信,聽到是燕王有事要找,李家家主李洛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趕緊召來全家人談論了一番。

  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是,燕王多半是衝著自己家的造紙坊來的,畢竟家裏也就這玩意能被瞧得上眼。

  第二天李洛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燕王府上,誰知道在侯客的偏殿裏,自己先見到的人不是燕王,而是一個讓自己開心不起來的人。

  “沒想到能在這裏看到你李壽陽,真是讓老夫頗感意外啊。”

  李洛原籍山西壽陽,因此也被人稱呼為李壽陽。

  已經先一步坐在偏殿裏等候的人自然是趙家的家主趙文燾,都說同行是冤家,這倆人自然也不例外。趙家當初為了獨占北平的市場,欺負李家在北平根基尚淺,多次跟李家打價格戰。李家不得不跟著趙家一塊降價,幸虧李洛在北平城內四處奔走,從山西老鄉那裏借到了一筆錢,這才把自家的造紙坊維持了下去。

  趙家卻一直沒放棄打壓,雙方小擦小磨時有發生。

  “托尊駕的福,我李洛才有機會代表李家站在這裏。”

  李洛也沒回應什麽好臉色,腦袋裏念頭卻是在飛轉。這燕王把城內唯二能造紙的都請過來了,多半是想在其中摻上一腳了,看來宴無好宴啊。

  既來之,則安之

  李洛便在趙文燾身邊坐了下來,接過仆人奉的茶嚐了一口,感歎道:

  “真是好茶啊。”

  不怪李洛沒見過世麵,畢竟王爺和一般人的生活質量差的還是有點多的。

  話音還沒落,就聽偏殿外麵一個頗為洪亮的聲音由遠及近地傳來。

  “李家主若是喜歡的話,等會走的時候我讓下人給你包上幾包可好。”

  李洛和趙文燾趕緊起身行禮。

  聽麵前這人說話的方式,多半應該就是燕王朱棣本人了,隻是沒想到竟如此的年輕。

  “草民這裏先謝過王爺抬愛了,不知王爺今日召我二人前來是有何事?”

  “不急,我們坐下慢慢說。”

  朱棣坐在主位,慢悠悠的品了一口茶,才開門見山地說道:

  “本王今日請二位前來是想詢問一下,不知二位是否有拓展家業的打算?”

  “拓展家業?王爺此話怎講。”

  朱棣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叫仆人把早就準備好的東西拿了進來,示意他們先看看。

  拿過來的東西是一張疊好的紙,李洛將之展開。展開後這紙有一張桌子那麽大,上麵寫滿了文字,趙文燾也立馬湊過來與李洛一同觀看。

  兩人仔細一看,發現紙上寫的並不是想象中會出現的詩詞歌賦,而是市井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例如什麽東頭王大爺家的狗把隔壁家的小兒子給咬了,西頭的楊寡婦又和哪個姘頭好上了之類的。

  怕他們誤會,朱棣連忙澄清道:

  “這裏麵的事情都是本王編的,你們不用在意內容的真實性。”

  兩個人看完這張紙上的內容之後依舊是一頭霧水。

  “草民愚魯,不知王爺給我二人看這個究竟是何用意?”

  要不然還是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呢,可以省去很多口舌。朱棣見他們並沒有理解這到底是什麽東西,隻能為他們解釋道:

  “你們想象一下,如果把這張紙上寫的內容都換成在北平城裏真實發生的事,會是什麽效果?”

  “您是想把這個做成邸報?”

  “準確的說,是任何人都能看的那種邸報。”

  “任何人?”李洛不解的問道。

  “對,任何人,上到本王,下到黎民百姓,都可以出錢購買。”

  這倆人心裏一盤算,做這一份需要紙張,需要有人去采集信息,還需要雇人抄寫,最後想要賣出去還得有一筆開支,加起來的成本太高了,一份得賣多少錢才能回本啊。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啊,李洛在心裏搖了搖頭。可雖然自己不太能苟同朱棣的想法,但人家畢竟是王爺,得把話說的婉轉一點,以免被怪罪上。

  朱棣見他倆都不說話,也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麽,便主動開口說道:

  “你們二人有什麽疑問就直接問吧,不用藏著掖著的。”

  趙文燾率先說道:“王爺既然這麽說,那草民就有話直說了。如果按王爺所想,恐怕這任何人都能看的邸報不是任何人都能買的起的。”

  “單是這抄寫的成本就...”

  “你們想問題不要這麽簡單嘛,抄寫的成本高,那為什麽不能使用印刷的方式呢?”

  朱棣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紙張,不需要它有多美觀,因為我們要做的不是藝術品,隻需要它稍微結實一點,不容易破就行了。”

  “我把它稱之為報紙。”

  看來這個燕王是真的仔細考慮過這事,但李洛的疑慮並沒有被打消:

  “不知王爺打算如何處理這個...報紙上的的內容來源問題?如果記錄的都是一些市井小事,那就需要派出大量的人員去采集信息。”

  “我們隻需要很少的人采集每份報紙的核心內容就可以了,這些核心內容是一般人接觸不到的事情,本王會在這方麵給予適當的幫助。”

  “至於剩下的大部分的內容隻需要百姓主動提供信息就好了,我們負責把收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和匯編。一旦提供的信息被采用了,我們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但一定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如果要是發現提供的信息不實,第一次罰錢,第二次就永不采用了。”

  朱棣對於自己這個想法感到頗為自得,這是他借鑒後世自媒體的繁榮而找到的靈感。即使目前情況下北平城內的識字率很低,但前期報紙內容也不需要做的太多。至於銷路問題,朱棣更是不擔心。

  因為哪怕是前期自己倒貼錢去做這件事,他都是賺的,這是他自己在為未來鋪路。而且隨著報紙不斷地流傳開,識字率也一定會隨之上升,遲早有一天人人都能看懂報紙上地內容。

  當然這隻是針對城市人口,至於農村人口,朱棣暫時還沒有什麽辦法。

  “報紙每五天為一期,前麵幾期可以免費發放。幫助北平城內的百姓養成看報紙的習慣,隻要這習慣一旦養成,那你們未來這一輩子都不用發愁生計問題了。”

  朱棣描繪了一番報紙的美好前景,看麵前這兩個人有一些被打動了,趕緊趁熱打鐵:

  “本王邀請你們兩家各出兩成本金,同時負責籌建新的印刷坊以及未來報紙的編寫和售賣工作,每家可得三分利。”

  話雖然這麽說,但李洛還是不太敢賭。即使能分到三分利聽起來不少,但相應的還要承擔那些雜事,況且自己對印刷方麵沒有什麽了解。

  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能借此和燕王搭上關係,這是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事啊。

  就在李洛猶豫之際,趙文燾那邊已經做出了決定。

  “趙家願意加入。”

  趙文燾的回答不出朱棣所料,畢竟趙家家大業大,沒有什麽不同意的理由。隨即朱棣把頭轉向了李洛,示意自己等著他的答複。

  為什麽朱棣不能自己弄這事,而是非要拉著別人一塊做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手底下沒有善於經營的人,由別人代勞能省自己很多事,自己隻需要提想法提意見就好了。而且讓別人在外麵拋頭露麵更有利於隱藏自己,朱棣要做的是幕後的推手,而不是站在台前呼風喚雨的人。

  李洛也是一個有魄力的人,沒讓朱棣等的太久便做出了決定。

  “李家也願意加入。”

  真正讓李洛下定決心的事是,王爺和平民合作這種形式恐怕是破天荒頭一回了。這是他的機遇,一定要把握好。

  “好,那就希望未來能合作愉快了。”朱棣笑眯眯地說道。

  李洛回到家裏,跟家中人講述了今天發生的事,自己幾個兄弟瞬間炸開了鍋。

  “大哥,即使你是家主,可這麽大一件事你好歹也得征求一下我們的意見吧。”

  “就是啊,誰知道他燕王打的是什麽算盤,別看他現在說的那麽好聽,未來想要把我們踢開那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李洛聽耳邊吵得不行,也有些煩躁:

  “你們覺得我們有拒絕的機會嗎?燕王為什麽同時請了咱們家和趙家,擺明了就是告訴我們,即使我們不參加,也有別人能代替我們的位置。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可就非常被動了啊。”

  李家眾人安靜了,確實是這麽個道理。現在自己家和趙家有一種微妙的平衡,一旦趙家的實力再次增強,這種平衡可就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