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前麵挖坑後邊填
  正德六年四月某日,北京城。

  旭日東升,陽光已經灑進了豹房的寢宮。一大早起來,正德皇上朱厚照就嗬欠連天,仿佛熬夜熬了一個通宵。這也難怪,去年回到北京後,正德安份了一段日子。最近他和劉良女的義妹劉婉如搞到了一起,正德就這樣,好色卻沒有長情,喜歡沾花惹草。俗話說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這幾天,瞞著劉良女把劉婉如搞到了手,讓正德感到特別的刺激。

  男人大凡初次接觸一個新的女人,肯定特別有幹勁和新鮮感。開頭一些日子,激情四射。癡男怨女,一晚上不搗騰幾次,那還叫什麽如膠似漆琴瑟和諧?朱厚照雖然貴為龍種,卻是個被寵壞了的孩子,任性的性格已經浸透了他的骨子裏。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雖然他立下了雄心壯誌,卻控製不了自己尋求刺激、喜歡冒險的壞習慣。尤其是在女人身上,他總是有些怪癖,宮裏麵三宮六院美女如雲,可他就是看不上。也許真的應驗了”家花不如野花香”那句話。如今剛摘下一朵野花,他再次嚐到了魚潛淵底龍翔九天的快樂。隻要一聞到粉黛之香,觸到肌膚之膩,他的一腔欲火就騰地一下躥起來。

  曙光熹微,他聽得回廊上響起橐橐橐的靴聲,便知道是喊他起床的內侍到了,沒辦法,這是他去年雄心萬丈時,當初一時衝動自己規定的。唉,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今日不是例朝的日子,朱厚照起身穿戴梳洗完畢後,與劉婉如用過早膳,便前往乾清宮,一天的政事又按部就班地開始了。

  這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從江南回來後,立誌成為千古一帝的他,總算是養成了這個好習慣。辰時剛過,朱厚照的馬車就準時出現了乾清宮的台階下,下了馬車,正德皇帝朝禦書房趨步走去。

  這時候,他的貼身內侍蘇林正在回廊上候著,抓耳撓腮的,一副樂不可支的樣子。

  “蘇林,看你眉開眼笑的,遇到了啥喜事兒?”

  見皇上發問,蘇林腰一軟,躬著身子回答“回萬歲爺,您吩咐奴才辦的事兒,奴才辦妥了。”

  “啥事兒?”

  “皇上,動物園快要完工了,東北虎也弄回來了。”

  經這一提醒,朱厚照馬上就記起來了。去年底的時候,安南使者向大明進獻了兩隻蘇門答臘虎,朱厚照看了很是喜愛。有一天在豹房,他盯著看了半天,好一陣子,歎道“此虎真是雄壯,隻可惜不是朕親手抓的。”

  此時,旁邊的蘇林忍不住插話“皇上,這安南人進貢的老虎個頭太小了,跟咱們大明的老虎沒法子比。安南人抓這種小老虎算不上本事,咱們遼東的大老虎那才叫做獸中之王。”

  朱厚照眼睛一亮,便說道“以前聽齊王說過,這世上就屬東北虎最大,也最凶猛,可惜朕沒有親眼見過,有些遺憾啊。要是有辦法弄隻活的回來,養在豹房,讓朕也開開眼界那就好了。不過這事不太好辦,恐怕這些禦史言官會進諫,又說朕不務正業了。”

  “嗬嗬,皇上,這有何難?”蘇林詭譎一笑,壓低聲音說道,“辦法有倒是有,奴才聽淡馬錫海關的鎮守太監佛保說,海外西夷的皇帝會在禦花園建動物園,派人從世界各地收集奇禽異獸供人參觀,平時還可以收門票掙錢啊!皇上若是想看東北虎,去禦花園就可以看到。”

  “這倒是個辦法,禦花園裏改建一個動物園,地方倒是現成的。”朱厚照點點頭,又問,”嗯,得要多少銀子?”

  蘇林答“奴才問過,聽佛保說,西夷皇帝的動物園大概花費二十萬銀幣,規模都不算太大,動物也不算太多。”

  朱厚照心下思忖“花二十萬銀元辦一個動物園,說貴也不算貴。自己的內帑倒不缺這些銀子,不過咱是大明皇帝,動物園怎麽樣也要超過西夷小國。”

  “朕也要弄一個。”朱厚照想了想,又說,“朕最多出三十萬銀元,規模要比西夷的大,動物品種也要齊全。你去辦,若是辦好了,朕再賞你。”

  蘇林大喜,當下領命而去。

  這件事都過去大半年了,要是不說朱厚照幾乎都快忘記了。現在,聽說蘇林說動物園已經弄好了,還把東北虎都弄了回來,正德皇帝滿心高興,急忙問道“東北虎到了?”

  “是,已經送進動物園了,江彬指揮派人辦的。”

  朱厚照沿著走廊,邊往禦書房走,邊說“很好,下午朕過去看看,哦,對了!蘇林,這動物園,你花了多少銀子辦成的?”

  “回萬歲爺,奴才謹遵旨意,實花三十萬銀元。”

  “咱的規模比西夷人的大吧,”朱厚照得意地說,“這事辦得不錯。西夷那些蕞爾小國怎敢和我大明相比,朕的動物園要大,裏麵的動物要齊,明白嗎?”

  “奴才明白。”

  蘇林猴兒精,年前攛掇皇上辦動物園,就蓄了心思要賺一把黑錢。開辦動物園前,他早就找人核算過,按照歐洲的規模,工程隊報的是十五萬銀元,他卻對皇上說要二十萬元。

  沒想到皇上心高氣傲,自個兒的動物園那一定要比歐洲人大,開出的底價是三十萬銀元,擴大一半規模,花費實際更少,工程隊的報價是二十四萬銀元,他一張嘴,就黑了六萬銀元,嘿嘿,這錢實在太好掙了。

  於是,蘇林憑借皇上的旨意,他去內廷銀庫領出了三十萬銀元,實際上隻花去二十四萬不到,就把這事辦成了。辦這一趟小差事淨賺六萬多銀元不說,還落得皇上的褒獎,蘇林心裏頭美滋滋的,笑得嘴角都扯到耳朵根子上。

  兩人談興正濃時,卻見走廊盡頭人影一晃,秉筆太監李榮雙手捧著折匣,快步朝他們走來。跟往常一樣,每天上午辰時一過,老太監李榮就會準時到禦書房,將通政司送進司禮監的要緊奏折文書分門別類陳請皇上過目。

  蘇林一走開,李榮就把折匣放在大文案上。正德皇帝靠在椅背上覷了一眼,懶洋洋地問

  “今兒個有什麽要緊的?”

  “皇上,剛剛接到齊王殿下的緊急奏折,朝鮮那邊出事了!”李榮畢恭畢敬的答道。

  朱厚照頓時坐直了身子,催促道“快拿過來看看。”

  ……

  時間回到十幾天前,聽完盧義的匯報後,齊王朱厚煒實在是有些無語。政府軍竟然會在家門口對幾千個日裔僑民打的落花流水,甚至有了亡國的危險,這朝鮮的李朝簡直就是個奇葩。

  在原來的時空,李氏朝鮮立國於十四世紀九十年代,滅亡於20世紀初期,前後存在了五百多年。李氏朝鮮在明朝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被朱元璋冊封為藩屬國,到清朝滅亡前夕,才被日本吞並,可以說其存在年限,幾乎涵蓋了明清兩個朝代的總和。

  在古代中國,華夏天子是天下共主,這個天下,也包括了朝鮮半島,雖然中原王朝無力在朝鮮建立長期統治,但是鏟除當地的王庭的能力還是具備的,因此為了不給自己惹麻煩,不論是高麗王朝的國王還是朝鮮王朝的國王,都選擇向中原皇帝進貢,比如五代後周時期,高麗一度向後周皇帝柴榮朝貢。

  事實上,這一政策也為李氏朝鮮得以延續提供了保護,比如原時空的十六世紀中葉,日本豐臣秀吉對李氏朝鮮發動征服戰爭,朝鮮國王無力抵抗,隻好派人前往北京請求明朝萬曆皇帝救援。

  由此引起萬曆援朝戰爭,實事求是的講,倘若李氏朝鮮不曾向明朝稱臣,其曆史會終結於十六世紀。若不然,幾百年前朝鮮早就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是大明軍人的鮮血為他們續了命。如今,棒子把祭祀明軍烈士的廟宇都拆毀了,想想就替咱老祖宗不值。

  當然,如今棒子是不會承認的,宇宙第一大國嘛,在他們的曆史裏,還敢胡說長江以北曾經被棒子統治過,反正他們習慣意淫。棒子最惡心的地方就是得誌就猖狂,把別人家的東西拿來當做自己的,還敢不要臉的去聯合國申遺,無恥到沒有底線。

  作為二十世紀末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有了幾個錢以後,就格外的膨脹,甚至還瞧不起他的老主子,自詡有八千年的文化曆史,華夏的文化啥都成了他們的,孔夫子、曲原都成了棒子,中秋、端午啥節都成了棒子的節日。

  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不要臉的程度,你咋不說恐龍也是他們的老祖宗呢?小國寡民就是這種德性,習慣了給人當狗,狗眼總是看人低的。

  想想原來的時空,到了明末,隨著後金在關外崛起,李氏朝鮮迫於後金的軍事壓力,又稱臣於後金。隨著清朝入關前後,日本也進入德川幕府時代,清朝和日本相繼頒布“鎖國令”,這才讓李氏朝鮮在此後多個世紀裏,沒有遭遇來自東亞本土討伐的情況。

  雖然在這期間,有來自西洋的殖民者、海盜曾和李氏朝鮮發生衝突,但總的來說,都不能對李氏朝鮮產生太嚴重的後果,可以說,是在華夏的護佑下,李朝僥幸撐到了1908年。

  上輩子朱厚煒就不太喜歡棒子,不為別的,棒子無恥的程度太沒底線了,作為鷹醬的半殖民地,記得2007年,棒子靠鷹醬搞了艘世宗大王號驅逐艦,號稱亞洲第一驅逐艦。鼻孔就朝天了,成天地自吹自擂,仿佛成了宇宙第一大國。這幫棒子跟阿三一樣,有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有時真是不知所謂。想想就讓人惡心!

  話又說回來,不管是原時空,還是現在,李朝朝廷對大明帝國那的確非常忠誠,就跟後世棒子跪舔鷹醬一樣,那要多恭順就有多恭順,棒子就是這麽個德性。作為國家領導人,朱厚煒也不能因為討厭棒子就感情用事,畢竟這涉及大明帝國在東亞的利益。

  要知道,這時候的李氏朝鮮國內,任何人要是說大明的壞話,絕對是政治正確的問題,是要受到懲罰的。之所以會這樣,還是有曆史淵源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飽受元朝蒙古人摧殘的高麗王朝,看到中原易主,馬上向明朝示好,並建立宗藩朝貢關係。

  但是在明初,高麗對明朝的態度並不穩定,時附時叛。直到1387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啥事呢?原來是明朝派出二十萬大軍逼迫北元丞相納哈出投降。納哈出投降後,明朝全麵接管東北,也繼承了元朝和高麗的疆界。

  但是當時高麗國對此疆界有異議,腦子一熱,竟敢命令崔瑩、李成桂、曹敏修率大軍進攻明朝遼東。結果被大明打的頭破血流,撤退的途中,李成桂從半路殺回,將朝鮮國王罷黜,另立了一個傀儡國王。幾年後,即1392年,明朝人民的老朋友李成桂自立為王,建立李朝,史稱李氏朝鮮。

  高麗王朝從此結束。用句後世網絡上的話講。李朝是明朝的“李鐵”。因為它是靠大明扶植起來的政權,因此對明朝忠貞不二。當然,兩國關係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

  還是那句話,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友誼,隻有永恒的利益。兩國在明初最大的爭端來自領土,李成桂這小子大大的狡猾,他利用大明朝廷對這一塊地方不太重視,就采取了蠶食的政策,反正一句話,今天占一點,明天搞一塊,一直把邊境線推到了鴨綠江邊。

  到十五世紀上半葉,在朝鮮半島西北部,朝鮮由作為兩國傳統邊界的鴨綠江口沿江上溯到鴨綠江中上遊,控製了江的東、南岸,於這一地區先後設置了“西北四郡”閭延郡、慈城郡、茂昌郡、姚芮郡。

  並在以上地區也修築了城堡,總計十六座大城,二十五個小堡,李成桂乘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無暇北顧時,從朝鮮南方遷徙大量居民在該地區定居,逐步實施對北部地區的有效控製,搞成既成事實。所以李朝也不是啥好玩意。

  直至1443年,朝鮮將鴨綠江南岸地區納入了版圖,鴨綠江隨之成為中、朝兩國西段邊界的界河。換句話說,後世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邊界的雛形在明初已經逐步形成,永樂皇帝一不小心讓李成桂得了逞,事後也不了了之。

  ……

  言歸正傳,朱厚煒經過這麽多年的掌權,初步具備了政治家必要的素質,能夠從戰略上考慮問題。收到盧義的情報後,他沒有急於做出決定,而是把齊王府的參謀人員全部叫來。

  年輕的參謀們開始整理和分析錦衣衛、軍機處情報司收集的李氏朝鮮國內情報,畢竟處理國與國的關係,首先就要了解對方國內的真實情況。

  等情報匯總後,朱厚煒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李朝是紅漆馬桶外麵光,骨子裏早就爛透了。十五世紀末,李朝的燕山君統治下的李朝政治,黨爭不絕。在他統治的大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到弘治十九年(1506年)期間,朝鮮發生了戊午士禍和甲子士禍大批知識分子被屠殺。

  起因是燕山君在得知生母不是貞顯王後而是廢妃尹氏後,行為開始變得異常。尹氏因被指控出於妒嫉毒害成宗妃子而被成宗賜毒酒而死。在得知此事後,燕山君殺死了指控尹氏的嚴、鄭兩貴人和支持賜死尹氏的官員及其家眷。

  對世祖篡位有偏詞的士林派學者也遭到燕山君殘忍殺害。燕山君是李朝最有名的昏君,生活驕奢淫逸,這家夥搜掠了千名美女供其作樂,把成均館當成花天酒地的地方。於是,便有民眾使用諺文書寫傳單痛斥燕山君,燕山君知道後,立刻下令禁止諺文的使用。

  這樣倒行逆施的燕山君統治僅維持了十二年。1506年李朝發生政變,中宗上台撥亂反正,燕山君遭成希顏、樸元宗等朝臣廢黜,被流放至江華島,兩個月後病死,年僅三十歲。因以暴君身分被廢,所以無廟號、尊號、諡號、陵名等。

  趕鴨子上架的中宗其實是個平庸之人,隻是天上掉餡餅,機緣巧合而被推上了王位。於是,自然而然朝鮮朝廷主弱臣強的局麵出現了。朝中的大臣士林派首領趙光祖掌握了朝政大權。

  趙光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和原時空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有些相似,把他說成朝鮮的張居正也不為過。他掌權後,大刀闊斧地開展了許多大規模的改革。

  首先,趙光祖建立了鄉約以加強地方的管理,並通過土地改革降低貧富差距。與此同時,趙光祖還通過發行簡易本的儒學在大眾中傳播儒家思想,並致力於精簡國家機構,由於趙光祖的嚴厲監督,在這一時期朝鮮的官員無人敢收受賄賂或濫用職權。

  趙光祖的激進改革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護,但遭到幫助中宗登上王位的勳舊派強烈反對,勳舊派開始密謀陷害趙光祖。一個關鍵的人物出現了。中宗後宮熙嬪洪氏,她是勳舊派洪景舟之女。

  某一天,這女人在王宮後山通過塗蜂蜜和蟲子咬製造了上有“走肖為王”字樣的樹葉。中宗立刻大驚失色,他相信這是老天在告訴他趙光祖要謀反。於是,大明正德五年底,也就是去年,沒有防備的趙光祖被捕下了獄,勳舊派開始對他反攻倒算。可以說,朝鮮正處在風雨飄搖的境地,此時又雪上加霜爆發了”三浦倭亂”。

  綜合各個方麵的情報,對比了一下朝日雙方的實力,參謀部得出來重要的結論如果大明不幹涉,李氏朝鮮有亡國的危險。

  原時空也發生了“三浦倭亂”,最終被李朝平定,倭寇退回了對馬島。但在這個時空,內憂外患下的朝鮮,這場倭亂來得更加危險,一旦處理不好,朝鮮岌岌可危,甚至會被倭寇滅國,這絕對是大明帝國不願意看到的,齊王朱厚煒也絕對不允許倭寇在亞洲大陸上有了一個立足點。

  ……

  齊王府作戰室裏,麵對著巨大的半島沙盤,朱厚煒聽取了參謀部的匯報,又看完手中的情報以及各部門的分析總結報告。朱厚煒這時才尷尬的發現,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還是他自己。

  李朝現在就麵臨亡國的危險,跟朱厚煒這隻小蝴蝶有著脫不開的關係,這個時空的倭寇戰力太強大了。這可是他朱厚煒造就的。可以說,是他自己挖坑自己跳。坑別人也坑到了自己。

  事情還得從六年前說起,正德元年(1510年),為了掌控石見銀山,順便攪動一下日本的政局,咱們的齊王殿下派馬仔盧義在日本島內搞風搞雨,大肆銷售火繩槍和虎蹲炮。這樣一來,日本人提前三十年就接觸到了火器,而且拿到的武器比曆史上葡萄牙人那裏得到的更先進。

  日本正處在戰國時代剛開始的時期,為了地盤和利益,各大名之間互相攻伐不斷,可以說是幾乎是無日不戰。任誰都可以想象,那些領主大名們對先進武器的渴望有多麽的強烈,絕對是刻骨銘心,不惜一切代價的。

  這種交易開展不久後,很快出現了個麻煩,無它,日本人實在太窮了。很多大名手裏是沒有太多錢的,最多隻是些糧食。畢竟全日本隻有一個石見銀山,糧食換光了,那是要餓死人的,所以剛開始的交易量而並不算太大。

  得到武器後,各個大名也組織工匠嚐試著仿製火繩槍和火炮,可哪有那麽容易?由於冶煉和金屬加工的能力達不到要求,仿製出來的武器倒是似模似樣,可是隻要打幾發就會發現端倪,首先是射程不夠,至少是少了三分之一,另外就是口徑無法統一,每一發子彈要士兵單獨製作。

  這些都還能忍,湊合著還能用。但是最危險的是,自製的火繩槍特別容易炸膛。火繩槍都這樣,火炮更不用提了,說起來都是淚。一場戰打下來一清點,大名們傻了眼。好嘛!這些自製的武器殺死的敵人還沒有自己人多。

  太坑人了,這叫啥玩意兒!從此以後,那些武士對自製火器十分排斥,根本不願使用自製槍和火炮,寧願繼續拚刀子,被人砍死也比自己的武器把自己炸死強。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一個機遇出現了。這個機會就出現在齊王治下的奴爾幹,因為皮毛和漁業貿易的興盛,奴爾幹都司的老百姓越來越富,尤其是那些疍民,個個有錢的很。人就是這樣,飽暖思,大家都想女人了,這就是一種本能。

  天可憐見,奴爾幹的女人實在是太少了,男女比例越來越大,打光棍的人也越來越多,沒辦法,當初移民的時候,主要以疍民青壯為主,完整的家庭很少,基本上是膽大包天的半大小子。

  剛開始還沒什麽,填飽肚子才是大事,再說年輕小夥雖然血氣方剛,暫時還能忍住。現在可不一樣了,大家夥富裕了,毛頭小夥也長大了,立業後成家就是避不開的問題。為此,原來治安良好的奴爾幹刑事案件節節攀升,十有都是桃色案,粉紅粉紅的。

  情況越來越嚴重,都是奴爾幹缺女人給鬧的,漁業公司領導天天往都司衙門跑,隻有一個問題,運女人過來,雖然組織過幾次移民,但效果實在太差。奴爾幹這地方實在太冷,內地現在的生活又不差,姑娘們可不願意來這苦寒之地,登萊倒是可以考慮。

  這可把都司指揮使吳季大人愁壞了,他實在是一籌莫展了,一咬牙,隻好找領導,他厚著臉皮向齊王殿下求援。

  朱厚煒能有什麽辦法?嘿嘿,還真有!提起島國,他馬上會聯想起。上輩子這家夥也不是啥正徑人,蒼井姐姐的絕對粉絲,崇拜的不要不要的。

  他聽說奴爾幹缺女人,第一反應就是島國女優,在辦公室狠狠的回憶了一把。特麽的,離奴爾幹這麽近的優質資源怎麽能夠視而不見,自己作為領導,真是太失職了!要批評。

  齊王深刻反省後,立刻召來盧義商議。為了四海商社在日本擴大業務,盤活手中的資產,盧義早就絞盡了腦汁,想盡了辦法,一直是收效不大。齊王把自己的想法一說,還議個屁!簡直是雪中送炭。

  根本不用考慮,這麽好的辦法豈能放棄。兩個無良壞家夥一拍即合,四海商社的魔爪就伸向了島國的女孩。在齊王的慫恿下,一肚子壞水的盧義立刻趕回到了日本。

  盧義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一一拜訪各個大名,用武器從各領主手中換回大批適齡的女青年,然後馬不停蹄的裝船送到特林城四海商社新開辦的婚姻介紹所,然後轉手賣給,哦,不!是介紹給奴爾幹都司那些兩眼冒綠光的光棍漢。

  說實話,娶這些女孩的價格真心不便宜,按照各種等級,價格從五百銀元開始,品質最高的價格都翻了十倍,超過了五千銀元。由此可見,盧義真是個奸商,太黑了!

  盧義這也是沒辦法,據吳季反應,這些疍民手裏有了錢後,有些人很滿足了,人也懶了很多,早就沒有以前的工作積極性了,這可不是個好現象,因此讓資金盡快回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是齊王下達的命令。

  娶個日本和子的確有些貴,好在奴爾幹這幫光棍漢這些年都發了不少財,尤其是疍民,銀行裏沒有四五千銀元存款,那都是好吃懶做的懶漢,沒有人會瞧得起。疍民基本上都是土豪,就是放到江南,也是個小財主。哥們差女人不差錢。有錢就任性,買買買,消息傳出去後,不到一天,四海婚姻介紹所外麵排起了幾裏長的長隊。

  就這樣一番神操作,一條完整的貿易鏈條就形成了,供需兩旺。盧大掌櫃生意興隆。不僅日本四海商社的業績節節攀升,而且他還受到奴爾幹和日本兩地百姓的熱愛。這是為什麽呢?無它,兩邊都得到了好處。

  奴爾幹的男人娶上了老婆,當然感激盧義,而且這些日本和子很會伺候男人,有的特別有錢的還想購買第二個,家裏的女人立刻會表示支持。話又說回來,這幫疍民缺老婆缺久了,對自己的老婆特別好。不僅吃得好,穿得好,而且舍得給老婆零花錢。由於奴爾幹地區毛皮與海產貿易越來越繁榮,掙錢真的很容易,因此嫁給他們的日本和子們每個月總會從丈夫手裏拿到不少私房錢。

  人都是有親情的,和子們手上有了私房錢,就會想起在家鄉苦熬著的家人。這些嫁過來的日本女孩還是很念家的,多多少少會將一些私房錢匯回日本,希望自己的家人能過的好一點。將錢匯回日本,隻能夠通過四海商社。

  四海商社信譽好,盧義又看到了商機,立刻開展了匯兌業務。四海商社收取了一定的費用後,絕對保證會把錢送到客戶的手裏,而且還會幫她們帶回家信,這讓和子們十分感動。那些女孩留在日本的父母收到錢後,都是大喜過望,窮慣了的人,狗嘴裏存不了幾兩豬油,免不了就會向鄰裏炫耀。

  很快風聲傳到那些領主耳朵裏。這些領主手頭上也不寬裕,立刻動起了腦筋尼瑪,賣出去的女人還能往家裏寄錢,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特麽的,女孩是我送出去的,你們這些傻吊收到錢了,怎能不向本領主繳稅?

  收稅,收稅!於是領主就開始向這些人抽稅,名曰介紹費。這些領主到了月底盤點一看,臥槽!特麽的還真不少!於是皆大歡喜,整個日本加緊對外輸出女人。一句話,人人都得到了好處。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件怪事。日本國現在兩個大名之間交戰,絕對不會傷害對手的女人。因為最珍貴的戰利品就是俘虜對方的年輕女孩,無它,這些女人可以換回來先進的武器,還可以搞活本地經濟,這樣的好事從哪裏找?

  與此同時,很多農民家裏有女兒的,如今都寶貝得不得了,這哪是女兒呀!這簡直是搖錢樹,尤其是漂亮的女孩。那些家長會把女兒想盡辦法送到四海商社去,女兒如果嫁給大明人,家裏也多了一項穩定的收入,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這是活下去的保障。

  當然這時候沒有人注意到。越到後麵,日本的生育率越低,加上戰爭的因素,人口始終上不去,而且出現了負增長。時間越久,這種情況越發的嚴重。沒辦法本地男人都找不到老婆,哪來的孩子?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以上種種因素匯聚在一起,導致了如今日本人的軍隊基本火器化了,又經過大量的實戰,那小日本的戰鬥力是蹭蹭的往上冒。不說遠了,即使是小小的對馬島領主派遣宗盛順,手下的部隊清一色的火繩槍加火炮。別說朝鮮人扛不住,歐洲人未必撐得住。

  和曆史上不同,這個時空的倭隊即使與葡萄牙,西班牙的正規軍隊作戰,小日本絕對不落下風。憑借主場的優勢,甚至分分鍾會把這幫歐洲佬幹趴下。沒辦法!都是硝煙彌漫的內戰戰場上鍛煉出來的。

  所以說,朝鮮的這個坑是朱厚煒自己挖的,自然填坑也隻能靠他自己。他決定,要最大可能的武裝李朝,當然,維和部隊也要派的,對馬島這個地方太礙眼了,齊王要想辦法清除它。齊王還是很講規矩的。對藩屬國用兵,就必須請示朝廷同意。

  正德六年四月十二日,齊王府管事李蓮英帶著朱厚煒的奏折,在盧義和兩名作戰參謀的陪同下,從水路坐海船趕到天津,然後乘火車進京向正德皇帝匯報。

  與此同時,齊王命令東海艦隊進入二級戰備狀況,開始做起了戰前動員,籌備助戰物質。一旦朝廷的聖旨下來,東海艦隊馬上就可以投入作戰。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