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夷陵之戰(33)
  孫權做好了迎戰劉備的準備,但也不能對曹丕不聞不問,因此,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荊南相對於荊州其他郡縣,是孫權經營最久的地方,但孫權最擔心的也是荊南。

  因為荊南少數民族眾多,威脅最大的是武陵蠻。

  孫權多次派人封官許願,招撫蠻王沙摩柯,但沙摩柯不為所動。

  就連已經被他收買了很久的辰溪部落酋長石波,也是含含糊糊,不能給他一個肯定的答複。

  顯然,石波在五溪蠻的處境並不太好,也不看好孫權在荊南的統治。

  孫權暗自心驚,他擔心劉備在荊南留下的後手,很可能沙摩柯已經暗中投靠了劉備。

  為了穩定荊南,孫權下令賈華派出大量情報人員,打探荊南的事情。

  因為馬謖早有準備,把自己的數千精兵深藏山寨之中,加上他們行事隱秘,並沒有被孫權的探子發現。

  當然,孫權的探子也不是一無所獲,他經過多方求證,也有重大發現。

  探子們首先得到的情報,就是張承在第一次進攻零陵之時,鎮守城池的已經不是劉備軍,而是換成了蠻王沙摩柯。

  但這還不能說明沙摩柯已經投靠了劉備,也有可能是趁火打劫。

  因為沙摩柯不但正麵擊退了張承,而且還奇襲長沙、桂陽,他們並沒有占據城池,隻是劫了糧倉。

  大撈一把以後,沙摩柯領軍退回大山之中,不見了蹤影,張承這才能夠平定零陵和武陵兩郡。

  孫權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讓探子們深入了解。

  探子不辭辛苦,幾乎把整個荊南都跑了一遍,發現了駐紮在武陵邊遠縣城的的樊胄、習珍的數千軍隊。

  經過嚴密觀察,探子們發現這支軍隊就是零陵、武陵的郡兵,戰鬥力並不強悍,是沒有可能擊敗張承軍的。

  結合這些情報,隻有一個可能,劉備在荊南的殘部已經與沙摩柯達成了某些協議,已經聯起手來,準備在關鍵時刻發難。

  荊南的事情,處處透露著詭異,孫權認為很可能是劉備和諸葛亮的計策。

  孫權不敢大意,準備加強荊南的兵力,但他在宜都和合肥都聚集了重兵,實在是抽調不出兵力進兵荊南。

  正在為難之計,諸葛瑾建議,從交州調步騭率膠交州軍駐紮到長沙,防止沙摩柯的叛亂。

  諸葛瑾雖然是親劉一派,但他並沒有私心,他的才華也得到了孫權的看重。

  孫權接受了諸葛瑾的建議,任命呂岱接替步騭為交州刺史,步騭率領他在交州訓練的一萬名精兵,進駐長沙。

  步騭,字子山,最初是避難江東。

  孫權統領江東以後,聽到他的名聲,曾經召步騭為主記。

  年餘後,步騭並沒有什麽作為,也沒有得到孫權的青睞,就以遊曆為由,暫時辭去官職,與諸葛瑾、嚴畯等遊曆吳中各地。

  三人在遊曆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他們與各地英傑相互交流,顯露才學,逐漸聲名顯赫,被稱為當世的英傑俊才。

  其後,步騭又擔任過海鹽縣長、潘陽太守,他的官聲不錯,政績頗佳。

  自漢末以來,交州因為地處偏遠而難以管製。

  以前朝廷任命的交州刺史朱符、張津等,都因為難以有效控製局勢,不是被殺就是被迫逃亡。

  當時的交州刺史賴恭,是劉表在世時任命的,他與蒼梧太守吳巨吳巨結怨,吳巨將賴恭驅逐到零陵郡,剛好呂蒙偷襲荊南成功,賴恭於是向孫權求援。

  孫權一直想要進軍交州,隻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借口,既然有了賴恭的求援,就是名正言順,他自然不想錯失良機。

  當時孫權正和劉備對峙,抽不出兵力和人手進軍交州,就向謀士們問計。

  諸葛瑾曾經和步騭一起遊曆了差不多一年,非常了解步騭的能力,看到別人沒有辦法,就舉薦步騭前往交州。

  孫權對諸葛瑾非常信任,隨即遷步騭擔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領他親自訓練出來的弓箭手千餘人,南行接管交州。

  步騭很快就在交州站穩了腳跟,於是,孫權追加任命其為使持節、征南中郎將。

  步騭到任後,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不聽從調遣,步騭設局將他斬殺,威聲大震,交趾太守士燮及其兄弟率眾前來歸附。

  當時,前刺史張津故將夷廖、錢博之徒,仍然割據山頭,稱雄一方。

  步騭領軍逐一將其討伐消滅,交州的秩序才漸漸趨於穩定,法令得到執行,交州這才真正納入孫權的統治。

  因此,孫權對步騭非常信任。

  步騭領軍剛剛到達長沙,探子就傳來消息,劉備已經起兵十萬,前來攻打荊州。

  不出孫權所料,劉備軍還沒有到,荊州的劉備軍殘部連接五溪蠻開始了行動。

  先是習珍領軍進駐零陵北部,緊接著,樊胄起兵攻打武陵城。

  眼看劉備領軍就要打過來,荊南又出現動亂,孫權已經有了準備,就想讓步騭領兵平定樊胄、習珍之亂,但潘濬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對孫權說道:

  “步將軍雖然善戰,但軍隊遠來疲憊,加上水土不服,地形不熟,很難取得勝利。荊南局勢複雜,不如讓步將軍先守住荊南重鎮長沙,以為策應,可以另外派人前去平定叛亂。”

  武陵郡的蠻族士卒,是有名的好勇鬥狠,一般的人還真難以平定,上任蠻王相單程曾經叛亂,東漢名將馬援都在他手上宰了跟頭。

  孫權讓步騭前去征討,就是因為他在交州征戰已久,有豐富的叢林作戰經驗。

  現在潘濬說的也有道理,孫權就問道:

  “承明,你認為誰可以領兵平定荊南之亂?”

  孫權讓步騭出兵,潘濬提出反對意見,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他是孫權降尊紆貴請來的,他投降以後,並沒有像樣的功績,因而急需立功證明自己。

  聽說是樊胄連接五溪蠻造反,潘濬非常高興,這可是天賜良機!

  因為潘濬也是武陵人,知道樊胄是不甘寂寞的人,他早就在樊胄的身邊留下了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