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敗走麥城(9)
先不說關羽的老巢江陵被呂蒙占領,就是讓關羽順利退到江陵城,隻要江東軍前來攻打,也用不了十天,關羽就會不戰而敗。
因為關羽北伐中原,已經半年有餘,已經耗盡了荊州的存糧,也就是耗盡了荊州的戰爭潛力。
就連荊州治所江陵城最後的存糧,也被關羽調走了,再也無法支撐一場大戰了!
馬良可不是那種幸災樂禍的主,他看到整個荊州陷入危險之中,非常想要幫關羽一把。
因為荊州戰事的發展,完全被馬謖料中。
馬良對馬謖料事如神的能力,生出一些懷疑,想要探探馬謖的底,就用奇怪的眼光看向馬謖,試探著問道:
“幼常,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關羽是這個結局?”
馬謖可不會承認自己先知先覺的事情,就算是親兄弟馬良也不行!
因為馬良做為典型的忠臣,絕對不會隱瞞自己的主公劉備,就假裝迷惑的說道:
“四哥此話怎講?預言關羽必敗的不是你本人嗎?你給主公上的奏章,我可是全看了,那可是有理有據!”
馬良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不管真假,既然馬謖避而不談,他也不再追問,就對馬謖說道:
“幼常,我們兄弟幾個,行軍打仗數你內行,現在關羽將軍危急,我有一計,或可解除荊州危機!”
馬謖一聽馬良如此快就出計,也非常驚訝。
馬良獲得“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可不是浪得虛名,不但學識淵博,而且性格沉穩,不應該這麽早發言的。
馬謖作為大軍的主心骨,看到馬良急於獻計,以為是難得的妙計,就非常謙虛地回答道:“四哥有何妙計?”
馬良之計,本來是情急之下的權宜之計,看到馬謖如此客氣,反而不好意思地說道:
“也談不上妙計,就是趁呂蒙和關羽對峙之機,出兵偷襲江陵,一旦成功,則荊州的形勢或可翻轉。“
馬良此計,在軍事上確實是可行之策,而且極有可能獲得成功。
但馬家兄弟,卻不具備用此計的身份和地位。
馬謖還沒有說話,馬叔常不願意了,馬上接過話頭說道:
“四弟,你是忘記了自己已經丁憂的身份了?以為自己還是在荊州從事任上嗎?就算你還是荊州從事,你帶領這麽多馬家私兵救援關羽,就算能夠解除荊州危機,也是取禍之道,說不定馬氏家族,就此葬送在你手裏!”
馬良情急之下出了這麽一個主意,聽了馬叔常的話語,馬上反應過來。
馬家一個世家,隱藏如此龐大的軍事實力,屬於僭製,明顯有不臣之心。
此事一旦公之於眾,就算你有最大的功勞,劉備也不會再重用你馬家之人,反而會抓住一個錯處,鏟除馬家。
馬良明白,這麽做對自己和家族都有害無益,自然不會堅持己見,就問馬叔常道:
“三哥有何高見?”
馬叔常才華橫溢,自從經商議後,財源廣進,自己和家族都獲利良多,但有得有失,他覺得自己比幾個兄弟低了一頭。
因為漢代的“士農工商”,已經不是四民的統稱,而是發展成為地位貴賤的階層排序。
馬叔常從事的商業,在四民中的地位最低,甚至不如當木匠的二哥。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
馬叔常從小熟讀兵書,經商多年,把軍謀用於商場,無往而不利,他在兵法謀略上的進境可不小,他聽了馬良的話語,不客氣的說道:
“我一個商人,高見沒有,但我知道,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算接管零陵和武陵,也難以守住。我們既然有如此多精兵強將,不如主動出兵,偷襲長沙和桂陽城,奪取他們的糧草。這樣做有可謂一舉三得:一是充實自己的糧倉,為固守零陵、武陵做準備;二是搬空敵人的糧倉,延緩他們進攻我們的時間;三是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或許讓關將軍成功逃脫。”
馬良一聽,馬叔常說的頭頭是道,就對馬謖說道:
“幼常,三哥說的有理,我們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派兵也去偷襲長沙、桂陽兩郡,讓孫權手忙腳亂,關羽或許能夠堅持到劉備援軍到來,再次通過談判重新劃定邊界。”
……
……
孫權聽信吳範的卦象,認為關羽一定會逃跑,就讓衛士把呂蒙傳喚過來,問詢他擒殺關羽的計策。
呂蒙知道孫權不再招降關羽以後,心中大喜,集聚手下眾蔣,商量擒殺關於之策,經過數天的推演,已經定計。
就算孫權不問,呂蒙也準備前去向孫權匯報。
聽了孫權的問詢,呂蒙馬上回答道:
“麥城雖然存糧不多,但關羽兵少,料能支撐一段時日。雖然劉備援軍不可能快速到來,但還是早點擒獲關羽為妙,免得夜長夢多,等我安排好各路埋伏的兵馬,就全力攻城,逼迫關羽突圍而走。”
孫權自己也深通兵法,對呂蒙的計策很感興趣,也害怕呂蒙安排不周,出現漏洞,就隨口問道:
“子明,你是如何安排的?能否一一道來?”
呂蒙胸有成竹,拿出地圖,指著圖上的標識,緩緩對孫權說道:
“關羽逃回西川,不管是經秭歸進入江州,還是從房陵進入上庸,都要經過臨沮,從麥城到臨沮,雖有大路,但關羽必不敢從大路而逃,麥城正北,有一條險峻小路,可以直達臨沮,關羽必從此路而去。我已經命朱然引精兵五千,伏於麥城之北二十裏;等關羽軍至,並不強行攔截關羽,尤其是大將,不能主動與關羽交戰,免得被他陣前斬殺,隻是引軍隨後掩殺。關羽軍急於逃脫,定無戰心,必直奔臨沮。我又讓潘璋引精兵兩千,伏於臨沮前往秭歸、房陵的必經之處,關羽來到這裏,已經人困馬乏,必為我所擒。我正準備遣徐盛、丁奉、韓彰等人,輪番攻打三門,隻空北門,等待關羽突圍而走。”
孫權聽了呂蒙的安排,看起來非常周到,但孫權心裏感覺不踏實,還是不放心,令吳範再次卜卦。
卦成以後,吳範盯住卦象沉思良久,才解卦道:
“此卦主敵人投西北而走。”
孫權一聽是西北方向,連忙拿過呂蒙的地圖一看,臨沮往西北方向,剛好有一條通往襄陽的小路。
孫權心裏一動,關羽往臨沮方向逃跑,難道不是要逃往西川,而是要前往襄陽?難道他是要向曹操投降?
孫權仔細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自己拒絕了他的投降,關羽走投無路,反身向曹操投降,確是可行之策。
看來,當年謠傳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之事,是真的了!
不管真假,孫權都容不得關羽向曹操投降,回過頭來領軍攻打自己。
於是,孫權命令呂蒙依計行事,並親自點將,派潘璋的副將馬忠領領精兵五百,把住臨沮前往襄陽的小路。
呂蒙聽了孫權的安排,恍然大悟!
呂蒙害怕到手的功勞被陸遜撿漏,主要是防止關羽向秭歸方向逃跑,他把武功最高的蔣欽、周泰,派往西南方向,領精兵五千,堵住了關羽前往秭歸之路。
對關羽逃往曹操處,呂蒙確實未加考慮,聽了讓孫權的安排,遂令朱然、潘璋、馬忠各領兵馬,依軍令埋伏在指定地點。
……
……
因為關羽北伐中原,已經半年有餘,已經耗盡了荊州的存糧,也就是耗盡了荊州的戰爭潛力。
就連荊州治所江陵城最後的存糧,也被關羽調走了,再也無法支撐一場大戰了!
馬良可不是那種幸災樂禍的主,他看到整個荊州陷入危險之中,非常想要幫關羽一把。
因為荊州戰事的發展,完全被馬謖料中。
馬良對馬謖料事如神的能力,生出一些懷疑,想要探探馬謖的底,就用奇怪的眼光看向馬謖,試探著問道:
“幼常,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關羽是這個結局?”
馬謖可不會承認自己先知先覺的事情,就算是親兄弟馬良也不行!
因為馬良做為典型的忠臣,絕對不會隱瞞自己的主公劉備,就假裝迷惑的說道:
“四哥此話怎講?預言關羽必敗的不是你本人嗎?你給主公上的奏章,我可是全看了,那可是有理有據!”
馬良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不管真假,既然馬謖避而不談,他也不再追問,就對馬謖說道:
“幼常,我們兄弟幾個,行軍打仗數你內行,現在關羽將軍危急,我有一計,或可解除荊州危機!”
馬謖一聽馬良如此快就出計,也非常驚訝。
馬良獲得“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可不是浪得虛名,不但學識淵博,而且性格沉穩,不應該這麽早發言的。
馬謖作為大軍的主心骨,看到馬良急於獻計,以為是難得的妙計,就非常謙虛地回答道:“四哥有何妙計?”
馬良之計,本來是情急之下的權宜之計,看到馬謖如此客氣,反而不好意思地說道:
“也談不上妙計,就是趁呂蒙和關羽對峙之機,出兵偷襲江陵,一旦成功,則荊州的形勢或可翻轉。“
馬良此計,在軍事上確實是可行之策,而且極有可能獲得成功。
但馬家兄弟,卻不具備用此計的身份和地位。
馬謖還沒有說話,馬叔常不願意了,馬上接過話頭說道:
“四弟,你是忘記了自己已經丁憂的身份了?以為自己還是在荊州從事任上嗎?就算你還是荊州從事,你帶領這麽多馬家私兵救援關羽,就算能夠解除荊州危機,也是取禍之道,說不定馬氏家族,就此葬送在你手裏!”
馬良情急之下出了這麽一個主意,聽了馬叔常的話語,馬上反應過來。
馬家一個世家,隱藏如此龐大的軍事實力,屬於僭製,明顯有不臣之心。
此事一旦公之於眾,就算你有最大的功勞,劉備也不會再重用你馬家之人,反而會抓住一個錯處,鏟除馬家。
馬良明白,這麽做對自己和家族都有害無益,自然不會堅持己見,就問馬叔常道:
“三哥有何高見?”
馬叔常才華橫溢,自從經商議後,財源廣進,自己和家族都獲利良多,但有得有失,他覺得自己比幾個兄弟低了一頭。
因為漢代的“士農工商”,已經不是四民的統稱,而是發展成為地位貴賤的階層排序。
馬叔常從事的商業,在四民中的地位最低,甚至不如當木匠的二哥。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
馬叔常從小熟讀兵書,經商多年,把軍謀用於商場,無往而不利,他在兵法謀略上的進境可不小,他聽了馬良的話語,不客氣的說道:
“我一個商人,高見沒有,但我知道,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算接管零陵和武陵,也難以守住。我們既然有如此多精兵強將,不如主動出兵,偷襲長沙和桂陽城,奪取他們的糧草。這樣做有可謂一舉三得:一是充實自己的糧倉,為固守零陵、武陵做準備;二是搬空敵人的糧倉,延緩他們進攻我們的時間;三是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或許讓關將軍成功逃脫。”
馬良一聽,馬叔常說的頭頭是道,就對馬謖說道:
“幼常,三哥說的有理,我們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派兵也去偷襲長沙、桂陽兩郡,讓孫權手忙腳亂,關羽或許能夠堅持到劉備援軍到來,再次通過談判重新劃定邊界。”
……
……
孫權聽信吳範的卦象,認為關羽一定會逃跑,就讓衛士把呂蒙傳喚過來,問詢他擒殺關羽的計策。
呂蒙知道孫權不再招降關羽以後,心中大喜,集聚手下眾蔣,商量擒殺關於之策,經過數天的推演,已經定計。
就算孫權不問,呂蒙也準備前去向孫權匯報。
聽了孫權的問詢,呂蒙馬上回答道:
“麥城雖然存糧不多,但關羽兵少,料能支撐一段時日。雖然劉備援軍不可能快速到來,但還是早點擒獲關羽為妙,免得夜長夢多,等我安排好各路埋伏的兵馬,就全力攻城,逼迫關羽突圍而走。”
孫權自己也深通兵法,對呂蒙的計策很感興趣,也害怕呂蒙安排不周,出現漏洞,就隨口問道:
“子明,你是如何安排的?能否一一道來?”
呂蒙胸有成竹,拿出地圖,指著圖上的標識,緩緩對孫權說道:
“關羽逃回西川,不管是經秭歸進入江州,還是從房陵進入上庸,都要經過臨沮,從麥城到臨沮,雖有大路,但關羽必不敢從大路而逃,麥城正北,有一條險峻小路,可以直達臨沮,關羽必從此路而去。我已經命朱然引精兵五千,伏於麥城之北二十裏;等關羽軍至,並不強行攔截關羽,尤其是大將,不能主動與關羽交戰,免得被他陣前斬殺,隻是引軍隨後掩殺。關羽軍急於逃脫,定無戰心,必直奔臨沮。我又讓潘璋引精兵兩千,伏於臨沮前往秭歸、房陵的必經之處,關羽來到這裏,已經人困馬乏,必為我所擒。我正準備遣徐盛、丁奉、韓彰等人,輪番攻打三門,隻空北門,等待關羽突圍而走。”
孫權聽了呂蒙的安排,看起來非常周到,但孫權心裏感覺不踏實,還是不放心,令吳範再次卜卦。
卦成以後,吳範盯住卦象沉思良久,才解卦道:
“此卦主敵人投西北而走。”
孫權一聽是西北方向,連忙拿過呂蒙的地圖一看,臨沮往西北方向,剛好有一條通往襄陽的小路。
孫權心裏一動,關羽往臨沮方向逃跑,難道不是要逃往西川,而是要前往襄陽?難道他是要向曹操投降?
孫權仔細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自己拒絕了他的投降,關羽走投無路,反身向曹操投降,確是可行之策。
看來,當年謠傳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之事,是真的了!
不管真假,孫權都容不得關羽向曹操投降,回過頭來領軍攻打自己。
於是,孫權命令呂蒙依計行事,並親自點將,派潘璋的副將馬忠領領精兵五百,把住臨沮前往襄陽的小路。
呂蒙聽了孫權的安排,恍然大悟!
呂蒙害怕到手的功勞被陸遜撿漏,主要是防止關羽向秭歸方向逃跑,他把武功最高的蔣欽、周泰,派往西南方向,領精兵五千,堵住了關羽前往秭歸之路。
對關羽逃往曹操處,呂蒙確實未加考慮,聽了讓孫權的安排,遂令朱然、潘璋、馬忠各領兵馬,依軍令埋伏在指定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