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水淹七軍(28)
  陸遜(183年-245年),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陸遜所在的陸家,是江東大族,陸遜本人可以說是出身軍旅世家。

  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

  陸遜少年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

  剛開始的時候,陸遜還是叫陸議,人如其名,喜歡辯論之術。

  因此,他不打算子承父業,也沒有學習軍謀、兵法,而是學習縱橫家的舌戰之術。

  陸遜小小年紀,練得舌戰之術,少不得拿那些少年玩伴練手,賣弄一下自己的本事。

  那些年齡比陸遜大了幾歲的半大小子,論到說理,都不是陸遜的對手,經常被說得啞口無言。

  那些小子們,哪裏是講理的主!

  嘴上說不過陸遜,就在拳腳上找回來。

  陸遜經常被比他年齡略大的孩子們毆打,打完了以後,陸遜因為不服氣,嘴上說的更加刻薄,那些孩子們下手更加陰狠。

  陸遜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辛苦練得的好口才,倒成了惹禍之源,印證了“禍成口出”這句俗語。

  被打幾次以後,陸遜對這些人不講理非常無奈,找從祖父陸康討教主意。

  陸遜智力超群,陸康稍微一點撥,他就知道了原因,決定以後謙遜待人,再也不逞口舌之利。

  為了讓自己記住教訓,就把自己的名字陸議改為陸遜,開始習練武功,並專心攻讀兵書戰策,進步很快。

  興平元年(194年),因袁術和陸康不和,袁術派遣孫策攻打廬江,因為有陸遜幫忙謀劃,陸康堅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兵敗之後月餘,陸康鬱鬱而亡。

  城破之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自己的親屬送往吳郡。

  陸康的幼子、陸遜的從父陸績,比陸遜還要小幾歲。

  陸康病故時,陸績尚未成年,所以,陸康提前委托陸遜幫他支撐門戶,說明陸康對陸遜的才能非常認可。

  因為是孫策領軍攻陷廬江,導致太守陸康病逝,孫家本來是與陸家有恩怨牽扯的。

  陸遜作為陸家實際上的掌舵人,自然不會愚蠢到與手握重兵的孫策去作對,但他也沒有給孫策出力的想法。

  陸家是江東望族,在當地的影響力可不小,孫策為了籠絡陸家,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陸遜。

  畢竟孫策沒有直接殺害陸康,並不是化解不了的深仇大恨,陸遜為了陸家的再次崛起,接受了孫策伸出的橄欖枝,成為了孫策的女婿。

  孫策死後,陸遜年僅二十一歲,應召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

  曆任孫權將軍府東、西曹令史,主持文秘工作,得到孫權的賞識。

  孫權決定重點培養陸遜,派他去地方上曆練,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寧)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

  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陸遜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一帶,並不太平,很多人為了逃避徭役,淪落為盜賊。

  陸遜上書孫權,陳述征討盜匪的利益,請求讓他去攻打、招安那些盜匪。

  當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

  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陸遜手下的部曲,也增加到二千餘人。

  通過這些戰事,陸遜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很受孫權器重。

  因為是孫權侄女婿,屬於信得過的自己人,孫權經常找他商討國家大事。

  徹底得到孫權的認同,還是陸遜受命平定費棧的叛亂以後,及時率軍支援孫權,讓他在濡須之戰中扭轉戰局,讓孫權有了與曹操談判的本錢。

  孫權派陸遜去見呂蒙,除了查看呂蒙的病情,還有讓他幫呂蒙出主意的想法。

  陸遜領命,星夜至陸口大營中,來見呂蒙。

  呂蒙雖然臥倒在床,果然麵無病色。

  陸遜一見自己所料不錯,開門見山地說道:

  “我奉吳侯之命,來探視子明的病情。”

  呂蒙一看陸遜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裝病瞞不過他,但也不能把事情挑明了,就歎息著說:

  “這是在戰場上留下的老毛病,將養一段時間就好了,何勞伯言探問。”

  呂蒙也不是完全裝病,他上次在鬆滋縣伏擊馬謖,被馬謖和邢道榮聯手擊中胸部,留下了隱患,一旦天氣變化和心情鬱悶,就會胸部隱隱作痛。

  陸遜自然不會和他較真,就對呂蒙數道:

  “吳侯對將軍委以重任,將軍不乘時而動,空有取荊州之誌,卻不敢付諸實現,是何道理?”

  呂蒙盯住陸遜,無言以對。

  陸遜知道呂蒙還沒有放下架子,就笑著說道:

  “我剛好有一個方子,能治呂將軍之疾,要不要試試?”

  陸遜把話挑明了,呂蒙不好再裝,就屏退左右,然後說道:

  “伯言良方,請早賜教。”

  陸遜道:

  “子明之疾,不過因荊州兵馬整肅,沿江有烽火台之備。我有一計,令沿江守吏,不能舉火;荊州之兵,束手歸降,願意聽聽嗎?”

  呂蒙心知陸遜已經完全料中自己的心思,就不再隱瞞,直接說道:

  “伯言之語,如見我肺腑。願聞良策。”

  陸遜這才說道:

  “關羽自視甚高,自料武功無敵,所慮者惟將軍偷襲荊州。將軍乘此機會,托疾辭職,將都督之職讓與他人,使他人卑辭讚美關羽,以驕其心,樊城可不是容易攻下來的,一旦我江東再無威脅,關羽必盡撤荊州之兵,支援樊城之戰。若荊州無備,用一旅之師,別出奇計以襲之,則荊州已在掌中。”

  呂蒙也是聰明之人,馬上領會到此計的精妙之處,大喜道:

  “真良策也!”

  於是,呂蒙托病不起,上書辭職。

  陸遜回見孫權,具言前計。孫權依計行事,召呂蒙還建業養病。

  呂蒙到了建業,拜見孫權,孫權問道:

  “陸口是孫劉曹三方勢力交接之地,陸口之任非常重要,昔周公謹薦魯子敬以自代,後子敬又薦卿自代,今卿亦須薦一才望兼隆者,代卿為妙。”

  呂蒙卻說:

  “主公,若用望重之人,關羽必然提備。陸遜智謀深遠,而名聲並沒有傳出去,關羽必定不會拿他一個書生當回事,若即用以代我陸口之任,必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孫權大喜,即日拜陸遜為偏將軍、右都督,暫代呂蒙鎮守陸口。

  陸遜非常謙遜的推辭道:

  “我年幼無學,恐不堪重任。”

  陸遜是孫權重點培養的人,但當著呂蒙的麵,還是說道:

  “子明保舉你,必無差錯。你就不要推辭了!”

  陸遜其實也渴望建功立業,欣然拜受印綬,連夜前往陸口。

  呂蒙交割馬步水三軍,陸遜接任以後,也拿出了新官上任的架勢,開始整頓軍馬。

  陸遜領軍不是頭一遭,手下將士倒也不敢輕慢。

  但讓他們心中不服的是,陸遜似乎非常害怕關羽。

  隻要江東軍在江麵上與荊州軍發生摩擦,陸遜每次出麵,都是不問青紅皂白,讓手下人向荊州軍道歉,並賠償損失。

  慢慢的,陸遜懼怕關羽的傳言,從陸口流傳到了荊州,很快傳到了關羽耳中,關羽更加得意。

  陸遜修書一封給關羽,極盡奉承之詞,並選名馬、異錦、酒禮等稀罕物件,遣使齎赴樊城見關羽,讓關羽徹底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