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成都縣令(3)
安排好所有事項以後,諸葛亮和法正商量,怎麽去說服劉備就任漢中王。
諸葛亮畢竟與劉備相處日久,對他的了解更深,就對法正說道:
“孝直,主公品德高潔,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是特別講究大義的人,當初為了大義,先後毫不猶豫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徐州、荊州,這次我們如果直接讓他就任漢中王,多半會被他謙讓了,不如把調子先定高一點,等主公謙讓之時,再降低下來,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法正深以為然,兩人密謀。計劃已定,分工以後,引眾人入見劉備。
這次的儀式非常正式,就連一直在成都的許靖、劉巴等人,都來參加了。
在許靖、馬超、張飛、法正、諸葛亮等人的帶領下,眾人先按照覲見皇帝的大禮,參拜劉備已畢,然後法正出列稟告道:
“今曹操專權,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事不宜遲,便請擇吉日行之。”
劉備聞言大驚道:
“孝直此言差矣!我劉備雖然是漢之宗室,但畢竟也是臣子身份;若為此事,是反漢矣。”
法正早就想好了說辭,說道:
“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願主公熟思之。”
堂下數百文臣武將,紛紛附議,劉備卻斬釘截鐵地說道:
“要讓我僭居尊位,必不敢從。可再商議長策。”
諸葛亮和法正早就安排好了程序,諸將齊聲說道:
“主公若隻推卻,眾心解矣。”
劉備是真心不敢稱帝,可不是假客氣,隻是不依,眾人齊聲請願,時間一長,劉備難免心中不悅,臉色也變得難看了。
諸葛亮知道劉備的習慣,知道這是劉備要拂袖而去的前兆,連忙站出來打圓場道:
“主公平生以義為本,不肯便稱尊號。今有荊襄、兩川之地,可暫為漢中王。”
劉備一聽,諸葛亮同意不讓他僭越稱帝,鬆了一口氣。
因為曹操已經受封魏王,違了劉邦定下的祖製,漢中王這個稱號,倒在劉備可接受的範圍,他緩和了一下語氣,對眾人說道:
“你等雖欲尊吾為王,但不得天子明詔,即是僭也。”
諸葛亮勸道:“今曹操專權,我等尊主公為王,宜從權,不可拘執常理。”
張飛也得了諸葛亮的安排,站起來大聲喊道:
“曹賊異姓之人,都被封王,何況哥哥乃漢朝宗派!莫說漢中王,就算是稱皇帝,有何不可!”
劉備雖知張飛說的有理,也是為了自己好,但對張飛的不顧禮儀有些不滿,隨口訓斥道:
“汝勿多言!”
諸葛亮知道劉備已經意動,接口勸道:
“翼德之言是也!主公宜從權變,先進位漢中王,然後表奏天子,未為遲也。”
劉備再三推辭不過,隻得依允。
建安二十四年秋,以馬超、許靖、龐義、射援等人為首,文臣武將一百二十餘人,聯名向漢獻帝上表,奏請冊封劉備為漢中王。
諸葛亮、法正等人,要讓劉備就任漢中王,上表給漢獻帝隻是一個樣子,把事情做得名正言順,自然不會真的等被曹操控製的漢獻帝下旨。
所有上表的這一百二十餘人,都是曾經有漢朝正式冊封的官職,並不是劉備自己擅自任命的,其保奏的程序,完全符合漢朝的祖製。
在上表的這一百二十人中,排名也很有講究,雖然基本是按照朝廷冊封的官職大小排序,但也代表了各方麵的利益。
武將由馬超領銜,文臣則由許靖帶頭,往下則是龐義、射援等人。
而劉備的股肱之臣,如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等,都排在了後頭,說明了劉備稱王,並不是自導自演,而是人心所向。
劉備已經占據了兩川之地和荊州大部,成為實際上的割據之王。
諸葛亮、法正等人煞費苦心,搞這麽一處聲勢不小的“上表秀”,自然不是閑得無聊。
劉備現在的身份太低,手下官員升遷無路,如果胡亂封官許願,也會失去大義,被曹操借口攻擊。
所以,劉備抓住曹操稱王不合法的漏洞,來一次大的,索性在漢中稱王。
不但手下眾人得到合適的封賞,而且也有了正式的名分,取得與曹操平起平坐、分庭抗禮的資格。
諸葛亮、法正之所以選擇讓劉備在漢中稱王,可謂用心良苦。
一是因為曹操稱王在先,違反了劉邦定下的祖製,劉備隨後稱王,有後發製人的效果,誰也不能拿此事做文章。
二是漢中王是漢高祖劉邦曾經的稱號,劉備這是擺明了態度,要效法漢高祖劉邦的故事,以“漢中王”為,實現振興漢室的宏圖大願。
三是劉備得到兩川之地,手下將軍、太守一大堆,有的人在漢朝的官職甚至還在劉備之上,關係沒有辦法理順,但劉備稱王以後,才能真正高人一等,確立他與一眾手下的君臣關係。
既然劉備已經答應,而且已經上書漢獻帝,諸葛亮、法正等人就隻當此事已成,隻等舉辦就位儀式。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諸葛亮築壇於沔陽,方圓九裏,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許靖、法正請劉備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麵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為漢中王。
劉備接受了漢中王的稱號,建立蜀國,定都成都,兒子劉禪,立為王世子,然後大封功臣。
封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
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加封後將軍,賜關內侯。
這幾人在劉備軍中的功績和地位,得此封賞,在眾人的意料之中。
在漢中之戰中,同樣立下赫赫戰功的趙雲,因為劉備要留在身邊聽用,隻是意思了一下,被封為鎮東將軍,怎麽說也是四鎮將軍之首,在原來鎮遠將軍的基礎上,也算略有提升。
諸葛亮畢竟與劉備相處日久,對他的了解更深,就對法正說道:
“孝直,主公品德高潔,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是特別講究大義的人,當初為了大義,先後毫不猶豫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徐州、荊州,這次我們如果直接讓他就任漢中王,多半會被他謙讓了,不如把調子先定高一點,等主公謙讓之時,再降低下來,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法正深以為然,兩人密謀。計劃已定,分工以後,引眾人入見劉備。
這次的儀式非常正式,就連一直在成都的許靖、劉巴等人,都來參加了。
在許靖、馬超、張飛、法正、諸葛亮等人的帶領下,眾人先按照覲見皇帝的大禮,參拜劉備已畢,然後法正出列稟告道:
“今曹操專權,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事不宜遲,便請擇吉日行之。”
劉備聞言大驚道:
“孝直此言差矣!我劉備雖然是漢之宗室,但畢竟也是臣子身份;若為此事,是反漢矣。”
法正早就想好了說辭,說道:
“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願主公熟思之。”
堂下數百文臣武將,紛紛附議,劉備卻斬釘截鐵地說道:
“要讓我僭居尊位,必不敢從。可再商議長策。”
諸葛亮和法正早就安排好了程序,諸將齊聲說道:
“主公若隻推卻,眾心解矣。”
劉備是真心不敢稱帝,可不是假客氣,隻是不依,眾人齊聲請願,時間一長,劉備難免心中不悅,臉色也變得難看了。
諸葛亮知道劉備的習慣,知道這是劉備要拂袖而去的前兆,連忙站出來打圓場道:
“主公平生以義為本,不肯便稱尊號。今有荊襄、兩川之地,可暫為漢中王。”
劉備一聽,諸葛亮同意不讓他僭越稱帝,鬆了一口氣。
因為曹操已經受封魏王,違了劉邦定下的祖製,漢中王這個稱號,倒在劉備可接受的範圍,他緩和了一下語氣,對眾人說道:
“你等雖欲尊吾為王,但不得天子明詔,即是僭也。”
諸葛亮勸道:“今曹操專權,我等尊主公為王,宜從權,不可拘執常理。”
張飛也得了諸葛亮的安排,站起來大聲喊道:
“曹賊異姓之人,都被封王,何況哥哥乃漢朝宗派!莫說漢中王,就算是稱皇帝,有何不可!”
劉備雖知張飛說的有理,也是為了自己好,但對張飛的不顧禮儀有些不滿,隨口訓斥道:
“汝勿多言!”
諸葛亮知道劉備已經意動,接口勸道:
“翼德之言是也!主公宜從權變,先進位漢中王,然後表奏天子,未為遲也。”
劉備再三推辭不過,隻得依允。
建安二十四年秋,以馬超、許靖、龐義、射援等人為首,文臣武將一百二十餘人,聯名向漢獻帝上表,奏請冊封劉備為漢中王。
諸葛亮、法正等人,要讓劉備就任漢中王,上表給漢獻帝隻是一個樣子,把事情做得名正言順,自然不會真的等被曹操控製的漢獻帝下旨。
所有上表的這一百二十餘人,都是曾經有漢朝正式冊封的官職,並不是劉備自己擅自任命的,其保奏的程序,完全符合漢朝的祖製。
在上表的這一百二十人中,排名也很有講究,雖然基本是按照朝廷冊封的官職大小排序,但也代表了各方麵的利益。
武將由馬超領銜,文臣則由許靖帶頭,往下則是龐義、射援等人。
而劉備的股肱之臣,如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等,都排在了後頭,說明了劉備稱王,並不是自導自演,而是人心所向。
劉備已經占據了兩川之地和荊州大部,成為實際上的割據之王。
諸葛亮、法正等人煞費苦心,搞這麽一處聲勢不小的“上表秀”,自然不是閑得無聊。
劉備現在的身份太低,手下官員升遷無路,如果胡亂封官許願,也會失去大義,被曹操借口攻擊。
所以,劉備抓住曹操稱王不合法的漏洞,來一次大的,索性在漢中稱王。
不但手下眾人得到合適的封賞,而且也有了正式的名分,取得與曹操平起平坐、分庭抗禮的資格。
諸葛亮、法正之所以選擇讓劉備在漢中稱王,可謂用心良苦。
一是因為曹操稱王在先,違反了劉邦定下的祖製,劉備隨後稱王,有後發製人的效果,誰也不能拿此事做文章。
二是漢中王是漢高祖劉邦曾經的稱號,劉備這是擺明了態度,要效法漢高祖劉邦的故事,以“漢中王”為,實現振興漢室的宏圖大願。
三是劉備得到兩川之地,手下將軍、太守一大堆,有的人在漢朝的官職甚至還在劉備之上,關係沒有辦法理順,但劉備稱王以後,才能真正高人一等,確立他與一眾手下的君臣關係。
既然劉備已經答應,而且已經上書漢獻帝,諸葛亮、法正等人就隻當此事已成,隻等舉辦就位儀式。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諸葛亮築壇於沔陽,方圓九裏,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許靖、法正請劉備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麵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為漢中王。
劉備接受了漢中王的稱號,建立蜀國,定都成都,兒子劉禪,立為王世子,然後大封功臣。
封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
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加封後將軍,賜關內侯。
這幾人在劉備軍中的功績和地位,得此封賞,在眾人的意料之中。
在漢中之戰中,同樣立下赫赫戰功的趙雲,因為劉備要留在身邊聽用,隻是意思了一下,被封為鎮東將軍,怎麽說也是四鎮將軍之首,在原來鎮遠將軍的基礎上,也算略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