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漢中之戰(29)
夏侯尚衝下山來,看到黃忠出陣,縱馬迎上去,兩馬相交,黃忠依然是揮刀就砍。
這次黃忠拿出了真本領,同樣的招式,但因為用出了全力,給夏侯尚的感覺完全不一樣,覺得黃忠如同換了一個人,出招勢大力沉,難以抵擋。
好在夏侯尚雖然難敵黃忠之勇,但與黃忠這麽多天打下來,對黃忠的招法套路還是比較熟悉,尚能勉強抵擋得住,且戰且退。
手下軍卒,畢竟不是自己的本部人馬,見主將敗退,也開始轉身往山上逃跑。
黃忠縱馬慢慢追趕,夏侯尚軍陣一亂,就麾軍掩殺,手下軍卒一起大喊,尾隨敗兵殺上山來。
張郃、夏侯德在山上觀戰,眼看夏侯尚敗陣,急引軍前來接應。
忽聽山後大喊,糧營裏的火光衝天而起,上下通紅,眼看是糧倉走水了。
這火要燒起來,馬上就斷了前線軍卒的口糧,夏侯德大驚失色,可不敢讓糧草有失,提兵前去來救火時。
還沒有走到糧倉,路上正遇老將嚴顏,手起一刀,夏侯德措手不及,被斬中頸部,翻身落馬,眼見得活不成了!
黃忠與夏侯尚對陣,施驕兵之計,連敗十餘陣,在這段時間內,嚴顏也沒有閑著,他先使探子到處刺探軍情,早就發現了天蕩山這個屯糧之所。
黃忠攔住張郃退路,就是要趕張郃他們前來天蕩山,他也好亂中取勝。
嚴顏親自令人查看好地形,早已領軍埋伏在山僻去處,隻等黃忠軍到就發難。
一見黃忠擂鼓進軍,嚴顏領軍衝進糧營,柴草堆上,一齊點著,放起火來,烈焰飛騰,照耀山峪,但糧草並沒有被點著。
嚴顏斬殺夏侯德,更不停留,領軍從山後殺來。
張郃、夏侯尚不知道有多少敵軍殺來,山上軍隊雖然不少,但因為夏侯德已死,群龍無首,盡皆逃竄。
張郃、夏侯尚本部隻有數千軍馬,前後不能相顧,抵擋不住黃忠和嚴顏的猛攻,隻得放棄天蕩山,望定軍山而去,投奔夏侯淵。
黃忠、嚴顏攻下了天蕩山,到陽平關再無險阻,等於撕開了夏侯淵的防線。
因為葭萌關本來兵力不足,黃忠並沒有分兵駐守,隻是虛立營寨,慢慢把糧草全部搬運回葭萌關。
劉備在平定巴西郡以後,從瓦口關前往南鄭城地勢險要,路途艱難,曹洪又緊守關隘,正無計可施。
黃忠快馬報捷,劉備得知黃忠撕開了夏侯淵的防線以後非常高興,聚眾將慶祝,法正進言道:
“夏侯淵、曹洪守得跟鐵桶似的,想要等曹操來親自和主公決戰,黃忠攻克天蕩山,不但撕開了夏侯淵的防線,而且掐斷了曹洪和夏侯淵的聯係,是進攻陽平關的好機會!”
劉備覺得法正說的有理,遂傳令張飛鎮守巴西,趙雲、魏延為先鋒,引兵十萬,前往葭萌關,準備圖謀漢中。
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劉備領大軍出葭萌關下營,召黃忠、嚴顏到寨中,厚賞之,準備攻伐陽平關。
……
……
張郃與夏侯尚敗走,黃忠與嚴顏占住天蕩山營寨,領軍撲滅營中火勢,救出糧草,並沒有領軍追殺。
張郃、夏侯尚得以順利脫身,領軍來到定軍山,向夏侯淵報告道:
“天蕩山已失,折了夏侯德,聽說劉備親自領兵十萬,出了葭萌關,前來攻取陽平關,將軍宜早做準備。”
夏侯淵和曹洪手下的軍隊,也不下十萬人馬,倒也不怕劉備進攻,但他還擔負著鎮守漢中的重任。
曹操要想圖謀西川,就必須守住漢中,夏侯淵也不敢托大,連忙派出使者,上奏曹操,要求派援軍前來策應。”
曹操接到夏侯淵的求援信,大驚失色,急聚文武百官,商議兵救漢中之事。
不少文官提出,魏王登王位未久,許昌之亂剛剛過去,需要撥亂反正,魏王宜坐鎮鄴城,可派一上將,領大軍前往漢中救援。
曹操非常意動,準備挑選統軍之人。
但長史劉曄進言道:
“漢中若失,則大王就永遠失去攻取西川的機會,漢中與荊州首尾相應,隨時可以進攻中原。既然這次是劉備親自前來攻打漢中,大王休辭勞苦,必須親自征討,方可取勝,並可乘勢取西川。”
曹操想起當時司馬懿和劉曄都勸他一鼓作氣攻打西川,自己因為不想兩線作戰而放棄,想起來也有點後悔,對劉曄說道:
“恨當時不用卿言,以致如此,我決意親征漢中,順勢攻取西川!”
曹操心意已定,也不拖遝,忙傳令旨,起兵四十萬,親征劉備。
曹操兵分三路而進,前部先鋒夏侯惇,操自領中軍,三軍陸續起行。
曹操要擺魏王威勢,這次的陣仗可不小,騎白馬金鞍,玉帶錦衣;武士手執大紅羅銷金傘蓋,左右金瓜銀鉞,鐙棒戈矛,打日月龍鳳旌旗。隨行虎衛軍就有上萬人,隊伍光輝燦爛,極其雄壯。
大軍過了潼關,曹操在馬上望見一處森林,極其茂盛,問近侍道:
“此是何處?”
近侍連忙打聽,回來對曹操說道:
“此處名藍田。林木之間的山莊,是蔡邕所有。現在其女蔡琰,與其夫董祀居此。”
曹操比蔡邕小了二十餘歲,蔡邕去世已經十餘年,他也已經六十多歲,已經到了年老懷舊的年齡。
當年曹操與蔡邕相善,其女蔡琰,是一個才女,嫁與河東衛仲道為妻;寡居後被北方匈奴擄去,於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
曹操對蔡琰的才華非常欣賞,痛心蔡邕沒有後人,就派使者用金銀寶玉把她贖回來,重新嫁給董祀。
現在到了莊前,因想起蔡邕之事,令軍馬先行,他親自引近侍百餘騎,到莊門下馬。
董祀在外地任做屯田都尉,隻有蔡琰在家,聽說曹操來了,蔡琰忙出迎,以晚輩之禮拜見。
曹操在廳堂上,偶見壁間懸一碑文圖軸,起身觀之,隻見上書“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不解其意。
曹操問蔡琰是何人所書,蔡琰答道:
“此乃曹娥之碑也。我父親邕曾經往觀,時日已暮,於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讀之,大書八字於其背,後人鐫石,並鐫此八字。”
曹操問道:
“你知道是什麽意思?”
蔡琰澀然回道:
“雖先人遺筆,但我收藏此碑文,是為了懷念父親,而家父早已仙逝,我也不知其意。”
曹操自負其才,但也不得其意,回顧眾謀士道:
“你們誰能知道其中之意?”
眾皆不能答,隻有主薄楊修知道,解為:“絕妙好辭”四個字。
這次黃忠拿出了真本領,同樣的招式,但因為用出了全力,給夏侯尚的感覺完全不一樣,覺得黃忠如同換了一個人,出招勢大力沉,難以抵擋。
好在夏侯尚雖然難敵黃忠之勇,但與黃忠這麽多天打下來,對黃忠的招法套路還是比較熟悉,尚能勉強抵擋得住,且戰且退。
手下軍卒,畢竟不是自己的本部人馬,見主將敗退,也開始轉身往山上逃跑。
黃忠縱馬慢慢追趕,夏侯尚軍陣一亂,就麾軍掩殺,手下軍卒一起大喊,尾隨敗兵殺上山來。
張郃、夏侯德在山上觀戰,眼看夏侯尚敗陣,急引軍前來接應。
忽聽山後大喊,糧營裏的火光衝天而起,上下通紅,眼看是糧倉走水了。
這火要燒起來,馬上就斷了前線軍卒的口糧,夏侯德大驚失色,可不敢讓糧草有失,提兵前去來救火時。
還沒有走到糧倉,路上正遇老將嚴顏,手起一刀,夏侯德措手不及,被斬中頸部,翻身落馬,眼見得活不成了!
黃忠與夏侯尚對陣,施驕兵之計,連敗十餘陣,在這段時間內,嚴顏也沒有閑著,他先使探子到處刺探軍情,早就發現了天蕩山這個屯糧之所。
黃忠攔住張郃退路,就是要趕張郃他們前來天蕩山,他也好亂中取勝。
嚴顏親自令人查看好地形,早已領軍埋伏在山僻去處,隻等黃忠軍到就發難。
一見黃忠擂鼓進軍,嚴顏領軍衝進糧營,柴草堆上,一齊點著,放起火來,烈焰飛騰,照耀山峪,但糧草並沒有被點著。
嚴顏斬殺夏侯德,更不停留,領軍從山後殺來。
張郃、夏侯尚不知道有多少敵軍殺來,山上軍隊雖然不少,但因為夏侯德已死,群龍無首,盡皆逃竄。
張郃、夏侯尚本部隻有數千軍馬,前後不能相顧,抵擋不住黃忠和嚴顏的猛攻,隻得放棄天蕩山,望定軍山而去,投奔夏侯淵。
黃忠、嚴顏攻下了天蕩山,到陽平關再無險阻,等於撕開了夏侯淵的防線。
因為葭萌關本來兵力不足,黃忠並沒有分兵駐守,隻是虛立營寨,慢慢把糧草全部搬運回葭萌關。
劉備在平定巴西郡以後,從瓦口關前往南鄭城地勢險要,路途艱難,曹洪又緊守關隘,正無計可施。
黃忠快馬報捷,劉備得知黃忠撕開了夏侯淵的防線以後非常高興,聚眾將慶祝,法正進言道:
“夏侯淵、曹洪守得跟鐵桶似的,想要等曹操來親自和主公決戰,黃忠攻克天蕩山,不但撕開了夏侯淵的防線,而且掐斷了曹洪和夏侯淵的聯係,是進攻陽平關的好機會!”
劉備覺得法正說的有理,遂傳令張飛鎮守巴西,趙雲、魏延為先鋒,引兵十萬,前往葭萌關,準備圖謀漢中。
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劉備領大軍出葭萌關下營,召黃忠、嚴顏到寨中,厚賞之,準備攻伐陽平關。
……
……
張郃與夏侯尚敗走,黃忠與嚴顏占住天蕩山營寨,領軍撲滅營中火勢,救出糧草,並沒有領軍追殺。
張郃、夏侯尚得以順利脫身,領軍來到定軍山,向夏侯淵報告道:
“天蕩山已失,折了夏侯德,聽說劉備親自領兵十萬,出了葭萌關,前來攻取陽平關,將軍宜早做準備。”
夏侯淵和曹洪手下的軍隊,也不下十萬人馬,倒也不怕劉備進攻,但他還擔負著鎮守漢中的重任。
曹操要想圖謀西川,就必須守住漢中,夏侯淵也不敢托大,連忙派出使者,上奏曹操,要求派援軍前來策應。”
曹操接到夏侯淵的求援信,大驚失色,急聚文武百官,商議兵救漢中之事。
不少文官提出,魏王登王位未久,許昌之亂剛剛過去,需要撥亂反正,魏王宜坐鎮鄴城,可派一上將,領大軍前往漢中救援。
曹操非常意動,準備挑選統軍之人。
但長史劉曄進言道:
“漢中若失,則大王就永遠失去攻取西川的機會,漢中與荊州首尾相應,隨時可以進攻中原。既然這次是劉備親自前來攻打漢中,大王休辭勞苦,必須親自征討,方可取勝,並可乘勢取西川。”
曹操想起當時司馬懿和劉曄都勸他一鼓作氣攻打西川,自己因為不想兩線作戰而放棄,想起來也有點後悔,對劉曄說道:
“恨當時不用卿言,以致如此,我決意親征漢中,順勢攻取西川!”
曹操心意已定,也不拖遝,忙傳令旨,起兵四十萬,親征劉備。
曹操兵分三路而進,前部先鋒夏侯惇,操自領中軍,三軍陸續起行。
曹操要擺魏王威勢,這次的陣仗可不小,騎白馬金鞍,玉帶錦衣;武士手執大紅羅銷金傘蓋,左右金瓜銀鉞,鐙棒戈矛,打日月龍鳳旌旗。隨行虎衛軍就有上萬人,隊伍光輝燦爛,極其雄壯。
大軍過了潼關,曹操在馬上望見一處森林,極其茂盛,問近侍道:
“此是何處?”
近侍連忙打聽,回來對曹操說道:
“此處名藍田。林木之間的山莊,是蔡邕所有。現在其女蔡琰,與其夫董祀居此。”
曹操比蔡邕小了二十餘歲,蔡邕去世已經十餘年,他也已經六十多歲,已經到了年老懷舊的年齡。
當年曹操與蔡邕相善,其女蔡琰,是一個才女,嫁與河東衛仲道為妻;寡居後被北方匈奴擄去,於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
曹操對蔡琰的才華非常欣賞,痛心蔡邕沒有後人,就派使者用金銀寶玉把她贖回來,重新嫁給董祀。
現在到了莊前,因想起蔡邕之事,令軍馬先行,他親自引近侍百餘騎,到莊門下馬。
董祀在外地任做屯田都尉,隻有蔡琰在家,聽說曹操來了,蔡琰忙出迎,以晚輩之禮拜見。
曹操在廳堂上,偶見壁間懸一碑文圖軸,起身觀之,隻見上書“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不解其意。
曹操問蔡琰是何人所書,蔡琰答道:
“此乃曹娥之碑也。我父親邕曾經往觀,時日已暮,於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讀之,大書八字於其背,後人鐫石,並鐫此八字。”
曹操問道:
“你知道是什麽意思?”
蔡琰澀然回道:
“雖先人遺筆,但我收藏此碑文,是為了懷念父親,而家父早已仙逝,我也不知其意。”
曹操自負其才,但也不得其意,回顧眾謀士道:
“你們誰能知道其中之意?”
眾皆不能答,隻有主薄楊修知道,解為:“絕妙好辭”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