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漢中之戰(28)
張郃在亂軍中尋見夏侯尚,兩人軍馬折損大半,又沒有了糧草、軍械,無法再戰。
張郃本來要領敗軍回見曹洪,但黃忠早有安排,領軍攔住了他們的退路。
兩人一起商議,覺得打通退路不難,但折損太大了,也沒有臉回去見曹洪,夏侯尚做主,率領這數千殘兵敗將,前往天蕩山定軍山方向,逃奔叔叔夏侯淵。
兩人領兵見到了夏侯淵,主動提出要領戰敗之罪,兩人有越級匯報的嫌疑,算是把曹洪徹底得罪了。
好在夏侯淵並沒有把他們的戰敗當一回事,而且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又是張郃這樣的名將,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追究他們的戰敗之罪。
雖然張郃連續兩次戰敗,但都是進攻受挫,折損的兵力也沒有傷筋動骨,對整個漢中的防線,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夏侯淵當然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就可以對抗傾巢而出的劉備,在劉備親自領兵到巴西郡清剿之時,就已經派出使者向曹操求援。
曹操平定了許昌的叛亂,再無後顧之憂,決定親領大軍來漢中與劉備決戰。
夏侯淵可不想在曹操來到之前,就讓劉備攻破漢中防線,兵臨南鄭城下,他加強了外圍的防禦,親自領兵到了定軍山一線督戰。
夏侯淵跟隨曹操,多次擊敗劉備,在心理上占有不小的優勢勢。
他倒不怕劉備與自己對陣,因為劉備手下頭號猛將張飛是他的侄女婿,見了自己是要繞道而走的。
夏侯淵尋思,整個漢中的防線,最為緊要的就是天蕩山。
因為那裏是前線大軍的糧草囤積之所,更是出入米倉山的門戶。
米倉山是夏侯淵準備進攻西川的糧食儲備之處,差不多囤積了漢中的近半糧草,是漢中軍士養命之源。
倘若米倉山有失,立馬就出現軍中缺糧,不但失去進取西川的可能,就連防守漢中也無法堅持。
夏侯淵一見張郃和夏侯尚來到,剛好可以讓他們前往天蕩山,加強糧草的防守。
於是,夏侯淵非常嚴肅地對張郃、夏侯尚說道:
“天蕩山是前線大軍屯糧之所,雖然鎮守的兵力不少,足有五萬之多,但隻有夏侯德一員不太出色的大將,統兵將領有些不足,你們兩個領本部人馬,前去天蕩山擔任副將,協助夏侯德鎮守此山。”
夏侯淵安排好兩人,等於從曹洪手下挖走了兩人,雖然也是在他的權利範圍之內,但也不能擅自做主,就讓曹休回去協助曹洪對抗張飛,並通告張郃、夏侯尚的調動。
張郃與夏侯尚得到夏侯淵的軍令,連夜領軍投天蕩山而來,見到夏侯德,拿出夏侯淵的任命文書。
夏侯德看完文書以後,心裏有些想法,本來他自己在這裏,是一個獨立王國,他掌管糧草軍資,什麽事情都是一言而決,是一個難得的肥缺。
現在又來了兩人,能力和職位,都不在自己之下,雖然暫時隻是副將,但自己必須要分權、分兵給兩人,心裏非常不願意。
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決定敲打一下兩人,他是夏侯尚的族兄,故意大咧咧地對夏侯尚說道:
“伯仁,我這裏屯五萬重兵,你們既然都是敗在黃忠手下,我聽說黃忠之兵不滿一萬,如果你想要報仇雪恨,我可以分兵三萬大軍給你們,前去擊敗黃忠,複取原寨,攻下葭萌關,就是大功一件。”
張郃連敗數陣,天蕩山又是糧草重地,他可不敢擅自動用大軍,而且他已經是驚弓之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哪裏還敢再去找黃忠的黴氣,就對夏侯德致謝道:
“夏侯將軍的美意心領了,天蕩山是糧草重地,隻宜堅守,不可妄動。”
夏侯尚這次敗給黃忠,是因為是黃忠半夜劫營的所致,雖然也是自己的過失,但很有些莫名其妙,心裏本來非常不甘。
一聽夏侯德讓他領軍前去報仇,有點心動,但聽了張郃的話語,想起叔叔夏侯淵的叮囑,就對夏侯德說道:
“報仇之事,並不急在一時,黃忠老匹夫,肯定按耐不住,早晚送上門來,到時再給他來一個迎頭痛擊!”
夏侯尚話音剛落,忽聽山前金鼓大震,探馬來報:
“黃忠領五千軍馬,已經到了山下。”
事情來得如此巧合,張郃與夏侯尚麵麵相視,而夏侯德大笑道:
“正要前去給伯仁報仇,想不到黃忠倒自己送上門來!老賊不諳兵法,窮追不舍,隻恃勇耳!”
張郃一看夏侯德頗有輕敵之意,他作為一個還沒有上任的副將,自然沒有決定之權,但勸阻還是必須的,就說道:
“黃忠勇力過人,而且老奸巨猾,非一勇之夫,將軍不可輕敵。”
夏侯德有些不以為然,開口說道:
“黃忠領兵遠涉前來救援葭萌關,連日大戰,士卒疲困,更兼深入敵境,此無謀也!”
夏侯德此話非常有理,張無可辯駁,但他對黃忠心有餘悸,就悻悻地說道:
“雖然如此,將軍的職責是保護糧草,不宜輕易出戰,堅守為上。”
夏侯尚本來有心前去報仇,又怕失了糧草之地,現在黃忠真的找上門來了,容不得他不應戰了,就奮然而起,對夏侯德說道:
“願借兄長精兵三千前往營地,諒黃忠五千疲憊之師,當無不克。”
夏侯德也認為黃忠不足為慮,就分五千軍給夏侯尚下山迎敵。
黃忠看到夏侯尚兵到,就整軍迎戰,劉封勸阻道:
“日已西沉矣,軍卒皆遠來勞困,且宜高掛免戰牌,守住營寨,讓軍卒暫歇,明日再戰。”
黃忠笑著說:
“不然。我軍雖然遠來,但沿路休息足夠,飲食守時,軍卒體力充足,士氣高昂,而敵軍懷輕敵之心,此天賜奇功,不取是逆天也。”
劉封雖然號稱少將軍,但也隻有監察之責,不能幹涉黃忠的軍務,並沒有再出言反對。
黃忠人老成精,自然不會讓劉封難看,就讓他領軍在後麵掠陣,他自己親自出馬迎戰。
張郃本來要領敗軍回見曹洪,但黃忠早有安排,領軍攔住了他們的退路。
兩人一起商議,覺得打通退路不難,但折損太大了,也沒有臉回去見曹洪,夏侯尚做主,率領這數千殘兵敗將,前往天蕩山定軍山方向,逃奔叔叔夏侯淵。
兩人領兵見到了夏侯淵,主動提出要領戰敗之罪,兩人有越級匯報的嫌疑,算是把曹洪徹底得罪了。
好在夏侯淵並沒有把他們的戰敗當一回事,而且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又是張郃這樣的名將,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追究他們的戰敗之罪。
雖然張郃連續兩次戰敗,但都是進攻受挫,折損的兵力也沒有傷筋動骨,對整個漢中的防線,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夏侯淵當然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就可以對抗傾巢而出的劉備,在劉備親自領兵到巴西郡清剿之時,就已經派出使者向曹操求援。
曹操平定了許昌的叛亂,再無後顧之憂,決定親領大軍來漢中與劉備決戰。
夏侯淵可不想在曹操來到之前,就讓劉備攻破漢中防線,兵臨南鄭城下,他加強了外圍的防禦,親自領兵到了定軍山一線督戰。
夏侯淵跟隨曹操,多次擊敗劉備,在心理上占有不小的優勢勢。
他倒不怕劉備與自己對陣,因為劉備手下頭號猛將張飛是他的侄女婿,見了自己是要繞道而走的。
夏侯淵尋思,整個漢中的防線,最為緊要的就是天蕩山。
因為那裏是前線大軍的糧草囤積之所,更是出入米倉山的門戶。
米倉山是夏侯淵準備進攻西川的糧食儲備之處,差不多囤積了漢中的近半糧草,是漢中軍士養命之源。
倘若米倉山有失,立馬就出現軍中缺糧,不但失去進取西川的可能,就連防守漢中也無法堅持。
夏侯淵一見張郃和夏侯尚來到,剛好可以讓他們前往天蕩山,加強糧草的防守。
於是,夏侯淵非常嚴肅地對張郃、夏侯尚說道:
“天蕩山是前線大軍屯糧之所,雖然鎮守的兵力不少,足有五萬之多,但隻有夏侯德一員不太出色的大將,統兵將領有些不足,你們兩個領本部人馬,前去天蕩山擔任副將,協助夏侯德鎮守此山。”
夏侯淵安排好兩人,等於從曹洪手下挖走了兩人,雖然也是在他的權利範圍之內,但也不能擅自做主,就讓曹休回去協助曹洪對抗張飛,並通告張郃、夏侯尚的調動。
張郃與夏侯尚得到夏侯淵的軍令,連夜領軍投天蕩山而來,見到夏侯德,拿出夏侯淵的任命文書。
夏侯德看完文書以後,心裏有些想法,本來他自己在這裏,是一個獨立王國,他掌管糧草軍資,什麽事情都是一言而決,是一個難得的肥缺。
現在又來了兩人,能力和職位,都不在自己之下,雖然暫時隻是副將,但自己必須要分權、分兵給兩人,心裏非常不願意。
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決定敲打一下兩人,他是夏侯尚的族兄,故意大咧咧地對夏侯尚說道:
“伯仁,我這裏屯五萬重兵,你們既然都是敗在黃忠手下,我聽說黃忠之兵不滿一萬,如果你想要報仇雪恨,我可以分兵三萬大軍給你們,前去擊敗黃忠,複取原寨,攻下葭萌關,就是大功一件。”
張郃連敗數陣,天蕩山又是糧草重地,他可不敢擅自動用大軍,而且他已經是驚弓之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哪裏還敢再去找黃忠的黴氣,就對夏侯德致謝道:
“夏侯將軍的美意心領了,天蕩山是糧草重地,隻宜堅守,不可妄動。”
夏侯尚這次敗給黃忠,是因為是黃忠半夜劫營的所致,雖然也是自己的過失,但很有些莫名其妙,心裏本來非常不甘。
一聽夏侯德讓他領軍前去報仇,有點心動,但聽了張郃的話語,想起叔叔夏侯淵的叮囑,就對夏侯德說道:
“報仇之事,並不急在一時,黃忠老匹夫,肯定按耐不住,早晚送上門來,到時再給他來一個迎頭痛擊!”
夏侯尚話音剛落,忽聽山前金鼓大震,探馬來報:
“黃忠領五千軍馬,已經到了山下。”
事情來得如此巧合,張郃與夏侯尚麵麵相視,而夏侯德大笑道:
“正要前去給伯仁報仇,想不到黃忠倒自己送上門來!老賊不諳兵法,窮追不舍,隻恃勇耳!”
張郃一看夏侯德頗有輕敵之意,他作為一個還沒有上任的副將,自然沒有決定之權,但勸阻還是必須的,就說道:
“黃忠勇力過人,而且老奸巨猾,非一勇之夫,將軍不可輕敵。”
夏侯德有些不以為然,開口說道:
“黃忠領兵遠涉前來救援葭萌關,連日大戰,士卒疲困,更兼深入敵境,此無謀也!”
夏侯德此話非常有理,張無可辯駁,但他對黃忠心有餘悸,就悻悻地說道:
“雖然如此,將軍的職責是保護糧草,不宜輕易出戰,堅守為上。”
夏侯尚本來有心前去報仇,又怕失了糧草之地,現在黃忠真的找上門來了,容不得他不應戰了,就奮然而起,對夏侯德說道:
“願借兄長精兵三千前往營地,諒黃忠五千疲憊之師,當無不克。”
夏侯德也認為黃忠不足為慮,就分五千軍給夏侯尚下山迎敵。
黃忠看到夏侯尚兵到,就整軍迎戰,劉封勸阻道:
“日已西沉矣,軍卒皆遠來勞困,且宜高掛免戰牌,守住營寨,讓軍卒暫歇,明日再戰。”
黃忠笑著說:
“不然。我軍雖然遠來,但沿路休息足夠,飲食守時,軍卒體力充足,士氣高昂,而敵軍懷輕敵之心,此天賜奇功,不取是逆天也。”
劉封雖然號稱少將軍,但也隻有監察之責,不能幹涉黃忠的軍務,並沒有再出言反對。
黃忠人老成精,自然不會讓劉封難看,就讓他領軍在後麵掠陣,他自己親自出馬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