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第153章
  戀♂? ..Cc,!

  本文訂閱比≥50%的能正常閱讀,否則需延遲三日,補足可立看

  趙氏見實在不成樣子,從屋裏出來說了兩句。孫氏更急了,也知道實在族長麵前丟了人, 可那雞長了翅膀, 她又沒長翅膀。一直等那雞沒了力氣, 孫氏才一把抓住它, 嘴裏罵了一句:“跑跑跑,注定是鍋裏的菜,你往哪兒跑?”

  薛庭儴沒有再看,收回視線。

  他知道他大伯為何會那麽大方, 提出讓他和薛俊才比一場, 因為若無意外, 這一場鐵定是薛俊才贏。

  在那夢裏, 他就曾吃過這樣的虧,卻不是和薛俊才比, 而是招兒千辛萬苦弄來了錢,也將他送進清河學館。那時候的他愚不可及,一直將自己不順遂歸咎於命運的苛責之上, 覺得不是自己不行, 而是所有人都不給他機會。

  初入清河學館時,他躊躇滿誌, 他想自己一定會勝過薛俊才, 證明自己才是薛家最出眾的人, 可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的臉。也是到那時候,一直沒有見過世麵的他才明白大伯的險惡用心,他確實教了他讀書,他也確實‘讀’了不少書,可隻是讀,不懂經義。

  後來才知道,學童蒙學識字之後,以讀經作為基礎。

  先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再是《千家詩》、《幼學瓊林》、《龍文鞭影》等,讀完這些,方可入大學,開始習讀四書五經等。

  而在這個階段裏,先生是不講經義的,也就是說隻是死記硬背,明字義而不明經義。因為時下人慣是認為小兒蒙學,懂不懂不要緊,隻要記住就好,等讀得多了,讀得久了,自會明白其意。

  這就是所謂的讀書千遍,其義自現。

  待你能將這些書全部背誦如流,到了可以學解經做文章之時,將是事半功倍。

  這種省時省力也出成效的教學模式在整個大昌風行,上至名門,下至低層社學、村學,很多都是如此。尤其是鄉間私塾,最是風行此道,因為塾師隻有一人,卻要教授數人甚至數十人,都去講解經義也不太現實。

  可實際上有些底蘊的世家大族,卻從不會如此教自家孩子。因為這種教學模式一味強調死記硬背,卻忽略了經通自然道理通的真理。

  這是後來‘他’站在首輔之位,縱觀全局分析出的利弊。

  可彼時他剛入書館,因為大伯拖延了為他解經義,不懂還有解經之說。因此在初入學時,先生問他可是讀過,他答曰讀過,卻是解經解得狗屁不通,被先生斥罵蠢笨如豬,遭受同窗的排擠與嘲笑。

  而如今,看樣子大伯也清楚他本身的缺陷,才刻意提出比這一場,實則早已是成竹在胸,料定他輸定了。

  可惜啊,出了意外。

  *

  因為家裏來了客,除了薛老爺子和薛青山父子倆陪坐,所有人都在忙。

  等正房堂屋那邊吃上了,廚房這邊才開始做其他人的午飯。

  期間,薛桃兒還被吩咐著去打了酒。堂屋的席上有酒有肉,男人們推杯交盞,根本看不出平時有什麽機鋒。尤其是薛族長和鄭裏正,兩人喝酒喝得很是親熱,到最後都有些喝高了。

  “好了,別送,抬抬腳就到了。”薛族長擺擺手道。

  把所有人都送出了院門,這邊才開始收拾桌子擺飯。趙氏本是想把吃剩的肉菜端走放著,卻被薛老爺子製止了,說是給大夥兒加菜。鄉下人都不富裕,貴客走了吃剩菜,這都是家常便飯。

  大人們都還好,栓子和毛蛋吃得香噴噴的。

  招兒本是想把飯端回屋去吃,卻被薛庭儴製止,兩人還像以前那樣隻管低頭吃飯,什麽話也沒說。

  薛俊才不屑地看了薛庭儴一眼。

  他方才同薛青山一起陪席,桌上的好菜自然沒少吃,此時見薛庭儴隻能吃些殘羹剩飯,自然滿心譏諷。

  他爹之前跟他說的話,他都記在心裏,薛狗子不可能會贏他。

  心裏想著,他收回目光,對炕頭上的薛老爺子道:“阿爺,我回屋看書了。”

  薛老爺子點點頭,他之前也有些喝多了,這會兒正歪在炕上抽煙解酒。

  “狗兒,多吃些,五日後大哥還等著你贏我。”路過薛庭儴之時,薛俊才突然這麽說了一句。

  招兒當即站起來,瞪著他:“會不會說話?讀這麽多年書讀狗肚裏了。”

  薛俊才沒料到招兒會這麽不給他臉,斯文的臉漲得通紅,卻不知為何看了招兒一眼,又隱忍了下來。

  薛老爺子喝道:“俊才回屋去!”

  周氏也忙站起來勸招兒,這事才算罷。

  飯罷,兩人回了二房的屋,招兒依舊氣呼呼的:“狗兒你別氣,等姐賺了錢,就帶著你分家單過去,不跟他們在一處了。”

  薛庭儴心裏有些感動,同時又有些無奈:“你又叫我狗兒。”

  招兒哎呀了一聲,才笑嘻嘻道:“我給忘了,以後不這樣了。”

  他自然不可能生她的氣,之後招兒拿著昨兒換下的兩件衣裳出去洗,薛庭儴則又把那本《幼學瓊林》翻了出來。

  看著手裏這本用最粗劣的竹紙謄抄,頁腳已經磨卷了的書,薛庭儴心裏有些犯愁。他其實不想看書的,但架不住招兒覺得他現在就該多看書,多看書才能更有把握的贏了薛俊才。

  殊不知這書跟書也是不一樣的,光看這一本也沒什麽用,不過這件事他是不會跟她說的。

  他從炕櫃裏翻出招兒給他買的竹紙,這種最劣質的竹紙要四十文一刀,這麽‘貴’的紙,實則連練字都勉強。即是如此他平時也十分寶貝,根本舍不得用,能在沙土上寫就在沙土上寫,不能用沙土就沾水在書案上寫。

  薛庭儴摸了摸這一疊泛黃的竹紙,心中有些感歎。

  ‘薛庭儴’平時用的紙是最上等的澄心紙,所以往常寶貝的東西,此時他竟有些嫌棄。

  他將紙在炕桌上攤開,幾張一疊,之後用竹刀裁成書冊大小。為了留出邊縫,他還多留了一些空餘,裁出厚厚的一疊,他才摸出那塊兒缺了一角的硯台,和那錠已經用得隻剩下一小截的墨錠。

  這些都是他平時動都舍不得動用的寶貝,可今日薛庭儴卻全然沒有這種感覺。他往硯台裏加了水,才持起墨錠磨墨,一麵磨著,一麵不知在想著什麽。

  待磨好了墨,他將已經有些禿了的毫筆,放在水碗裏打濕清洗。而後蘸足了墨,才提筆在紙上寫著什麽。

  寫了幾個字,他突然放下筆,將紙提起看了看,忽而揉皺了。

  明明字寫得還算工整,他平時雖是節約紙墨,但因為苦練多年,所以字寫得還算不錯,但不知為何就是不中意。

  他徐徐閉上眼,凝神靜氣一會兒,半晌複又睜開。此時屋中沒人,若是有人就能看見有一絲精光在薛庭儴眼中閃過。而與此同時,他抓筆的動作又快又穩,下筆如有神助,不多時就在紙上寫了一列又一列的小字。

  這些小字忽而是顏體,忽而又成了館閣體,再忽而又成了瘦金體。起初俱是有形而無骨,可是寫著寫著就變了味道。

  那顏體方正茂密,筆力渾厚,挺拔開闊而富有雄勁。那館閣體筋力有度,氣派雍容,簡直就像是版刻出來的一般。而那瘦金體,金鉤鐵畫,富有傲骨之氣,筆畫如同斷金割玉似的鋒利。

  這三種字正是代表著‘薛庭儴’的一生,從初入學所習的顏體,到之後為了考科舉而苦心研習的館閣體,直至後來官居一品的瘦金體。

  他就這麽寫著,渾然忘我。期間招兒進來了一趟,卻不敢打攪他,悄悄地在炕沿上坐下。

  不知寫了多久,他突然長籲了一口氣,放下毫筆。

  他整整寫了兩張紙。

  到了此時,薛庭儴不得不承認上天的神奇,不過是一場夢而已,他竟然具備了夢裏那個他所擁有的一些東西。

  打從這個夢出現開始,薛庭儴就在思索著他為何會做這樣的一個夢。現在他明白了,也許就是想讓他補足夢裏所有的不圓滿。

  而擁有了夢裏那個‘他’的一切,他突然有了雄心壯誌,一股豪氣衝天的激蕩在心中徘徊。

  “寫累了吧,喝些水。”

  招兒端了水來,薛庭儴接過來,一飲而盡,格外甘甜。

  他這才低頭去看自己寫的那些東西,他竟是費了兩大張的竹紙。大抵是因為招兒在他身邊,他突然想起她平時節衣縮食給他買紙,頓時有些心疼了,也有些心虛,看了她一眼,小聲道:“竟然寫了這麽多。”

  招兒又怎麽可能不明白他的心思,噗呲一笑,道:“不多不多,才兩張而已。紙這東西就是用來用的,我不早就跟你說不要省紙,用完了咱再買就是。”

  “我是想謄抄本書,所以先試試字,也免得寫廢了紙。”

  “你要抄什麽書?書也能抄麽,不是用買的嗎?”招兒不解。

  薛庭儴心中感歎,真覺得以前自己真是蠢笨的可以,寧願每次借用大伯的書,或者死記硬背硬記下來,也從沒有動過抄書的念頭。

  時下書鋪裏所賣的書,刻印版的極少且價格昂貴,於是便滋生了一種抄書的行業。這樣一來,既能讓一些窮苦書生換得些許銀錢,也能讓那些想買書卻苦於囊中羞澀的人得到便宜。

  當然這謄抄也不是隨便就能幹的,需是字寫得極好方可。

  薛庭儴自詡字寫得不算差,當年也是有不少人求他的墨寶,如今他既然需要書,為什麽不能是自己抄呢。

  最重要的是——

  他看了招兒一眼。

  ==第九章==

  招兒拿了布巾,就回到炕沿,解了頭上的包巾擦發。

  她的頭發又黑又密,長及腰間,她將長發捋到頸側,就微微斜著頭坐在炕沿上,讓長發低垂下來,拿著梳子一下一下的梳著。

  少女穿著丁香色小碎花的夾衣,下著醬紫色的闊腿兒褲子。她要挺直了腰杆,斜歪著頸子,才能避免讓濕發上的水打濕衣裳。這都是下意識的動作,擱在薛庭儴眼裏,卻讓他莫名心跳加速,有一種的血脈僨張感。

  無他,皆因這種姿勢,把少女的身段淋漓盡致都顯現了出來。高/胸/翹/臀,纖細的一把小腰,薛庭儴哪裏見過這種場麵,一種極為陌生的燥熱感自身體內攀升而起。

  可同時卻又不陌生,他腦海裏出現了一副畫麵,正是兩人洞房花燭夜之時。

  在夢裏,那時候他是不喜歡她的,卻又覺得娶她是理所當然。

  那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她該是他的妻。

  隻是這種潛在最深處的情緒,都被他別扭與愚昧遮掩,尤其他之後去了學館念書,讓同窗知道他有個鄉下的童養媳,更是招來了許多嘲笑。

  可實際上,他內心深處是喜歡她的,所以洞房那夜她被他折騰慘了。

  本來他就是懵懵懂懂,她又是初破瓜,他疼她也疼。可他疼還是想,她哭得眼淚鼻涕直流。那是她第一次在自己麵前那般示弱,從此他便喜歡上了這種欺負她的方式。

  彼時他在學館宿讀,十日才能回來一趟,每趟回來她都怕得直躲。卻又不得不依著他,讓他任意施為,他明明喜歡,卻又裝作不喜歡。

  此時想來,那時候他真是混賬得可以。

  心裏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他突然開口道:“我幫你擦。”

  招兒詫異地側頭看了他一眼,下意識拒絕:“還是不了,我自己來。”經過這些日子的糾正,她已經慢慢學會不用姐作為自稱了。

  她的話音還未落下,薛庭儴已經一把奪過了布巾,又拉著她讓她背過身去,招兒也隻能僵在那裏,讓他擦。

  認真說來,薛庭儴現在還要矮招兒半頭,所以他隻能半跪著坐起為她擦發。兩個人離得很近,招兒毫無所覺,薛庭儴卻是覺得血氣翻湧得厲害。

  招兒的發很黑很密,也很順滑,像一匹上好的緞子。他笨手笨腳的,方開始扯疼了她好幾下,直到聽到她不自覺吸氣,他才將動作放慢放輕了。

  感覺他夠得有些艱難,招兒有些心疼他一直伸著胳膊:“若不我趴在這兒?”

  嘴裏說著,她就去試了一下,果然趴在炕上更方便他,且這樣兩人都不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種姿勢從身後看去更是撩人,尤其對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來說。

  薛庭儴頓時後悔應下此事了,感覺就是一種折磨,他需要努力的穩住自己,才能不胡亂看。

  “若不,你還是坐起來吧?”他問。

  卻沒得到她的回答。

  去看,才發現她竟然睡著了。

  少女似乎很累,睡得也很香甜。她趴伏在疊成長條的被褥上,濃密的長發披散在身後,及至腰下。因為被子墊著臉,將她的臉擠得有些變形,但粉唇卻是嘟翹了起來。

  剛洗過澡的招兒臉上還帶著水汽,飽滿細膩的臉頰,一看就是年輕鮮嫩的,粉色的唇瓣帶著一種水光,引人擷摘。

  他心裏有什麽東西在叫囂,人不自覺就靠了上去。兩人的臉頰越來越近,近到他能看見能嗅到那股香甜味兒。

  突然,她動了一下,他連忙退了開,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嘴裏還小聲嘟囔著怎麽就睡著了,實則心裏卻緊張地在看她反應。

  幸好,她就動了一下,並沒有醒來的跡象,他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心裏那股衝動也沒了,他看了她好幾眼,伸手拿了床薄被褥給她蓋上,拿著布巾繼續給她擦著濕發。

  *

  餘慶村本是前朝戰亂時,一幫災民逃難而來,在此紮根落腳建立的村莊。

  起初也不叫餘慶村,而是是叫鄭家莊,莊子裏都是姓鄭的,不過人數並不多,隻有十來戶人家。後來陸續過了很多年,有一年鬧災荒,官府將逃災自此的一群人安排在這裏落腳,這些人就是薛家的先人。

  鄭姓人不多,薛姓人也不少,開始是鄭姓人做主導,日子久了,兩姓人便開始分庭相抗。

  大昌朝實行的是裏老製度,百戶為一裏,設置甲長,也就是俗稱的裏正。又置耄宿數人,也就是俗稱的鄉老。

  在餘慶村的所轄範圍內,村裏的一切事物,例如理斷民訟、仲裁是非、引導民風、勸課農桑、上情下達等等,乃至催納賦稅、兵役徭役,都是由當地裏正和鄉老共同主持完成。

  裏老的權利可謂是相當大,能做上裏老的,無不是當地德高望重之人。

  其實這種製度也就相當於是一地人管一地民。

  時下有這麽一種說法,所謂皇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就是如此。

  這些年來薛鄭兩姓看似表麵和諧,一直相爭不下,而其爭的就是在村裏的話語權。雖是因為之前薛姓人裏出了個秀才,讓薛氏一族一改早先頹勢,族裏連著出了好幾個鄉老,可裏正的位置卻一直在鄭姓人手裏。

  現如今餘慶村有裏正一人,鄉老四人,這四位鄉老中有三人都是姓薛的,也就是說二對三。不過因為有鄭裏正這個裏正在,依舊算不得占優。

  薛族長有自信若是族裏再出個秀才,就一定能徹底壓倒鄭家,所以當他聽說這兩日村裏傳得沸沸揚揚的流言,當即就炸了開來。

  薛老爺子還在地裏,就被叫去了薛族長家。

  看著薛族長黑得像鍋底的臉,薛老爺子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海子哥,這是咋了?”從輩分上講,薛族長算是薛老爺子的堂兄。

  “你還問我咋了?外麵最近流傳的事情難道你不知道?”

  薛老爺子還真不知道。

  見此,薛族長黑著臉將事情的大概說了一遍。

  原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關於薛家的事情就在外麵流傳了開來。

  源頭是有人看見薛家二房的獨子薛狗子,在薛老二墳前哭。

  具體哭訴的內容不可考,可能讓個半大的小子以這種方式訴說委屈,足以證明這孩子肯定在家裏受委屈了。後來有熟知內情的人露了口風,大家才知道原來薛家老大打算送自己兒子去鎮上念書,卻唯獨把侄兒給落下了。

  當年薛家老二是如何死的,村裏沒幾個人不知道。而當初薛青鬆臨死時,村裏有不少人都在,自然將其拉著薛青山的手讓他承諾要待兒子好的場麵看了個真真切切。

  彼時從薛家回來,私下有不少人都議論過,說薛家老二真慘,留了個病秧子媳婦和年幼的兒子,怪不得薛家老大不答應他,他就不合眼。

  如今這樣的流言傳出,當年薛老二臨死之前那場景又讓人各種複述,有些上了年紀的人都是搖頭直歎,說是人心難測,妻兒托付給誰都不成,還是自己守著好。你把人當做親大哥,潑上了性命,可人家卻沒有把你兒子當做親兒子。

  連帶著薛庭儴這幾年在薛家的處境,也讓一些婆娘們說嘴說了些出來。

  例如二房的狗子雖在人前少露麵,可每次見其都是一身舊衣,而大房的俊才卻從沒見過穿舊衣裳。甚至連私塾裏的一些事情,也被不懂事的小孩子跟大人說了,薛俊才筆墨紙硯樣樣不缺,書是塾裏最多的。而薛狗子,好幾次都有人看見他沾了水在書案上寫字。

  偏心,誰都偏心,偏自己兒子誰也說不了什麽,可薛老大背上還背了親弟弟一條人命,這種偏心法就有些讓人齒冷了。

  “你都一大把歲數的人了,家裏的小輩兒都教不好?你偏著老大家沒錯,可怎麽就把事情鬧到人麵上,你說這件事如今怎麽辦吧!”

  薛老爺子一大把年紀了,被臊得滿臉通紅,可他也知道這事不小,一個不慎,他家的名聲可就全完了。

  完了自己的名聲不要緊,老大的名聲可不能完。若是落個刻薄亡弟獨子的名頭,老大一輩子就毀了。別說考什麽秀才,說不定私塾都開不下去。

  “海子哥……”他求助地看著薛族長,一時心裏也沒有章程。

  “現在隻有把兩個孩子都送去了,才讓人沒什麽可挑。”

  薛老爺子的老臉漲得更紅,搓著粗糙的大手:“海子哥你知道咱家的,這些年為了供老大,家底兒被掏得一空。不是不想送兩個孩子,而是真的送不起。”

  聽到這話,薛族長也皺起了眉頭。

  當年薛青山去那清河學館念書,他十分清楚內情。那地方是個死要錢的,關鍵還不能有異議,因為多的是人願意掏錢進去。一年花銷下來至少得二十兩打底,薛青山可是去了五年。

  本來薛族長還打算若是不夠湊上一二,如今也不開口了。薛青山也就罷了,薛俊才還小,還不知道未來會是怎麽樣,關鍵他家有的兩個孫子也在念書,誰家裏都不寬裕。

  “若不你看都不去了,能不能行?”薛老爺子囁嚅道。

  薛族長冷笑:“那不正應了外人所言,你家刻薄失怙之子。你要不想老大名聲壞了,連累俊才以後,要麽送兩個,要送一個隻能是二房那小子。”

  *

  薛老爺子從薛族長家裏出來,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抖索著手在腰上摸了幾下,才把煙袋取下來。也沒再走,就蹲在道邊的一顆樹下把旱煙給點燃了,整整一鍋旱煙不歇氣兒抽完了,他才站了起來。

  他腳步緩慢地往家的方向走著,一路上時不時有人和他打招呼。

  換做平時,薛老爺子隻會覺得臉上有光,不是那個人,誰願意和你打招呼,可如今他卻總有一種別人麵上在對他笑,實際上心裏卻在笑話他的錯覺。

  他強撐著一路往回走,這時迎麵又走過來一個人,還是個熟人。對方笑著跟他說今兒咋這早就從地裏回來了,他再也忍不住了,將此人拉到一旁的樹下說話。

  “周老頭兒,你老實跟我說,現在村裏背地裏咋議論咱家的?”

  這周老頭也是一個皮膚黑紅的老漢,卻是比薛老爺子矮了一頭,背也有些佝僂。聽到這話,他下意識看了薛老爺子一眼,良久才歎了一口氣:“我還以為你知道,原來你不知道。”

  “我知道啥?我怎麽可能知道!”前一句幾乎是從牙縫裏出來的,後一句卻滿是苦笑。

  都活了大半輩子,周老漢自然明白老夥計此時的心情。可讓他說什麽,他也不知該怎麽說,隻能語重心長地道了一句:“你也不要太鬧心,村裏這些人就是閑得慌,喜歡說是道非的。不過你別怪我多嘴,你家這事做得……”他吸了吸牙縫,像似咂嘴可又不是:“確實有點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