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79章
  戀♂? ..Cc,!

  本文訂閱比≥50%的能正常閱讀,否則需延遲三日,補足可立看  他這侄兒從來寡言少語,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他就是算準了二房這兩個小的性子, 才會演了這麽一出。

  不過他到底比薛庭儴活得年長,自然不會忘了做表麵功夫。

  他歎了一口氣:“才小子被他娘寵壞了,也是我這做大伯的管教無方,大伯在這裏給你陪個不是。”

  薛庭儴忙避讓開,道:“大伯快別這麽說, 庭兒乃是晚輩,受之不起。”

  “庭兒?沒想到你倒是給自己取了個名字。”薛青山失笑,也是想點出薛庭儴其名不正,沒有表麵上如此懂事知禮。

  一般名字都是長者賜,而不該是小輩兒自己隨便取一個,若是普通村民也就罷, 可薛庭儴乃是讀書人, 讀書人自該懂禮守禮,是禮都不守,這書也白讀了。

  薛庭儴心中通透至極, 明白大伯這是何意,他哂笑一下,道:“當年爹還在世時, 便求阿爺和大伯幫我取一名, 大伯以賤名方才好養活拒之。如今庭兒也十四了, 哪能一直用乳名,遂自己胡亂取了一個。”

  此言一出,薛青山的臉色又難看了幾分。薛庭儴這明顯就是在說,他一個做大伯的竟不願為之取名,有刻意貶低之意。畢竟既已蒙學,可萬萬不該沒有名字,

  他笑得勉強,解釋道:“大伯這不是見你身子骨素來不好,想待你成年再為你取名。你即不能理解這片苦心,若不大伯現在替你取一個?”

  說著,他不待薛庭儴答允,便長籲短歎地做惆悵模樣,道:“你打小生下來就體弱,你爹在世時希望你能多福多壽,大伯便為你取名福壽,你看如何?”

  這名取得可真是隨意,一點都對不起薛青山這餘慶村唯一的童生之名。

  薛庭儴猶豫了一下,才拒道:“還是不了大伯,庭兒的名字已經定下,之前也去墳前告知了爹娘,萬萬沒有再改之禮。”

  此話也是點明了他為何不年不節的去了趟墳地,打從薛庭儴見薛青山請了這麽多人來,又鬧了這麽一場,就心知對方定有所圖。

  且不論他圖什麽,他隻管將可能會被對方拿來做文章的路都堵死了,剩下且靜觀其變。

  果然,旁邊薛族長的臉色緩和了一些。

  之前他一直以為此事乃是二房這孩子故意為之,就是為了與俊才爭搶去清河學館讀書的機會。這趟而來見這少年溫文有禮,不卑不亢,薛族長雖沒有功名在身,但也是識的幾個字,又當族長多年,看人的眼光自然不差。

  他十分詫異,因為狗子這孩子他以前也不是沒有見過,但對其印象並不深刻,僅有的觀感就是一個絲毫不起眼的少年。如今看來,此子倒是成長得讓人有些出乎意料。

  可再出乎意料,薛族長也沒忘自己這趟而來是做什麽。

  僅隻是一麵的好感,還不足以讓他動搖已經做下的決定。俊才那孩子他曾托人考驗過,學問上超過他家兩個孫子許多,若說餘慶村下一個童生會是何人,薛族長覺得薛俊才可能性最大。

  說不定不止是童生,而是秀才。

  兩個未來的秀才苗子,和一個還不知深淺的少年,薛族長自然知道這選擇題該如何做。

  不過之前打算在一旁幫腔的念頭卻是打消了,若是薛青山連個小孩子都應付不了,也不值得他對其看重。

  薛青山又怎麽可能看不出薛族長心思。在他眼裏,這個老不死的就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受著他給族裏帶來的好處,卻從不知給他點好。

  哪個宗族若是有個族學,族中不補貼一二的。反倒是他成天白幹活兒,每次都是族裏某家隨便拎一些糧食來,族長就把他叫過去,讓把人給收下。

  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於人為不情,於己甚無謂乎!

  薛青山心裏冷笑,麵上卻做恭請狀,將薛族長鄭裏正等一眾人都請進了屋。

  薛族長和鄭裏正盤膝坐在炕上,一左一右,其他人則是坐在下麵的凳子上。楊氏和周氏忙裏忙外倒茶,連薛桃兒都被使去叫薛老爺子趕緊家來。

  薛族長和鄭裏正都有抽旱煙的習慣,坐下就把旱煙袋拿了出來。

  薛青山忙從他娘趙氏手裏接過一袋煙葉,邊給兩位上煙,邊道:“這是我爹自己種的,平時可寶貝了,堂伯和裏正叔嚐嚐。”

  “你爹種的煙絲是好,就是太少了。”點著後,鄭裏正深吸了一口,笑著說道。

  薛青山答:“若是裏正叔喜歡,待會兒走時我跟您裝一些,您別嫌棄就成。”

  這都是客套話,大家彼此心裏都有數,鄭裏正笑著點點頭,就直奔主題:“山子這趟請我們幾個老家夥過來,是打算作甚?”

  看著鄭裏正含笑的臉,薛青山在心裏罵了兩句老狐狸。

  事情會鬧成這樣,這姓鄭的要在裏麵沒做什麽,他是萬萬不信的。可恰恰是如此,今日他才會連鄭裏正都請了來,畢竟他是餘慶村的裏正,又姓鄭,也免得被人說是包庇。

  包括今日在場的幾個村民,薛青山都是琢磨著請的,鄭姓的有,薛姓的也有,還有兩個是村裏雜姓的人家,但都是在村裏人緣好的。

  “是有一件事需要幾位長輩做主,還是等一下我爹,他在地裏,馬上就回了。”

  正說著薛老爺子,他人就回來了,進來後又是一陣寒暄,才坐下來切入正題。

  “這事說起來也慚愧,最近我家的一些事讓大家都見笑了。”

  一聽是這話開頭,除了薛族長和鄭裏正,在座之人不免都有些局促,畢竟這都是別人的家事,雖然這家事鬧到人麵上來了,可私底下議論,和拿到台麵上講是兩碼事。

  “其實說白了,都是窮給鬧的。換著咱家以前的光景,咋都不至於這樣,送了一個娃兒,另一個娃兒不送。”

  一個也是姓薛的,和薛老爺子是同輩人,名叫薛連合的老漢,歎了一口氣:“連興,別這麽說,你家也是難。”

  薛老爺子苦笑著歎了一口氣:“難啊,誰人不難,這光堂都是表麵上的。可再難,想娃兒有出息就得供,可供誰不供誰,不就成了一個難題了。”

  他哆嗦著手從腰間摸出旱煙袋,點燃了吸了一口,才又道:“手心手背都是肉,舍了哪一個都讓我心疼。其實這事去年就說上了,我一直拖著沒辦,就是怕娃兒心裏難受。咱這種莊戶人家供一個讀書人不容易,家裏好不容易把山子給供了出來,雖他不爭氣考了幾次都沒考上,可到底還是為村裏為咱們大夥兒做了些事的。

  “這麽些年咱家在村裏為人處事,大夥兒都是看在眼裏的,遠的就不提,就說山子那私塾,隻要是村裏人,家裏不寬裕,束脩遲點甚至少點兒,咱家從來不提。為啥?就是因為咱鄉下人討生活不易,臉朝黃土背朝天,老天爺稍微不給臉,一家老小就鬧饑荒,累了一年到頭兒有些連稅子都不夠交。

  “其實說了不怕幾位老哥老弟們笑,我當年拚了命供山子念書,就是想著若是真能考中了,給家裏免點兒稅子都行。”

  這一番話點到即止,看似都是輕飄飄的說了幾句,就沒有再深入了,卻是說得眾人心裏五味雜全。

  薛老爺子說得都是實話,還是切合人實際的實話,就是如此才格外讓人複雜。

  終於有人站出來為之前那事說話了,“連興老哥,你快別說了,你的為人咱還信不過?村裏有人亂傳的時候,咱就跟家裏孩子都說了,連興老哥不是那種人。當爺爺的,還有不疼孫兒的。”

  “是啊是啊,都能理解的,誰不難呢。”

  眼見都在附和薛老爺子說話,隻有鄭姓的還沒吱聲,鄭裏正目光閃了閃,笑著道:“山子為咱村裏做出的貢獻,村裏大夥兒都看著呢,都曉得山子仁義,人也本分為大夥兒著想。隻是有一句話,不知我這當長輩的該不該講。”

  “裏正叔,你是咱們村的裏正,沒有什麽不當講的。”

  鄭裏正點了點頭:“按理說,這是你家的事,不該我這個外人插嘴的。可連興之前也說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忽而歎了口氣,語重心長道:“山子,你別忘了你家老二咋沒的,咱們在座的都能理解,是因為咱們活了幾十年,一輩子風風雨雨啥沒見過,就怕外人不能理解啊。”

  這話讓薛青山麵色當場難看起來,可他既然能安排這一場,就不是沒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