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給教皇的信
  永曆君臣得知應天府光複的消息後都是又喜又急,喜的是南都終於重新掌握在大明的手裏,可急的確是攻進應天府的卻不是自己手下的兵。何騰蛟,張同敞,鄭彩,焦鏈等人那個時候都還窩在廣東招兵買馬大搞內部建設,根本無力北伐。

  永曆帝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每天朝會上就總是圍繞著這個話題爭論不休,之所以有爭論就是因為有大臣們建議讓朱聿鍵的人馬去與清軍拚消耗,自己暗中發展壯大最後以逸待勞,還有大臣們擔心朱聿鍵的勢力會越來越壯大,不如先聯合孫可望的軍隊速速占領其領地削弱朱聿鍵。

  兩方陣營就這樣你來我往誰也不服誰,每天在朝堂上爭論不休,久久都沒有個結果。因此,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坤就建議永曆帝不如就先給朱聿鍵半個月時間,叫他肅清江西浙江兩省滯留的全部清廷勢力,然後來廣州護送永曆帝遷都應天府,如果朱聿鍵做不到,那到時候就再召集秦王親自統兵來粵。

  永曆帝覺得王坤的這個建議可以很好的解決朝臣們的爭議,就應允了這件事。誰知,坐鎮雲南的孫可望早就有了染指天下的野心,他在平定沙定洲叛亂後,儼然把雲南治理成自己的獨立王國,並時刻關注中原的狀況,在得知清廷三位藩王統帥大軍南侵的消息後,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遂決定親自統領大軍前往廣州府覲見永曆帝。

  孫可望的目的很明確,他想借著三王入侵在即,廣州不安全的理由把永曆帝帶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卻得到了以瞿式耜為首的一幹東林朝臣們的激烈反對,孫可望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就把反對他的人或殺或抓全部清理掉了。

  當時,焦鏈也要出麵反對,幸好被站在一旁的熊緯偷偷拉住而沒有發作,而馬吉祥,丁魁楚等為首的這些投機派都是堅定擁護孫可望的決定而被孫可望賞識。

  就這樣,在對廣州府進行了一番燒殺搶掠後,孫可望帶著永曆帝一行人向著貴州的方向進發了。

  坐在馬車上的永曆帝一邊看著窗外的雜草樹木,並時不時地伴隨著聲聲幹咳,一旁的卜彌格說道:“陛下,您應該是感冒了吧,現在已經是秋冬季節,這天總是陰冷陰冷的,您要多保重龍體啊,我隨身帶了一件長袍,要不您先披上吧。”

  永曆磕了幾口談吐在痰盂裏,清了清嗓子道:“卜彌格神父,這次朕實在是對不住你啊,怎麽就偏偏在你來覲見朕的時候這孫可望就開始發難了呢,如今把你也牽連進來跟朕一起受這顛沛之苦,長袍你留著自己穿吧,你也需要啊。”

  “不,陛下,這不算什麽,陛下待我如知己,如今陛下有難我不能袖手旁觀,這也許就是上帝的旨意吧。”

  “卜彌格神父,你們的上帝真的是無所不能嗎?”

  “陛下,隻要您心中有主,主就會與您同在,不論是苦難還是富貴他就在那裏不離不棄。”

  “那你說這次,主也會救我於水火,扶我大明社稷於不倒嗎?”

  “陛下,萬物都有它的定數,沒有什麽是永遠存在的,這也是上帝在創造萬物的時候就定下的規律,我知道您對如今大明的天下淪落到如此田地而感到失落與不甘,但如今我們所能做的也隻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可是你們的上帝不是無所不能的嗎,為什麽連上帝也救不了朕呢,朕真是不甘心啊,祖宗的大好基業如今傳到朕手上卻變成了這樣,朕實在是不甘心,咳咳咳......”

  卜彌格連忙幫永曆拍拍背讓他好過一點,然後接著說道:“陛下,看您整日為國事操碎了心,我看到也很難受,作為朋友,我真心希望能為您做些什麽。”

  聽到這裏永曆心中立即閃出一個念想便脫口而出道:“卜彌格神父,

  聽你經常說你們的教皇是全歐洲最有權勢的人,他可以指揮千軍萬馬,擁有難以想象的強大武器和戰艦,可以另你們戰無不勝,當朕看過你們製造的火銃和大炮後另朕更加深信不疑。所以卜彌格神父朕懇求你一件事情,真相信,天底下也隻有你可以做到了,請你務必幫我!”

  卜彌格一副受寵若驚的眼神看著永曆道:“陛下,如果我能做到的,我一定會盡力幫您,請說吧。”

  “朕想寫一封信給你們的教皇陛下,希望他在得知大明朝如今所遭受的苦難後,能夠派出大軍前來支援我們,朕不會讓他白幫忙的,朕承諾如果他能幫助朕複國成功,朕將下令世世代代與你們歐羅巴人,特別是你們葡萄牙人永結同好,並為你們開放我大明的各個通商口岸,讓你們的商人與我國自由貿易往來,永不對你們的商船征稅,不知你可否幫助朕把這封信送到教皇手上?”

  “這......”卜彌格猶豫了片刻道:“我願意幫陛下這個忙,可是如今我們都深陷囹圄自身難保,我如何才能脫身跑去教皇那裏幫陛下送信呢?”

  “這個神父你倒不必擔心,朕會想辦法幫你脫身的,朕想你一個洋人神父對他孫可望構不成什麽威脅,你就假裝你不會說漢話,讓他不要注意到你,他自然不會對你嚴加看管,到時候朕會命人協助你脫身的。”

  正說道這裏,隻聽咣當一聲,永曆和卜彌格被馬車的慣性猛地向前甩了一下然後就停下來了。

  不明就裏的永曆掀開馬車的布簾對馬夫說道:“我們為何停下來了?這裏是什麽地方?”

  “回皇上,我們已經到廣西地界了,這裏離柳州府不遠了,秦王命我們停下來休息一下。”

  “為什麽要停在這裏休息?這荒郊野外的,既然離柳州府近為何不去那裏休息?”

  “這個小的實在不知啊皇上。”

  永曆見從這個馬夫口中問不出什麽便從馬車裏鑽出來大喊:“來人那!”

  不遠處的王坤聽到忙跑過來道:“皇上,外麵風大,別著涼了,有什麽事,您在馬車裏叫一聲咱家就過來了。”

  永曆顧不了這許多,連忙問道:“我們為何要在這裏停下來,朕不喜歡這裏,你趕緊去傳朕口諭給秦王叫他繼續趕路。”

  “不必了。”一名身穿銀色鎧甲的人騎著高頭大馬走了過來。

  此人正是孫可望身邊的心腹大將白文選,隻見他從馬上跳下來走到永曆麵前跪下道:“啟稟陛下,因為前方發生點狀況無法行進,故而秦王命令我等停止前進,原地待命。還請陛下立即回車內休息。”

  “朕想出來透透氣難道也不可以嗎?究竟前方發生了什麽事情,快報與朕聽!”

  “這......臣也不知道,還是請皇上速速回馬車休息吧。”

  眼見白文選如此搪塞,永曆甚為不滿,他正要發作之際,隻聽前方有人大叫:“快撐不住了,請秦王殿下速速派兵支援!”

  “這是誰在喊叫,怎麽前方放生戰事了嗎?”永曆問道。

  “臣......不知。”

  “好你個不知道,林察!”

  “臣在!”林察趕過來答道。

  “你速速去前麵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臣遵命!”

  林察正要動身,白問選趕緊衝過去攔住林察就是不讓其過去。

  正在兩人撕扯的功夫,隻聽前方又傳來一聲炮響,緊接著又是一聲,聽得永曆膽戰心驚,他明白這是真的有戰事發生了

  ,也許就是韃子打過來了。

  想到這裏,永曆不多時,永曆的擔心變成了現實,隻見參將馬維興跑過來道:“白將軍,秦王叫你立即帶兵趕往柳州府支援那裏的劉文秀部,韃子攻勢甚是迅猛,他們撐不住了。”

  “那皇上一行人誰來保護?”

  “將軍放心,我來保護皇上,你快去吧。”

  白文選對馬維興抱拳道:“馬兄,那就拜托你了。”說罷他回身上馬頭也不回地向前奔去。

  白問選此去帶走了大部分兵力,孫可望則帶領剩餘的兩萬多部隊繞路繼續向貴州方向行進。

  一行人經南寧府行至憑祥州附近的一處縣城時,天色已經徹底黑了,為了避免走夜路的潛在風險,孫可望決定命令大軍在這座縣城裏過夜,明日一早再行趕路。

  永曆覺得機不可失,並在夜裏召集他的心腹大臣們以及卜彌格進到他的臥房議事。

  為防被孫可望的人發現,他們刻意沒有點燈就這麽誰也看不清誰的開始聊上了。

  “諸位,經過廣州府的這次劫難後,你們是朕僅剩的可以信賴的大臣了,朕這一路上想了很多,覺得朕真的應該為大明朝做點什麽了,而不是處處被人牽著鼻子走。”永曆開誠布公地說道。

  “陛下,您想叫臣做什麽盡管說,臣聽命就是。”焦鏈第一個說道。

  “慶國公,你的忠心朕當然知道,那朕就直說了,卜彌格神父朕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人,他們葡萄牙人武器軍事都很發達,又和我朝親善非常,所以我覺得不能讓他留下來和我們一起受苦,他同意朕如能逃離這裏返回歐羅巴的話就幫朕帶一封書信去給他們的教皇陛下,讓教皇陛下派遣大軍前來助朕一統天下。朕決議選一人護送他逃離此地,就在今夜行事,你們誰願擔此重任?”

  “陛下,臣願擔此重任!”又是焦鏈先答話。

  “臣亦願往!”林察隨後附和道。

  緊接著又有幾人自告奮勇隨聲附和。

  永曆亦不知該選誰了,這時隻聽一個聲音叫道:“陛下,請派臣前往,臣才是最適合的人選。”

  永曆定睛看去,隻見此人正是禮部尚書陳德興。

  “陛下,臣在朝時就曾為朝廷通事,負責接待各國來使,並通曉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歐羅巴語言,臣想不出除了臣還有誰比臣更適合出使歐羅巴。”陳德興不卑不亢道。

  “朕怎麽就沒想到,有陳愛卿出馬大事必成,事不宜遲,卜彌格神父,你和陳德行趕緊準備一下,朕和皇後嬪妃們也把隨身攜帶金銀飾物交給你們做盤纏,哦對還有這封朕的親筆信。”說罷,永曆從懷裏掏出一塊卷著的布料。

  卜彌格接過布料走到窗邊借著月光看了看頓時驚到流出了眼淚。

  “陛下,您......寫的......這是血書嗎?”

  “沒辦法,因為找不到筆紙,朕隻好撕下朕龍袍上的一塊布,咬破手指寫了這封信,想必教皇陛下看到朕的這封書信後會更加動容吧。”

  此時,其他大臣也都忍不住悲傷掩麵哭泣。

  “好了諸位愛卿都不要悲傷了,免得被人發現,咱們就說到這都各自散了吧。”永曆說道。

  子時過後,陳德興見兵士們大多都熟睡了,覺得時機已到便帶著卜彌格避開哨兵的視線,借著夜色的掩護逃走了,而這一切都被一個人偷偷地注視著,他就是熊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