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宋凝君的夢中又出現了姝姝跟她佩戴的那枚小玉雕。

  她夢見母親派嬤嬤去接姝姝的時候,接姝姝回來的馬車上,姝姝緊張的攥著頸子上那枚小小的玉雕。

  夢中她看不太清玉雕的模樣。

  這個夢境從兩個月前就反反複複的夢到。

  一開始宋凝君不清楚夢境含義,但她夢見太多次這個場景,漸漸明白,姝姝頸上帶的小玉雕對她來說,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她暫時不明白玉雕到底有何重要,但心中就是迫切想要得到玉雕。

  宋凝君從未告訴過任何人。

  她的夢好像都會成真。

  她會夢見對她來說十分重要的人或者物或者事件,夢境都跟她本身有關。

  她做的第一個夢境就是她並不是國公府的血脈,她從三歲反反複複夢見一個村子,破舊的房屋,長相普通的夫妻,長相普通的一對兄弟,玉雪可愛的一個小女娃,和她差不多大年紀。

  夫妻總是抽打辱罵那個粉嫩的女娃娃,小小年紀就讓她做著繁瑣勞累的家務。

  宋凝君第一次做這個夢時還替夢中的女娃娃憤憤不平。

  但她也察覺出不對勁,她從那對夫妻的麵容上竟隱隱約約看到兩分自己的模樣。

  宋凝君那時候小,不懂夢境的含義,但心中始終覺得不對勁,不敢把夢境對家人言明。

  後來做這個夢的次數多了,她發現夢境中粉雕玉琢的女娃竟跟母親崔氏的長相有那麽兩分相似,心裏隱約就明白了點什麽。

  這個夢境做到四歲就停止,她那會兒差不多知道自己不是國公府的血脈,應該是夢境中那戶人家的血脈。

  那麽窮的地方才是她的家。

  漸漸長大的宋凝君想到就瑟瑟發抖,她不願意回到那裏,既知道不是國公府的血脈,她就需要別的法子坐穩現在的身份。

  她拚了命的對宋家人好,對下人溫和,努力學業,終於長成父母和宋家人眼中的驕傲。

  之後宋凝君陸陸續續又夢見幾次事情,都是跟她有關。

  也都應了夢境中所發生的事情。

  她知道不是國公府血脈後,纏著老國公想要練武,加之她從小也總被抱到老國公爺和老國公夫人身邊養幾日,二老還是很喜她,老國公爺也比較縱容她,何況她纏著老國公爺說要練武,當真就每天雞鳴自己爬起來穿衣到老國公的院子紮馬步。*¥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連下雨天都要在廊廡下堅持。

  老國公武將出生,知道練武的辛苦,見小小的孫女每天都能堅持,知她品行堅毅,自然越發喜愛小孫女。

  所以幾個孫女當中,老國公最寵的就是宋凝君。

  六歲時,她夢見跟隨老國公去騎馬,馬兒突然發狂,她和老國公摔下馬,兩人都斷了腿。

  第二日醒來,她假裝生病,纏著老國公爺,讓他也去不成馬場。

  那日老國公爺常騎的馬兒的確發了狂,把另外一人摔下馬斷了腿。

  老國公爺宋昌德十三年前因信王那場叛亂立下大功,替新帝擋下一刀一箭,那刀砍在腿上,後來老國公走路就有些跛。

  如果再從馬背上摔下來,不知會造成什麽後果。

  老國公爺就直言宋凝君是他的福星,也越發疼愛這個孫女。

  宋凝君七歲時又夢見跟隨母親崔氏去城外山上寺廟上香,卻在登山時山體滑坡,她與母親還有不少上山的人被埋在泥石流中。

  最後她和母親被人救出,卻也受了傷,回家中養了兩三個月的傷。

  次日起來,宋凝君就繼續裝病躲過這次山體滑坡。

  等到山體滑坡,很多女客被埋在泥石流下麵的事情傳到京城,崔氏也有些嚇到,因為這次事件還死了人。

  她也以為女兒就是她的福星。

  ……

  昨兒做了一夜的夢,宋凝君睡的不太好,早起臉色亦不好。

  她心裏清楚,反反複複夢見的都是對她特別重要的事情。

  當初夢見不是國公府的血脈足足做了一年的夢,如今這個夢反反複複兩個月,隻怕還會繼續夢下去。

  不行,她需盡快把那枚玉雕弄到手。

  她夢中看不太清玉雕,當初哄騙著姝姝泡湯池裏麵太暗,也沒瞧的太清楚,她原以為姝姝很好誆騙,怎得這次不成了?

  繼續泡湯池再問起玉雕想要交換定也是不成的,她需要想個別的法子。

  宋凝君隱約知曉這玉雕非常非常重要,她必須盡快得到。

  宋凝君咬牙,暗忖道,“妹妹,莫要怪姐姐心狠,隻是這東西對我實在重要,對你不過是個物件。”

  她彼時並不知玉雕的神奇,以為它應該是某個重要的信物,或許對日後有很大的幫助。

  宋凝君心中做下決定。

  ……

  姝姝起的早,她也不等丫鬟伺候,自己穿戴整齊,外麵天邊還是魚肚白,屋內沒有點燈,有些昏暗。

  姝姝坐在昏暗中,慢慢撫摸頸上帶的玉雕。

  她還是摸不透玉瓶可以倒出甘露的玄機。

  過了半晌,外麵有奴仆走動的聲音,姝姝才讓丫鬟進來伺候她梳洗。

  吃過早膳,崔氏喊來當年陪伴她在水鄉村陳家生產的兩位嬤嬤問話。

  兩位嬤嬤是老國公夫人身邊的嬤嬤。

  被崔氏喊來後,兩位嬤嬤仔細回想才道:“那時候二夫人您剛誕下孩子,身體勞累昏睡過去,我們有段時間的確被那陳家丈夫叫出去做了些別的事情。”

  崔氏聽完,就知當年陳家夫妻是故意喊走兩位嬤嬤,趁機把孩子給換走的。

  崔氏氣極,這才讓兩位嬤嬤退下。

  兩位嬤嬤是老國公夫人高氏身邊的人,回去自然把此番話稟告高氏。

  老夫人高氏一頭銀絲,極威嚴,聽聞這番話也有些生氣,跺了跺拐杖道:“窮鄉出刁民,竟敢混淆國公府血脈,讓老二查清那時候的事情治了他們的罪,至於君兒雖是那對夫妻的血脈,但被我們國公府養了十三年,知書達理,端莊賢淑,品性堅毅,與那對夫妻沒有任何的關係,此事也不必讓君兒知曉就是,她與姝姝一般,都是我們國公府的孩子。”

  兩位嬤嬤自然應是。

  ……

  崔氏問過兩位嬤嬤事情後,打算晚上丈夫放衙將此事告知丈夫,讓丈夫去查陳家夫妻的罪證,其餘的忙她幫不上多少,隻能照顧好姝姝。

  崔氏見姝姝近來性情開朗不多,不似頭兩月那般怯懦,就想帶姝姝出門逛逛。

  頭兩月姝姝連國公府的大門都不敢出。

  崔氏還問過宋凝君是否一塊出門,宋凝君表示昨日的書卷還未看完,就不陪母親跟妹妹出門遊玩。

  於是,崔氏也不勉強宋凝君,領著姝姝出門逛。

  姝姝本就想找個跟她的小玉瓶差不多樣式的玉雕,自然也願意跟著崔氏出門。

  兩個丫鬟青蒿跟青竹原是打算一起跟著出門,姝姝就跟崔氏撒嬌,“母親就帶著魚兒就好,我們不用帶這麽多人出門的。”

  崔氏對女兒幾乎有求必應,何況她也不想有太多奴仆跟著出門。

  於是隻帶著身邊的大丫鬟魚兒跟著出去。

  姝姝逛了大半日,都沒能找到跟她玉瓶差不多樣式的玉雕。

  她也不泄氣,纏著崔氏接連好幾日出門閑逛。

  隻是始終找不到跟小玉瓶相似的代替品。

  姝姝回到國公府兩月有餘,現在正是金桂飄香的季節,京城裏兩旁的道路上種了很多的桂花樹。

  可以說是滿城飄香。

  再有兩日就要下月初一。

  崔氏要帶兩個女兒去寺廟上香還願。

  她自從親生女兒回來後就對佛祖發誓,定會每月都來上香還願,隻求她的女兒平安順遂。

  所以每月初一都會出城去寺廟一趟。

  姝姝連找幾日都不曾找到玉雕代替品,眼下隻能先跟著母親去寺廟。

  這是姝姝重生後第一趟去寺廟,她也想去拜拜佛祖,謝這重回一世的情分。

  很快就到初一,一大早國公府就準備起來。

  奴仆們早已備好馬車,以及路上吃的茶水果子點心,主子們路上擦手擦臉的帕子,還有換洗衣物。

  這是為防出門發生變故備下的。

  光是二房女眷出門就已備足兩輛馬車。

  寺廟在城外,名白居寺,住持法號白居,已有百歲高齡,是一位世外高人。

  來往白居寺的多是一些皇親國戚還有豪門世族的家眷們。

  白居寺和當年那座發生泥石流的寺廟並不在一座山上,白居寺要位於更遠一些的山林中,光是路程就有兩個時辰,還要入山林走上半個時辰,因它接待的多是京城貴客,皇帝還特意派侍衛把手,也算守衛森嚴。

  因有皇族侍衛把手,寺廟比較安全,哪怕路程更遠一些,京城的豪門世族也更喜來到這裏。

  不過卯時,崔氏就領著兩個女兒坐著馬車出門。

  馬車上,宋凝君還跟姝姝道歉,“妹妹,姐姐這幾日因急著把那卷詩集讀通透,都沒有陪伴你,心裏也是不安,待姐姐把那卷詩集讀透就陪你遊玩,還能跟你講講那卷詩集上的內容,你現在可要聽,有幾篇文章極是精彩,我講解你聽罷。”

  宋凝君說罷,當真跟姝姝背誦出一片文章來。

  然後溫柔的跟姝姝解讀這篇文章的意思,她教的非常認真,就連姝姝也沒法從她臉上找出一絲絲敷衍。

  姝姝是真的了解宋凝君。

  宋凝君待她好那也是真心實意,對她非常的好,不管有什麽都隻會先想著她,所有人都能看出宋凝君是真心誠意待她的。

  所以這些好也都是真的,這才是宋凝君的可怕之處,她深知隻有真的真心待姝姝,才能騙過宋凝君自己,騙過所有人。

  姝姝跟了宋凝君二十載,太了解宋凝君了。

  宋凝君對她的惡也是真的。

  這就猶如蜜糖摻了砒,霜。

  一路上,姝姝也沒露出任何異常,她猶如往常一般跟宋凝君相處。

  崔氏見到兩個女兒能如此相處,心裏也是高興的。

  到了白居寺已快午時。

  崔氏領著兩個女兒跟一眾奴仆到了寺廟。

  踏入寺廟大門時,宋凝君抬頭看了眼天上,似有烏雲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