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姝姝的父親宋金良是當朝戶部尚書,官居三品,平日公務繁忙,應酬頗多,甚少陪家人用晚膳。

  這會兒他也是不在,二房隻有崔氏領著幾個孩子用晚膳。

  姝姝挨著崔氏坐下。

  崔氏給姝姝夾了不少她愛吃的菜。

  “妹妹,這道清燉乳鴿是你喜歡的,你多吃點,早點把身體養好。”宋凝君說著也給姝姝添了一碗清燉乳鴿,加了枸杞和金絲小棗,味道清甜。

  姝姝忍著道了聲謝謝。

  宋家是大戶人家,食不言寢不語。

  飯桌上還是比較安靜的。

  用完晚膳已經是半個時辰後,姝姝要回沁華院歇息。

  崔氏跟著姝姝一塊過去沁華院,她想多陪陪女兒。

  回到沁華院的閨房,姝姝換了身衣裳,這些都是崔氏教導她的,侯門世家的姑娘們,規矩極多,一日更衣都要幾次。

  崔氏極有耐心,她怕外麵請來的嬤嬤蹉跎姝姝,都是親自教導姝姝這些規矩的。

  姝姝換衣裳時就發現她的妝奩台被人動過。

  她心知宋凝君對她的玉雕勢在必得,遂也存了心眼,不會把玉雕放在閨房裏,也注意了下閨房的擺設。

  定是她去用膳時有丫鬟來翻過她的東西。

  姝姝身邊有兩個大丫鬟,青蒿和青竹。

  其餘丫鬟奴仆亦是不少,但她的閨房隻有兩個大丫鬟可以隨意進出。

  這兩個丫鬟都是宋凝君的人。

  姝姝也是上輩子死後做阿飄跟著宋凝君的時候才知道的。

  何況這兩個丫鬟本來就是宋凝君房裏出來的,她也是傻,就這麽用著這兩丫鬟。

  姝姝亦知此刻不能隨意聲張,兩個丫鬟明麵上沒有犯錯,她不能攆人。

  隻能裝作不知的換好衣裳出門跟崔氏說話。

  姝姝是崔氏十月懷胎生下的女兒,哪怕當初抱錯,可血緣親情都是在的。

  何況姝姝容貌跟崔氏還有兩三分相似,對於這個在外苦了十三年的女兒,崔氏當真是把她當做眼珠子疼愛,想把世間最好的都給她。

  崔氏拍了拍身邊的貴妃榻,“姝姝,過來挨著娘坐,娘想跟你說說話。”

  姝姝挨著崔氏坐下。

  她有些緊張,實際上她對宋家人的感情是有的。

  作為陳家女兒時,養母孫氏跟養兄弟總是欺壓她,姝姝在陳家從未感受過親情的溫暖。

  回到宋家後,宋家人待她很好。

  母親崔氏一開始也是心肝兒一樣疼愛她,可她太愚蠢,被宋凝君誘導著,一步步與宋家人離了心,讓娘親寒了心。

  可她知道,哪怕最後她變得惡毒,處處針對宋凝君,做下許多錯事,祖父跟祖母不肯再認她,讓她搬去偏院,母親嘴上說著寒了心,暗地裏卻接濟她許多。

  她死後,崔氏嘴上罵著她,背地裏卻差點哭瞎眼,時常去墳地探望她。

  姝姝死後,連宋家祖墳都沒進去,隨便埋了個山頭上。

  姝姝想起這些,捏著拳,指甲都掐進掌心。

  崔氏哪裏知道女兒經曆過的那一切,現在她的眼中,女兒嬌美漂亮,就是有些瘦,性子也太過怯懦,她要好好照顧女兒,彌補這十三年來遺憾。

  “魚兒,把東西給我。”崔氏喊身邊的大丫鬟進來。

  魚兒進來遞給崔氏一個精致的首飾盒子。

  崔氏把首飾盒子打開,露出裏麵一對羊脂白玉鐲。

  質地細膩,白玉無瑕,這對鐲子比宋凝君手腕上那對翡翠鐲子還要好。

  崔氏親自把鐲子戴在女兒手腕上,望著女兒如凝脂般的纖細手腕,笑眯眯道:“這是娘嫁妝裏的一塊羊脂玉,前些日子找匠人幫著做了對玉鐲子,姝姝帶著就是好看。”

  姝姝望著手腕上的玉鐲,再也無法堅持,撲到崔氏懷中嚎啕大哭起來。

  她哭的淒慘絕望,仿佛要把上輩子的苦全部發泄出來。

  哭的崔氏肝腸寸斷,她摟住女兒也跟著哭,“我的寶兒這是怎麽了?可是碰見什麽事情,別擔心,一切都有爹娘,有我們護著你,誰也不能欺負你。”

  姝姝摟住崔氏的腰身大哭,“母親,母親,我也有家人了,我也有母親疼愛了。”

  崔氏從這話語裏聽出一絲不對勁來,“姝姝,你在陳家可是過的不如意?”

  她之前問過女兒在陳家的日子,女兒都說過的很好,她因心結,也不曾派奴仆去水鄉村打探那戶人家。

  其實她也覺得當年抱錯孩子有些蹊蹺。

  姝姝想著待在陳家的日子,委屈又心酸,“母親,我從三歲就要上山撿柴,學著做飯,照顧兩個哥哥,長大一些,養母生下妹妹,我就幫著哄妹妹,稍微不好的地方,養母就會拿著藤條做的鞭子抽打我,養父也會罵罵咧咧的,我從未體會過父母的疼愛,那時候我以為他們是我親爹親娘,總是不明白,他們疼愛兄長妹妹,為何總是喜歡打罵我。母親,您若在晚一些去接我,我就要被賣給鎮上王老爺的傻兒子做媳婦,他雖人傻,卻已虐殺兩任媳婦兒,那段日子,他們終於不打我了,怕把我送去王家的時候身上有傷痕,我被他們關在家中,絕望極了……”

  姝姝哭的傷心,她在陳家的日子極難過。

  卻在回到宋家後,被宋凝君哄騙著,宋凝君告訴她,如果被母親知道她在水鄉村過的不好,定會傷心自責,抑鬱成疾。

  她傻乎乎的相信了,自此隻告訴母親和宋家人,她在陳家過的很好,總說著陳家父母的好話。

  崔氏聽聞這番話,如遭雷擊,渾身顫抖。

  “傻女兒,你為何現在才告訴娘啊。”崔氏眼眶通紅,緊緊抱著女兒,眼淚怎麽都止不住。

  姝姝顫抖道:“凝君姐姐告訴我,如果告訴母親我在陳家過的不好,母親定會傷心自責抑鬱成疾,我,我實在害怕,可見母親待我如此好,我,我實在忍不住……”

  “娘的傻女兒啊。”崔氏把姝姝抱在懷中,“姝姝記住,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可告訴爹娘,我們一定會護著你,那陳家人竟如此待你,娘定不會輕饒了他們!”

  崔氏亦忍不住心生疑惑,陳家夫婦如此待姝姝,卻對待另外三個孩子極好,似乎知道姝姝不是他們女兒?

  莫不成當初抱錯孩子並不是陰差陽錯,而是陳家夫婦故意為之?

  還有君兒竟如此跟姝姝說,是不想讓他們知道陳家竟如此對待姝姝?

  君兒莫不成是故意哄騙姝姝?

  不應該的,君兒是她和夫君自幼帶到大,從小品行純良,又非常孝順,極聰慧,學甚都很快,也是他們夫妻的驕傲。

  雖然後來知道君兒不是他們的孩子,可十三年的感情做不得假,他們也是把君兒當成親生女兒對待,不然也不會對外宣稱,君兒跟姝姝是雙生子,當年因姝姝身體不好,才送回老家調養,直到現在才接回。

  雖疑惑宋凝君是否哄騙姝姝,但崔氏到底沒把宋凝君想的太壞。

  不過還是在崔氏心底種下一顆懷疑的種子。

  姝姝也知道宋凝君跟宋家人感情極深厚,光是憑著一兩句話又豈能讓母親看透宋凝君。

  不過總有一天,她要讓宋家人看清宋凝君的真麵目。

  崔氏已經懷疑當初抱錯孩子是陳家故意的。

  陳家若真如此壞心腸,她不會輕饒。

  崔氏哄了女兒好久,還陪著姝姝歇下,等姝姝睡熟,她才交代丫鬟們伺候好,回了自個院子。

  宋金良已經放衙,這會兒都梳洗好,穿著一身綢袍坐在案幾後翻看書信。

  宋金良雖已人至中年,卻依舊俊朗。

  姝姝就是結合他與崔氏的優點長的。

  崔氏心裏存著事兒,過去跟宋金良把姝姝說的事情說了一便,宋金良俊朗的麵容已然怒氣衝衝,“那陳家夫妻好大的膽子,竟做出這樣的事情,我明日就派人去水鄉村查探,如果是真的,定不會饒了那對夫妻。”

  崔氏也道:“明日我就喚當初陪我生產的兩位嬤嬤仔細問一下。”她那時剛生下姝姝,累的昏迷不醒,身邊發生何事都不知曉。

  她猜測當初住在陳家生產時,宋家那時雖算是逃難,但也不能把逃難的事情到處嚷嚷,加之崔氏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陳家夫婦這才動了歪心,想要把自己孩子換到富貴人家享清福。

  崔氏當真氣極恨極。

  ……

  等到姝姝入睡,亥時三刻,姝姝院裏的大丫鬟青蒿趁著濃濃夜色過去了宋凝君的院子。

  宋凝君已經梳洗好,正燭光下翻看著書卷。

  見到青蒿來,她屏退別的丫鬟,問青蒿,“可有從姝姝那裏搜到那個小玉雕?”

  青蒿回道:“回二姑娘的話,並未從三姑娘房中搜到那枚小玉雕,已經把三姑娘屋子翻個底朝天了。”

  宋家大房還有個大姑娘,遂宋凝君排行二,姝姝排行三。

  宋凝君蹙了下眉,合上案上的書卷,“那你下去吧,這幾日幫我留意下,務必幫我尋到那枚小玉雕。”

  青蒿應了聲好就退下了。

  宋凝君雖有些不甘,卻也知道此事不能太心急,隻能慢慢去想法子。

  她歎了口氣,讓丫鬟熄了燈,上榻休息。

  半睡半醒間,宋凝君又做到那個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