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有知識有見識的不同
  遠方出現了城池的輪廓,布木布泰更加歡快,為即將看到科爾沁部的雄偉城池而憧憬。

   好幾年了,終於又回到了科爾沁大草原,回到了家鄉。老哥的書信中可是說過,新築的城很大,集市很繁華,劄薩克的日子過得挺不錯。

   離得越來越近,城池也看得越來越清楚。在草原上,確實算得上是大城的規模,

   可要與中原比,就差遠了。

   劄合木頗為自豪驕傲地開口介紹,“經過了三次擴建,比格勒珠爾根城還要大兩倍,城內商鋪雲集,是科爾沁最繁華的地方。”

   布木布泰的熱情消減了幾分,就這,還是最大的。可不說京城,就是沿途的錦州、廣寧、沈陽,也要大上好多倍呢!

   進入城內,也確實如劄合木所說,道路兩側多是買賣鋪麵,可這門臉——布木布泰手指繞著垂在耳邊的小辮子,臉色更不好看。

   就是沈陽、錦州等城,那些商鋪也多是玻璃門窗,窗明幾淨的樣子看著就舒服。

   可這裏的商鋪,雖然也有幾家裝飾得象模象樣,可多數都是老樣子,更有經營馬匹、牛羊的商人,把牲畜直接拴在對街的棚裏。

   這個,把商品貨物擺出來,讓顧客一目了然,確實也不錯。可這糞尿味,布木布泰的臉垮了下來,掏出絹帕捂住了鼻子。

   海蘭珠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看到大明城市的繁華,再聽劄合木的話,真是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

   布木布泰也不得不承認,差距實在是太大,自己的想象並不靠譜。

   在劄合木等人眼中,這樣的城池,這樣的商貿,已經是繁華第一。但在見過世麵的布木布泰和海蘭珠眼中,聽起來都臉紅。

   劄合木並不知道姐妹倆的想法和感慨,還在自顧自地說道:“劄薩克老爺的府宅更是富麗堂皇,是請的漢人工匠設計建造……”

   “府裏的路平坦嗎,能騎自行車嗎?”布木布泰打斷了劄合木的吹噓,很是期待地問道。

   自行車,經過不斷的改進完善,已經推上了市場。目前,還隻是作為有錢人的休閑玩耍之物。

   等到價格降到平民能夠承受,且質量性能達到新的高度,道路平整也達到一定標準,自行車便會成為大眾的交通和運載工具。

   布木布泰就買了一輛帶回來,想著好好顯擺一下。

   劄合木對於自行車是完全陌生,不知其為何物?猜測應該是與馬差不多的牲畜,能騎著跑的那種。

   “府裏的甬路挺寬,騎馬沒問題。”劄合木依著猜測解釋道。

   布木布泰點了點頭,稍微有那麽點開心。可她突然發現,姐姐的目光有些凝重,盯著某處不放。

   那是一個老婦和一個小孩,身上的衣服都破爛不堪,但還能看出是蒙古的服飾。

   小女孩削瘦的臉上是麻木的神情,伸著一隻破碗,隻有眼珠偶爾一輪,能顯出那個年齡該有的靈動。

   老婦也是麵黃肌瘦,跪在地上不停地打躬叩頭,深深的皺紋布滿老臉,象樹皮一樣蒼老。

   布木布泰的心中不由得一沉,她能看出,這是貧窮的蒙古人在乞討。

   其實,這樣的情景在幾年前,姐妹倆也都看見過。可回到家鄉,再看到這一幕,卻覺得心好象被什麽紮了一樣。

   少英院,那個小女孩要是在大明朝,應該會被官府送去那裏。那裏能吃飽,吃得還挺好,還有老師教讀書寫字,那些孩子都很快樂……

   盡管科爾沁諸部現在都歸順了大明朝,可在布木布泰心裏,還是固執地分為兩部分,時不時地進行比較。

   可越比,她是越發現不能比,比不上,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在京城的時候,她和姐姐也逛過商鋪,特意留心了很多商品的價格。可在經過廣寧馬市的時候,她卻感到極為震驚。

   一包針和一盒彩線,在馬市能換張羊皮;可在京城,一張羊皮至少能買十倍的東西。

   在京城,一口八斤的鐵鍋,絕對超不過一元錢;可在馬市,一口鐵鍋能換七八隻肥羊。

   商人真黑心,布木布泰開始是這樣認為,但海蘭珠卻有不太一樣的看法。

   誰讓蒙古人物資匱乏呢,就是這樣的交易價格,還不是上趕著求明朝開馬市?為了能讓明朝開放交易,以前還跟明朝打過仗呢!

   這就尷尬了。布木布泰也無話可說,你是求著剝削,求著人家商人來的。

   而且,在大明也沒有消除乞丐,可人家到底還有保障和福利政策,還有福利機構。在京師的少英院,那可是皇帝花錢供養,姐妹倆都是耳聞目睹。

   照顧不到很正常,可連照顧都沒有,就是大問題。姐妹倆都清楚得很,在她們的家鄉,在這裏,這座新建的城池裏,絕對沒有少英院、慈老院。

   “今年府上的收入可是又增加了很多。”

   劄合木並沒有意識到姐妹倆的沉默,因為他已經習以為常,繼續炫耀著劄薩克府,“劄薩克計劃著擴建宅院,給兩位小姐單獨建府。”

   海蘭珠淡淡地問道:“聽說去年有黑白災害,一些牧民遭到損失。”

   所謂“黑災”,指的是草原冬天缺少雪水,這會造成牲畜缺水,疫病流行,膘情下降,母畜流產,甚至造成大批牲畜死亡。

   “白災”就是和“黑災”完全相反,是雪下太多太大了,根本無處放牧,牲畜吃不到草,而且蹄子容易被凍傷,甚至凍死!

   而且“白災”過後,一直到來年春天牲畜都很難“破冰覓食”,而且由於天氣相對較為寒冷,牲畜運動、遊牧會消耗更大的體能,也容易被凍死。

   劄合木說道:“那點災害不算什麽,受災的牧民也是少數。這幾年,大明朝廷有派人指導,修建畜所,還有什麽青儲之術。”

   “受災的牧民還要繳納牛羊牲畜嗎?”布木布泰問道:“咱們既然歸順大明,賑災免賦的政策也應該有吧?”

   劄合木愣了一下,搖頭道:“這個,我就不知曉了。反正,劄薩克府上的收入是沒有減少的。”

   海蘭珠歎了口氣,不再詢問,但臉色不愉,能看出心情不好。

   布木布泰張了張嘴,也無奈地垂下頭去。

   不讀史書,沒有見識的時候,這一切都是正常。可現在,卻覺得有問題,這樣做不對。

   可到底要怎麽做呢,科爾沁雖然歸順大明,但劄薩克製度,本就與大明不同。要廢掉嗎,父親和哥哥首先就不會同意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