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資本主義萌芽
  “咱倆的關係,還分什麽你我?”李旦嘴上說著,可心裏卻是無奈,給他人作嫁衣,就算是便宜這家夥啦!

   顏思齊再度審視,有些不信,更多的是疑惑,愈發肯定李旦有事瞞著他。

   被顏思齊看得發毛,李旦使勁擺了下手,說道:“以前我就勸過你,別老盯著東番,讓你在婆羅洲多花些心思。”

   這倒是,可顏思齊還是不解,撓了撓頭說道:“行,最近一年多,我往婆羅洲也投入了不少,你是知道的。”

   “還是少了。”李旦說道:“錢對你我來說,其實已經沒多大意義。金山銀山,又能如何,當個守財奴嗎?咱要有更大的誌向,更高的追求。”

   嗬嗬,顏思齊往椅中一靠,翹起了二郎腿,似笑非笑地說道:“說說,你的大誌向、高追求是什麽?”

   李旦報以莫測高深的微笑,說道:“以後你會知道的,現在嘛,不能告訴你。”

   在桌案上叩擊了兩下,李旦接著說道:“商會的工作,你多擔著點,我歲數大了,精力不濟。”

   顏思齊甚是迷惑,覺得李旦象是要另謀高就,把商會會長交給他幹。雖然是個好事,但總讓人心中不解。

   老子都快成封疆大吏了,還在乎一個商會會長?

   李旦淡淡一笑,站起身,背著手向外走去,邊走邊語重心長地說道:“好好幹吧,不吃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能坑你嗎,胡思亂想不如把事做好。”

   顏思齊衝著李旦的背影翻了翻眼睛,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有事瞞著他是肯定的,這事還不小,也應該是皇帝交代的差使。可看這家夥不緊不慢的樣子,除了買戰爭債外,好象也沒有別的行動。

   思來想去也不得要領,顏思齊也很無奈,決定按著李旦所說的去做。

   嗯,咱也買戰爭債,你幹啥我就跟著幹啥。

   顏思齊眼睛一亮,覺得抓住了要領。這家夥,我得盯緊點。

   ……………….

   富人已經不在乎錢,象李旦和顏思齊;窮人還在為衣食奔波勞碌,中產階層則把夢想定為成為象李旦、顏思齊那樣的富豪。

   鄭仁,就是中產階層的一員,一個織造作坊的小老板。

   從家庭到小手工作坊,再到大工廠,皇帝已經為大明的紡織業選好了道路,不斷創造著有利的條件。

   十六錠的紡紗機,效率提高十幾倍的織布機,正在打破傳統的家庭織造模式。

   “不錯,不錯。”鄭仁看著工人操縱紡紗機和織布機,不斷點頭稱好,笑得合不攏嘴。

   單錠紡紗原來需要十六個人,現在一個人就行;織布機也是一樣,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產量卻有很大的提高。

   原來還抱懷疑態度的作坊老板,見識過新式機械的效率後,都為之心動,慷慨掏錢購買。

   這也是競爭,別人有你沒有,不僅產量不如人家,成本也高很多,在銷售上就處於下風,能支撐多長時間?

   鄭仁能夠發家,走的也是當時織戶傳統的路子。先是一機,再是多機,隨著資金的不斷投入和積累,先變成小作坊,最後是大作坊。

   但近幾年來,傳統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起來的速度也更加緩慢。

   原因也很簡單,在效率、成本、銷量上無法與大小作坊競爭,家庭生產的積累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夠添置織機紡機。

   於是,有膽大精明的人經過計算,向銀行貸款擴大生產。銀行貸款的利息不高,比錢莊的高利貸低多了,正常生產銷售的話,一年就能還清本利。

   鄭仁算不上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一個謹小慎微的小作坊主,如果不是麵臨同行的壓力,他才不舍得用房子作抵押呢!

   但親眼看到新式織機紡機的效率,以及產品的質量,鄭仁的心放下了大半。還貸有望,房子基本是保住了。

   在作坊內走了一圈,鄭仁的臉色也好了,精神頭兒也足了。為了貸款,和家裏人鬧了別扭,現在嘛,讓他們看看,人沒膽還能富?

   “老板,來了客商,您去接待一下。”夥計小跑著過來,招呼鄭仁。

   “這就去,這就去。”鄭仁擺了擺手,跟著夥計來到了店鋪。

   一位客商正坐在那裏喝茶,看穿著打扮,倒是平常。可鄭仁不敢怠慢,滿臉笑容地上前拱手施禮。

   “鄭老板這買賣——”客商四下打量了有些狹窄的店鋪,笑了笑,說道:“樣品我看過了,還是挺好的。就是這數量,不知能否按時交貨?”

   鄭仁臉上一熱,自知店鋪的門麵有些丟人,看過客商遞上的貨單,趕忙說道:“但請客商放心,某剛添置了新式織機紡機,您要的這些貨,準時按時交付。”

   “這花紋呢——”客商含笑詢問。

   鄭仁用力點頭,給出篤定的回答,“俺這作坊都是兩年之上的老織工,這個紋路也不複雜,準能讓您滿意。”

   “好。”客商吐出一口長氣,示意跟隨的仆人上前,交上了定金。

   鄭仁清點已畢,在文書上簽字畫押,這筆買賣便算是談成了。

   別看這客商看起來平常,可人家辦事利索,而且從要求的花紋上看,顯然是南洋某小邦的特色。

   鄭仁接待過很多客戶,對此還是有些了解的。而能走南洋的客商,顯然不是一般的人物。

   其實,棉布的旺銷,也是鄭仁敢貸款購機的重要原因。

   絲綢、瓷器、棉布、白糖,已經成為大明出口外銷的拳頭產品,幾乎壟斷了亞洲市場,並暢銷於歐洲。

   “請客官見諒,某多一句嘴。”鄭仁拱著手,姿態擺得很低,說道:“客官可知海外棉花的價格,日後是否會上漲?”

   客商仔細打量了下鄭仁,微笑道:“鄭老板倒是個有心人,在棉紡這行,估計會大有作為。”

   停頓了一下,客商繼續說道:“國內的棉花種植已經很少,朝廷為了應對災害,強製規定了種植品種,以吃食為主。所以,從海外運棉,是最主要的渠道。從現在來看,漲價的可能性是有,但不會太高。”

   “謝謝指教,還請詳說。”鄭仁親手給客商斟茶,夥計也知機地擺上了小點心。

   客商點了點頭,說道:“北方的毛紡異軍突起,鄭老板想必也知道些消息。這是朝廷支持的產業,以緩解棉花的不足。這樣一來,就壓低了棉花的價格。”

   “原來如此。”鄭仁連連拱手致謝,心底也放下了石頭,“多謝,多謝先生指教。”

   “可不敢稱先生。”客商笑著起身,說道:“在這個好世道,賺點小錢,養家糊口罷了。行了,咱們交接貨物時再見。”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