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漢奸的苦楚無奈
  明軍的實力太強大了,火力太猛烈了,根本不是武勇能夠抵擋的。

  經曆過海城之戰,不隻是建奴,連範文程和李永芳也是心驚膽寒,無比震駭。

  數年前,明軍的火器相比於建奴,也是先進而眾多的。但要是說強大,還遠遠不夠。跟現在比,更簡直是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多少悍勇的女真人,還沒來得及施展身手,便被炮彈炸死炸傷;多少身經百戰的建州勇士,被一顆顆廉價的鉛彈奪走了性命。

  明國本來就是人多物豐,把戰爭拉進到拚人力,後金就是再有一倍多的人口,也抗不住幾次大戰的消耗。

  所謂旁觀者清,範文程和李永芳便屬於此類。沒被火箭火炮炸死,算他們走運。但心裏的評估和判斷,卻一下子悲觀絕望起來。

  如果不是與建奴休戚相關,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此二人早就“識時務為俊傑”,徹底與建奴割斷了。

  所以,就算二人感到前景黯淡,也能繼續為後金著想,希望著能僥幸苟活。哪怕是海西的苦寒之地,去當野人也比死了強。

  漢奸之所以變成漢奸,便是怕死,能苟活哪管什麽尊嚴。

  曆史上,範文程的老婆被多鐸霸占,也不敢放個屁,就是真實的寫照,實在是丟盡了老祖宗範仲淹的臉。

  “就怕諸部離心,有人生出異誌。”李永芳眯了下眼睛,十分警惕。

  範文程也象作賊似的用眼角瞟了瞟周圍,低聲道:“明廷善待葉赫部,以前還沒什麽。現在,某也擔心內部叛亂。”

  後金雖號稱是女真人之國,但在未統一之前,卻分為數部,且並不團結。

  比如海西女真,就有烏拉部、哈達部、輝發、葉赫四部,與建州女真亦曾有深仇大恨。

  努爾哈赤趁著明廷的失誤,統一了女真各部,才有了在遼東興風作浪的資本。

  如果後金國勢興盛,那各部遺民自然樂得吃香喝辣。可若是後金要完蛋了,誰還傻不愣登地跟著這條破船一起沉沒?

  我族就是被建虜所滅,某等皆是被迫降服,終有大明王師滅此朝食,為我族報仇雪恨……

  李永芳和範文程差不多能想到那些女真各部向明軍哭訴的情景,興許還帶著某個某幾個後金重要人物的首級,以表示與建州女真勢不兩立的決心。

  但想到是想到了,可二人誰也不敢輕易建言。無他,他們是漢人,比那些女真諸部更不值得相信。

  而且,正值風雨飄搖之時,二人若被扣上挑拔離間、煽惑內亂的帽子,正好用他們的人頭來邀買人心,或是震懾其餘。

  兩人相視苦笑,都覺得若是八貝勒當前,定然敢大膽進言。可惜——

  ……………………

  開原。

  聯軍本來要以逸待勞,伏擊沈陽派來的援軍,但突然傳來的消息,卻使聯軍的行動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第一個消息是察哈爾部出兵討伐內喀爾喀聯盟的,是出走科爾沁大草原的左翼三萬戶特命大臣錫爾呼納克杜棱通知的內喀爾喀諸部。

  消息傳來,內喀爾喀五部所派出的人馬立刻既緊張又憤怒,決定馬上回師,保衛家園。

  退兵回返,是內喀爾喀盟主卓裏克圖洪巴圖魯下達的命令,諸部人馬不得違抗。同時,卓裏克圖洪巴圖魯也派來了使者,請求明軍相助。

  滿桂對此不敢決定,也對這個消息感到突然,覺得驚訝,沒想到虎墩兔在這個時候添亂,影響他建功立業。

  馬乘飛身為錦衣衛,卻是早知此事,也知道萬歲對此的處置之策。

  “我軍助戰?”馬乘飛對著信使連連搖頭,也不顧努克期盼的眼神,緩緩說道:“我大明與林丹汗有協議在先,共同對付建虜,不幹涉各自的內部事務。”

  “林丹汗出兵討伐,是蒙古諸部的內部事情,我大明師出無名,實在是抱歉。”

  馬乘飛攤開手,麵露苦色,顯得很是無奈。

  停頓了一下,他又繼續說道:“當然,對於內喀爾喀諸部出兵攻奴,我大明朝廷是感激的。待某上奏朝廷,派使者去察哈部勸說轉圜,或許能讓林丹汗改變心意。”

  “大明皇帝派出使者,若以馬市為條件,林丹汗想必不敢拒絕。”使者苦笑連連,說道:“可上奏貴國皇帝,再派出使者到達察哈爾部,要花費太多時間,對內喀爾喀的危機,並無幫助。”

  馬乘飛再度攤手,說道:“可某家沒這個權力,也沒這個膽子。就算是熊經略,恐怕也不敢擅作主張,與林丹汗刀兵相見。”

  “何況——”馬乘飛的臉色嚴肅起來,伸出一根手指強調道:“現下,我軍正與建虜展開決戰,平遼的關鍵時候,就更不可能打亂計劃,令萬歲不滿。”

  “這——”使者垂下頭,也知道馬乘飛說得有條有理,無論是時間,還是大明與諸部的關係,都不可能強出頭。

  關鍵林丹汗是名義上的蒙古大汗,討伐諸部,就是蒙古人自己的事情。大明沒有正當的理由出兵相助,除非——

  使者搖了搖頭,終是沒有說出來。如果脫離林丹汗的統治,歸附大明,甚至是歸化,那大明肯定會出力相助,林丹汗恐怕也怕失去馬市而收手。

  但內喀爾喀聯盟在內部的商議中,已經否決了這個選擇。

  在他們看來,大明出兵更好,不出兵的話,五部聯盟加上錫爾呼納克杜棱的人馬,也能抵擋一二。

  不到山窮水盡,內喀爾喀五部的頭領是不肯失去自己的權力和部眾,寄人籬下的。

  皇帝也是看穿了這一點,才壓下消息,不管虎墩兔的行動。蒙古諸部打生打死,都跟大明沒什麽關係,實力消耗得越多,反倒對大明更有利。

  話已說盡,使者也有心理準備。但他還是預留了後路,躬身道:“若是內喀爾喀戰敗,能否容部眾前往大明之地避難?林丹汗為保馬市,必不敢造次。”

  馬乘飛裝模作樣地思索了片刻,說道:“待某奏明朝廷,或是請示經略大人,再給回複。內喀爾喀有助戰之功,這個要求,應該是可以答應的。”

  “經略大人便有這個權力。”使者趕緊順竿往上爬,“昔日遼東巡撫王化貞……嗯,熊經略比巡撫的權力大得多呢!”

  馬乘飛輕輕點頭,說道:“這樣,我馬上派人去通報經略大人,有回複立刻通知你們。”

  使者再次感謝,執禮甚恭。眼見明軍在遼東已占上風,後金不滅也將實力大損。處在林丹汗的威逼吞並之不,卻是萬萬不敢得罪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