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黯然撤退
  天色有些陰沉,象極了老奴現在的心情。

  每每看到遠方那巍峨的城池,老奴的心中便感到陣陣刺痛。

  試攻廣寧,攻打右屯衛,猛攻廣寧城,後金軍已死了三千四百多,傷者七千多,加起來超過一萬。

  這還隻是目前的統計,因為那七千多傷員,憑當時的醫治水平,至少還要死去一兩千。

  這已經是老奴起兵以來的最大損失,不能不讓他心痛不已。

  盡管從整個戰事來看,光沙嶺慘敗,明軍就已傷亡數萬,守城之戰的損失也不會小,但戰爭的勝負不是這麽算的。

  在老奴看來,沒有搶掠到金銀財寶、糧草物資,就是沒有達到出戰的目的,也意味著戰事的失敗。

  盡管非常非常地不甘心,老奴也明白要撤兵了。

  首先,軍隊攜帶的糧草已快耗盡。本來就打著大車小輛可勁兒往家搬的心思,帶的口糧自然不會太多;

  其次,後方連續送來急報,金州已失,明軍在複州海麵虛晃一槍後,又突然航海北上,登陸連雲島,欲圍攻蓋州;

  而蓋州守軍已經抽調了一部分,前往複州集中,欲解金州之圍。城中兵不滿千,恐怕在數萬明軍圍攻下,一日都堅持不了。

  蓋州若失,複州便又被孤立,明軍南下圍攻,複州又麵臨著和金州一樣的結局。

  遼南四衛已失其二,很快就將失其三,老奴如何還能安心地繼續呆在廣寧城下?

  最後一點,則是在猛攻廣寧城失利後,包括老奴在內,後金軍都對攻城產生了恐懼感。

  這幾天,後金軍一邊休息調整,一邊再次打造器械,看似還要攻城。但彌漫在後金官兵中間的頹喪和憂慮,卻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根據老奴和部下的分析和商議,認為城中至少還應有一萬至兩萬守軍。再加上征召的精壯百姓,湊到三五萬,也大有可能。

  而且,經過攻防作戰,城內守軍應該是士氣大振,作戰經驗大漲,不是剛剛縮入城中麵臨大敵時那般惶恐害怕。

  這樣分析下來,後金軍想要攻下城池,最少也要再傷亡個萬把人,才有可能破城。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幾大貝勒和將領們幾乎都喪失了攻城的決心。老奴嘴上不說,心裏也徹底喪失了戰意。

  因為,這樣的傷亡數字,絕對是後金軍所不能承受的,他們還沒有這個資本。

  而阿敏的部隊被從右屯衛召回,並星夜馳援蓋州,也就意味著老奴終於要黯然撤兵了。

  “父汗,傷員已經全部裝車啟程,我軍也做好了開拔的準備。”大貝勒代善走進大帳,恭謹地稟報。

  老奴擺了擺手,依舊坐在那裏發呆。

  代善無奈,躬身退了出去。

  時間不大,皇太極走了進來,也不說話,靜靜地坐在下麵。

  好半晌,老奴搖了搖頭,沉聲說道:“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啊!明軍的行動為何如此迅速,倒象是預知我軍行動,提前布置一般。”

  皇太極沉吟了一下,說道:“孩兒也有此疑惑。按照開戰前的計劃和估算,明軍的行動至少快了十天有餘,出乎意料。”

  老奴皺著眉頭,說道:“最主要的還是明廷的反應速度,走兵部,擬奏,廷議,少說也要三四天時間才會有定論吧?”

  對於明廷的辦事效率,以及朝堂上扯皮推諉的黨爭,建奴們知道得很清楚。

  別以為建奴真的是一群野人,他們謀劃起來相當地周密細致,用諜也很厲害,京城裏的消息都能很快獲悉。

  所以,此次廣寧之戰的結果,才讓老奴才大惑不解,皇太極也認為出乎意料。

  如果逆向推算的話,天津、登鎮,以及毛島主的東江殘兵,至少在沙嶺慘敗後便開始行動,才會有目前的局麵。

  而從當時的信息傳遞速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提前布置,並對戰局的預判有著驚人的準確。

  再從廣寧的反應速度來分析,也很令人震驚。

  就好象提前知道西平堡必陷,增援的部隊必敗,才能如此絕決地盡棄堡寨,盡遷百姓,集中兵力龜縮廣寧城和右屯衛城。

  神仙嘛?能掐會算到這個程度,差不多可以這樣稱呼了吧?

  可既然能預判得如此準確,西平堡圍點打援,沙嶺野戰慘敗,難道不是能夠預防,並提前化解的嗎?

  還有廣寧城和右屯衛城平空多出的大量火炮,守軍突然增強的戰力,這些都處處透著詭異,令人百思不解。

  想不通啊,想不通!

  老奴再次用力搖頭,直覺得腦袋發脹,依然是沒有頭緒。

  “父汗。”皇太極站起躬身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為此介懷。想來,明人那邊定然有了我們不知道的改變,詳加刺探後,找到對策,再戰而勝之,亦是不難。”

  老奴抬頭看著八兒子,好半晌才用力點頭,霍然起身,朗聲道:“想當年明軍數十萬大軍來攻,本王亦不為懼。今日小挫,豈能喪某心誌?”

  從十三副遺甲起兵,撫順、鞍山、薩爾滸、遼陽、沈陽……

  老奴確實未嚐一敗,即便是廣寧城未攻下,整個廣寧之戰的雙方傷亡比,依然是後金占優。

  當然,戰略目的沒有達到,這肯定會心有不甘。隻是形勢至此,再糾結又有何用?

  吸取經驗教訓,以力再戰;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明人還總有這樣的好運?老奴收拾心情,披掛佩刀,昂然出了大帳。

  仗敗人不頹,灰溜溜的狼狽樣給誰看?

  號角嗚咽,金鼓齊鳴,後金軍收拾營帳,分隊撤退,倒也井然有序,全無敗退的狼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