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77章

  芸娘等了他半夜,恨不得立馬問他,到底是如何想的,他卻遲遲未歸,實在困急了,才睡了過去。

  一覺到了天亮,轉過頭身旁還是沒人,正琢磨著是不是昨兒一夜未歸,青玉掀簾進來,“主子醒了?姑爺剛走,去見知府大人了,走前打了招呼,讓小姐先用早食,他待會兒就回來。”

  聽了此話,芸娘便哪兒都不去了,非得要等到人問個清楚,早食也沒什麽食欲,匆匆用了兩口,擱下碗筷,巴巴地候著他回來。

  他將她撇下,一人回臨安犯險,可有想過以後。

  皇帝固然可恨,但他的皇位能坐到今日,自然也有他的手段和本事,萬一他深陷重圍出不來了,她該怎麽辦。

  以前她從未想過這樣的假設,他性子狂妄,從不怕事,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劫了朝堂的那些人不說,還建立了一個明春堂,以他的城府和才智,必定已做好了萬全之策,反這樣一個朝堂,她並不擔心。

  可倆人墜過一回江,經曆過絕望,幾度徘徊在死亡邊緣,她親眼看著他奄奄一息地躺在自己身邊之後,她的想法又不一樣了。

  他也是個人,是一具平凡的血肉之軀,會受傷,會死……

  說到底他幹的是謀逆之事,走錯一步,都將是萬劫不複,他要上刀尖了,她又怎能安心,越是往深裏想,芸娘心頭越放不下,歪在羅漢榻上,心神不寧,坐立不安。

  裴安此時正在前院同薑大人鬥智鬥勇。

  昨日薑大人已探過裴安口風,他似乎無心插手這天下事,張治交給他,隻有死路一條。當初知府放出張治的消息,隻為釣魚,讓裴安帶芸娘來江陵,如今目的已達到,不可能當真讓張治去送死。

  裴安昨夜一走,韓靈那邊便出了事,人沒什麽傷亡,但張治卻被劫走了。

  是誰劫走的,裴安心裏自然有數,一早得了消息,立馬讓童義去將知府薑大人叫到了前廳,擺出一副要辦公事的架勢。

  薑大人聽下人稟報完,並沒緊張,人已經在自己手上,繼續一口咬定沒見著,他又能奈自己如何。

  江陵和臨安的氣候沒有什麽差別,夏季炎熱潮濕,眼下正值夏專秋的季節,雖過了梅雨,濕氣依舊很重,門前的一排卷簾日落後都會放到底,早上還沒來得及拉上去,薑大人拿手拂開,彎腰進了花廳內。

  裴安坐在太師椅上正品著茶,身上已換了緋色的圓領官服,神色也不如昨日鬆散,一片肅然,這番較真的做派,將禦前紅人的官威頓時顯露了出來,此時倒有了傳聞中所說的不近人情的況味,薑大人莫名緊張了起來,上前行完禮,套起了近乎,“裴大人一路車徒勞頓,抖久了骨頭怕是都還沒緩過來呢,怎麽不多睡一會兒。

  “皇命在身,一日不辦妥,哪裏能安眠。”他放下了手裏的茶盞,沒有想要同他打太極的心思,切入了正事,“先前薑大人說沒有張治的消息,本官一直安不下心,許是老天垂憐,沒讓你我二人絕路,本官一早得了消息,知道了張治的去處,特意過來知會薑大人。”

  他突然這麽一說,薑大人愣了一下,心頭納悶,人都已經在自己手裏了,他能有什麽消息。

  莫不是昨兒王荊去劫人時,留下了什麽把柄。

  薑大人心頭一番盤算,還沒等他想出個結果來,門外他的近身侍衛突然掀開簾子走了進來,看了一眼薑大人,神色慌張又著急。

  薑大人心頭霎時有了不好的預感,臉色不太好,出聲質問道,“何事如此冒失?不知道裴大人在此?”

  侍衛急忙上前先同裴安問了禮,再拱手與薑大人稟報道,“衛公子在街頭抓到了一名盜賊。”

  衛公子,衛銘,裴安的貼身侍衛,抓一個盜賊,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薑大人剛鬆一口氣,又聽侍衛道,“那盜賊名叫張治。”

  薑大人臉色瞬間一變,反應過來,很快打起了馬虎眼,“張治?這年頭同名同姓的人倒挺多,既然是盜賊,按律法處置了便是。”說完又斥責道,“你們當的都是什麽差,一個盜賊都抓不住,竟然還驚動了衛公子。”

  侍衛垂下頭,不敢吭聲,他倒是想處置,可人在衛公子手裏,他總不能去搶。

  裴安瞟了一眼臉色僵硬的知府,完全不接他的招,“薑大人,還是別費功夫了,你這番掩護,他未必領你這個情。”

  張治他自己想要回臨安,誰也攔不住。

  這一句挑破,便也如同菜刀拍魚,沒了任何掙紮的意義,薑大人勉強撐出一絲笑來,“裴大人說笑了,陛下旨意卑職豈敢違抗,是卑職無能,人在眼皮子底下,竟然沒察覺,讓裴大人費心了。”

  裴安沒聽他扯這些,直言道,“人我帶走了,明日一早本官啟程回臨安,此番前來,我同薑大人也算相識一場,旁的本官不敢保證,但薑大人若有話要帶給陛下,本官自會一字不差地傳達。”

  換作其他地方的知府,這是天大的恩惠,求都求不來,薑大人卻一臉頹敗,搖頭謝絕,“多謝裴大人,卑職身為臣子,替陛下效力乃卑職的本分,這些年堅守在江陵,無功也無過,該奏的事無巨細都寫到了折子上,無言可表。”

  薑大人說著話,心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顧老將軍早就交代了他,三娘子到了江陵之後,一定要他好好護住張治,他斷然不能讓張治當真去送死,可他已想不出任何的法子來,總不能半道上去劫人。

  況且裴安適才那話,已經懷疑到他頭上。眼下唯一能指望的,便是顧老將軍能在裴安出發之前,趕到江陵。

  算日子,最快還有兩日才能到江陵,裴安明日啟程,是來不及了。

  見裴安已經起身往外走,薑大人醒過神來,急忙追上,跟在身後笑著道,“裴大人這才剛來江陵,怕是水土都沒倒過來呢,眼下張治已捉拿,裴大人也完成了聖命,該鬆下了一口氣了,再歇息兩日,卑職帶裴大人去外麵走走,江陵的風土人情到底是與臨安不同,裴大人又是頭一回來,不領略一番,這般急著回去,委實可惜了。”

  裴安腳步沒停,一直往後院走,太陽剛冒出來個頭,晨光的熹微落在他臉上,將他的眉眼之間籠了一絲柔和,他頭也不回,“不著急,內子會去一麗嘉趟果州,待我料理完手頭之事,還會來一趟,到時再來叨擾薑大人也不遲。”

  沒勸住,見他鐵了心的明日要啟程,薑大人隻得無奈駐步,再另做打算。

  無論如何,也得將其多留兩日。

  —

  裴安人才到廊下,芸娘聽青玉說回來了,立馬起身,腳步往外衝了幾步想去迎,到了門前又止住了。

  他做出那番決定,是一丁點兒都沒考慮到她,先前巴不得他回來,等了他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如今不知道怎麽了,突然憋出了一股脾氣,她又退回來,坐在了羅漢榻上,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

  她不信,他還能瞞著自己悄無聲息地走,就算是走,他總得同自己打一聲招呼。

  裴安進來,便見她歪著屁股身子轉到了一邊,聽到他進來的動靜聲也不回頭。

  應該是等久了。

  很少見她這般使性子的模樣,他眉目往上一揚,心頭竟還一些甘甜,也沒去喚她,故意繞到了她麵前,偏下頭湊到她跟前輕聲問,“歇息好了?”

  他湊過來,隨後芸娘身子往後一仰,起身避開他,目光也沒往他身上看,淡淡地應了一句,“郎君回來了。”

  “嗯,夫人久等了。”他應完一聲,又往她跟前移。

  她梗著脖子扭向一邊,可無論她轉向哪邊,他都耐心地湊上來,偏下頭來非要看她眼睛,芸娘本也沒什麽脾氣,被他這番一逗,心裏的那點氣性兒全沒了,目光開始躲閃,往他臉上瞟去,倆人的視線剛一對上,便見他輕聲一笑,她臉色一紅,覺得自個兒的心思又被他揣摩了去,沒臉了,腳步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正別扭著,他伸出胳膊一把將她摟進懷裏,頭埋在她頸項間,低聲道,“想我了?”

  昨兒一到江陵,兩人便各忙各的,從早到晚一句話都沒說上,要不是青玉,她都不知道他昨夜回來過,等了一個晚上,今早睜開眼睛,又開始等,這等子牽腸掛肚的滋味,不是想又是什麽呢。

  芸娘點頭,微微側過臉,兩人的臉頰碰到了一塊兒,細膩的溫度傳來,酥酥麻麻,軟到了心坎裏,這樣的溫情,誰不貪念,他輕輕地蹭了蹭她光滑的皮膚,啞聲道,“我也想夫人。”

  人不在跟前,沒見到時,尚且還能一咬牙狠心地做出決定,可人在跟前,有了這份溫情,又隻想沉迷於其中,就這樣過下去,說什麽也不想分開。

  但念想歸念想,總不能當真將她置於危險。

  該麵對的總得要麵對,裴安抬起頭,將她抱進懷裏,柔聲道,“我有話要同你說。”

  芸娘早早盼著他歸來,想問他是如何打算的,是不是真要丟下自己,一人去闖那龍潭虎穴,如今他主動開口,知道他要說什麽了,她又開始害怕了起來。

  不待他先說,她從他懷裏起身,仰起頭來目光楚楚地看向他,“郎君是要回臨安了嗎?”

  她如同貓兒般乞憐的神色,明顯透出一股不舍,一時幾乎讓他開不了口,頓了好久,到底還是點了頭,“有王荊在,我再讓童義跟著你,半月後便能到果州,你之前一心念著嶽母的遺願,想去果州,此次去了,也不用著急,放下心來,好好玩一下。”

  他執意要丟下她了,她不再出聲,目光也垂了下來,他又繼續哄道,“不是說你外祖父家有很多馬嗎?尋一匹馴服了,待我處理完手頭事,便去找你,咱們再賽一,,”

  話沒說完,她突然伸手捂住了他嘴,“我不想賽馬。”

  答應過和她賽馬的人沒一個活了下來。

  她看著跟前深邃的眼睛,初見時便覺得這雙眼底深似海,看不到底,如今那裏麵同樣裝著她觸摸不到的東西,她輕聲道,“郎君可還記得成親那日,咱們喝下的那杯合巹酒。”

  她捂著他的嘴,他無法說話,隻能點頭。

  她又道,“喝了合巹酒,夫妻便是一體,從此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新婚當夜,他倒確實如此想過,自己的路不好走,她嫁給了自己,今後免不得要受些苦。當初他為何遲遲不願同蕭鶯定親,是怕侯府將來讓自己束手束腳,不好善後,如今不一樣了,他怕的是,跟前的這個人被自己牽連,蘆葦叢裏走過那麽一遭,他再也見不得她受任何苦楚。隻想這個人,平平安安地活在世上,一輩子無災無難,無憂無慮。

  他同她保證,“我答應你,很快就來接你。”

  這樣的保證誰又能確保萬無一失,芸娘目中溢出了失望,“那郎君能告訴我,回臨安後,要做甚?”

  弑君這樣的大動靜,怎可能瞞得住,怕嚇著她平添了擔憂,他沒直接說,而是牽著她的手,緩緩走到了羅漢榻上坐著,才開口,“芸娘,你不是一直好奇我父母是什麽樣的人嗎,今日我慢慢說給你聽。”

  他突然繞起彎子來,繞的還是她無法抗拒的彎子,芸娘便也安靜了下來,聽他說。

  倆人到江陵後,沒包宅子,也沒住客棧,圖方便就住在知府府上,屋外有一顆兩人才能抱住的粗榕樹,一大早,上麵的鳥雀嘰嘰喳喳,喧嚷不停,他聲音徐徐而道,“當初你能嫁給我,是為形勢所逼,來不及了解我這個人,也不知道國公府的背景,趕鴨子上架,你不得不嫁,如今你既已成了我的妻,國公府的少夫人,家族的事情,便也應該告訴你。”

  本是他一人的仇恨,可如今他要丟下她,總得給她一個不得不如此為之的理由。

  他頓了頓,說出了埋在暗裏的真相,“十幾年前,我母親並非染病而亡,是為自縊。”

  他一直不願去觸及的傷口,誰也不敢碰觸的秘密,如今被自己一刀子捅了進去,血淋淋地剖開,說完,他臉色有些發白。

  芸娘一震,側目看向他,見到他目光呆滯著,心尖放佛被什麽東西刺了一下,跟著也疼了疼,她手指輕輕動了動,下意識地握住了他。

  感覺到了她的安撫,他拇指蹭著她的手背,細膩的皮肉柔若無骨一般,這樣的溫柔鄉多少緩解了一些疼痛,他索性一口氣說完,“先皇後,我親姑姑,也並非病逝,是為服毒,我的兩個叔叔,也都遭人了毒手,死於非命,下手之人打定了主意,要讓我國公府家破人亡,從此再無翻身之地。”

  到底是血海深仇,說到此,他眼裏的光陡然冷了下來,眸子慢慢地浸出了血絲,如灼燒的利劍,讓人不敢直視,聲音逐漸沙啞,“全家五口人命,這樣的仇恨,我不能不報。”

  但這是他一個人的仇恨,從一開始他便是一人在應付籌謀,與她無關,她沒必要踩進這泥潭子裏來。

  跟著他外祖父,攻打北國賊寇,是保家護國的英雄。若跟著他回臨安,無論是什麽緣由和真相,都不會有人去關心,隻會認定他是弑君造反的逆賊。

  他這輩子橫豎已經背負了奸臣的名聲在身,不在乎多一個逆賊的名聲。

  她不一樣。

  王家是大儒門第,王老夫人將家族的名譽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這些年來,從未讓王家占上半點汙泥。

  顧家則是名門將相,幾輩人堅守在邊疆,守護南國百姓的安危,名聲已經刻在了曆史的長河裏,乃精忠報國的忠良之後。

  先前有人說她配不上他,如今這般一算,配不上的人是他才對。

  他告訴她真相,是想同她坦誠相待,讓她明白,自己有不得不完成的使命,不能再跟著她去果州,前路凶險,也不能帶她回臨安。

  說完卻見她麵上並沒有露出恐慌,也沒有半點懼怕,目光心疼地朝他望來,眼底帶著幾分憤憤不平,問道,“郎君,那個人是當今聖上對不對?”

  被她點破,他也不意外,相處了這麽久,他早就知道她腦瓜子靈活,聰明得很。

  ===第78節===

  先前擔心王荊的那兩千戶士兵的安置,還曾慫恿他反,定也是猜到了一些什麽,他點頭應道,“嗯,是趙濤那狗賊。”

  果然,他是要回臨安弑君謀反。

  一個家族連去了五人,怎麽可能是意外,而能讓堂堂國公府幾乎家破人亡的,隻有那麽一人,芸娘之前聽青玉說起來時,便隱隱猜到了其中定有隱情,那時候多半是當故事在聽,即便成了親,也覺得離自己很遠,如今親耳聽他說出來,隻覺一切都清晰了,也離自己更近了,她身在了其中,仇恨已然壓在了自己身子,她胸腔不由也燃起了一股恨意。

  恨那個從小讓他失去父母,從天堂墜入地獄之人。

  若無此場劫難,他該是臨安城裏鮮衣怒馬的少年郎,身份尊貴,憑他的聰明睿智,如今定是人人心中的少年英雄,卻因背負著血海深仇,忍辱負重,成為了人人口中的’奸臣’。

  她也聽青玉說了,當年還是阿舅救了聖上的命,這不就是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縱然他是聖上又如何,這樣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的君主,實乃昏君,他說的沒錯,此仇不得不報。

  果州固然是她心中的夙願,但要她在他為難之際,最需要她的時候離開他,她做不到。

  半月前她拉著他,一心想要帶他走出林子,想他活下來,肩膀被樹藤勒破,腳底被磨出了水泡,絕望時她也曾哭過,卻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如今,她同樣不會放棄。

  她不會拖他後腿,她可以幫他。

  芸娘知道他是不想牽連自己,可她十分願意被他牽連,她反過來,緊緊地握住他的手,“我是郎君三媒六聘娶進門的夫人,是國公府的少奶奶,郎君要造反,我又怎能獨善其中,即便是死,我也要死個明明白白,隻有自己參與了才甘心,到時,無論成功失敗我都認。”

  她看著他依舊不為所動的神色,鐵了心地道,“我能騎馬,也能提刀,手中王荊的兩千戶士兵,我都帶上,郎君也不用再勸我去果州了,我同郎君一道回臨安,等替阿舅阿婆、姑姑叔叔們報了仇,我再帶郎君去果州也不遲。”

  自從成親之後,她待他一直都是這般善解人意,就因為他們是拜過堂的夫妻,便要拿自己的命,賭上自己的所有嗎。

  他前一刻才認為她很聰慧,如今又覺得她太傻了。

  傻得讓人心疼,內心也幾乎崩塌得不成樣,恨不得一口答應她,不想讓她這一番真情實意,白白地浪費了。

  他的理智被蠱惑了片刻,猛然醒來,仍然搖頭,叫起了她的閨名,“寧寧,相信為夫,不會有事。”

  他給她喂起了定心丸,“你放心,我自有成算,沒認識你之前,我便已在籌謀了,朝中的那些臣子,並非白救,時候一到,我都會將恩情一一地討回來,像秦閣老這樣的大儒,名望極高,門下的學生遍布各地,其中不凡有本事大的人,還有兵部尚書,對朝廷糧草的管控,兵器製作等,都有經驗,況且還有明春堂,三十八名副堂主,每一個提出來,都能為將,這兩年,明春堂擴展得很快,堂下已有了一萬多人馬,內有接應,外有兵馬,論實力,我不一定就輸給他趙濤。”

  她聽他說得如此具細,內心稍稍地安穩了下來。

  他繼續道,“再說我這’奸臣’的身份並非白當,形勢不對,我先取了他人頭,君主都沒了,底下的人還能興起什麽風浪?”

  他語氣裏又帶上了熟悉的狂妄,她終於不再慌了,但到底還是擔心,半信半疑地問,“郎君有幾成把握?”

  他實話道,”先前有五成,如今有九成。”

  先前他若從鄂州出發,不走江陵這一趟,直接回山,帶兵攻下臨安,到了半路,他回京的消息便會傳到皇帝耳中,以他多疑的性子,必然會先做好防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如何也是五萬雄兵,他的勝算隻有五成。

  如今不一樣,他腦子裏的衝動被她一番遊山玩水,慢慢地消磨,最終還是按計劃來到了江陵,找到了張治。

  有了張治在,皇帝一心對付他,不會對自己生出懷疑,也不會設防。

  屆時他回京,繼續做他的禦史台大夫,中秋夜人流大,借此讓人將明春堂的人大批放進臨安,從裏反向進攻,五萬雄兵關在門外,來一招關門打狗,隻需攻破禁軍,取了皇帝的人頭,便一切都結束了。

  江山無主,他占取臨安,拿回屬於他裴家的節度使,讓一切回到原地,從頭開始。

  他將自己所有的計劃都說給了她,毫無保留。

  本以為她總也放心讓自己回去了,她卻眼睛一亮,“郎君有九成把握,那加上我,是不是就有十成了?”

  她聽王叔叔說了,兩千戶士兵,是父親留下來的精兵,在戰場上曾所向披靡,殺敵無數,比起明春堂的人更有經驗,要是進了城,定能攻破禁兵。

  若有王荊的相助,勝算自然會提高,與他而言如虎添翼,自然樂意。

  但那是她父親留給她的唯一依仗,他斷然不能用。

  她能如此輕鬆,三番兩次地要將人馬送給他,是因為她還不知道那兩千戶兵馬,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麽。

  本想讓她回到果州,留一個驚喜,如今也沒必要了,他告訴了她,“你外祖父還活著。”

  她的父母早已替她布下了後路,留下遺願讓她去果州替他外祖父上墳,實則是想讓她早些離開臨安,得到顧老將軍的庇佑。

  芸娘一臉驚愕。

  父親和母親還在世時,外祖父便走了,因病而去,走的時候,父親正值在戰場上,她年紀尚小,母親一人回的果州,去了一月才回來,回來時整個人瘦了一圈,神色一片哀痛,一瞧就知道是傷心過度,怎麽可能還活著呢。

  “郎君怎麽知道。”他莫不是為了哄自己去果州,騙她的?

  他看出了她眼裏的質疑,這樣的事他怎會同她玩笑,解釋道,“那日範大人讓我帶你去果州找他,怕你沉不住氣露出端倪,壞了顧老將軍的計劃,一直沒告訴你。”

  他這般說,便是真的了。

  外祖父還活著……

  芸娘愣了愣,顧家自從外祖父去後,整個顧家幾乎也跟著消聲滅跡。

  顧家原本有兩個舅舅,大舅舅繼承了顧家的血性,自小喜歡舞刀弄槍,長大後跟著祖父駐守在邊疆,上陣殺敵。可刀槍不長眼,二十歲那年,便在同北國人的一場戰爭中犧牲,隻剩下一個身子單薄,患有腿疾的二舅舅。

  母親在的那會兒,二舅舅還會讓人帶信來臨安,告之其近況,母親一走,信也斷了,最近收到的一封信是表哥寄來的,給她留了一處宅子的名兒,邀請她有機會了,回果州去騎馬。

  這回她出來,便是打算照著地兒尋過去,去外祖父墳前,了了母親臨走時交代的遺言。

  如今既然人沒死,自然也不用再上香。

  芸娘緩過神來麵上才開始有了喜悅,本身親人就不多,如今知道還活著一個,自然是高興的。

  隻是沒高興多久,神色又生出了幾分悲哀,感歎道,“這活生生的人,愣是一個個被逼得要假死,見不得光,一輩子躲躲藏藏,做不回自己,要說他皇帝沒什麽本事吧,這世上的一草一木,陽光雨露,仿佛都由他做主,他一個不樂意,不準人吸氣兒了,誰就得消失;可要說他厲害,又有這麽多的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以死還魂,活得好好的,還在尋著機會同他報仇呢。我還真想親眼看看,他要得知這些’死’去的人都還活著,會是什麽反應,指不定一氣之下,吐血身亡了,多省事兒……”

  她本身不是什麽惡人,可這一刻,是真巴不得不費一兵一卒,皇帝就能斷氣,最好來個橫禍,走路摔個跟頭再也爬不起來,吃飯被噎死,喝水被嗆死雲雲之類,總之不想讓他善終。

  但常言道禍害千年,怕是沒那麽容易。

  裴安以為告訴了她顧老將軍還活著的消息,她定會興奮,先去果州見人,結果她感歎出這一番話後,神色忽而輕鬆地道,“既然外祖父還活著,我就更不用著急去果州了,郎君也不必再尋旁的裏頭來說服我,我也不是那等子遇事縮頭的人,你要麽一道帶我回去,要麽一同跟著我去果州。”

  她也不想同他講那些大道理了,擺出一副死纏難打的態度。

  一向乖巧的人胡攪蠻纏起來,還真叫人無法應付,裴安說了這麽半天,一門心思想要她知難而退,誰知又被她繞了出來,還是要跟著他回臨安。

  本該頭疼,心底竟莫名生出了隱隱的歡喜來,她是將他記掛在了心裏,才會這般舍不得吧。

  他看著她堅定的眼神,突然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話去拒絕她了。

  真要帶她回臨安,似乎也不是不無可能,拋去那些理智,不去計較結果,瘋狂一回,也不是不可以。

  內心一旦鬆了個口子,先前的一切打算,也跟著瞬間土崩瓦解。

  大不了,他再計劃得周全一些,謹慎一些,想個法子不讓她露麵,換個身份,換身衣裳讓她跟在他身邊。

  她見他麵上開始鬆動,眼珠子瞪得亮堂堂的,繼續攻破,“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什麽都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來,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麽意義?”

  這樣緊張嚴肅的大事,被她提高了一個層麵來說,突然就渺小了起來,如同天地這般大,有人死有人生,再過百來千年,誰還記得如今發生的事情,但兩人的生命有限,分開一日,就會少在一起一日……

  他不得不承認,她善會蠱惑人心。

  他別過頭,不去看她那雙勾人心智的眼睛,最後掙紮道,“你容我再想想,你要跟著,一切都得重新謀劃。”

  “行。”她意願得逞,高興地抱住他胳膊,聲音明朗清脆,“郎君慢慢謀劃,不著急。”

  他又才歪頭去看她,那臉上的笑容著實迷人心竅,什麽都想依著她。

  要不就這麽算了,他自私一回又如何……

  —

  芸娘這頭是謀劃好了,知州薑大人那邊已經急得亂竄。

  薑夫人坐在榻上,看他走來走去,眼睛都花了,“你能不能坐下來,別晃了。”

  “我能坐得住才行!”薑大人一時半會兒真想不出辦法留人,嘴角都快磨起了泡,轉頭看向薑夫人,急病亂投醫,“你想到法子沒?”

  薑夫人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才說話,“你在我跟前轉了這半天,終於想起問我了。”

  裴安明日就要帶張治走了,薑大人沒功夫聽她賣關子,上前一把奪了她手裏的茶盞,“有辦法你就快些說,你忍心看我急成這樣。”

  薑夫人白了他一眼,“你覺得裴安是什麽人?”

  皇帝派來的親信,自然是皇帝的人,薑大人起初聽王荊說,裴大人是自己人,讓他大可放心,可如今這一番交手下來,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他眉頭一擰,“那日我已經探過了他的口風,人家安於現狀,無心這天下。”

  即便是有私心,也不是同他們一夥的。

  他的心在臨安,掀起內鬥。

  薑夫人一笑,“你們男人隻想幹大事,從不去揣摩細節,不就是留他兩日,來時他可是晚了足足半月,沿路各個城池,幾乎都光顧過了,你認為以他裴大人的性子,他會賣這麽多麵子?”

  薑大人一愣,靈光忽然一閃,眼睛瞬間便亮開了。

  “英雄難過美人關,臨安的傳言你也該聽過,兩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公認的才子佳人,就算沒聽過,你長了一雙眼睛也能瞧得出來,裴大人對你是什麽臉色,對芸娘又是什麽臉色,心裏還沒個數?”薑夫人一副得意勁兒,學王婆賣起了瓜,“咱芸娘自小就長得標誌,別說臨安,放眼南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姿色,哪個男子不喜歡。咱們女子喜歡一個男子,多半是靠腦子想,喜歡做夢,而男人要是愛起女人來,命都能不要。”

  那日見了一回,她便知道,裴大人早晚要栽在芸娘身上,兩人已是夫妻,芸娘的事,他還能躲得過?

  薑大人擔心裴大人帶走張治,薑夫人擔心的卻是裴安帶走芸娘。

  她要是回了臨安,自己怎麽同顧娘子和顧老將軍交代。

  “裴安一走,你也別指望芸娘能去果州,當年顧娘子為了嫁給王二爺,那勁頭你忘了?”

  薑大人怎可能忘,可謂是驚天動地,偷雞摸狗,自己那時還是個毛頭小子,被顧家娘子拖去當過腳蹬爬院牆,非要給王二爺點顏色看看,剛爬上去,便被王夫人帶著人堵在了那,顧娘子嚇破了膽兒,腳下踩空,底下一堆人跟著她倒成一片,他墊在最底下,頭磕到了石頭,長了好大一個包,幾日才消。

  但他看王家三娘子溫溫婉婉,完全不像當年的顧娘子。

  “張治不能被裴安帶去臨安,芸娘更不能。”薑夫人臉色慢慢地凝重,轉身同身邊的下人吩咐道,“備些江陵的吃食,待會兒我給裴少夫人帶過去。”

  —

  一個上午,芸娘同裴安都呆在了屋子裏,謀劃著如何拿下臨安,如何弑君。

  裴安雖一直沒給她準話,但不拒絕,她就當他是默認了,每一步都將自個兒也計劃在了裏麵,積極地出謀劃策。

  夫妻倆一道使起力來,突然沒那麽沉重,一股子的輕鬆勁兒,完全看不出來是在謀逆造反。

  下午裴安才出去,安排明日出發的事宜。

  裴安前腳走,後腳薑夫人進來,帶了江陵的特色菜肴,故作不知裴安明兒要出發的消息,笑著同芸娘道,“知道滿滿喜歡吃甜食,這些都是江陵有名的小點,你先嚐嚐,不過這包回來的東西,肯定沒現成的好吃,你要是喜歡,明兒我帶你去酒樓再吃。”

  “多謝姨母,這些已經夠了。”芸娘想起明兒要走,抬頭打算道別,“姨……”

  “姨母明兒還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薑夫人突然湊了過來,神秘地一笑,道,“你還記得閃電不?”

  芸娘愣了愣,“閃電?”

  薑夫人點頭,“當年你母親和你被關在院子裏,閃電沒人照料,你祖母偷偷地讓人送來了江陵,讓我幫忙養在王家老宅,原本你來就能見到,可惜被你姨夫臨時派出去,接人去了,明兒才能回來……”

  閃電當初被祖母收繳,她還以為凶多吉少了,不成想還活著。

  那不僅是母親的坐騎,也是她騎過的第一匹馬,陪伴著自己長大,如同親人無異,怎麽也得見上一回。

  明兒……明兒再等一日,也來得及。

  —

  薑夫人去了一趟芸娘那兒回來,當日晚上裴安便知會知府薑大人,明日再停留一日,後日出發。

  ===第79節===

  薑大人長鬆了一口氣,趕緊讓人去果州方向的管道上望風,看看有沒有顧老將軍的消息。

  顧老將軍的消息沒等到,第二日中午,卻等來了一場動|亂。

  裴安前日剛剜了三位北人的眼睛,這回也不知道是哪個不怕死的楞頭青,直接搗到了人家的老窩,點了一把火,將人家的三艘船艙當場燒成了灰,本來裴安那番當街公然處置北人,已經讓北人心生憤怒,但奈何他是南國的重臣,多少還是有點心虛,來南國生活的北人,並非什麽高貴的身份,要想北國的陛下為了他們幾個人就舉兵南下,不太可能,不過是平日裏拿來嚇唬嚇唬南人,可這回不隻是三個人,一把火燒起來,三百個北人當場沒了,這一舉動徹底惹怒了北人,一個上午過去,已有千人集結,朝著知州府而來。

  這節骨眼上,偏偏還有人來添亂,薑大人氣得臉色發青,問底下稟報之人,“是哪個不要命的王八羔子,可查清楚了?”

  不用查,人被北人追殺無處可去,自己上門來自投羅網了,“瑞安王府趙炎;翰林院邢大人邢風。”

  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