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123章

    萬忠傑, 汴京人士,四十三歲, 昌盛三十六年的進士。

    在昨天到汴京府衙之前, 還是翰林院的“見習”進士。

    要知道現在已經是昌盛四十一年九月底。

    在翰林院做了整整五年半的雜事。

    沒辦法,現在人人都知道,皇上喜歡年輕有為的官吏, 皇上這麽選,下麵的各部也這樣選。

    各部選人,要麽年長有資曆的, 要麽選年輕剛中進士的。

    還有些是家裏有點關係,可以托人說情的。

    他哪個優勢都沒有。

    隻能在翰林院蹉跎。

    硬生生做了五年半的雜事, 看著身邊年輕人一個個被選走, 來了一批, 又走了一批。

    這裏隻剩下他跟陳子雲, 陳子雲倒是年輕, 今年也才三十,剛中進士的時候二十四。

    可他剛中進士的時候, 跟著嘲笑了宗室的鳥糞刺繡, 正好被長公主聽到。

    直到現在, 鳥糞刺繡也是長公主的禁忌之一。

    原本以為過兩年就沒事了, 可陳子雲又在醉酒的時候吐槽宗室什麽也不敢,隻會吃喝玩樂。

    這下就不是兩年的事了。

    要知道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就因為是短處, 所以被指出來之後對方便會惱羞成怒。

    更別說這些年皇上一直也在因為這件事跟宗室掰手腕。

    於是陳子雲兩連中,徹底沒了入仕的可能性。

    還有那麽多新人可以挑選, 沒人會專門去跟長公主作對。

    但現在不同了。

    在紀煬要選人去汴京府衙的時候, 陳子雲便躍躍欲試, 那萬忠傑也覺得陳子雲可以。

    誰讓如今朝堂上,隻有一個紀煬是跟宗室對著幹的。

    那會萬忠傑快要哭了,以為上上屆的進士隻剩自己。

    沒想到紀煬竟然全都打包過來?

    陳子雲可以可以說是裏麵最激動的一個。

    他要跟宗室對著幹!

    誰都不能攔著他!

    在翰林院蹉跎近六年的仇,能不深刻嗎。

    所以看著他的“履曆”,紀煬直接給了通過。

    是的,給了通過。

    這次招來了四十九人,但紀煬帶著嶽文塞跟魯戰在看他們的“履曆”。

    這些履曆可不是什麽在哪讀的書,夫子是哪個,做過什麽差事。

    而是為什麽留在翰林院沒被人選走,為什麽賦閑在家,是家中有事,還是得罪了誰。

    這些才是考察的重點。

    沒有關係門路的?留。

    被宗室或者哪哪書院排擠的?留。

    因為什麽什麽事情得罪上司的?留。

    總之,所有過得不順遂的官員都會留下。

    特別是賦閑在家的官員,如果不是被排擠所以賦閑,如果不是得罪了人才賦閑的,紀煬基本都不會要。

    那種人很有可能是宗室世家安插裏麵的探子。

    所以有了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在其他地方被排擠的人,統統都留下。

    四十九人裏麵,隻有三個被踢了出去,紀煬查了又查,自己的關係,好友們那的關係,報社的關係,林家的關係。

    果然,這三個不夠“慘”的人,都是別人安插裏麵的探子。

    安插這三人進來的幕後之人氣不打一處來。

    世上哪有這樣的事?

    竟然因為他們不夠慘?

    就被揪出來是探子?!

    紀煬:“學會逆向思維想事情啊。”

    如果古博城吳金川吳將軍在這,一定會大罵他們是蠢驢。

    可惜了,吳將軍罵起人來很好聽的,他們竟然聽不到。

    不過說起來,自己動作要快點了。

    否則剛古博今年最後一次地關市就要完成了。

    定下的關市在三月,六月,十月。

    前兩次就不說了,好歹在自己能控製的範圍。

    十月份的關市稅,有些眼睛肯定已經盯上。

    憑空揪出這三個探子之後,紀煬自然直接把他們踢了出去。

    要知道之前汴京文報罵那他們為次等名單。

    紀煬在京都趣聞上頭一次給反擊,說他們是明珠蒙塵。

    可現在這三人再被紀煬踢出去,他們三個簡直裏外不是人。

    內裏的詳情眾人自然不知,隻知道他們被兩邊人嫌棄。

    從衙門走的時候,他們三人簡直要哭出來。

    可紀煬明了的眼神也說明了原因。

    三人忍不住後悔,就不應該摻和到這種事裏。

    紀煬是誰啊。

    他那個人到底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這裏麵有人真的恨上紀煬,有人也知道,自己要是知道對方的探子在這,同樣不會把人留下。

    但他們怎麽想,已經跟紀煬沒有關係。

    剩下的四十六個人,才是他要操心的。

    趕在灌江府頂不住宗室索要關市稅之前,先把這件事搞定再說。

    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的這四十六人,加上自己十五個小吏去找宗室的麻煩。

    至於麻煩好不好找?

    這簡直不用說。

    隻要對手過於囂張,到處都是小辮子。

    更別說還有林家在。

    當初林家為了對付宗室,那也是花了大力氣的。

    否則能讓琨王的幼子流放?

    他幼子私占田地,逼死人命,身上無數禍事,林家一派林大學士出手,這才讓他流放。

    紀煬正好又逮到這位琨王的十二孫兒縱馬傷人,打了八十板子。

    可以說在拉宗室仇恨上,紀煬跟林家絕對統一戰線。

    這會紀煬就帶著林婉芸回娘家了。

    紀煬跟林大學士在書房說話,林婉芸當然去了後宅。

    此時書房裏,隻有紀煬跟林大學士,林婉芸的父親,還有平安在旁邊奉茶。

    林婉芸的父親不經事,一般不參與這些事,他在這也就是應個景。

    如果林家大公子在這,倒是有些話說。

    不過林啟同樣外放,估計明年才能回來,算起來也已經外放三年了。

    林大學士看到紀煬,不自覺有些笑意。

    他的兒子不成事,孫兒還在曆練,孫女婿倒是最為厲害。

    這會兩家坐在一起,自然聊最近的事。

    “琨王那邊,我們算是已經結怨,但你也知道,那宗室一榮俱榮,連帶著宗正寺已經記恨上。”林大學士緩緩道,“若你想找他們的把柄,簡單倒是簡單的,可不一定能判下來。”

    林大學士意思是,宗室恨上他們,這不打緊。

    找他們的錯處,這也簡單。

    為難的是,怎麽判罰。

    當初琨王幼子的事就是例子。

    判罰之後,又怎麽讓他們認罰,這也是問題。

    如今不是地方,地方上,長官說什麽是什麽,以紀煬來說,奪權再簡單不過。

    可現在是汴京。

    汴京抬頭往上看,那都是官。

    連皇上都要權衡利弊,林大學士都能吃虧。

    更別說紀煬。

    旁邊還有世家虎視眈眈。

    文家雖在暗處,可知道他們手筆的人並不少。

    紀煬跟林大學士就是其中之一。

    等林家父親出去辦差,林大學士才道:“文家你暫時不用擔心,他等著接我的位置,不會做得太過分。”

    “世家那邊我也能幫你緩一緩,專心做一件事即可。”

    這意思便是,文家為首的世家勢力,紀煬暫時不用太過憂心,這些人隻會暗地裏出招。

    紀煬現在收拾宗室,那就專心收拾宗室。

    紀煬起身,謝過林大學士。

    林大學士也笑,看向紀煬的時候眼神充滿欣賞。

    但他也知道,眼前的孫女婿不似其他小輩,不用給什麽鼓勵關懷。

    這位已經成長為漸漸跟他們這些老家夥平起平坐的位置。

    紀煬需要的,是通力合作。

    從林家出來,林婉芸下意識鬆口氣。

    她家後宅什麽樣子,紀煬心裏也有數,開口道:“回頭我來就行。”

    林婉芸卻搖頭:“隻是麻煩了點,也不難做。”

    “再說,再說我可是有誥命在身的。”

    林家雖然有個大學士。

    但家中有誥命的人,林婉芸算是第二個。

    第一個是她去世了的祖母,第二個便是她。

    自己父親不怎麽做事,母親自然得不了,她兩個姐姐更不用說。

    嫂子送她出來的時候,也隱晦說過羨慕。

    因著這點誥命,林婉芸感覺在家輕鬆多了。

    可要說起來,還是回家最好。

    反正兩人在馬車裏,林婉芸主動往紀煬身邊靠了靠,紀煬笑著揉揉她腦袋:“好了,回家。”

    “回家!”

    從林家回去,紀煬更能放開手腳。

    其實以紀煬在朝中的勢力,雖不如宗室,也不如世家,但他的人脈也不能忽視。

    更別說他在民間的影響力,那都是許多人都達不到的。

    單說收複古博城,那就是了不得的功績。

    但獨木不成林,紀煬深知這個道理。

    能得到的幫助,他肯定不會拒絕。

    時間到了十月份,紀煬把那四十六個官員各自安排好崗位,連捕快都換了一批。

    上任一個月,汴京府衙都是他的人。

    而這些人的名冊,皇上看過,私下點過頭。

    可除了日常公務之外,還有一隊人馬,被紀煬派去天天在汴京城外轉悠。

    他們身穿官服,光明正大在違建的園子附近勘察情況。

    還有一隊低調行事,在找當初被占了民田的農人,問問他們田地是不是自願被占,又給了多少賠償等等。

    宗室那邊知道紀煬在做什麽,派了不少家丁四處盯著。

    兩邊的爭鬥已經是明麵上的了。

    可是紀煬隻讓人四處查看,其他什麽動作也沒有,宗室總不可能直接打這些穿官服的人。

    汴京城外如此,城內則是另一副模樣。

    城內的治安本就好,紀煬任派出去的官吏更是溫和有禮,有紀煬的小吏們帶著,那些新來的官員很快了解府尹大人的行事做派。

    道理很簡單,好好做事,府尹大人就會欣賞,不好好做事,基本就要完蛋。

    連帶著留下的判官跟推事處理公務的速度都快了很多。

    但凡跟著紀煬做事的,就沒有不卷的。

    可快速的忙碌,幫著不少見習進士迅速習慣這裏的事情,更把最近進京準備趕考的書生們也安排得井井有條。

    明年就是科舉年,不少外地學子已經過來了。

    紀煬看到這件事後,忽然想到他那庶弟是不是明年科考,庶弟比他小兩歲,算起來明年也要二十四,要第三次科考。

    這次能不能成,就不知道了。

    頭一年他找人擾了他心神,第二次的皇上那邊默認他不能中。

    這一次就看他自己造化。

    但有他在,他還把生母牌位搬到伯爵府。

    那位梅夫人的算盤肯定打不響。

    扶正?

    別說庶弟紀馳考上進士,就算考上狀元,扶正也沒指望。

    這件事並未在紀煬腦海中停留太久。

    他既當了汴京的府尹,很多事都會認真做,什麽規整碼頭,什麽整修房屋,這都是最基本的。

    還有當地民生,當地救濟院,沒事再號召汴京富戶為貧困百姓捐錢。

    順手再去收集宗室的罪證。

    收集罪證對紀煬來說並不算難,難點就是林大學士說的,罪列出來了,然後怎麽定罪?

    怎麽讓他們同意定罪?

    這裏就要說一些流氓的律法了。

    之前紀煬審琨王的十二孫兒時為什麽要變成數罪並罰,因為他是貴族,貴族的身份可以從杖責一百八變成八十。

    所以兩個罪過加一起,放在普通人身上可以處於死刑的罪過,變成八十板子。

    這八十板子換了其他人來審,隻怕也能給免了。

    這就是他們身上的權利。

    甚至是律法規定,與生俱來的權利。

    貴族生來免罰,如果他們再有個一官半職,官職,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官身,也能讓他們再免罰。

    所以當初林家一派想罰琨王幼子才會那麽艱難。

    簡單舉個例子,假如有個人叫徐五,徐五是偏遠宗室子弟,同時還在殿前司當六品的護衛。

    這個徐五當街醉酒殺人,他要怎麽判刑?

    首先,醉酒殺人,說明是過失,罪過減半,隻用徒刑三十年。

    接著他是貴族,貴族不受拘係刑訊。

    最後他還是六品官員,又有律法說明京城官員及外放五品官員有犯,須奏聞請旨,不許擅問。

    一層層身份,就是一層層減免罪過的憑證。

    若家人再給打點,這樁殺人案的凶手徐五,隻用徒刑幾年,徒刑就是剝奪自由,強製勞役的意思。

    而這勞役還能用銀錢代替,縱然不能代替,也能代替過後隻做輕便的活計,什麽抄抄文書,跑跑腿,連汴京都不用出。

    過幾年之後,他還能任職。

    為什麽?

    因為他曾經是官員,隻要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他就永遠是官身,官身可以替他抵擋很多罪責。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勳貴子弟縱然什麽也不做,家裏也要給他謀個官職的原因。

    更是無數平民百姓,拚命都要當官的原因。

    特別是最後一條,奏聞請旨。

    那時候宗正寺說紀煬沒有權利審問,講的就是這個。

    按理應該交給皇上。

    再往遠了說,灌江府那個學政,四品的官員,同樣要奏請皇上。

    但紀煬也是自己強壓下去。

    這些都不符合如今的“程序”。

    這兩件到底不算大事。

    皇上那邊又有意縱容,自然不管。

    可如今查園子的事就不同了。

    園子的地怎麽來的,錢怎麽來的,怎麽賠償的百姓,導致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一往下查,必然查到人命官司,必然查到無數家破人亡。

    這種民脂民膏,稍有不慎就會激起民怨。

    更往深了去,田稅地稅,私瞞田產地產,私吞礦產,這些都有可能。

    按宗室的奢靡生活來說,哪家會有幹淨賬。

    牽一發動全身。

    這些事情。

    皇上知道,宗室知道,紀煬也知道。

    怎麽在全都知道的情況下拿到把柄,並順利解決?

    這不是暗地裏你來我往,甚至是明麵上的鬥爭。

    一個要想辦法定罪。

    一個要用各種身份關係脫罪。

    端看誰的手段更為高明。

    也看皇上的態度。

    但作為皇室宗親,他不能太明顯偏向紀煬。

    否則作為宗族的勢力,皇帝肯定會焦頭爛額。

    前任府尹沒做成。

    林家做成了一點。

    如今到紀煬接手。

    這是比之前灌江府更難的情況。

    之前的灌江府再怎麽鬧,有涼西州的兵馬,有朝廷給的全力支持,那會梁王都盼著收拾好灌江府。

    如今不同。

    如今皇上隻能在最後結尾的時候推一把。

    剩下的要紀煬自己來。

    他做的同時,動過田產的世家還在虎視眈眈。

    有些世家可比宗室還要陰險,他們能綿延大幾百年,靠的可不是什麽超然物外與世無爭。

    一邊是張狂的宗室,一邊是綿裏藏針的世家。

    怎麽從這裏麵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守住關市稅,要走被侵占的土地。

    勢必是條艱難的道路。

    往大了說,灌江府的危難不除,邊關會失守,敵軍會進來。

    汴京的症結不去,整個承平國會從根裏爛掉。

    紀煬見過戰爭的一麵,看過流離失所的百姓。

    既如此,他就不會看著承平國陷入戰亂,有些東西要改,但最好能和平的改。

    想到這時,紀煬都覺得自己過於貪心。

    但有時候他就是要想一想。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

    既然他已經在這種境地,不好白白浪費如今的機會。

    找清楚主要矛盾之後,接下來的清查速度變得快了許多。

    其中那個叫陳子雲的官吏,紀煬最為看好。

    不僅因為他把宗室得罪狠了,還因為他先嘲諷鳥糞刺繡,後抱怨宗室為什麽不幹活就能享受。

    這簡直是最質樸,也最發人深省的兩個問題。

    很多事情,都是先從為什麽開始的。

    陳子雲知道紀煬的看好,自然高興得很,他近六年不得賞識,早憋屈壞了。

    本以為中了進士便能飛黃騰達,為官一方,可到頭來卻因為宗室的原因蹉跎六年時間。

    這六年裏所有憤恨淒苦嘲諷。

    都因為紀煬那句明珠蒙塵而改變。

    離開翰林院,來到汴京府衙,他求之不得!

    至於跟著紀煬找宗室的麻煩?

    那他怕什麽!

    即使紀煬這次敗了輸了,他也不怕!

    頂多再蹉跎幾年,反正翰林院自己是不想回了,真的不想打雜了!

    誰受過那裏的冷眼誰知道滋味。

    陳子雲心裏的氣跟悶,現在全都發泄出來。

    反正他領著人去哪,哪家院子都要停工。

    承平國管得一直不嚴格,實際上很多人的房屋都有違製。

    但隻要不太過分,又或者不太顯眼,皇上寬厚,基本都不管。

    上次潞州扶江縣那什麽六進大房子鬧到皇上那,皇上也並未斥責,隻是在鬧完之後問了句以後宅子是不是當臨時救濟院。

    王家夫婦雖一頭霧水,但答了是,這事也就揭過。

    實際問的就是違建的事。

    但鄉下地方的六進聽著很大,跟長公主那些大園子比,可就差遠了。

    這麽說吧,把長公主的園子改建成現代植物園的規模都不算小。

    人家那園子是真的有山有水,山是真的山,水是開鑿的活水,珍稀動植物一個不少,能跑馬能狩獵。

    關鍵還不止一個。

    春夏秋天都有去處。

    問長公主為什麽那麽喜歡修園子?不累嗎?

    人家當然不累,對長公主來說隻是動動嘴的事,下麵的人搶著去辦,或者說搶著吃油水。

    事成之後,下麵的人賺得盆滿缽滿,長公主有舒舒服服的大園子享樂,還能趁著修園子額外的孝敬,這些孝敬自然是搜刮出來的。

    苦的隻有失去土地的百姓,還有強行征調過來的勞役。

    如果是額外的勞役,那他們就會少很多種田地的時間。

    如果是律法規定內的男丁勞役,則動用許多不必要的勞動力,明明修橋修路修運河修城牆,這些都需要人力。

    長公主把這些人力調走了,那誰來做民生建設?誰來搞基建?

    基建還是普通百姓能享受到的。

    可這大園子,是長公主自己的玩具罷了,或者說斂財工具其一而已。

    她身上的一針一線,都抵得過普通百姓一年的吃喝。

    拿園子來說,時下流行廣池,顧名思義,越大的池子越好。

    長公主其中一處院子,鑿池有一頃,也就是上百畝,池子中間有長提橫隔,種了菖蒲蘆葦來模擬自然風光。

    必須一望無際,還有個雅稱,叫“巨浸”。

    當然了,模擬自然風光的同時,還不能太過潦草,周圍會有巨石當岸,朱欄環繞,一點泥土都不能看到。

    如果有泥土的話,則要建成兩座小山,模擬名山大川。

    這樣的池子周圍怎麽能沒有鳥雀,需要成群結隊的禿雁養在水上才有趣聞。

    條件允許的話,在院子裏建造瀑布的景色也是必不可少。

    以此類推,可見這園子到底有多大。

    更能知道,一處園子的花費有多少。

    這隻是院子裏的一角而已。

    更多的東西,是尋常人家根本想象不到的。

    其中花費更是天價。

    這也是皇上不高興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長公主年紀越大,胃口也越大,她下麵子女各個有樣學樣,已經到了皇上忍耐極限。

    後麵的平王倒是沒力氣折騰,約束下麵子弟,但宗室的約束不見得有多大作用。

    再後麵便是琨王,今年年歲也不小。

    最後是梁王,正是折騰的年紀,今年四十六。

    依次算下來,都是老頭老太太的年紀。

    特別是長公主,今年已經七十三了,估計皇家日子過得太清閑,所以才有力氣折騰。

    比她隻小一歲的平王已經天天躺著,隻有她還有工夫到處玩樂。

    不過想想也是,皇家那麽多人,如今能活下來的幾個,可不就是身體最好的。

    聽說長公主沒事還往宮裏跑,看樣子身體比皇上還康健。

    因為他清查園子的事,還天天去告狀,精力比年輕人都強。

    在紀煬帶人清查時,郊外有十幾處園子停工,被奴役來的工匠們都遣散了。

    但還有幾處在秘密施工。

    甚至有站崗放哨的,隻要紀煬的人一去,立刻四散,若紀煬的人走了,繼續開工,還要更加賣力去幹活補進度。

    十幾處停工的園子裏,紀煬吩咐手下管理,找到當初民田的主人,尋到當時的農夫就可以組織大家狀告主人。

    無論是賠償還是上公堂,都可以商議。

    要麽恢複百姓民田,再給足補償,要麽衙門見。

    紀煬手下的官吏聽到這話時,全都麵麵相覷。

    那十幾處停工的園子按理說已經給足顏麵,難道還要抓著他們整治?

    再說,就算給顏麵的這些園子,其實背後的主人肯定是皇親國戚,真的要管?

    如果管了,會發生什麽事,紀大人您知道嗎?

    紀煬自然知道,但別說他了,他手下小吏處理土地事情都得心應手。

    而且說做就做,根本不給對方反應的時間。

    果然,對方確實跟新來官吏想的一樣。

    你紀煬查園子,我停工,已然給你臉了。

    你還要拆園子,還土地?

    更要我們賠償?

    一時間,宗正寺裏怨氣極多,全都是找宗正抱怨的。

    他紀煬,一個伯爵的兒子,敢這麽做?

    那些園子是他們修的,他們的銀子,這會逼著他們拆了不說,還要把土地還回去?

    貴賤有別,他們是皇室!是皇親國戚!

    紀煬態度之強硬超過大家想象,甚至都沒多給時間,也沒多給理由。

    說起來就是土地有問題,違規建設了。

    可那些宗室們也猖狂慣,眼看紀煬的人真要貼封條,竟然直接動起手來。

    十月初九,城郊打成一團。

    要給園子貼封條的,跟宗室養的家丁們直接打了起來。

    那場麵十分熱鬧,傷了七八個,直到城衛兵過來才把他們分開。

    這一打事情直接升級,到底還是鬧到皇上那。

    偏巧的是,十月初十,正是五日一早朝的時間。

    紀煬近來也參加過好幾次朝會,天天老神在在不發一言,有人彈劾他,他也當沒聽到。

    但今日這事,是不能裝死了。

    眾人隻能感慨紀煬惹事的功底。

    一會搞報紙,一會惹宗室,這會連宗室的園子都要拆了。

    還真是大膽。

    林大學士都沒這樣正麵剛的。

    可要說紀煬做事不好吧?那也不是。

    如果說城郊的園子有多亂,汴京城內裏的治安就有多好。

    自從紀煬接手之後,城中各項事情都抓了起來,越是細節的時候越能凸顯。

    從治安到民生都有所改善。

    內裏證明他跟他手下人的能力。

    可城郊呢?

    一會查園子,一會查土地,還帶著之前的農夫們一起鬧事,更要扒人家宗室的房屋。

    城裏城外,簡直兩種做派。

    偏偏城裏百姓擁護他,城外農夫們也覺得紀煬好。

    這點倒是完全統一。

    不管怎麽說,縱容手下在郊外跟人打起來,這還是不對的。

    十月初十的早朝,所有官員都起了個大早。

    心裏隻有一個想法。

    看熱鬧!

    看看宗室跟紀煬的熱鬧!

    聽說宗室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準備新仇舊恨跟紀煬一起算!

    紀煬那邊又怎麽辦?

    紀煬不怎麽辦,他隻是讓娘子繼續睡,自己跟平安一起啃著餅子上朝。

    外放的時候他起得已經不算晚了,沒想到來汴京了,每隔五日,都要起個大早。

    十月份的早上,天還沒亮呢。

    不過今天要吃飽了再去,否則一會吵架吵不過。

    平安萬分緊張,他雖然知道自家少爺的本事,也知道早晚有一天會跟宗室對上。

    但這一天真的來了,還是會讓人心驚。

    那宗室胡攪蠻纏的本事,還有囂張的氣焰,可不是普通人能忍受的。

    平安正緊張著,馬車已經到了皇宮,紀煬不用人扶,直接從馬車上下來,斜眼看了旁邊盛裝出席的長公主。

    長公主雍容華貴,雖然已經七十三兩鬢花白,但氣勢迫人,看著便是從小到老的天之嬌女。

    到底年紀上來,下了馬車之後,直接又乘上六人抬的轎子。

    兩人正好同時下車,紀煬笑眯眯道:“見過長公主,長公主下車還需要人扶啊。”

    說著,紀煬步伐穩健向前,走得那叫一個步步生風。

    長公主指著這人背影半天,哪有年輕人跟一個七十三歲老人比誰需要扶的?!

    這人是誰?!

    身邊奴才顫顫巍巍道:“回,回長公主。”

    “他就是紀煬。”

    此刻的紀煬已經走得隻能看到背影,他身姿本就挺拔,穿上朝服朝冠更顯英挺。

    從背影都能看到年輕人的朝氣。

    還在自家馬車旁的平安稍稍往另一邊站了站。

    他不該懷疑自家少爺不夠囂張的!

    第一次見長公主都能把人氣成這樣,也隻有他了。

    紀煬馬上要到大朝會的殿門,但略略等了等,果然等到還在打瞌睡的井旭過來。

    井旭在兵部當差,自然要上朝會的。

    兩人這會見麵,還有吏部左侍郎顏老爹,加上工部的田興誌。

    再有幾個熟悉的同僚們。

    就聽他們七嘴八舌發問。

    “長公主都來了,你可以嗎?”

    “給園子貼封條的事怎麽會鬧得這樣大?依照你的能力,完全可以避免的。”

    “聽說還傷了宗室子弟,一會肯定會拿這個說事。”

    “梁王也在朝堂上,他們兩個合起來,那是要鬧翻天的。”

    “對麵還是老人,還不能氣狠了,你悠著點。”

    不止對方不知道紀煬的想法。

    即使是同盟們也不太清楚紀煬要做什麽。

    園子的事可不是一日兩日之功,從他刻意找跟宗室矛盾最大的官員,不到半個月便要下封條。

    沒有洽談,沒有商議,更沒有他跟人你來我往交易。

    甚至都沒打算穩住對方。

    那麽直愣愣地貼封條?

    哪家會同意?

    以他的智商,肯定知道早晚會出事。

    怎麽還讓這種事發生?

    眼看大朝會宮殿已經到了,紀煬拍拍井旭肩膀,開口道:“必須要快。”

    “今年最後一次關市馬上要結束。”

    等會。

    說給園子貼封條的事,你怎麽扯到關市稅了。

    這兩者八竿子打不著啊。

    經久官場的顏老爹若有所思,那紀煬以前的上司田興誌更是看向他。

    紀煬的圖謀,是在這?!

    這會已經不好再問,紀煬更是直接進了殿門。

    一般大朝會都在室外,到十月份後才挪到裏麵。

    紀煬身為從三品的汴京府尹自然要往前站。

    周圍還有不少官員自覺給他讓位置。

    這個過於年輕的從三品官員,今年不過二十四,已經站在許多人前頭。

    可以他的政績,前麵的位置絕對理所應當。

    具體便不用贅述了。

    看他惹了宗室那麽多人,還能如此氣定神閑,這份魄力都不是尋常人能有的。

    紀煬確實淡定。

    慌張又有什麽用。

    他約莫能猜出對方的反應,還能猜出事情的結果。

    隻是過程曲折了些。

    再說這次不成,他還有下次,下下次。

    有些事情,必然能成。

    時間問題而已。

    紀煬神色平和,笑意雖不達眼底,卻能讓人感覺到他神色的平靜跟淡然。

    他這種姿態,反而把故意盛裝出席的長公主壓了一頭。

    胸有成竹的時候,那些外物確實不太重要。

    大臣們站好之後,內侍通傳,隻見皇上跟皇子已經走到龍椅處。

    說起來,皇子在今年十一月冬祭之後,就會正式被封為太子。

    不過這都是下個月的事了,現在的熱鬧還是朝堂上的紀煬跟長公主。

    更有看戲的梁王。

    就在朝會剛剛開始的時候,沒等長公主說話,紀煬直接站了出來,開口便是:“微臣紀煬,今日有事要奏。”

    等會,場麵還沒拉起來呢。

    你這會幹什麽?

    人家過來就是來參你的,你怎麽自己站出來了?

    剛剛上朝,紀煬便來這一手。

    皇上愣了片刻,眼神帶著好奇:“紀煬,你又有什麽花樣。”

    紀煬拱手,看了眼長公主,那長公主被看得發毛,又聽紀煬道:“微臣要替一萬五千百姓,狀告長公主強占田產,逼死人命!”

    ???

    今日不該是長公主參你嗎?

    大家都已經打起精神看好戲了。

    怎麽突然變了?!

    紀煬甚至拱手道:“微臣手裏人證物證俱在,還請皇上明察。”

    長公主站起來,指著紀煬半天沒說出話。

    不少人忽然想到。

    上一次有人在這大朝會上狀告紀煬,結果是什麽?

    是紀煬名利雙收啊!

    這次呢?!

    感覺這次的戲碼比上次還要精彩!

    長公主冷笑道:“你這小子,不要倒打一耙。明明是你的人蠻橫無理,攪得各家不得安寧。”

    “自你回京之後,屢次針對皇室,仗著一點功勞,就對皇家大不敬。”

    “這承平國的江山姓徐!不姓紀!”

    要不是場合不對,紀煬真想給長公主鼓鼓掌,看著大皮扯的,轉眼他都快成反賊了。

    紀煬聽此,既不慌張也不生氣,開口詢問:“長公主,您還有什麽要說的,請一並講出來。”

    紀煬問得十分真摯,但越是真摯越讓對方氣急。

    要知道紀煬已經收著了!

    看著對方是老人家的份上沒敢太狠!

    長公主有心想說出後招,那紀煬竟然已經道:“臣不僅要替一萬五千百姓狀告長公主。”

    “更想替灌江府及涼西州請求將關市稅用於裝備兵馬,建造屯兵所用衛所!”

    告宗室代表長公主。

    要宗室應得的關市稅。

    紀煬不該叫紀煬。

    該叫命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