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

    迎風而動的漂亮花朵實在惹人憐愛。

    香味更是沁人心脾。

    別說附近的百姓, 就連修官道的人都聞到了,他們從潞州城方向修官道, 一直修到扶江縣, 如今再有半月便能完工。

    這一日清早,突然從扶江縣方向聞到香氣撲鼻的花香。

    剛開始大家還以為是錯覺,誰料周圍人都這麽說。

    這香味實在是好聞, 好像做活都輕便了。

    扶江縣百姓也看著百畝花田,現在花朵還未全開,就已經是漂亮夢幻的景象。

    紀煬認真看著, 旁邊十六位娘子更是興奮。

    她們從開耕土地,到如今種出花朵, 全都是一點點完成, 期間還遇到不少困難, 但十六位娘子一起, 實在克服了太多。

    如今看到成果, 險些落淚,周圍人忍不住誇讚。

    “平日隻覺得這花田養得好, 沒想到開花竟是這般景象。”

    “好漂亮的花朵, 百畝茉莉, 竟然如此動人。”

    “我們能不能摘點回去, 買也行!”

    對於漂亮的事物,誰都會喜歡的,對美好的東西更是向往。

    來往買化肥的人戶, 還有各處來往的貨商,也忍不住為扶江縣的花田停下腳步。

    想買花的可多了!

    見知縣大人點頭, 十六位娘子就在花田裏開始第一樁買賣。

    賣茉莉鮮花!

    鮮花上市的季節, 不管是買花簪戴, 還是放在室內,都是極好的。

    潞州偏僻可能不明顯,但在蘇杭汴京之地,一到茉莉上市季節,便會爭相簇帶,就算隻有半天的光景,那也是歡喜的。

    紀煬記得,在他那時候的宋朝,以南宋為例,當時的臨安一到五月,城裏城外人人供養鮮花。

    這正是石榴,蜀葵,梔子,茉莉等花上市的季節。

    而他們一個早上能賣出多少銀錢的花朵呢?

    近一萬貫!

    沒辦法,誰讓風俗如此,越是富貴的地方,這種情況越多見。

    雖說承平國愛花的風俗沒南宋時那麽盛,但五月買賣花朵是生意差不到哪去。

    花田旁邊的買賣還在進行,但凡過往之人,總要買上一捧的,誰看到這樣鮮活的花朵不喜歡?

    至於鮮花價格,紀煬跟玉娘子早就定好。

    剛上市的茉莉花,零售十五文一捧,約莫三十朵,購三百朵以上的,按十文一捧。

    不過說到底,鮮花隻是個添頭,現在運河不同,想要運大量鮮花到潞州揚州肯定不成。

    鮮花這東西嬌氣,走陸路還沒到地方,花朵全都要枯萎。

    所以這會開張賣鮮花也隻是添點喜氣。

    其他娘子們快活地賣著新鮮茉莉花。

    紀煬則帶著玉娘子跟水淑敏回縣衙商議事情。

    也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紀煬的重點還是在茉莉香粉上。

    他研究了那麽多汴京的香料,知道茉莉香粉是最普遍,也最適合做複合香一味的物件。

    不僅是香味,更知曉如今汴京茉莉香粉價格。

    一兩銀子可以買三斤香粉。

    這個價格在眾多香料當中算是低廉,沒辦法,誰讓茉莉這東西普通呢。

    但更昂貴的香料紀煬也不能賣,名貴香料是要香料引子的,跟鹽引一樣的東西。

    可價格在香料中算低廉,在扶江縣辛苦勞作的玉娘子跟水淑敏眼中,已經相當昂貴。

    按照她們的計算,一畝地可產茉莉五百到六百斤,可做六十斤左右的花粉,也就是一畝地能賺二十兩銀子。

    二十兩啊!

    如果是種莊稼的話,要種個十多畝田才夠這個錢。

    所以紀煬說價格的時候,把玉縣丞夫妻都嚇一大跳。

    水淑敏更是坐不住。

    首先被砸暈的是玉縣丞,要知道這是官田!官田!

    所有的收入都歸本地縣衙所有。

    隻要這些茉莉全都賣出去,便能入賬這麽多錢?

    怪不得他們知縣大人從不為銀錢擔憂!

    他生財有道啊!

    紀煬當時忍不住笑:“這隻是毛利潤,還沒減去人工化肥運費。”

    “其中化肥的使用可遠比一般田地多得多,東西送到汴京,你們十六位的工錢,都不少的。”

    “那也更多了,一畝地若能賺十兩,不,五兩銀子就行。咱們扶江縣再也不會窮了!”玉縣丞頭一次感受到富有的滋味!

    紀煬直接打斷:“別,現在還沒賣出去呢,甚至花瓣都還在花枝上,接下來的活計可不輕鬆。”

    想要賣香料,花朵種出來隻是第一步。

    接下來的把鮮花製成花粉,則更為重要。

    沒等玉娘子跟水淑敏說話,紀煬已經把製作花粉的法子寫了下來,如果不是沒有合適的瓶子,他甚至想做出茉莉花露,隻不過現在大家連花粉都不會製,還是不要為難人了。

    玉縣丞看了看製花粉的法子,下意識道:“知縣大人涉獵好雜,怎麽香粉也會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平安是表情最不對的那個。

    紀煬歎氣:“算了算了,反正早晚有人會問的,汴京那邊隻會笑得更厲害。你這麽說反而給我脫敏。”

    玉縣丞摸不清頭腦,許久沒說話的淩縣尉反而直接笑出聲。

    那個,他們知縣大人在汴京的名聲,可不怎麽,不怎麽健康。

    等大人教百姓製香粉的事傳出去,好像還挺有意思?

    紀煬,平安,淩縣尉三個“知情人”笑而不語。

    玉縣丞,玉娘子,水淑敏則摸不清頭腦。

    可玉娘子卻多看兩眼,其實她最近聽了個傳言,也不知是真是假。

    好像是兵士們閑聊間提起,說他們知縣大人身份特殊,在汴京也是很厲害的。

    難道是真的?

    玉縣丞天天忙碌,這事還沒傳到他耳朵。

    不過扶江縣就這麽大,到底還是聽到一些事。

    淩縣尉將傳言告知紀煬時,紀煬笑:“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早晚都會知道,也沒什麽大事。”

    先不說扶江縣跟潞州來往越來越密切,等五月中旬官道修好,來的人會越來越多。

    還有東邊的運河也快修到扶江縣地界,那邊自然也會說上一兩句。

    “不是什麽大事,不用理會。”紀煬雖這樣講,但也覺得淩縣尉不愧是個好漢子。

    自從去年九月十月在潞州知曉他身份,自己都沒說過,淩縣尉便守口如瓶。

    這樣的漢子,不愧讓那二十兵士佩服,如今對淩縣尉心服口服。

    估計也有直接踹了人販子心口一腳的功勞。

    淩縣尉見知縣大人這樣講,也就不再擔憂,直接護送知縣大人去看花粉“作坊”。

    說是作坊,其實是在荒地上搭建起的簡易棚子。

    這些茉莉先去花蒂,然後洗幹淨開始風幹磨粉,這樣做出來的花粉最是幹淨細致。

    所以紀煬說了,香粉作坊隻要女子,因為女子做起這種事明顯更細致。

    現在這作坊前麵來應招的都是女子,麵試官就是玉娘子跟水淑敏,兩人一個強勢些,一個耐心些,配合更是默契。

    剩下十四位娘子則各有事做。

    紀煬遠遠看著,就知道這作坊已經立起來了。

    來應征工作的婦人女子們更是興奮,還有些非編戶小心翼翼過來問,她們能不能做。

    這自是能的。

    紀煬早就規定好。

    但凡在扶江縣開耕種田的,租種田地的,年十四以上的女子,都可以過來應征。

    最後一條也非常重要,如果會寫字計算,工錢翻倍。

    會寫字,能計算?

    工錢就翻倍?

    不少人戶開始扼腕,怎麽沒把家裏女娃送到官學。

    沒看此次應征的女子裏,就有在官學待了好三四個月的,那小姑娘聰明,算盤都會打了,字也認識不少。

    反正官學下午放學早,她大著膽子問玉娘子,能不能在休息的時候過來做事。

    原本是不太行的,可她能寫會算,在扶江縣太少見了,自然破格錄用。

    其他人一天二十文,她一天四十文,幾天時間,就能把幾個月官學學費賺回來?

    幾乎一夜之間,官學那邊去了不少小姑娘,看家長懊惱的模樣,估計是後悔得很。

    不過也不算晚,現在上了學,以後再進香粉作坊也行。

    紀煬見此隻是笑笑,他們是送學生去官學了,劉夫子那邊倒是罕見抱怨。

    沒辦法,之前隻有六十個多學生。

    現在一口氣送來二十多個學生,他一個人實在帶不動啊,連他身邊那個小吏都已經可以簡單教學了。

    可見這些日子都把夫子折磨成什麽樣了。

    紀煬隻好安撫夫子,自己也去官學代幾天課,好讓劉夫子休息休息。

    同時又看向潞州城方向。

    說好的大批流民呢,怎麽還不來?

    估計念什麽來著,好事基本都是一塊來的。

    五月下旬,趕在官道修好那天,紀煬看到官道旁上攜家帶口的眾人,心裏默默鬆口氣。

    他要的高質量浮客,終於來了!

    不走官道的原因,約莫是前麵有潞州的官員在檢查,暫時還不能走。

    不過平安奇怪:“少爺您怎麽就知道,現在來的一批人裏麵,肯定有會讀書的,或者有手藝的?”

    從年初開始,來他們扶江縣定居的怎麽也有三百多人,其中識字的非常少,有手藝的也不多。

    憑什麽斷定這次來的有厲害的?

    紀煬看看玉縣丞,又看看淩縣尉,淩縣尉一臉不懂,玉縣丞反而分析道:“因為他們是最晚來的。”

    紀煬笑著點頭:“咱們知州去涼西州處理救災的事已經有近兩個月,再大的禍事也該平了。”

    “大多數百姓能不離開家鄉,還是不想離開的,最近不就有到扶江縣的人,聽說涼西州那邊平安無事了,所以又帶著家人離開。”

    “所以在這個時候要離開涼西州的,必然經過深思熟慮,而且還有一定家底,甚至有些遠見。”玉縣丞仔細道,“否則自然還是在家安生更好。”

    紀煬再次點頭。

    說白了。

    涼西州事情已平,想回家的都會回家,現在還遷徙的,那就是打定主意不回了。

    他們既然覺得自己在異鄉能過活,必然不是普通人。

    而且紀煬覺得,來的人當中,隻怕不止涼西州人士,更有再遠的灌江府人士。

    涼西州是天災遇上昏庸長官,處理之後也就好了。

    但灌江府不同,那邊是打仗,是邊陲,那地方百姓要走,是真的不會再回頭的。

    等紀煬說完,眾人下意識看向來者。

    果然跟知縣大人說的一樣,他們的衣著並不算破舊,後麵還跟著驢跟騾子,更有牛車,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不過這群人也很尷尬,因為他們剛過來,便看到扶江縣知縣跟百姓們就在城門口。

    弄不清狀況的,還以為扶江縣官民在迎接他們。

    當然,這群涼西州跟灌江府人士也沒那樣自大,仔細看看便知道,他們在慶祝官道修好。

    但兩方一對視,不由地尷尬起來。

    千裏迢迢逃難,正好被此地百姓看到,怎麽不尷尬。

    紀煬對捕快說了幾句,兩個捕快便安排他們從側邊進城,並且道:“今日扶江縣官道修好,也可以留下一觀。”

    他們這群人從潞州方向過來,自然看到這條筆直的官道。

    聽說是扶江縣知縣用三寸不爛之舌加上政績換來。

    原本以為這樣精明強幹的官吏,必然是三十多壯年模樣。

    沒想到仔細一看,不少人竟然呆住。

    穿著淺綠色繡官服,二梁官帽,確實是知縣的打扮沒錯啊。

    可他為何這般年輕?

    還很英俊?

    舉手投足之間,更有大家風範。

    可這位小知縣並未給他們太多眼神,見他們從側邊進城之後,繼續驗收官道的流程。

    紀煬會帶著幾個隨行官員,在前方騎馬,後麵有騾車,牛車,驢車。

    每輛車上麵象征性放些五穀雜糧,再放些六畜。

    在這官道上往返一趟,既是驗收,也是慶祝。

    原本坐馬車要走三天的路程,這官道修好,時間縮短到一天一夜,雨雪天氣照樣通行。

    這對扶江縣的意義誰都知曉。

    不怪扶江縣百姓都要過來圍觀,他們長長的隊伍出發,不少悠閑的扶江縣百姓就在後麵跟著。

    趁這個機會!正好去潞州城逛逛。

    不過以紀煬的忙碌,並不會全程跟著,後麵有淩縣尉騎馬帶隊即可。

    淩縣尉為人正直,紀煬十分信得過他。

    這邊熱熱鬧鬧的隊伍出發,還在看熱鬧的逃難隊伍又有點尷尬,好在已經有小吏找到他們,說來扶江縣的人必須去衙門登記,否則不能入城。

    他們這群人既然來了,自然聽過此處的規矩。

    心裏也暗暗覺得這樣好,但凡到扶江縣全都登記清楚,各家什麽情況心裏有數,也不容易生亂。

    潞州其他各地都會有些混亂,唯獨扶江縣不同。

    這也是幾個家族千挑萬選,選了此處的原因。

    他們聽此並未直接進城,而是等著此處知縣帶了潞州修路官員工匠們回去之後,這才慢慢跟在後麵。

    方才事情多,這會心裏一鬆,口鼻間的香味更加明顯。

    等這群人看到迎麵而來的茉莉花田,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漂亮的花朵,還有荒地上的香粉作坊,來往皆是挽起袖子認真勞作的婦人娘子,這一幕景象讓不少人看得呆了去。

    此情此景若是作畫,那也是高潔絕妙之作。

    多數人隻是欣賞,唯獨有幾個登徒子明顯眼神不對。

    剛口出穢言,巡邏兵士直接把其中一人揪出,狠狠摔到地上。

    兵士靴子直接踩到這人臉上:“你是哪裏人士,來扶江縣作甚?為何口出惡言?”

    行走隊伍見此,下意識停住,見兵士並不鬆腳,後麵扶江縣百姓也怒目而視,就知道捅了婁子。

    但不管他們怎麽求情,這人還是被扭送到衙門,直接下了牢獄。

    這,直接下了牢獄?

    不是說扶江縣對外來人最是友善?

    這叫友善?

    他們到扶江縣,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此時的紀煬對這一切心知肚明,還安安穩穩在縣衙喝茶。

    可平安跟玉縣丞又不明白了。

    知縣大人明明想要這些有些文化的浮客流民。

    怎麽還給個下馬威啊?

    不是應該善待嗎?

    紀煬一邊喝茶一邊翻公文,隨口道:“確實要以禮相待,但也要分清主次。”

    “普通百姓逃難,是因為活不下去。”

    “他們逃難,則是想要更好的生活。”

    甚至權利。

    這些地方士族,怎麽會甘居人下。

    說不得要來試探他,賄賂他,還要當地百姓犧牲來換他們更好的生活。

    從另一個地方的鄉紳豪強,變成此處的鄉紳豪強。

    那憑什麽?

    憑他們多讀過幾年書?憑他們口袋多些銀子?

    是能給他這裏多開耕幾畝地啊,還是多產幾斤糧食啊。

    他扶江縣確實想要讀書人,但可不要當人上人的讀書人。

    能留就留,留不下去的他不強求。

    當然了,這裏必然有能用之人,縱然浪裏淘沙,也不算枉費心思。

    果然,不到一刻鍾,就有小吏來報:“知縣大人,前來投奔的劉家家主想要求見。”

    “還帶了不少貴重禮物。”

    紀煬抬頭看看,笑道:“不見,沒空。”

    “按照安排其他百姓的方法安置他們,孩子跟嬰兒的飯食牛羊奶,照常供應。施粥跟飯食就不必了。”紀煬又道,“安排到扶江縣西吧,他們人多,那邊正好空曠。”

    這些人怎麽樣紀煬懶得去管,還是去看看香粉作坊如何了。

    算著時間,第一批的茉莉花已經風幹好,可以開始磨粉,等最後一道工序完成。

    她們的茉莉花作坊正式開張!

    等東西賣出去,玉縣丞總不能再天天喊窮了吧?

    其實現在也沒那樣窮了?

    紀煬信步出門,心情顯然非常不錯,畢竟香粉銀子終於要到手了,官學女學生也增加了。

    至於名聲?

    那都是虛的,他假裝不知道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