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捉妖
  第六節:捉妖

    內殿之內,紫陽真人端坐堂上,各掌門與玄明等執教道長分坐左右,阿郎挨著玄濟坐在末尾,玄濟刻意與他保持距離。

    真人:“我們近幾日所查結果方才都已告知各位,各道友有何高見?”

    元清觀掌門:“漓河源於武陵山脈,綿延千裏,百年不絕,確有可能衍生出靈精怪物。”

    春華宮掌門:“萬物生長皆有過程,妖邪成形既需吸收日精月華,又需活物之氣滋養,其中以人氣最佳。可近十年來,漓河上遊沿岸村鎮既無活畜丟失,又鮮有人溺亡。這妖邪是如何一蹴而就,修得如此高超的法力,竟讓我師弟青揚道人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消失了。”他言辭激動時,隨手從一旁茶幾上拿起一張畫像示於眾人。顯然,畫上之人正是他所說的青揚道人。

    阿郎定睛一看,不由眼前一亮,索性起身靠上前去仔細端詳。玄濟見阿郎如此無禮,正要嗬斥,被紫陽道人的眼神製止了。其餘眾人也皆為此舉詫異,十幾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阿郎。

    待阿郎看分明之後,他脫口而出:“我見過這位道兄。”

    “在何處遇見?”青華宮主迫切問道。

    “在忘憂樓前,我曾與此道長有過一麵之緣,當時小道駐足問候,可道長並不承認,推脫自己是俗家百姓。小道對此印象頗深。”

    “一派胡言,”青華宮主聽後勃然大怒,他斥道:“我師弟修為雖不及在座各位道兄,但也潛心修道幾十年,在我宮內德高望重,怎麽會去那種低俗下流之所。”

    阿郎不忙辯解,隻是問道:“與青揚道長一起失蹤的可還有位道兄?殘眉細眼,高鼻厚唇,咽喉靠左有顆黑痣。”

    有人已經開始在茶案的幾張畫像中翻找。

    青華宮主早已臉色鐵青,氣焰不再,眼神渙散不知該遊往何處,訕訕地坐了回去。眾人皆一言不發,氣氛陷入尷尬。靜默片刻後,還是紫陽道長開口:“阿郎不可無禮,青揚道長也許是有要務在身……”

    “對,他有要務在身。”不等真人說完,青華宮主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急忙為師弟開脫,可說到一半,才發覺此說法並不妥當,以至於後幾個字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隻有他自己才能聽的到了。果不其然,其餘幾位掌門中已有人竊聲議論:什麽要務要到青樓去辦。語氣中充滿譏諷。青華宮主漲的滿臉通紅,卻又無可奈何,隻能端起茶杯掩蓋自己的窘迫。

    阿郎向真人微施一禮,退回到座位上坐下。殿內又陷入寂靜。

    此時,從殿外傳來清脆的喊聲:爹,爹,我回來啦。隨聲而至的是一位麵容嬌嫩的少女。少女雷厲風行衝入內殿,門口守衛的道童手忙腳亂的跟在身後,見已於事無補,隻能呆站在近門處等候責罰。

    好在少女自有分寸,見殿內尊長眾多,瞬時收起嬌楚之姿,改以英朗之貌。少女行至殿中,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對著真人行禮:“啟稟師父,弟子玄姝奉命前往漓河上遊各村鎮外布置八門金鈴陣,現已完成,特來複命。”

    “好,我們正在商議除妖之事,你也來聽一聽。”

    “是。”少女起身,行至殿內最後一個座位旁坐下。此位緊臨青華宮主,正與阿郎相對。

    少女落座後,靈羊觀掌門向紫陽真人問道:“請問真人,八門金鈴陣是何陣法?”

    “八門金鈴陣乃少衝觀獨門陣法,為貧道閉關所創。布陣時取各族人之血製符,分別種在村鎮的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八個方位,八符聯動匯成法網覆蓋在村鎮之上,若有邪氣侵入,玄姝身上對應的金鈴會發出聲響,我們便能提前知曉,以免妖邪再次得逞。”

    紫陽真人雲淡風輕的向各掌門講述陣法,言語中並無夾帶多餘的色彩,但玄明等人臉上無不浮現出得意的神情,各掌門也紛紛稱奇以作回應。

    元清觀掌門:“這樣一來,我們就可守株待兔,靜候妖邪露麵了。”

    青華宮主當即反駁:“不行!現在我師弟他們生死未卜,我們豈能坐視不理。”

    元清觀掌門反問道:“敢問青華道長可有良方妙計?”

    “這……”

    元清道長:“我倒是有一計可行,隻是不知當講不當講?”他以微妙的目光往向紫陽真人。

    真人道:“道兄但說無妨。”

    元清道長輕撫胡須,靜思片刻,開口說道:“妖邪所擄之人皆為妙齡少女和道家弟子。我們何不投其所好,以餌誘之,待其上鉤,一舉拿下。”

    言畢,殿內眾人議論紛紛。

    “是個不錯的辦法。”

    “派誰前去比較好呢?”

    “若妖邪現身,我們以何陣法擒之?”

    ……

    就在眾人喋喋不休之際,末席有人站起身來,剛一開口便震住了眾人。

    “弟子請命,作餌擒妖。”講話之人正是玄姝。

    玄明急了,忙起身道:“師妹不可,此乃萬險之舉。”

    玄真附和:“對啊師妹,敵在暗,我在明。況且我們對妖怪一無所知。”

    玄姝不為所動,仍頷首作禮麵向真人,她在等真人的命令。

    玄濟見勸不動她,索性直接向真人進言:“師父,師妹隻是一時衝動,請師父三思啊。”

    看到三位得意弟子極力勸阻玄姝,紫陽真人沒有立即回應,他把目光移到了阿郎身上。阿郎知道真人想聽一聽他的意見,他思忖片刻,起身說道:“師叔,我願與師姐同行。”

    這句話著實讓玄姝一驚,不但是他對紫陽真人的稱謂,更重要的是他語氣中散發出的堅決的無畏。作為當今最德高望重的道首之女,玄姝心裏一直有一份驕傲,這份驕傲始終激勵著她凡事不甘人後,肩負著父親的榮耀來完成自己的使命。現在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同齡人竟也透露出如她一般堅毅的勇氣,令她不由對這個初見未識的小道高看一眼。阿郎的勇氣使她心中燃起更為猛烈的火焰,她上前一步,立於殿中,再次請命道:“請師父下令。”

    一旁的玄濟早已對阿郎恨的咬牙切齒,但是當著師父和眾掌門不好發作,隻能在心裏不住的咒罵阿郎。

    真人長舒一口氣,也緩緩起身,問道:“你們倆個想好了?”

    “是!”二人異口同聲。

    真人讚許的點頭,又轉向另一側,問道:“各位掌門意下如何?”

    元清道長起身:“真人門下有如此佼佼弟子,真乃後生可畏。”

    “其餘幾位掌門呢?”

    另幾人眼神交匯後也紛紛起身,由一代表答道:“悉聽真人安排。”

    “好,阿郎玄姝聽令。”

    “弟子在。”

    “你二人一人扮作船夫,一人伴作纖夫,遊於漓河上遊,時刻觀察河中動靜,伺機而動。。”

    “是。”

    “玄明聽令。”

    “弟子在。”

    “你領五十弟子繼續在山林荒野中搜尋,我們對河神之事還據是猜測,其餘可能也不可忽略。”

    “是。”

    “玄真聽令。”

    “弟子在。”

    “你領二百弟子埋伏於漓河兩岸,務必保證阿郎和玄姝的安全。”

    “是。”

    “玄濟,你領其餘弟子伏於太康鎮內;青華道長,你著道眾伏於豫陳鎮內;元清道長你負責河陽鎮,長安道長負責鳳集鎮,一信道長負責越涼鎮……一旦玄姝身上金鈴有報,各位得信後即刻對妖邪展開圍拿,務必一擊即中。”

    “是!”眾人齊應。

    “玄明,請眾掌門回客房休息吧,明日一早一並動身,阿郎玄姝你們留下,我有話對你們吩咐。”

    玄明頷首應命,對各位掌門說道:“請。”各掌門與紫陽真人互相施禮後,魚貫走向門口,玄明三兄弟緊隨其後,阿郎站在原處,恭敬的目送眾人離開,而與他正對麵的玄姝,正以銳利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他,仿佛要把他看穿似的。

    守衛的小童把殿門關上之後,諾大的內殿隻剩下三人,氣氛瞬間變的微妙。真人示意阿郎和玄姝上前,二人就踱到真人近身的一對客椅旁相對而坐,靜候真人吩咐。

    真人開門見山道:“看到你們今天的舉動,我很欣慰。玄姝我了解,為民造福的事從不推脫,倒是阿郎,危難麵前能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不愧為師兄的關門弟子。”

    “師叔過獎了”

    “可是此事非同小可,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之憂,你們斷不可大意。雖然有玄真在暗中保護你們,但妖邪法力深厚,行案作祟總在須臾之間,也不敢說是萬無一失。所以,你們行事之時萬不可激進,一旦發現妖邪行蹤立即求援,合眾人之力圍拿,不可單打獨鬥,陷自己於險境。記住,不論事態如何發展,務必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是!”二人齊聲回答。

    “阿郎,你可曾練過避水決?”

    “運氣法門我很熟練,但從未真正試過。”

    “好,一會兒讓玄姝帶你到山池之中,傳你一些心得技巧。”

    “謝師叔”

    真人擺手道:“去吧。”

    “可是師叔,赤陽劍您還沒有給我,若與妖邪相遇,沒有寶劍,我恐不敵。”

    “今夜我要借赤陽劍與師兄敘敘舊。明日出發之前便會還你”

    “是。”

    真人又對二人揮手,說道:“去吧,趁天色還早,多練些時辰。你們一旦落水,避水決就是保命的法門。”

    二人施禮後轉身退下了。剛走到門前,又聽真人喊道:“對了阿郎,玄姝小你兩歲,她該叫你師兄才對。”

    話音剛落,玄姝就改以嬌俏的姿態,對著阿郎嗔道:“本小姐今年才二十歲,誰是你的師姐,哼!”說完,就邁著輕盈的步子出了門。阿郎窘迫的笑了笑,也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