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群魚連連入照台
  第39章群魚連連入照台

    裴焱買的是觀賞魚,不能食用。

    別孕後,一盆裝不下,裴姝就將它們全放進池塘中。府衙的池塘,養了許多觀賞魚,裴姝不愛觀賞魚,路過池塘從來不多看一眼。能看不能食,有何用?

    後來裴姝在書中學了一個知識。

    書中說: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鬆可以邀風,植柳可以邀蟬,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藏書可以邀友,積德可以邀天。

    但是書中偏偏沒說如何才能邀魚。思來想去也想不出來,於是裴姝束書不讀,打算去問學識淵博的裴焱。

    天色暗了,寒風吹來,六花斜飄,轉眼到了冬日。

    裴姝在滴水簷下遲疑,這麽大的雪,用兩隻腿走到爹爹哪兒,身上會得惹上厚厚的冰雪,而變成小狐狸跑去爹爹哪兒,身上的雪會少半分,畢竟四條腿比兩條腿跑得快。

    可是爹爹曾說在府裏的時候不能隨便變成小狐狸,除非是在寢室,若露出馬腳,是會被眼饞的人抓去剝皮的,那樣會變成一隻無毛的狐狸,與阿娘相似,醜得礙眼。

    裴姝一麵想,一麵走,不知不覺,就到了前院。桌上點著一盞燈,裴焱還沒下番,正揉著發疼的太陽穴看文書。

    裴姝藏在柱子後,探出半張小臉,欲前欲退,不敢冒然上前打擾。裴焱瞧見,放下文書,將桌上的燈移到邊沿去,招呼她過來。裴姝遲疑不前,先問:“爹爹有空閑嗎?姝兒可以問爹爹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了。”裴焱笑回。

    裴姝跨過門檻,直搭直坐在裴焱身邊,把在書中看到的話,一字不落複述一遍,才問:“所以爹爹知道如何才能邀魚。”

    裴焱反問:“姝兒邀魚來,是想吃它們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裴姝乖巧點頭,把狐狸的茸茸耳都點了出來:“嗯呢,姝兒最近想吃紅燒魚。”

    裴焱:“……”

    裴焱沉吟,使心用腹邀魚兒來是想吃人家的肉,魚兒腦筋簡單,但不傻,當然不敢來,用什麽辦法也不會來。

    裴姝圓溜溜,耀著些藍光的眼,不轉瞬地膠在裴焱身上,足足有半刻,裴焱不忍裴姝失望,腦經兒飛轉,道:“既然想不明白,姝兒不如換個方向想,如何才能邀狐狸?”

    “養好多好多魚就能邀一隻小狐狸。”裴姝在頭頂上,用雙手畫出一個大大的圈,不假思索回道。

    膝下有閨女,裴焱一煩悶,一無聊就愛看裴姝說話,他握管沾墨,在宣紙上畫一個魚塘:“那往後,爹爹在後院裏再造個魚塘,養肥美的魚,邀姝兒來。”

    ……

    裴焱是個恣女口體之人,說要建個魚塘邀女來,話落地沒多久,他便裁排一群圬工,在後院裏建了個大魚塘,並買來無算條鮮美可食用的肥魚,費了數十兩。

    周巡得知,痛心不已,暗罵裴焱忒敗家:“府君好端端的,怎又建起魚塘來?外人皆說裴府君此是溺女之舉。”

    裴焱懶懶駁道:“翁翁勿惱,此番我用的是私銀,私銀於我來說是湯裏來的東西。我非是溺女,他們不知姝兒觀魚是為陶冶情操,亦能練筆資與畫資。”

    魚塘建好後,裴姝下學後便掇張凳子,坐在魚塘旁背郎詩,往前她都是在屋子裏開軒背郎詩的。

    詩背完,便心無旁騖地觀魚,幾次看得入彀,茸茸的一條尾巴冒出來了都不知。

    癡也。

    裴焱始終覺得裴姝這般觀魚不算癡,粗粗算是孩兒的天真性。

    而那些魚兒被一雙耀著餓光的眼睛盯著,打團兒縮在假石下瑟瑟發抖。

    裴姝機靈,觀魚觀到興致大開,便會握管濡墨,或畫,或寫。

    畫的是魚兒遊時靈活的姿態,寫的是與魚有關的事兒,字畫之工,讀起來、看起來可可喜喜的,裴焱總要抽揚她一番。

    比如魚塘建好的第一日,裴姝在記事冊中寫道:

    母雞閑來翻螞蚱,群魚連連入照台。

    簷上銜蟬愁又愁,探爪不能把魚勾。

    裴焱對這入照台三字不解,問之,裴姝眉間稚氣大增,解釋:“水清時可照人之容,就如照台一樣,不總說鏡於水嗎?魚兒離不開水,姝兒想,若是魚兒真能入照台,那梳妝為容時也能看見它們、捧著它們,與它們形影不離了。”

    裴焱聞言哂之。

    裴姝時不時在記事冊裏留下稚嫩的文字,某日被老師責備上課時走了神,她便寫道:

    隻身觀魚殺傒幸,魚肉落肚捐憂慮。

    魚兒產幼魚那天,她寫下:

    看魚苗漫遊之佳趣,須強如看半開花。

    裴焱讀了幾遍,問:“為何?”

    裴姝回:“花無風則不動,瓣兒承水則易毀敗,好無趣,魚苗雖弱,可無風也能遊,有水則更自由。”

    裴焱笑著指出裴姝的不對:“姝兒是獨愛己嗜好,故而覺得魚比花有趣,世間上的人嗜好迥別,有的玩鶴,有的種花,有的栽竹,有的非絲非竹但遇春風則能殺了傒幸,忘了思慮,起超絕之想,這些人亦覺觀魚好無趣呢。其實不然,爹爹以為能清淨人心的嗜好都是有趣的,不分高低。你愛魚兒的自由自在,有人便愛花兒能迎客。”

    裴姝聽著有道理,握起筆來修改自己寫的那句話。

    裴焱偏過頭,看她如何修改,以為她會改成“看魚苗之佳趣,如同看半開花”,但隻見她在那句話前又添了幾個字——吾覺得。

    吾覺得看魚苗漫遊之佳趣,須強如看半開花。裴焱讀之,大笑不已。

    又有一日裴姝犯調皮,搶了府衙外一隻名叫小九姑野貓兒的魚,不久受到了裴焱的一番教育。

    她眼中下淚,歸房後寫下:

    口欲一時重,雜嗽小九姑,家君板臉育姝兒:

    小九姑,弱弱貓也,幾能勾奪其食,害它餓肚子?恰似潑兒郎。

    裴焱聲氣其實柔和,罵句潑兒郎也是輕聲輕氣的,裴姝哭,是知自己犯了錯,寫完記事冊,便擦幹眼淚,去胞廚拿了一條魚放在幹淨的石頭上,還給小九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