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喜訊
  第53章 喜訊

    來京城時兩人是一路輾轉遊學過來的, 可現在謝良臣卻不想耽擱一點時間,歸心似箭。

    因著落榜,武徇的情緒一直不算高, 好在他也沒徹底頹廢下去,隻道回鄉之前他想先去一趟渝州。

    按他所言,青山書院既能培養出如此多的人才,裏頭教學的先生定是不凡,自己此次落榜,可見學問上仍有欠缺, 所以要是有可能,他想進青山書院讀書。

    說到這,謝良臣想起蔡占和, 他就是從北地到青山書院求學的,隻是那時因著臨近會考, 他已出發去了京城,所以兩人並未在文會上見到他。

    在會試結束後的幾天裏,他們這一屆的進士便成了京城裏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謝良臣雖也被提到幾次, 但因為他身上沒有什麽討論點, 因此熱度不高, 而引起最多關注的就是蔡占和。

    謝良臣甚至聽說,有人還為蔡占和吃了二十幾個饅頭, 最後被點為榜眼一事,特地做了首詩。

    那詩的前半部分, 描述了一個誌得意滿從遠鄉來參加進士科的舉子, 還誇他長得英挺, 文章出眾。

    然後下半部分就直接點名了, 不僅將蔡占和的名字拆開填入詩句之中,還在末尾還打趣他是“餑餑榜眼”,調侃他隻要學到難處,吃餑餑就能解。

    這樣指名道姓的戲謔,讓蔡占和很快就有了個外號,叫“餑餑榜眼”,可在謝良臣看來,這不過就是嫉妒心作祟下的小心眼而已。

    不過這詩不僅沒對蔡占和造成什麽負麵影響,甚至他的名氣還更大了,至少現在稍有心的人,都知道蔡占和這個名字了。

    而且他看著人傻乎乎的,可是能在殿試時文章排進前五,這絕非普通人能辦到的,再加上謝良臣的觀察,他覺得這位餑餑榜眼,恐怕才是真正大智若愚的人。

    武徇既要去青山書院,兩人便隻好在中途分開,謝良臣獨自走完後半程。

    船到了江城地界,謝良臣被巡撫請到了衙門敘話,無非就是當初中舉人時說的那些,再就是如今謝良臣已經授官,所以兩人也算是同僚了,他回鄉省親,又是狀元,所以還順便討論了些朝廷政事。

    與此同時,沿途的官員若是有心,飯謝良臣的船靠岸,他們便都會送上帖子,邀他前去喝茶,順便恭喜他金榜題名。

    謝良臣倒是沒料到這一點,因此回鄉的時間比預想多耽擱了五天,等到榮縣時,已是二十天後。

    船剛到碼頭,謝良臣便見王縣令穿著官服帶著衙役在碼頭上等他,見他下船,幾步走過來,朝他拱手笑道:“謝大人榮歸故裏,真是可喜可賀!”

    謝良臣見他態度如此恭敬,起初還有點吃驚,後來一轉念就明白了。

    自己現在是從六品的官銜,而縣令是正七品,自己還比他高一級,更不用說以後任職還是在京中,而京官向來比地方官都要高上那麽半品。

    隻不過他也沒拿大,畢竟對方是本縣父母官,而且若是他沒猜錯的話,下次吏部再下任命,王縣令應該也能再升一級了。

    因此他也十分客氣的回禮道:“王大人客氣了,本官如今不過回鄉省親而已,哪裏擔得起王大人如此後待。”

    王縣令早得到謝良臣考中狀元的消息,當抵報快馬送來時,他第一時間就派人去了平頂村報喜,同時還打聽到了謝良臣在殿上說他好話來著。

    這兩件事一疊加,幾乎讓王縣令高興的差點失態。

    謝家如今已經是榮縣大族,而且謝家其他幾房,如謝正的兒子,還有謝良臣的親大哥,兩人私下一個做買賣,一個搞水利,都是給他增加政績的事情,所以雖然王縣令覺得他們有收買民心的嫌疑,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看來他是真做對了,榮縣因著謝家的緣故,不僅平頂村越來越富庶,甚至連帶附近幾個村子每年收成都不錯。

    百姓們有錢了也願意送孩子去讀書,如今榮縣學風日盛,百姓豐足,這可全都是他的政績!

    而且如今這政績還被謝良臣直接捅到了皇帝麵前,聖上還說他做得好,這怎麽能讓王縣令不激動?!

    所以,即便謝良臣隻初初授官,年紀還比自己輕那麽多,但是王縣令還是親自過來迎接他了,反正論品級對方也比自己高,沒什麽丟臉的。

    他盛情邀請謝良臣到縣中酒樓,說是給他備下了接風喜宴,謝良臣一路上已經耽擱了太多時間,實在是歸心似箭,便隻好婉拒了。

    不過未免掃太掃對方麵子,他還是道,等回家安頓好,過兩日再送拜帖來拜訪王縣令。

    四月的平頂村氣溫已經逐漸由涼轉暖,又到了育秧時節。

    謝良臣看著水田裏鬱鬱蔥蔥的秧苗,思緒一下就被拉回到了當初盛平顧來找他們問水渠的情形。

    若非當初自己拜了他為師,恐怕別說會試了,就是鄉試現在考過沒有都未知。

    他讀書的這幾年,謝良材已經成了秀才,且參加過一次鄉試,不過卻是落榜了,名字隻在副榜上。

    另外祝明源、唐於成也沒過鄉試,兩人仍是秀才,倒是張籌,據說在府學時很得知府大人賞識,而且還與其小女定了親,去年鄉試過了,已經成了舉人。

    這次他回鄉,幾個好友肯定是會相聚的,不過他還是得先回平頂村。

    謝家院子。

    自從收到謝良臣來信,說他不日就要回來後,原本因著他考中狀元而狂喜的謝家人便一直在焦急的等著他,可是一連好多天他們去村口看都沒看見人,難免著急。

    謝良材已經從府學回來了,他見爹娘擔心,便自告奮勇打算去縣裏打聽一下消息,哪知就在此時,村口突然響起熱烈的歡呼聲。

    聽到聲音,謝家人先是一怔,然後就猜到是謝良臣回來了。

    謝石頭跟趙荷花先是狂喜,然後趕緊手忙腳亂的整了整衣裳,說著就往村口奔去。

    那邊謝家老宅裏,謝安兩口子並謝鐵柱一家人,也都激動得不行,一家老少全都出動,打算去迎接謝良臣。

    如今他可是正經的官員了,而且據說官職比縣令還大,這不僅讓謝家人萬分激動,就連平頂村的人都覺得與有榮焉。

    以前他們還有點害怕官府的差役,現在卻是不怕了,隻要等謝良臣的進士碑立在了村口,便是小吏們進來也需的放上那麽一二分的尊重,誰叫平頂村家家戶戶都跟謝家關係不錯呢?

    牛大頭的娘黃氏此刻更是無比的慶幸,幸好謝家人不是小心眼的,而且自己也沒有繼續找別人的麻煩,否則如今謝良臣考中狀元,要是遞了帖子去縣衙,那她此刻豈不就要被鎖了下獄?

    想到這個可能,她打了哆嗦,看著外麵晴朗的天,知道這一切都是她的假設,人又重新活泛起來,衝丈夫兒子喊道:“快快快,咱們不是也買了鞭炮嗎?趕緊掛出去!”

    謝良臣自進村口起,耳邊便一直有鞭炮聲炸響。

    村道上,鞭炮燃過的紅紙鋪了一路,他踩在上頭,覺得自己好像踩在了紅毯上,鼻間全是火硝燃燒過後的氣味,連他的衣服都染上了,可他卻並不覺得難聞,因為這都是村民們對他的一片心意。

    那邊謝平早已激動得渾身顫抖,謝良臣過來跟他問好,謝平說話都說不清了,隻一個勁的重複,“好好好”,同時喜極而泣。

    謝正扶著老父親,知道他的心事終於了了,便掏出帕子給他擦淚。

    於此同時,消息靈通的裏正與鄉紳們也紛紛趕來道賀,上次謝良臣考中舉人他們還是派的家仆,這次他被點了翰林院編撰,這些人就親自上門道喜來了。

    謝良臣走到一半便與爹娘匯合了,兩夫妻初初見到他還有點不敢相信,等確定就是自己兒子,兩人眼中迸發出的喜意簡直鋪天蓋地。

    趙荷花是直接衝過去拉著他的手,不停的上下打量,嘴裏的話更是沒停過,一遍又一遍的複述當天那好消息傳來時他們有多高興,場麵有多榮耀。

    而謝石頭則隻會不停的傻笑,看著兒子傻笑,看著村民們傻笑,都快呆了。

    謝良臣含笑聽著他娘說話,時不時應和兩句,就這麽一路攙著她回了謝家院子。

    榮歸故裏,又是考中進士,這是謝家的大事,因此首先便要告慰祖先。

    謝良臣跪在蒲團上,手持線香,虔誠的朝上拜了三拜,後才把香插進香/爐裏。

    拜過祖宗,謝平的心情平複了不少,便說起立碑的事來。

    曆來凡考中進士,朝廷都是允許進士們在家鄉立碑的,畢竟這也是鼓勵士子們向學的手段之一,但是碑上寫什麽,還得看具體情況。

    謝正便先開口問他:“良臣,這進士碑要怎麽立,上頭可給了章程出來?”

    從來隻聽過“進士碑”而沒見過,因此謝正雖已經當了多年村長,到底還是有點忐忑,就怕一個不慎犯了忌諱,畢竟這可關係到皇命。

    謝良臣卻沒他那麽緊張,讓江著去自己房間取了紙筆,然後便把碑文上要篆刻的字寫了下來。

    一般這種進士碑並不複雜,甚至不用具體介紹謝良臣的身份信息,隻要在右上角寫上他考中的時間,也就是“皇融建業十五年庚午春月吉日”,左下角寫為何而立,即“賜進士翰林榮縣謝良臣建”就行。

    兩句話寫完,謝正將紙捧過,看著上頭的字讚道:“良臣你這字真是愈發的進益了。”

    謝良臣笑笑,放下筆,可不嘛,要說他當初自以為書法還算不錯,結果被盛平顧噴得狗血淋頭,自此之後他就不敢驕傲了,在寫字上下的功夫更是不少。

    想起盛平顧,謝良臣便打算第二天去一趟三合村,今天家中客人實在太多,他走不開,但是明天就必須要去了。

    同時他還得探探自己老師的口風,以及與盛瑗定親的問題。

    因著謝良臣的歸鄉,平頂村著實熱鬧了一場,到處都是敲鑼打鼓的聲音,附近不斷有鄉紳文人前來拜訪他,謝良臣幾乎是到黃昏時才把這些人全都送走,說得喉嚨都快冒煙了。

    小妹謝良瑾心疼她,便倒了蜜水過來,“二哥,你先喝口水吧。”

    眼前的小姑娘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繈褓裏的嬰孩,如今謝良瑾已經十三歲,按照這個世界的規則,她也該尋婆家準備成親了。

    可是一想到這件事謝良臣就覺得抵觸。

    他是把這個妹妹當半個女兒看的,沒辦法,當時他心裏年齡在那而謝良瑾當時還是個小嬰兒。

    如今要他在謝良瑾十三歲的年紀就讓她定親,然後最多三年就把人嫁出去,那他是一萬個不願意。

    可這事謝良臣也不好自己擅專獨斷,於是稍微潤了潤嗓子後,他試探著開口了:“囡囡,如果我沒記錯,今年你該是滿十三了吧?”

    謝良瑾在他旁邊的椅子上坐好,聞言,手裏的娟帕在手指上纏了纏,垂眸低聲道:“嗯,還有兩月就滿十三了。”

    謝良臣看她好像不太高興,但是又不知道為什麽,同時也怕問得太直白,讓小妹害羞,於是繼續拐彎抹角:“那娘可有跟你提起什麽嗎?”

    他試探性的問著話,同時眼睛一瞬不瞬的觀察著謝良瑾的神色,想從她臉上看出些什麽來。

    哪知他不問還好,一問謝良瑾更委屈了,抬眼看了自己二哥好幾眼,最後才在他鼓勵的眼神下低聲開口道:“娘說我是大姑娘了,這段日子一直把我拘在房裏,還說打算請繡娘來教我刺繡,還打算讓我學著開始管家。”

    此言一出,謝良臣就知他娘是什麽意思了,這不就明擺著在為後來的事做準備了嗎?

    “那你怎麽想的?”謝良臣沒有急於回答,而是反問她道。

    謝良瑾是不想這麽早就嫁人的。一是她沒有歡喜的男子,二是這些年來她也看了不少的書,因此對於女子隻能一輩子被困於家宅後院,很是不認同,所以有了點叛逆之心。

    可是她知道她爹、她娘,甚至她大哥、三哥都不會縱容她那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唯有二哥寵她有點無底線,所以唯一的希望也隻有從她二哥這裏下手了。

    於是謝良臣一問,謝良瑾立刻便將自己藏了好久的話和盤托出:“我不想這麽早就成親,也不想跟一個我不認識,相互沒什麽感情的男子成親,我想像大哥和二哥一樣,以後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這話著實有些大膽,謝良瑾說完後自己也有點臉紅,旁邊的丫頭茶茶更是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偏偏那邊的二爺竟還一副微微讚許的樣子。

    怪不得小姐膽子越來越大,茶茶覺得這跟她家二爺對上小姐時的好脾氣有很大的關係。

    聽到小妹這麽說,謝良臣鬆了口氣,隻要她沒有這個想法就好。

    他還怕小妹看了這麽多書,不小心被裏頭那些什麽夫綱、婦容之類的思想影響,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嘛。

    於是他臉上重又浮現出笑容,寬慰道:“囡囡別擔心,娘那裏我去說,以後咱們要選什麽人,必定得你同意才行。”

    最重要的是,他一定會先把這人從裏到外查個清清楚楚,要既不風流也不下流,長得要好看,人品要過關,身板也得不錯,更不能是個蠢貨。

    至於他娘那裏要怎麽說,謝良臣也想好了,就說此地難覓良人,所以他打算帶小妹進京找,這樣一來,他娘肯定會同意。

    解決完這一樁事,謝良臣又去看了看自己的小侄子。

    年僅一歲的謝承遠小朋友如今已經生得十分可愛了,是謝家人的心頭寶,便如現在謝良臣回來了,他爹娘剛才雖是稀奇了一陣,可晚上還是雷打不動的把孫子抱去了他們屋中,他則迅速失寵。

    說的是幫著小夫妻帶孩子,可是謝良臣看他娘的樣子,就知道這是明晃晃的假公濟私。

    想到這,他又記起明天要去三合村的事來,於是便將自己打算向盛家提親的事說了。

    趙荷花正抱著孫子哄,精力也大多集中在孩子身上,對謝良臣說什麽原本隻是隨意支了個耳朵在聽,哪知卻聽到了不得了的消息。

    “你說要娶盛瑗?!”

    倒不是她對這個姑娘有什麽意見,也不是趙荷花嫌貧愛富,而是她壓根就沒看出自己兒子對盛家這小姑娘流露出什麽特別明顯的情義,以前在家中甚至都難聽他提起一句。

    怎麽這才剛回來,突然一提就是要成親了?!

    謝良臣鄭重點頭:“對,在去年上遊學出發前,我已經問過了老師的意思,他說要是我能過了會試,便同意這門親事,之前因著我也沒把握,所以便沒有告訴你們,如今既然會試已過,那麽這事也得提上日程了。”

    謝石頭在旁邊聽著,也是一頭的霧水。

    他看兒子神色嚴肅,擰眉想了半天,最後試探著開口道:“以前我們也沒聽過你說起盛家姑娘,你現在提定親的事,是不是盛老先逼你的?”

    他也隻能想到這個可能了。

    畢竟自家兒子平日裏除了讀書便是跟幾個朋友出門,就沒見他跟哪個姑娘多說過幾句話。

    村裏對他兒子有意思的女孩子不少,可是無論別人怎麽明示暗示,他兒子都跟木頭一樣,那拒絕的意味便是隔得老遠也能看出來。

    趙荷花雖然覺得自己夫君的猜測有點離譜,但也不是全然不認同,畢竟這事實在是太突兀了。

    謝良臣倒沒管這些,隻問:“老師沒有逼我,盛家小姐聰慧機敏,人品出眾,兒子是心甘情願娶她的。”

    盛瑗確實是謝良臣到這個世界這麽久,他第一個有好感的異性。

    雖然兩人感情如今還算不上濃烈,但是二人脾氣相投,日常相處也能說得上話,能進行一些思想上的交流,這點十分重要。

    而且謝良臣相信,等以後二人成親,他們的感情也會越來越好的。

    見兒子如此篤定,趙荷花也算明白了,看來她這二兒子不是不喜歡小姑娘,而是尋常情況下並不表露出來而已。

    “盛小姐生得貌美,性子也活潑可愛,你喜歡她倒也正常。”趙荷花點點頭。

    謝良臣被他娘這話一調侃,臉難得的有點紅,不過他也不否認就是了,那就是他確實也看臉。

    “這麽說爹娘是同意了?”謝良臣清了清喉嚨,複開口道。

    趙荷花抿唇笑笑,把即將爬到床邊的小孫孫捉回來掂了掂,溫聲道:“你既是喜歡,那便去提親吧,左右你也不小了。”

    是不小了,謝良臣今年都十八了,等到他成親還得三年後,那時他都二十一歲了。

    得到了兩人的首肯,謝良臣便出了二老的屋子,獨個回房去了。

    這邊謝石頭見娘子臉上仍笑盈盈的,似乎剛才那插曲完全沒有困擾到她,不解道:“娘子不說狗剩他以後會娶個官家的小姐嗎?”

    趙荷花聽著小孫子“咯咯咯”的小聲,心都要化了,聽丈夫開口,她難得白了對方一眼,哼道:“官家小姐雖好,但難免有脾氣,而盛家姑娘雖是性子活潑些,人倒也溫柔,以後跟慧娘相處,也不會鬥氣相爭,咱們這家宅才能寧靜。”

    謝石頭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既然他娘子都說好,那就是真好了,所以也放下心來。

    三合村。

    盛瑗一直不停的朝村道上望,盛平顧瞧見了,哼一聲:“別看了,該來總會來,不來你就是看上一整天也沒用。”

    盛瑗見爺爺坐在院中的石桌上,開始擺棋盤,不知他是又要自己跟自己下棋,還是在等誰,走過去道:“爺爺是要跟我下棋嗎?”

    盛平顧瞥了她一眼,手上沒停,語氣平淡:“你什麽時候有耐心坐下來跟我下過棋了?”

    盛瑗有點不好意思,謝良臣考中狀元的消息她已經知道了,她現在就想知道爺爺之前說的話還作不作數,也不知道他那句考慮一下,到底是真的要認真考慮,還是隻是為了麵子故意才這麽說的。

    知道爺爺是在故意逗她,盛瑗幹脆也坐下來,真捏了顆棋子在手中,笑道:“誰說我沒耐性了,我現在就陪爺爺下棋。”說著她就在棋盤上落下一子。

    盛平顧見她落子,緊接著也跟著落下一子,隻是仍然不開口,就這麽沉默的與孫女下著圍棋。

    盛瑗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再加上此刻心不在焉,輸得更是一塌糊塗,後來見大勢已去,她也懶得掙紮,盛平顧凡落一子,她也緊接著立刻落子,全沒有章法,看得盛平顧直皺眉。

    “你這是在下棋嗎?”

    盛瑗回過神來,這才發現自己竟然把子落到了方格裏,有點囧,又伸手把它放到該放的位置去。

    盛平顧看著孫女這無異於自/殺的一手,歎息著扶額:“算了,你也別折騰我了,我還是自己下吧。”

    歎完,盛平顧開始伸手把棋盤上的黑子和白子重新一粒粒撿進棋盒裏。

    盛瑗見爺爺還是不說話,到底自己先忍不住了,開口道:“爺爺,謝師兄出發前您對他說,,對他說,,”

    說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盛平顧撩了她一眼,複垂下眼瞼,哼道:“我說什麽了?”

    盛瑗心中羞惱一盛,咬著唇賭氣般直接開口道:“您說隻要師兄過了會試,你就答應我倆的親事,,”

    “啪嗒。”

    棋子落到盒中發出清脆的一聲響,盛平顧抿唇瞪著孫女道:“我什麽時候說過要答應他了?我隻說會考慮。”

    “您怎麽能出爾反爾?!”盛瑗有點急了,“那時候您明明答應了的!”

    見孫女著急,盛平顧愈發的不高興,棋子也不撿了,拉著臉道:“你就這麽喜歡他?”

    這話實在是直白,不過盛瑗本也不是忸怩的人,臉紅了會,複抬頭看著盛平顧,堅定道:“您不也很喜歡謝師兄嗎?”

    “誰說我喜歡這臭小子了!”盛平顧吹胡子。

    見爺爺露出真性情,盛瑗悄悄一笑,拆穿道:“你可別說不是,自從謝師兄考中舉人,多少人來找您拜師,偏偏您就沒一個看得中的,還說不是偏愛謝師兄?”

    盛平顧被人拆穿有點下不來台,不過還是嘴硬道:“那是那些人都太笨了,要真收下,隻會連累我的名聲,再說我忙得很,哪有時間收弟子。”

    “那謝師兄的弟弟,謝家三哥不是很聰明嗎?為什麽爺爺也不願收下他?”盛瑗偏頭,眼睛裏閃著調皮的光。

    “我那是,,我那是,,”那是了半天也沒說出後半句,盛平顧徹底惱羞成怒,將棋盒一推道,“反正我就是不喜歡那個臭小子!”

    自從離家之後,他身邊就隻有孫女一人了,京中那些人他是早沒把他們當親人了的,可是他們才在小村子落腳沒多久,那臭小子就耍了花招來哄騙他家的囡囡,當真可惡!

    如今他是一萬個後悔,早知道那天他就追過去把那青梅還了,才不跟這臭小子玩什麽青梅竹馬的把戲。

    兩人如今情況已經完全掉了個個,盛平顧跟個孩子似的賭氣,盛瑗反而平心靜氣的開始哄他。

    “那爺爺不是也說不想我變成老姑娘嗎?”

    她笑著給盛平顧倒了杯茶,朝那邊推了推,複又道,“不過要是真不嫁人也沒關係,我就跟爺爺一輩子,反正這世上也沒人比爺爺對我更好了。”

    此話一出,盛平顧鼻尖一酸,險些紅了眼。

    他唯一的兒子冤死獄中,盛家不願出手相救,最後他那可憐的兒媳也跟著去了,為此,盛平顧與家中決裂,對方也巴不得甩了他這個包袱,順水推舟把族譜上的名都給去掉了。

    可憐他小孫女當時才幾歲,父母去世後日夜啼哭,險些把他的心都給哭碎了,好容易過了一年,小孩子忘性大,開心了些,盛平顧這才帶著她遠走他鄉。

    豈知原來這事一直埋藏在孫女心中,平日對著他的笑臉竟都是強裝的。

    “誰要你一直陪著我了?成天裏野得不成樣子,還是盡早打發了出去的好。”盛平顧穩了穩聲音,盡量以平日的語氣道。

    盛瑗知道爺爺這是心軟了,也知道他是故意這麽說,也不頂嘴,隻又問:“爺爺為什麽不願意我嫁給謝師兄呢?”

    見她越說越大膽,盛平顧又唬了臉:“真是什麽話都敢說了,也不見你害臊。”

    盛瑗隻笑不答,誰不害臊了?這不是剛才已經害羞過了,現在正跟爺爺談正事嘛。

    不過經孫女一問,盛平顧也覺得自己確實有點無理取鬧了。

    從客觀條件來說,謝良臣是配得上他孫女的。家有恒產,身家清白,本人不僅有才而且長得也俊俏,最重要的是,據他觀察打聽,謝良臣也沒什麽風流的癖好,甚至還十分有責任心。

    以他如今新科狀元的身份,便是他兒子沒死,他也沒被逐出盛家族譜,這身份配他孫女也是夠的。

    要說他為什麽總要挑剔,一是覺得謝良臣就是故意勾引了他乖巧懂事的孫女,二是謝良臣心眼太多,不老實。

    也就是說,謝良臣不是當今文人所推崇的那種謙謙君子,離盛平顧想象中的孫女婿人選還相差一大截。

    可是經曆了以前些事,他又深刻的明白,做人要是太過耿直忠良,最後也隻能淪落到他兒子那樣的下場,這個社會是殘酷的。

    所以,如果真要他選個老實的孫女婿,盛平顧肯定也不願意。

    這真是左也為難,右也為難,隻可恨這世間竟挑不出個完人來。

    謝良臣進來時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盛平顧坐在石凳上,頭偏向一邊,唇抿得緊緊的,不知在思考什麽,臉上神情糾結萬分,等到最後,隻能看出他像是在為什麽事後悔。

    而盛瑗則坐在另一邊,也不說話,隻一個人出神的盯著棋盤看。

    見到這幅場景,謝良臣心裏就是一咯噔,老師該不會是反悔了吧?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了門,盛瑗先看到他,小鹿般靈動的杏眼先是一亮,然後嘴角微微彎起,頰邊兩個梨渦時隱時現,腮邊也浮起一抹極淡的暈紅,甜甜叫他:“謝師兄。”

    謝良臣亦朝她溫和一笑,然後才朝盛平顧行了一禮:“此去數月,不知老師可還安否。”

    盛平顧剛才已經賭氣過了,現在倒是能以平常心來看待自己這個未來的孫女婿,隻是有的事還是得先說清楚。

    “瑗瑗,我有事跟你謝師兄說,你先進屋裏去。”

    盛瑗猜到兩人要說什麽,臉上紅霞愈發彌漫,帶著羞意輕聲道:“嗯,爺爺與謝師兄先聊,我去燒水,一會再端茶來。”說著就快步進了屋子。

    謝良臣在對麵坐下,等著盛平顧開口。

    “這次去京城,你可曾聽說了什麽?”盛平顧再次把棋盤擺好,同時落下一枚黑子。

    謝良臣看著被推到手邊的圍棋罐,也從裏頭撿了顆白子捏在手中,隨後跟著落在棋盤上,“確實聽說了些事,不過弟子知道謠言向來與事實有極大的出入,因此並未相信。”

    “是嗎?”盛平顧撩了眼皮看他,“你都聽說了什麽?不如說出來聽聽。”

    既然老師願意聊這個話題,謝良臣自然不可能錯過機會,於是便把江著打聽到的幾條小道消息都說了。

    隻是雖是說了,但他卻未做任何評價,就像真隻聽了幾條無聊的八卦。

    盛平顧見他不吭聲,輕哼一聲:“要是我說裏頭有些也不算全然是胡說呢?”黑子緊逼著謝良臣的白子,攻勢淩厲。

    謝良臣捏著棋子的手一頓,不過很快還是把它放在了該放的位置,語氣極尋常的回道:“那老師可願告知哪條是真,哪條是假?”

    盛平顧見他退讓,黑子再次緊逼上前,“我得罪了人,被趕出京是真,如何,你可是怕了?”

    謝良臣之前聽他回答的時候就猜到了,隻現在盛平顧親口回答,他才真的確認。

    不過這都沒什麽,畢竟若對方真想至他老師於死地,不會這麽多年了都不下手,既然不下手,可見對方如今根本沒把他放在眼中。

    “老師得罪的可是翰林院大學士王大人?”謝良臣一針見血的道。

    雖然如今大融並無宰相一職,但是古往今來,拜相者,一般都兼任翰林院大學士一職。

    並且翰林院大學士還掌管著全國最清貴的部門翰林院,各種機要文書,朝廷詔令,都是由翰林院起草呈遞。

    大學士專掌內命,朝廷許多重要大事也都要其參與決定,算是皇帝的心腹,實權跟宰相也差不多了。

    若是得罪了他,那麽想必日子絕對不好過。

    王大人代表了文官士族這一邊,而吏部尚書張大人雖勢頭稍有不及,但是因著在全國的實力盤根錯節,且連軍隊中亦有不少武將支持,所以兩派勢力勉強成相持的狀態,還未分出勝負。

    弟子的明銳讓盛平顧有點吃驚,不過想到他本就聰明,在加上這次會試他又在京城呆了這麽久,窺見點端倪也不意外,便點了頭。

    “沒錯,我兒子便是因為彈劾他不成,蒙冤入獄,最後身死。”

    沒想到裏頭還有這樣的典故,謝良臣也沉默下來。

    “如今你就要到翰林院任職,若是對方知道你與我的孫女定了親,恐怕日後的前程是不用想了。”盛平顧勾起一邊唇角道。

    這謝良臣還真不怕,畢竟就算他不娶盛瑗,自己與盛平顧的師徒名分已定,對方真要計較,那他娶不娶盛瑗根本無關緊要。

    隻是還有一事他有點顧慮,想先問問盛平顧的意見,便道:“此事老師全不必擔心,弟子今天既然來了,便沒打算悔婚。”

    對麵的少年目光堅定,盛平顧從中看出了他的認真,也在心裏點了點頭,看來自己這個弟子沒白收,他倒不是什麽見利忘義之徒。

    但見謝良臣繼續開口道:“隻是朝廷如今黨爭嚴重,等弟子入京之後,恐怕無法獨善其身,不知老師有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