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祈願九州同(1)
  第71章 祈願九州同(1)

  1933年6月,抗日同盟軍開始反攻。

  短短數日,接連收複康保、寶昌、沽源數鎮。消息傳入關內,北平的街頭巷尾充斥著隱秘而又熱烈的情緒。

  大小茶館、茶樓,時不時有支持抗日聯軍的學生抱著一摞印刷出來的宣傳單,塞到每一桌,丟下一句“寶昌回來了!”亦或“沽源打贏了!”……對全國的人來說,這些地名如此生疏,此生從未了解過的地方,卻在這一個月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魂。

  在家中,斯年亦是如此,時刻牽掛戰事。

  白日黑夜裏,一有休息空隙,就在對媽媽說抗日同盟軍,說熱河。小女孩已能熟練畫出熱河地圖,標出被抗日同盟軍奪回來的土地,猜想爸爸在何處。

  吃飯說,走路說,做功課說,到去醫院看牙科大夫,還在說。等到牙醫塞了棉花球進嘴巴裏,才算安靜了一小會兒。

  大夫暗示何未配合,引開小孩子的注意力,方便拔牙。

  “今日學堂裏,老師講了抗日聯軍嗎?”何未笑著問。

  “有的,”咬著白棉花的斯年口齒不清地回答,“上次我們老師講完,被藍衣社警告了。這次他們在課堂外巡邏,我們老師一個字不說,在黑板上寫。寫東三省的抗日聯軍,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給我們畫東三省和熱河的地圖,畫山海關——”

  牙醫瞅準時機,拔走舊牙。

  斯年吃了一驚,雪白的新棉花球被一個鑷子塞到了缺口處。

  牙醫把那顆遲遲不肯掉落的乳牙丟去白盤子裏,輕聲提醒:“我們這裏也有藍衣社的人,講話要小心。”

  斯年含住白棉花,乖巧地點點頭。

  關外在抗日,關內在內戰,北平城內特務無數,動亂無處不在。麵對如此荒誕詭異的局勢,有良知的人不約而同學會了保持安靜。以安靜,來保護抗日的力量。

  從協和醫院回到家裏,斯年受拔牙影響,話少了許多。

  睡前,小孩子像還在後怕,纏著要和她一同睡。何未應允後,先在書房忙了一陣,等盥洗後來到臥房,看到斯年從床上溜下來,笑眯眯地望著她說:“我去廂房了。”

  斯年穿了拖鞋,歡快地跑出臥房。

  何未總覺有什麽不對的,沒細想,任由小孩子去了。

  八步床的床頭,堆積著省港線路的旅客資料,須今夜看完。她把資料往裏推,上了床。

  從年初開始,越來越多身處南洋的華僑歸國救國,其中不乏直奔紅區的。鄧元初曾給她看過名單,她記在心裏,再親自核對,看形勢來安排船期。

  何未拿起最上頭的一本,翻開,意外地看到裏邊夾著一張薄可見光的清樣紙。

  紙被人有意塞在這裏,像在等著、盼著她發現。一看便知,這是斯年的小把戲。

  何未看紙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