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番外四
  私營飯館服務態度可比國營飯館強多了,進門好幾名服務員喊歡迎光臨,一眼望過去,個個臉上都掛著笑容。等進了包廂,立馬有人進來倒茶,並送上菜單,告知店內招牌菜。

  林薇翻開菜單,對服務員說:“我們先自己看看,要點菜了喊你們。”

  服務員出去後,鄧湘雲靠近林薇低聲說:“他們服務態度還挺好。”

  “私營飯館態度都好,國營的還是跟以往一樣。”林薇偏過頭問,“你吃不吃豬肚?”

  鄧湘雲知道這家的招牌是豬肚雞,點頭說:“吃,來一份豬肚雞?”

  “可以吧?”林薇抬頭看向兩個男人。

  兩人都沒意見,林薇就把豬肚雞給寫上了,然後寫了些配菜,點了份蒸扇貝,再來份炒時蔬,沒要米飯,點了鍋大份煲仔飯。

  寫完菜單,林薇出去將服務員喊進來,又對了遍菜單就讓人走了。

  這家飯館生意不錯,今天隻是普通的周日,大廳裏都坐滿了,包廂也隻有兩間空的。鄧湘雲透過隔間鏤空的門板往外看,跟林薇說:“這家店生意真好。”

  “不隻是這家店生意好,附近幾家私營飯館生意都不錯,味道好的國營飯館生意也還行,林薇低聲說,“這幾年做小本生意的人多,看著是賣苦力,實際上收入很高,大家手裏有了錢,消費欲就上來了,比往年願意下館子的人也多了起來。”

  其實也有私營飯館開得少的原因,像他們吃飯的這條街,算是這附近的商業中心,一條街上看著都是飯館,實際上國營的私營的加起來也就七八家。飯館麵積都不大,大廳能坐十來桌都算多的,接待量有限。

  因此,除了飯菜實在難吃的,其他飯館生意都不錯。

  林薇和鄧湘雲聊天時,宗紹也正在和周建海說話,因為久別重逢,他們今天就沒按家庭排座位。

  林薇和宗紹倒是坐在了一起,不過她右手邊是鄧湘雲,再過去是小金子,他年紀小,吃飯還需要媽媽照顧。

  小金子旁邊坐著的是貝貝,她很喜歡逗小弟弟,再過去是瑞瑞、小石頭和明明,他們三個人聊得正熱乎。

  明明過來就是周建海,他是挨著宗紹坐的,兩人也正聊著天,不過兩人聊的內容還是以公事為主。

  娶了鄧湘雲後,周建海的位置近十年沒動過,也基本跟各類榮譽無緣。但他終究是熬了過來,大運動結束後他升得很快,如今已經是團政委。

  隻是他初來乍到,需要了解的事情還有很多,而宗紹跟他雖然不是一個團的,但在羊城基地經營好幾年,很多事總比他要清楚。

  包廂裏眾人聊天時,服務員端著鍋來上菜了。

  顧名思義,豬肚雞就是豬肚和雞肉在同一個鍋裏燉的湯,因為湯汁濃厚,味道鮮美,很受當地人喜歡。

  豬肚雞上來後,林薇先給包廂裏的人各盛了一碗湯。

  明明是急性子,端到碗後立刻喝了口,燙得齜牙咧嘴。貝貝本來也準備喝湯,看到哥哥這麽樣趕緊吹兩口再咽進去。

  見貝貝眯起眼睛,小金子咽了咽口水,轉頭對鄧湘雲說:“媽媽,我也要湯湯。”

  正跟林薇說話的鄧湘雲停下來,舀起湯吹涼後送到兒子嘴邊。

  喝湯的貝貝見到,驚訝問:“弟弟你吃飯還要媽媽喂?”

  小金子年紀雖然小,但自尊心很強,聞言立刻漲紅了臉。林薇看在眼中,皺著眉道:“貝貝,弟弟還小,需要大人喂很正常,你這麽大的時候吃飯不是也要人照顧嗎?”

  “可是我不是很早就能自己吃飯了嗎?”貝貝疑惑問。

  林薇問:“很早也是三歲以後的事,兩歲多的事你記得嗎?”

  小姑娘覺得自己記得,但讓她說她又說不出來,隻好扭頭問小金子:“弟弟你多大了?”

  “三歲?兩歲?”小金子不太確定。

  鄧湘雲說:“是兩歲半,你明年三月份才滿三歲。”

  “我兩歲半啦!”小金子扭頭回答說,停了停又猶豫道,“我、我以後會自己吃飯的。”

  “你現在還小,讓大人喂也沒事,是姐姐太大驚小怪,她應該跟你道歉才對。”林薇抬頭,喊了聲貝貝的名字。

  鄧湘雲連忙說:“貝貝也沒說什麽,再說都是孩子,不用道歉了。”

  不過貝貝和明明小時候一樣,雖然常語出驚人,但總體來說還是很聽話的,從剛才的對話中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便對小金子說:“弟弟對不起,我不該說你不會自己吃飯。”

  小金子本人卻一臉茫然,他不太懂貝貝為什麽要道歉,因為他的確不會自己吃飯,不過媽媽讓他說沒關係,他就順著說了。

  雖然有點**曲,但這頓飯氛圍總體來說不錯,明明瑞瑞和小石頭熟稔一如往昔,跟小石頭也能說得上話,不過她最喜歡逗的還是小金子,因為他長得白白胖胖,嘴巴還特別甜。

  吃完飯,因為幾個孩子不想分開,所以林薇和宗紹又帶他們去周家坐了會,順便幫忙收拾家裏。

  於是晚上兩家又湊一起吃了頓飯,區別在於中午是鄧湘雲夫妻搶著買單,到晚上林薇和宗紹說好了請他們。

  ……

  鄧湘雲一家子搬來第一天,兩家一起吃了兩頓飯後,大人們就各自忙了起來。

  鄧湘雲是隨調過來的,落完戶口就要去新單位報道。

  新單位仍是醫院,但給她安排的工作卻不在藥房,羊城基地這邊的醫院要求嚴格,進藥房和各科室必須衛校畢業,就算鄧湘雲有過好幾年工作經驗,這邊領導也不肯讓步,最終給安排的是後勤文職工作。

  鄧湘雲中專畢業後雖然做過兩年會計,但一來這工作跟會計沒關係,二來她好些年沒做過文職工作,又是新到一個單位,熟悉起來需要時間。

  而在工作之餘,她要抽時間收拾家裏,缺的東西要列出單子趕緊添置。

  另外還要給小石頭辦轉學,這事倒沒別的事繁瑣,雖然她對羊城這邊的學校不太熟,但她覺得林薇給兩個孩子挑的學校肯定不會太差,瑞瑞學校太遠,就直接將小石頭轉到了明明就讀的學校,還特意將他們安排到了一個班。

  於是時隔四年,明明和小石頭又當上了同學。

  鄧湘雲忙得團團轉,林薇也沒好多少。

  因為大學四年成績優異,林薇的去向早就定了下來,鄧湘雲他們來之前,她就進單位開始實習了。

  一般來說,新人剛進單位事情不會太多,做的還都是雜活,但對於工作,如今的林薇不像早些年那麽佛係,為了早點在單位站穩腳跟,她選擇主動出擊。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林薇也小小地做成了幾件事,直屬上司開始分配她更多工作。

  工作之餘,林薇抽時間跟宗紹再去看了下兩套房子,經過再三考慮,她買下了那套麵積更大,同時價格也更貴的房子。

  為此,林薇和宗紹還找鄧湘雲夫妻借了點錢。

  不過宗紹年前升了副團,工資較往年又漲了些,再加上她一月份拿到畢業證就能轉正,到時候工資能上調十幾塊,還債對他們而言沒什麽壓力。

  而且房子雖然貴,但麵積不小,是一棟兩層別墅,大運動期間,這套房子被沒收分給了國營廠當職工房,裏麵被隔出六間,屋子有大有小,有單間有套間,正好方便出租。

  沒錯,這套房子林薇不打算自住。

  雖然新房子離中大校園以及她現在的單位更近,但一來海軍大院門口有專門的人值守,住著更安全,二來住海軍大院更方便宗紹去盈營裏,明明和貝貝的學校也離大院更近,林薇覺得他們不是很有搬家的必要。

  正好買的這套房子地段好,周邊除了學校,還有不少國營單位,想把房子租出去很容易,隻是租金不會太高。

  這年頭租房單間二十多平的,房租一般就兩三塊,看條件上下浮動。兩室的套間房租也不高,八、九塊的樣子,最高不超過十塊。

  林薇買的這套房子,全租出去的話房租在三十到四十之間,年租金四百多。

  單按租金來算,這房子全部租出去,都要十來年才能回本。但這樣算肯定是不對的,首先未來二十年裏,物價會翻倍上漲,如今一個單間才租兩三塊,十年後翻十倍都未必夠。

  而且不*遷的話,這套房子林薇不可能隻租十幾年,要是哪天她不想租出去了,也能裝修了自己住。如果十幾年內碰到房屋*遷就更不用說了,她大賺特賺。

  總之,買下這套房子後就算不住進去,林薇也怎麽都不會虧。

  房子過戶後,林薇跟宗紹抽時間去打掃了一番,並買了些點心去拜訪周邊鄰居,跟人混個臉熟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提了房屋出租的事,麻煩大家幫忙留意。

  鄰居中熱心人不少,得知林薇有意向將房屋租出去,都說願意幫忙留意,還有人單位裏有人要租房,直接說可以幫她問問。

  在眾鄰居的幫助下,不到兩個月,林薇的房子陸續都租了出去。

  房子租出去後,林薇給介紹成功的鄰居一人封了個紅包,介紹的是單間住戶,就給人封兩塊錢紅包,介紹的是套間住戶就封五塊。那些介紹了沒成的,她也沒讓人白忙活,買了兩箱水果分給他們。

  消息傳出去後,那些沒給林薇介紹過住戶的鄰居紛紛扼腕,白得的水果啊,他們也想要好。介紹了沒成的鄰居也很後悔,覺得自己要是能再多撮合撮合,說不定拿紅包的就是自己了。

  介紹成功的鄰居則來跟林薇打聽,問她還有沒有別的房子要出租,自己認識的人中還有要租房的。林薇聽後哭笑不得,她也想多幾套房出租,但這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嘛!

  其實鄰居也隻是隨口問問,這年頭有投資買房意識的人不至於一個都找不出來,但真不多,除非祖上闊,留下來的房子多。

  林薇顯然不是後者,便按捺住這份心思說:“那你的房子有房間空出來,記得找我,我認識的人多,肯定能給你介紹到合適的租客。”

  鄰居們這麽熱心,嗯,哪怕是為了錢,但於林薇而言又沒什麽壞處,她自然答應下來。

  ……

  等房子全部租出去,林薇也迎來了畢業答辯。

  答辯對林薇來說沒什麽難度,在崖州島時她當過好幾年老師,大學期間也沒有埋頭苦讀,參加過辯論賽,也被選中在迎新時致辭,主持過校園比賽。

  因此,答辯時麵對教授們不時提出的問題,林薇不但不怵,還能侃侃而談。

  而更讓人驚喜的是,答辯結束後,有經濟方麵的期刊聯係到林薇,希望能刊登她的畢業論文。

  大學期間林薇寫過幾篇經濟方麵的文章,其中也有上報紙或者期刊的,但之前上的雜誌級沒這次的權威,影響力也沒那麽大。

  因為雜誌方直接將電話打到了林薇單位,所以她單位的同事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普通同事羨慕的居多,領導則直接給她批了假,讓她有時間去跟雜誌方談這件事。

  事情談得很順利,就是稿費不多,剛夠一家子出去搓一頓。

  不過這種事榮譽大於實質,很多人隻要能上期刊,貼錢都願意,林薇還能拿到稿費,不錯了。

  榮譽大於實質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林薇的論文上了專業期刊後,又被多家媒體引用報道,她也跟著出了名,在局長那裏都掛了號。

  有天局裏領導開會,正常來說,林薇的級別是沒資格參加這次會議的,但會議前局長想到她,就讓人把她叫了過去。

  林薇被叫走後,辦公室裏都沸騰了,有人羨慕,也有人嫉妒,說就算局長臨時起意讓她參加了會議,可她一個普通科員知道什麽,會議上沒人讓她發表意見就算了,要是說了卻沒說到點子上,她以後會怎麽樣還不一定。

  但很可惜,林薇讓說酸話的人失望了,她怎麽說都是中大高材生,用學習到的理論結合原著中的背景變更,想在會議中做到言之有物對她而言不要太簡單。

  於是會議結束後,林薇的工作有所調整,雖然職位沒變,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成功後,她要飛黃騰達了。

  ……

  林薇的事業初見曙光,鄧湘雲的工作卻不太順利。

  倒不是她做不了現在的工作,而是覺得沒什麽意思,以前在藥房工作時每多了解一種藥材,她心裏都會生出成就感,但後勤工作瑣碎且耗時間,就算完成了,她也不會覺得高興,別人也不會因此稱讚她,因為這工作太簡單了。

  而且藥房的工作能見到形形**的人,工作起來很有新鮮感,不像現在的工作,一潭死水,無波無瀾。

  但鄧湘雲知道,在外人眼中她的工作也很體麵,就算是隨軍軍嫂,也不是人人都能被安排去坐辦公室的。

  如果她向別人述說心裏的苦悶,肯定會被人說矯情,於是這天兩家吃過飯,她拉著林薇到房間說起了這些事。

  林薇的確能理解鄧湘雲,他們這一代人倒黴卻又幸運。

  倒黴的是因為時代原因,他們這一代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追求夢想的機會,就像鄧湘雲放棄美術學習會計,就像林薇被迫中斷學業回鄉務農,以及成千上萬的下鄉知青,他們很多人都是被迫放棄夢想。

  但他們又是幸運的,恢複高考後,他們還有機會通過高考重返校園,繼續追夢。

  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種種顧慮,放棄了追夢的機會,鄧湘雲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一直留在崖州島,鄧湘雲可能不會後悔,在地方相對封閉地方,人們也會更安於現狀。可她來了羊城,見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她就不那麽滿足於安穩的生活了。

  因此,林薇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說鄧湘雲現在工作很好,而是問了個不相幹的問題:“你還在畫衣服樣子嗎?”

  鄧湘雲怔了怔,然後點頭:“在畫,我身上的衣服就是自己做的。”

  林薇仔細看鄧湘雲身上的衣服,那是條白襯衣,款式上沒什麽特別,隻是領子有所不同,看著有點像外套的領子,領口略低,可以看到鎖骨。袖口也不像一般襯衣死板,鑲了一圈木耳邊,襯衣整體看起來很知性溫柔。

  林薇說:“如果你還喜歡設計衣服和做衣服的話,我覺得捏可以報名學習一段時間,這樣一能打發時間,二以後也是一條路。”

  鄧湘雲心思微動:“學做衣服?”

  林薇對這方麵了解不深,思索片刻道:“應該是服裝設計,電大有相關專業,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抽時間去問問。”

  鄧湘雲心動又有些猶豫:“我這個年紀,學這個會不會太晚了?”

  “這有什麽晚的,你又不是七老八十,你看街上那些擺攤做生意的,四五十歲的都有,他們現在才開始做生意,你覺得晚嗎?”林薇反問道,“他們做生意,不但要冒著被抓的風險,還要放棄已有的穩定工作,而你隻是報班學習,就算不成也隻是報名費打了水漂,他們都不怕,你怕什麽?”

  鄧湘雲恍然,是啊,他們都不怕,她怕什麽?

  她畏首畏尾地活了十幾年,難道真要繼續這樣過一輩子嗎?

  ……

  鄧湘雲是個行動派,跟林薇聊過後,她很快報名了電大的服裝設計。

  電大課程有兩種,有全日製的,也有晚上和周日上課的。鄧湘雲選擇了後者,一三五和周日去上課,這樣也能不耽誤醫院工作。

  隻是她忙起來後,家裏就不太顧得上了,周建海在的時候還好,他出海時就比較麻煩,兩個孩子沒人管。

  好在如今輿論寬鬆了,請保姆不會再被扣上資本家帽子,所以他們夫妻商量後,決定請住家保姆做家務和照顧孩子。

  見周家請了保姆後鄧湘雲輕鬆不少,林薇也動起了請保姆的心思,她現在工作越來越忙,也越來越沒耐心做家務。

  得知林薇的想法,宗紹沉思了很久。

  見他不說話,林薇的心沉了下來:“你不願意請保姆?”

  宗紹搖頭說:“沒有,我隻是在想保姆來家裏後安排她住哪個房間。”

  這的確是個問題,他們家的房子是三室兩廳的布局,住房麵積不算緊張,但也不寬鬆,至少明明瑞瑞到現在還沒有單獨的房間。

  貝貝倒是一個人睡,但讓她跟保姆睡一起,又不那麽合適,保姆說到底隻是個陌生人。

  而客廳和餐廳麵積就那麽大,如果要隔出房間,就隻能放棄客廳或者餐廳。

  林薇正想著,就聽到宗紹說:“你覺得把貝貝的房間隔開怎麽樣?”

  “貝貝的房間?”

  “嗯,她房間大,隔開的話兩個房間都能放得下單人床,再加個小衣櫃。”

  “會不會太擠了?”林薇遲疑問。

  “擠是肯定的,但至少兩個人都有單獨的房間,而且也就這幾年,等貝貝再大點,我們說不定能換個大點的房子。”

  家屬院的房子大小是按照級別分的,團級以下幹部分到的都是三室,也有特例,家裏人比較多,家屬院裏又剛好有空房的話,也可以申請四室。

  也因為這個原因,周建海雖然是團級幹部,但不湊巧住進來時沒四室了,隻分到了套三室頂樓的房子。

  而宗紹話裏的意思也暗含了他的野心。

  林薇想了想說:“我先跟貝貝談談這件事吧。”

  和絕大多數父母相比,林薇和宗紹在孩子的教育上是比較開明的,在遇到事關孩子的大事前,他們總會先跟孩子們商量,綜合他們的意見做出決定。

  於是第二天,林薇跟貝貝提了想將她房間隔成兩間的事。

  滿五歲後,貝貝就從兩個哥哥的房間裏搬了出來,剛開始她很不適應,但一年多下來她已經習慣了現在的房間。

  因此剛聽到爸爸媽媽想把自己房間弄成兩間,自己睡的地方會少一半時,貝貝有點難以接受。

  但當貝貝得知媽媽請保姆的原因時,貝貝的態度軟化了下來,隻低著頭問:“媽媽,我們家一定要請保姆嗎?”她不太能想象家裏多個陌生人的情況。

  林薇解釋說:“主要是爸爸和媽媽都很忙,以後做家務的時間會越來越少,需要請個人回來幫忙做家務,不然我們家要變成垃圾堆了。”

  “啊?”貝貝張大嘴巴。

  “你想家裏變成垃圾堆嗎?”

  貝貝連忙搖頭,她才不要住垃圾堆裏:“我可以住小小的房間。”

  征得貝貝的同意後,林薇和宗紹很快請人改造了她的房間,新房間雖然小了點,但床和櫃子該有的都有,貝貝對新房間還算滿意。

  而住家保姆到來後,林薇也能抽出更多時間在工作上。

  這一年裏,林薇實現了二連跳,不但級別上來了,工資也翻了倍。再加上固定的房屋租金,林薇和宗紹年底不但還清了欠債,還攢下了一筆錢。

  不過家裏存款最多的還要數瑞瑞,中考他又是全市第一,學校和區裏都給了獎金,而且金額豐厚,比小升初那會翻了至少一倍。

  再加上他班裏語文老師很喜歡他寫的作文,在班裏讀了還不夠,每次都會給他投稿到雜誌報刊。雖然每次稿費都不多,但兩年攢下來也有大幾十。

  跟瑞瑞的存款比起來,明明和貝貝的存款就不夠看了,倆兄妹都是月光族,存款從來沒超過十。

  因此,明明和貝貝每次嘴饞了,就會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向瑞瑞,用眼神示意:弟弟/哥哥,飯飯,餓餓!

  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