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獲全勝
  第73章 大獲全勝

    在李昶的親自督戰之下, 蘭陵守軍付出無數人命的代價,總算是守了下來。

    等到中午陽光灼烈之時,萼綠華不得不下令鳴金收兵, 讓士兵暫時退下休息。而城牆之上的守軍亦得到了喘息之機。

    下午,天剛交申時,萼綠華便下令整軍再戰。

    這次萼綠華改變戰術,一麵下令強攻城牆, 一麵命人用弓箭將寫就的招降令射入城中。

    這招降令寫著凡南周軍士, 若肯歸降北梁,不但不傷性命, 保留原有軍級,更可領一筆可觀的安身費。若是能帶著李昶、謝之棠等南周軍中高層人物的人頭,更是可以領上一份大大的賞金,升官發財也都非難事。若是平常,南周北梁之仇恨深重,這樣的招降令自然無法奏效, 可是此刻蘭陵城隨時可破, 在生死之間的巨大壓力之下, 這封招降令便是給南周士兵留下了退路。人一旦有了退路,往往便失去了繼續向前的動力。

    謝之棠惱羞成怒,下令將所有射過來的招降令盡數焚毀。可是已經於事無補, 李昶早上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軍心已慢慢潰散。

    在已經逐漸機械和麻木的戰鬥中, 雖沒有一個人敢喊出“我要投降”的話, 但敗戰之勢已不可避免。

    城牆的戰鬥已經趨於白熱化, 越來越多的北梁士兵攻上城牆, 進入城中, 與南周士兵展開最為激烈的巷戰。

    李昶站在城中最高之處的塔樓之下, 心中一陣苦澀。

    自己終究是敗了。

    “王爺——”他聽到有人在叫他,卻絲毫不想回應。

    “敗了,哈哈哈哈哈,……我敗了,哈哈哈哈……”李昶的笑聲沙啞而癲狂……

    不斷有羽箭朝他的方向射來,他亦懶得躲避。與其敗戰回去接受所有人的嘲笑與指摘,他寧願死在這裏。

    “王爺……”謝之棠急得大叫。他手中長劍左揮右砍,終於將所有的羽箭掃落,卻已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大聲喊道:“王爺,我們還沒有敗,你看看那是什麽——是援軍,有援軍來了,我們有救了……王爺,你看那邊……”

    李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天邊夕陽西沉,晚霞將大地染成一片金色,而在那片金色之中,分明出現了一道青黑色的線條。那青黑色的線條逐漸擴大,若江河潮湧,如巨浪奔騰,馳騁在遠方的原野之上。

    近了,越來越近了,那青黑色洪流就像一柄尖刀一樣紮入了北梁軍陣之中。北梁的後軍在青黑色巨刃的衝擊之下,竟然被一刀斬成兩段。

    首先出場的是竟陵軍中的騎兵方陣,他們橫衝直撞,手持長矛,左衝右突,迅速將北梁大軍的陣形切亂。接著便是刀兵方陣,他們列陣向前,左手持盾,右手持長刀,從戰場之上碾過,留下遍地血紅。最後麵的則是弓箭手,竟陵軍的箭術稱雄天下,足以在兩百步開外命中敵人,在長刀陣尚未與敵軍短兵相接之時便已先一步壓製住了敵人。

    北梁後軍陣形大亂,萼綠華手中揮著令旗,拚命指揮軍隊反擊,可是戰線太長,前軍已經深入蘭陵城內,倉促之間又怎能掉頭向外。幾個來回之間,就已經被竟陵軍包圍分割,各個擊破。

    正黃色的梁軍旗紛紛倒地,取而代之的是一麵麵玄黑色的竟陵軍大旗。

    “是他,是竟陵王……”此刻李昶不知自己是喜是悲,是該感激還是該怨恨。他馳目遠望,在千萬人中尋找那道讓他恨極的身影,卻出乎意料的沒有找到。

    不對,李放率軍打仗素來都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的。他下意識向最中間的竟陵王旗看去,卻見那青黑色的軍陣中衝出了一名紅裳白馬的女子,那女子手持彎刀,一馬當先,如同一道最淩厲的閃電突入北梁軍陣之中,熾目的白光之後便是一片濺起的血光。在她身後,萬千勇士跟隨她刀鋒的方向,大步向前,所過之處,梁軍人人喪膽,潰不成軍。

    她黑發如墨,眸如天星,容顏秀美,眼中滿是冷殺肅然,一身紅色大氅,在黃昏的戰場上更顯英姿颯颯,美得讓人不敢呼吸。夕陽斜照著荒涼的戰場,一縷夕照落在她手上彎刀,反射出耀目的光華。可這光華猶不及這女子的絕代風華。

    疑問頓時浮現在他的心頭:“不,不是竟陵王,這女子是誰?”

    謝之棠見到事有轉機,已經第一個衝了下去,大喊道:“大家衝啊,援軍到了,援軍到了。竟陵王來救我們了——”

    “我們還沒有輸——大家一起衝出去,殺光梁狗——”

    城牆之上的士兵早已看到了遠方那道青黑色的洪流,亦是激動得大喊:“兄弟們,衝啊,是竟陵王,是竟陵王來救我們了……”

    竟陵王素來有“戰神”之名,在南周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李昶素來並不允許軍中宣傳李放的諸多豐功偉績,然而軍中素來崇拜強者,又怎麽可能完全瞞得住。聽說竟陵王率軍來援,大家有救了,城中軍隊心中頓時吃了一粒定心丸,紛紛鼓起餘勇,拿起武器朝進入城中的北梁士兵砍殺而去。

    如果有勝利的機會,誰又願意成為敵人的俘虜,背上叛徒的罵名呢。

    還留在城中的北梁士兵慘了,想進卻無後援,想退亦不得出,隻好投降、淪為俘虜。

    萼綠華掌控三路大軍,共三十萬之眾,若論總兵力,遠在竟陵軍之上。可是卻分三個方向攻城,此時首尾不能兼顧。等到她下令另外兩部大軍合圍之時,中軍已經被竟陵軍衝的七零八落。而圍城的壓力稍緩,謝之棠就下令打開城門,命城中大軍出城與北梁大軍野戰。

    北梁軍苦戰一天,又兼新敗,哪裏及得南周兩軍士氣如虹,很快便被殺得丟盔棄甲。

    等到夜幕降臨之時,萼綠華見大勢已去,隻好帶著剩餘的兵馬倉皇向北方撤退。

    卓小星亦不追趕,她這幾日率軍疾行,緊趕慢趕才終於在北梁大軍攻破蘭陵之前到達戰場。

    事實上她在早晨萼綠華下令攻城之時就率軍到達了蘭陵城附近,卻按兵不動。直到黃昏之時,等到北梁軍人人疲乏,且一部分已攻入城中、收尾不能相顧之時這才下令全軍總攻,一舉得勝,可是縱然如此,人馬亦需好生休息。

    北梁軍匆匆撤走,駐紮的營地尚來不及收拾,倒是省了他們的功夫,卓小星一邊下令軍隊就地休整,一邊抬頭看向不遠處走來的兩道人影。

    其中一人眉寬目廣,氣度華貴,看起來一表人才,隻是眉目間頗有些陰鬱。另外一人身材高大,氣宇軒昂,氣機深沉,看起來武功不俗,正是廣陵王李昶與謝之棠。

    雖然兩人看起來像是廣陵王軍中的首腦人物,然而卓小星她素來在北地長大,對於廣陵王亦隻是聽聞而已,至於謝之棠更是聽也沒有聽過,更遑論認識,不由雙眼去看向一旁的長史高雲驂。高雲驂本是李放心腹,奉李放之令協助卓小星掌理軍事。高雲驂雖然並沒有親見過李昶,但是一見李昶一身的冠帶衣裝,也猜得七八分,隻是竟陵軍在南周的地位與廣陵軍比就是二娘養的,對李昶又怎會有好感。雖見卓小星眼中探問之意,卻並不答話,亦不上前見禮,隻裝作不認識。

    卓小星見他不應話,自己對南周本就不熟悉,更不敢隨便攀談,隻好滿臉猶疑的等兩人自報家門。

    李昶當慣了王爺,本想著既然李放不在,自己親自前往竟陵軍中探問本是紆尊降貴,本該大禮迎駕,反倒是被晾在一旁,這樣一來,氣氛就無比尷尬了。好在他知道自己能撿回一條小命,多虧了眼前的竟陵軍,當下不便發作,捏捏鼻子也就認了。

    可是有人不肯認,眼見竟陵軍怠慢無禮,謝之棠眼中閃過怒色,語氣生硬道:“這位乃是南周廣陵王,亦是我廣陵軍的主帥,爾等身為南周臣屬,見到王爺,焉敢不拜?”

    卓小星聞言倒是一愣。她雖身為卓天來之女,但是自幼便長於草莽之間,鳴沙寨眾兄弟雖奉她為首領,但是彼此身份平等,從來沒有誰拜誰的道理。即使後來到了襄陽,李放以竟陵王之尊,對待下屬與百姓亦是平易近人,她心中倒是從未升起見了李昶要大禮迎拜的心思。見謝之棠言語不善,心中已隱隱有了怒氣,冷冷道:“我乃涼州人氏,並非南周臣屬,不過是受竟陵王之托,率軍一解蘭陵之圍。如今蘭陵之圍已解,我軍尚需休整,就不招待二位了——”

    謝之棠碰了一鼻子灰,正要發作。李昶聞言心中一動,喝退謝之棠,溫言道:“手下人無禮,請姑娘息怒。姑娘方才言道是涼州人氏,不知姑娘芳名?”

    卓小星見李昶態度還算和氣,答道:“我叫卓小星。”

    “不知姑娘與已故柱國大將軍,涼州都護卓天來有何關係?”

    “正是先父。”

    卓小星見到李昶一雙黑色的眼珠直勾勾地往自己身上看,好像自己欠他東西一樣,直看得人心裏發毛。不對,說起來自己好像還真欠了他東西,不過那一切隻是慕容青蓮的騙局而已。

    她想了想又道:“王爺,雖然我確實曾經受托將龍淵劍送到金陵交給王爺,然而此事本為北梁陰謀,並非我不守承諾。對了,我曾在巴蜀見到王府的少傅謝王臣謝公子,此事他亦知情。”她回望四周:“對了,謝公子呢,他為何不在這裏?”根據她的情報儲備,那位謝王臣不是廣陵王的頭號心腹嗎,她本以為這次來到蘭陵可以見到謝王臣一謝他相贈的“萬金丸”救了自己一命。雖然承他情的是李放,然而自己作為最後的受惠者,無論怎麽說也該親自致謝。

    聽聞謝王臣之名,對麵兩人臉上不約而同閃過了尷尬之色,李昶吞吞吐吐道:“謝王臣另有其他要務,所以不在這裏。這位便是他的族弟謝之棠,暫時代理他的職事。”

    卓小星見到他們神色古怪,以為謝王臣是接到了什麽不便向他人吐露的神秘任務,哪裏想到謝王臣的神秘任務竟會是刺殺竟陵王李放。

    李昶心情亦是複雜,竟陵王難道真的不在大軍之中,難道謝王臣真的得手殺死李放?不可能,若是竟陵王身死,竟陵大軍定不可能還出現在這裏。

    他小心翼翼問道:“沒想到大哥竟然會將大軍交給卓姑娘掌理,不知大哥如今身在何處呢?”

    卓小星神色一冷,淡淡答道:“竟陵王另有軍務,不便前來。”想到李放,卓小星心中沉甸甸的。自淮陽出發以來,她一路亦派出斥候打探,後路並沒有收到北梁大軍的侵擾追襲,卻也沒有得到李放的消息。李放的計劃成功了,他竟真的將慕容青蓮五萬大軍拖在淮南,可是三千對上五萬,李放的命運又是如何?他還活著嗎?

    如論如何,她亦不敢將李放身陷重圍、可能戰死的消息告知李昶。自己雖受李放之托成為竟陵軍主帥,可是畢竟並非南周之人,如果李放戰死,很難保證李昶不會對這支軍隊生出覬覦之心。反正如今蘭陵之圍已解,自己明日就率軍西歸,至於廣陵軍讓他們從哪裏來回哪裏去——

    她想了想,正打算再次開口送客,突然副將史經武衝了過來,大喊道:“卓將軍,不好了,我們剛才審問北梁軍中的俘虜,打聽到了王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