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結局 下
  今日新科進士領職入朝,填補空缺,朝中前所未有的熱鬧。

    

    “今賢才入殿,不可無明主。臣等叩請靜王殿下登基,綿延國運!”

    

    幾個眼觀六路的文官聯名,再三拜請寧殷登基為帝。大多為附和客氣之詞,畢竟寧殷往日都是對他們視若罔聞。

    

    但今日靜王殿下坐在金鑾殿中唯一的一把血檀交椅上,漫不經意地掃視一眼烏壓壓跪拜的新舊朝臣,竟是破天荒開了金口。

    

    這回他既不是抄誰的家,也不是革誰的職,而是涼涼道:“那還跪著作甚?登基封後大典,要本王親自操辦不成。”

    

    殿中霎時安靜下來。

    未料寧殷這次答應得這般爽快,光可鑒人的地磚上,映出各位文武重臣各異的神情。

    

    尤其是暗中想站小皇子,好借機操控朝局的那幾位,麵色頗為驚慌複雜。

    

    “殿下臨危受命,乃我朝之福!”

    幾位禦史台的言官最先站出,控製朝中風向。

    

    禮部尚書也接上話茬:“臣即刻安排祭天登基大典!”

    

    大將軍虞淵和兒子虞煥臣交換了一個眼神,短短一瞬,思緒疊湧,又歸於平靜。

    

    仿佛做出了重大的決定,父子二人出列再跪,朗聲道:“臣等願追隨殿下,匡扶社稷!”

    眾臣如夢初醒,紛紛附和:“臣等願追隨殿下,匡扶社稷!”

    

    一樁大事,就這樣在朝臣的揣測中落下帷幕,無人敢置喙。

    

    虞靈犀抽空,去了一趟大理寺。

    

    前來迎接的年輕官吏穿著一身鬆綠官袍,麵白目朗,自帶一身清正之氣。

    

    他朝虞靈犀一拱手道:“文書核對無誤,娘娘稍候。”

    惜字如金,內斂肅穆。

    

    虞靈犀認出了這張古板清秀的臉,不由微微一笑:“是你,周蘊卿。”

    周蘊卿麵上劃過些許訝異,頷首道:“娘娘還認得在下。”

    

    “自然認得。”

    虞靈犀記憶裏向來不錯,去年七夕時就對他的相貌留有印象,“周大人以後,會成為大理寺中最出色的少卿。”

    

    周蘊卿年輕,即便得靜王賞識,初入朝堂也不過領了從六品的寺丞一職,距離大理寺少卿的職位還遠著……

    

    然而虞靈犀是誰?那是靜王藏在心尖上的人,當初挾持她的三皇子殘黨餘孽,至今還在大理寺牢獄的底層受著生不如死的酷刑。

    她的一句誇讚,自是比聖旨還靈驗。

    

    得了讚賞,周蘊卿亦無半分沾沾自喜,不卑不亢道:“娘娘謬讚。”

    

    “對了,清平鄉君雖然性子不拘小節,行事大咧了些,但極為重情重義,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虞靈犀點到為止,“周寺丞若不嫌她處境窘迫,還請念在當初資助之恩,待她寬厚些。”

    

    提及唐不離,周蘊卿寡淡清冷的麵容才多了幾分恭敬:“臣明白。”

    

    話剛落音,兩名吏員親自領著一道素白的身影入殿。

    

    虞靈犀從座上抬首,看見了站在兩名吏員後的薛岑。

    在大理寺中關了近一個月,他看上去瘦了一些,風華絕代的溫潤褪成蒼白的憂鬱,如同明珠蒙塵。

    

    但他的眼睛依舊溫良幹淨,看著明麗無雙的雲鬢美人半晌,幹燥的唇幾番翕合,撩袍行禮道:“罪民見過二……王妃娘娘。”

    

    稱呼在嘴邊拐了個彎,顯得格外幹澀。

    

    “薛二公子請起。”

    虞靈犀抬臂,虛扶起了他。

    

    薛岑轉過頭輕咳一聲,兩家浮現些許淺紅,是百花殺的殘毒在他體內作祟。

    

    虞靈犀轉頭,命侍從將早就準備好的包裹奉上。

    

    見到那滿滿當當塞滿包裹的珍貴物件,薛岑一愣,隨即搖首道:“將死之人,不敢承娘娘恩惠。”

    

    他的眼睛,始終不敢望向虞靈犀的方向。

    明明她那麽溫柔耀眼,耀眼到隻需遠遠瞥上一眼,就能逼出他的淚光。

    

    “我也承過你的恩惠。”

    

    虞靈犀起身,將包裹中的物件一樣一樣打開給他看,“這是我讓人煉製出來的解毒丸,有足足一年的份量,可暫時壓製你體內毒性。這是通關路引,還有我親筆所寫的引薦信,從京城往北一路去雁城,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藥郎,他會幫你……”

    

    聽到這,薛岑才明白虞靈犀的意思。

    

    “娘娘這是,要放我走?”

    薛岑胸膛起伏,艱澀道,“我罪孽深重,唯有以死謝罪,娘娘怎可……”

    

    “是夫君的意思。”虞靈犀刻意搬出寧殷。

    薛岑一愣,心中苦味悠長。

    

    “何況罪孽深重之人,已受到應有的懲罰。薛二公子若消極尋死,死如鴻毛之輕,那才真真叫人瞧不起。”

    

    虞靈犀淺淺一笑,溫聲道,“就當是登基大典前的大赦天下,去吧。人總要為自己活一次,山高海闊,任君遨遊。”

    

    人總要為自己活一次。

    輕柔的話語,卻有著振聾發聵的力量。

    

    薛岑回想起自己短短二十一年的人生,活於父輩庇護之下,永遠都是被家族被動裹挾著前行。當家族露出華麗外表下的肮髒黑暗,信仰崩塌,他好像一下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方向。

    

    飲下毒-藥,既是為了向虞家贖罪,也是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薛家。

    他從未想過活著解決問題,以大義凜然的行徑,來掩飾內心以死逃避的懦弱,何其可笑!

    

    心中迷障散去,薛岑濕紅了眼眶。

    

    他還未來得及收攏薛嵩的骸骨,還未來得及看一眼革職出京、病危的祖父,他還有許多許多的事可以做……

    

    薛岑抬起眼來,像年少時那般溫和地望向她,緩緩攏袖躬身道:“薛岑,多謝娘娘!”

    

    “那麽,再見。”

    虞靈犀點點頭,與他錯身出了大殿,走入萬丈斜陽之中,鍍著金粉的身姿挺拔窈窕,隱約搖曳著耀目的威儀。

    

    出了大理寺,便見一輛馬車停在階前。

    車簾半開,裏頭深紫王袍的俊美青年閑散斜倚,正撐著腦袋看她。

    

    虞靈犀眼睛一亮,鬆開搭扶著著胡桃的手,笑吟吟提裙上了馬車:“你怎麽來了?”

    

    “接人。”寧殷挪動手指,點了點身側的位置。

    

    於是虞靈犀挨著他坐下,膝蓋有意無意隔著衣料輕蹭他的腿彎,笑得無瑕:“夫君朝中事務繁忙,還要抽空來接妾身,真是體貼。”

    

    話為落音,人已到了寧殷懷中。

    

    “歲歲去見了討厭的人。”他眸色深深,俯身啄了啄她的眼睫。

    

    “有本王討厭之人的味道。”他往下,咬了咬她精致凹陷的鎖骨。

    

    虞靈犀覺得寧殷特別有意思。

    他耍瘋時對他自己的身體極狠,割頭發、刺青乃至於割掌放血,眼都不眨一下。然而對她吃味,話說得再狠,也隻敢用嘴懲罰她。

    

    因為知道他異於常人的珍愛方式,虞靈犀才格外心疼。

    

    “有些事因我而起,自然也要由我結束。”

    

    虞靈犀癢得打了個哆嗦,止住寧殷繼續往下的嘴,“何況釋放薛岑之事,不是你昨晚親口答應了的麽?”

    

    寧殷眼尾一挑:“我昨晚何時說過?”

    

    “……”

    虞靈犀滿腦子都是急促的金鈴聲和寧殷胸口鮮紅的刺青,不由臉頰一熱,軟軟惱了他一眼。

    

    寧殷笑得愉悅,讓她看著他,就像昨晚一樣。

    

    “不如,歲歲幫本王回憶一番?”

    馬車搖晃,他低沉好聽的嗓音卻四平八穩,“今夜想搖鈴鐺,還是印章?”

    

    虞靈犀不想理他。

    

    入夜,寢殿燈影明媚,榻上美人烏發及腰,斜倚而坐。

    是和美人璽上一樣的妝扮姿勢,隻是溫香軟玉,白得耀眼。

    

    “墨玉印章哪有真人有意思?”

    虞靈犀打了個哈欠,忍著春末的涼意,望著身披一身清冷水汽而來的寧殷,“像嗎?”

    

    寧殷在榻前頓了頓。

    因他習慣於掌控一切,習慣於虞靈犀的溫柔縱容,倒忘了當初她才是那個最擅撩撥的人。

    

    寧殷嘴角揚了揚,傾身欣賞。

    

    虞靈犀卻是按住他:“這章,自然是由我蓋在你身上。”

    她刻意加重“上”字,大有馴服馭龍的野心。

    

    寧殷眯起了眼眸,壓迫感漸漸侵襲。虞靈犀卻是一咬唇,大著膽子蓋章,然而畢竟沒有以下犯上的經驗,蓋得磕磕碰碰。

    

    許久,寧殷發出一聲低啞的悶笑,慢條斯理道:“不如我跪你?”

    容不得拒絕,視線陡然翻轉。不敬鬼神、不拜天子的靜王殿下,為她跪了半宿。

    

    ……

    四月初,登基大典如期舉行。

    

    天高雲淡,皇旗獵獵,百官宮人肅穆而立,恭迎登壇祭天地社稷。

    

    虞靈犀烏發高綰,鳳冠花釵,畫著精致大氣的妝容,一身織金鳳袍葳蕤拖地。而她前方,一襲玄黑冕服的寧殷挺拔俊美,淡漠的側顏透著睥睨天下的威嚴。

    

    按照禮製,皇後應落後於天子一步。

    

    然而在登上長長的白玉階前,寧殷卻是停住了腳步,當著百官禁衛的麵牽起虞靈犀的手,與她並肩踏上石階。

    

    虞靈犀一緊,隨即明麗一笑,扣緊了他硬朗修長的指節。

    邁上最後一級石階,旋身而望,天地浩瀚,江山殿宇盡收眼底。

    

    雄渾的號角吹響,眾臣叩首,山呼陛下萬歲,皇後千歲。

    呼聲回蕩在宮中,震耳欲聾,虞靈犀以餘光瞥著身側的寧殷,眸色是從未有過的明亮。

    

    前世那個陰鷙的瘋子終於站在了陽光下,站在頂峰,堂堂正正的接受眾臣叩拜。

    

    冗長的祭祀過後,便要入金鑾殿接受百官的朝拜。

    

    巍峨的大殿漆柱殷紅,金龍盤旋而上,最前方的龍椅已經置換過全新的,因為寧殷嫌髒。

    老皇帝用過的臣,使過的物件,他都嫌髒。

    

    虞靈犀坐在了龍椅旁邊的位置,百官井然入殿,再拜叩首。這麽近的距離,虞靈犀看到了最前排的阿爹,他望向自己的目光是那樣的慈愛而有力。

    

    新帝登基當日,通常都會頒布一道聖旨籠絡民心,譬如大赦天下,亦或是減免三年賦稅。

    

    連戶部尚書也建議道:“如今燕人縷犯我朝邊境,引起百姓恐慌而至糧價飛漲。若陛下能減免賦稅,澤被眾生,乃天下福祉!”

    

    一些人點頭附議,俱是等待座上看似閑散,實則極具淩寒壓迫的年輕新帝開口定音。

    

    “燕人南下殺人劫掠,你們不想著怎麽把東西搶回來,卻讓朕減免賦稅。”

    寧殷嗬笑一聲,“揚湯止沸、粉飾太平這一套,倒讓諸位玩得挺明白。”

    

    此言一出,戶部尚書惶然下跪:“老臣愚鈍,求陛下指點!”

    

    寧殷叩了叩龍椅扶手,抬眸道:“殺回去。”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新帝登基第一件事便是驅逐外患,這可是建朝以來頭一遭!稍有不慎,則會被扣上“窮兵黷武、好戰喜殺”的帽子。  這……這實在是一個劍走偏鋒的決定。

    隻有虞靈犀知道,寧殷是要用燕人的血來立威。

    

    減免賦稅隻能讓百姓稍稍好過三年,而三年避戰,足夠將剛剛崛起的燕人養得膘肥體壯,更加難以對付。而此戰若勝,震懾天下,才是激起士氣、一勞永逸的法子。

    

    仗要打,但不是前世那般的打法。

    

    “燕人今日劫掠糧草,明日便是攻奪城池,殺我子民。步步蠶食,永不饜足。”

    

    虞靈犀端坐鳳位之上,一字一句清越道,“他要戰,我便戰。我衛朝沒有懦夫!”

    

    寧殷瞥過眼,望著她的眸中蘊著恣意的笑意。

    

    她說她要站在他身邊,而非身後。

    原來,不知是說說而已。

    

    殿中,大將軍虞淵主動出列,聲音渾厚道:“臣願請纓,為蒼生一戰!”

    

    緊接著,虞煥臣出列:“臣請隨父親出征,驅逐燕人!”

    聲音回蕩在殿中,振聾發聵。

    

    寧殷慢條斯理道:“難得有虞將軍這樣的聰明人。”

    

    一錘定音,朝中不少觀望之人紛紛跪拜,齊聲道:“陛下聖明!皇後英明!”

    

    接下來的日子忙碌而充實。

    虞靈犀做靜王妃時,整日除了散步看書,便是休憩烹茶,日子清閑得近乎無聊。

    

    而此番剛做皇後,許多東西都要慢慢學,忙得腳不沾地,別說烹茶,便是坐下來好好喝口茶都是奢侈。

    

    可虞靈犀並不後悔,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決策,都有著莫大的意義。

    

    因要出兵迎戰,軍費開支極大,虞靈犀便著手裁減了一半宮人數量,遣散未生育的先帝妃嬪,開源節流,為寧殷分擔壓力。

    

    正吩咐女官去辦此事,便見殿中走進一人。

    

    不上朝時,寧殷不常穿龍袍,隻穿著一身殷紅的常服負手踱來,襯得麵容冷白清冷,深邃俊美。

    

    “你來啦,奏折都批閱完了?”

    虞靈犀親手給他斟茶,展開明媚的笑來。

    

    寧殷嘖了聲,撩袍坐下:“歲歲不關心我,倒關心奏折?”

    

    虞靈犀以名冊遮麵,隻露出一雙杏眼:“哪有?”

    

    寧殷瘋是真的,聰慧也是真的,堆積如山的奏折在他麵前就像捏泥一般輕鬆,再難的問題熬上半宿也能解決。

    

    雖然他時常批閱到一半就摔了奏折,盤算去抄個不聽話的大臣全族,亦或是將“拖下去砍了”掛在嘴邊,將身邊人嚇得夠嗆。

    但不可否認的是,虞靈犀對他的手段欽佩到近乎嫉妒的地步。

    

    她自恃不笨,但在寧殷麵前終究差了些火候。

    若有他一半的雷厲風行,也不至於光是裁減宮人便忙了近十日。

    

    見寧殷看著自己,虞靈犀忙將手頭的事情匯報:“出征北燕之事,有阿爹和兄長在,你不必擔心。”

    

    前世寧殷手下沒有能行軍打仗的出色武將,所以一場戰爭才拖了兩年,耗盡人力財力,引來罵聲無數。

    

    這輩子有父兄在,且朝中奸佞已拔除,必定不會再步前世後塵。

    寧殷似乎對此事並不關心,依舊看著她。

    

    虞靈犀又道:“我將宮人數量裁減為一半,每年可省下至少七萬兩開銷。有幾位沒生育的老太妃不願出宮,小鬧了一陣,不過已經擺平了。”

    

    見寧殷還望著自己,虞靈犀有些心虛了,反省了一番,方拉了拉他的衣袖:“怎麽了,寧殷?”

    

    莫非哪位大臣做事說話出了錯,惹著他了?

    正想著,眼前一片陰影落下。

    

    寧殷伸指碰了碰她眼底淺淡的疲色,而後將她手中的名冊抽出來一扔。

    吧嗒一聲輕響,將殿中立侍的宮女駭得一顫。

    

    虞靈犀眨眨眼:“怎麽……”

    話未說完,寧殷已攥住她的手腕,拉著她出了大殿。

    

    外麵陽光正好,雲淡風輕。

    

    空氣中浮動著暮春的花香,沒了料峭的寒意,卻又不顯得燥熱。虞靈犀被寧殷拉著走過長長的宮道,淡金的裙裾飛揚,直到禦花園的海棠霞蔚鋪展眼前,她才明白寧殷是特意帶她出來散散心。

    

    虞靈犀本不喜歡海棠,前世趙府就種著大片海棠花。

    

    “不喜歡?”

    寧殷看出了她那一瞬的遲疑,隨即了然的樣子,“砍了。”

    

    侍從動作很快,真的開始伐樹掘花。

    

    眼看著海棠花要慘遭毒手,虞靈犀哭笑不得:“別!砍了重新栽種,又得花上千兩銀子。”

    她好不容易才省出來的銀子呢!

    

    怕寧殷真的將海棠苑夷為平地,虞靈犀隻好拉著他繼續往前。

    

    前麵是一片山茶,大朵大朵層層疊疊,開得極美。

    沿著花苑走了兩刻鍾,隱隱露出一座凋敝陰冷的宮殿,以高牆圍攏,密不透風。

    

    身側的寧殷目光一頓,緩下了步伐。

    

    虞靈犀並未察覺,抬手遮在眉前道:“前麵是什麽宮殿?怎麽如此荒蕪?”

    

    “朝露宮。”寧殷道。

    “什麽?”虞靈犀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

    

    “朝露宮。”

    寧殷又淡淡重複了一遍,“它還有個名字,叫冷宮。”

    

    虞靈犀想起來了:這裏是先帝關押寧殷母親的地方。

    寧殷在此處過了十二年煉獄般的生活,然而逃離煉獄,又墜入另一個煉獄。

    

    虞靈犀一時看不懂寧殷眼底的黑寂是什麽,她隻感到了綿密的痛意。

    

    “我們換條路走吧。”

    她體貼地握著了寧殷的手指,朝他淺淺地笑。

    

    寧殷眼底重新浮現出光來,勾著興致的笑:“想不想進去瞧瞧?”

    虞靈犀搖搖頭:“不想。”

    

    “撒謊。”寧殷捏了捏她的尾指。

    虞靈犀的確想,有關寧殷的一切,她都想了解。

    

    但她知道這是寧殷不堪回首的往事,她不想他受傷。

    她可以往後偷偷前來看看,獨自心疼一會兒,再回去用力地抱抱他。

    

    但,虞靈犀低估了寧殷那股近乎自虐的狠絕。

    

    當他下定決心放下心防時,是願意將心底的傷口血淋淋撕開,然後捧到她眼前展示的。

    

    “這是那個女人關押我的小屋。”

    寧殷指了指側殿耳房,“每次我不聽話,便會鎖在這裏頭關上一夜。”

    

    當然,如果老畜生來找她過夜,他也會被關進這裏麵,聽著外頭斷續傳來的難堪哭喊,絕望地捂住耳朵。

    

    “有一次那個女人被折騰得發病了,忘了我還在黑屋裏,我在裏頭呆了兩天一夜才被人發現。”

    

    寧殷用若無其事的嗓音,說著令人毛骨悚然的話語,伸手推了推,腐朽的門板應聲而倒,揚起一地塵灰。

    

    他抬袖遮住虞靈犀的口鼻,將她攬入懷中,朝逼仄的黑屋裏望了眼,意外道,“竟然這麽小?兒時呆在裏麵,總覺得又黑又空蕩。”

    

    “小孩的身形小,所以才會顯得屋子空蕩。”

    虞靈犀說著,已能想象幼年的寧殷如何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裏,縮成小小一團顫抖的模樣。

    

    呼吸一窒,她拉著寧殷往外走。

    

    可院子裏的記憶也並不美好。

    

    “七歲從此樹上摔下來過,為了撿別人不要的紙鳶。”

    他望著院中那株枯死的歪脖子槐樹,眯著眼道,“真蠢。”

    

    再往前走,便是落滿塵土枯葉的石階。

    

    “這裏,是那個女人罰我下跪的地方。”

    

    寧殷又指著階前一塊嵌滿鋒利碎石的地磚,笑著給她介紹,“卷起褲管,跪上半個小時,膝蓋就會紅腫。跪上一個時辰,皮開肉綻,跪上一日,人事不省。”

    

    “別說了,寧殷。”

    虞靈犀再也聽不下去,壓抑道。

    

    而回憶如淩遲,施加在寧殷身上的痛苦隻會比她更甚。

    

    寧殷撫去她眼角的濕痕,過了許久,才湊過來低沉道:“那個女人一定羨慕我。”

    

    他的聲音是輕鬆的,帶著些許得意。

    

    “是的,她羨慕你。”

    虞靈犀抱住了寧殷,將臉埋入他的胸膛,“因為你比她幸福,因為……我愛你。”

    

    咬字很輕,但寧殷聽見了。

    他眯著晶亮的眸,像是贏了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像是贏了小黑屋中那個狼狽又無助的自己。

    

    牆邊有一抹紅,走近一看,是一株羸弱的鳳仙花。

    莖瘦葉蔫,瘦弱得仿佛風一吹就倒,但它依舊在石縫中活了下來,還開出了一朵火紅的花。

    

    “有花。”虞靈犀笑道。

    這座壓抑的囚籠裏,有生命在苟延殘喘,在熱烈綻放。

    

    “你知道嗎,鳳仙花是有蜜汁的。”

    她小心地摘下了那朵即將枯萎的花,遞到寧殷麵前,“不信你嚐嚐。”

    

    寧殷垂眸看著那朵著實算不上美麗的花朵,片刻,傾身俯首,就著她的手叼住了那朵花,輕輕含住。

    

    豔紅綻放在他的薄唇間,涼涼的,有些苦澀。

    

    虞靈犀輕巧一笑,拉著他的衣襟踮起腳尖,仰首吻住了他唇間的花。

    

    風起,樹影婆娑。芳澤輾轉,淡紅的花汁順著唇瓣淌下,又很快被舐淨。

    風停,陽光越過高牆灑落他的眼底。

    

    寧殷抬指抹了抹她如鳳仙花一般豔麗的唇,附耳道:“這蜜汁,不如歲歲的甜。”

    

    虞靈犀眸光瀲灩,氣喘籲籲道:“陛下,注意言行。”

    寧殷笑得很是愉悅。

    

    鬧了這麽一通,虞靈犀累了,便拉著寧殷尋了快幹淨的石階坐下,將頭靠在他寬厚的肩頭。

    

    片刻,隻聞涼風拂動積葉的窸窣聲響。

    寧殷垂眸,靠在肩頭的美麗皇後已然輕淺睡去。陽光越過高高的牆頭,鍍在她的上半張臉上,眼睫和發絲都在發光。

    

    寧殷記憶中的冷宮,隻有無盡的黑暗和陰冷。

    但現在,有光。

    

    在這裏睡覺會著涼,寧殷索性抄住她的膝彎,將她整個抱起,往坤寧宮的方向行去。

    

    紅牆金瓦,宮人紛紛避讓叩拜,一襲朱袍的年輕帝王抱著他的皇後跨過伏地的宮人,旁若無人,一步一步穩穩走過漫長的宮道。

    

    微風拂麵,金色的披帛長長垂下,如同金霧飄散。虞靈犀腰間的龍紋玉佩與寧殷腰帶上垂掛的瑞兔香囊相碰,輾轉廝磨。

    

    輕微的顛簸中,虞靈犀迷迷糊糊哼了聲。

    

    “寧殷。”

    “嗯。”

    

    “別怕。”

    “……嗯。”

    

    斜陽照在他們身上,長長的影子合二為一,雋美如畫。

    

    事事皆如意,歲歲常安寧。

    日日複年年,直至永恒。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