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仇由子雲
  密室裏靜悄悄的,隻有姬蘭的聲音。她似乎把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全部考慮到了。完美的計劃,完美的退路,眾人心悅誠服。姬蘭所展現出的才智儼然已經超越了自身年齡的界限。

  十四歲的豆蔻少女,即將迎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是否能在及笄之年改變被人操控的命運,姬蘭的十五歲顯得尤為重要。她已經沒有時間可以去揮霍了。

  “時辰不早了。先委屈諸位在軍營休息一晚。明日卯時,戴偏長會護送諸位離開。”

  祝史與諸師瑕上任後,以打理封邑為由,這才繞道來此密會。他們的隨從還在雲夢十裏外的驛館內歇息。

  “老夫留下小住幾日。舟兒也別走了。”

  姬章屢屢胡須。

  作為叔父看望下侄女,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

  “叔父不可留下,切莫引人懷疑。”

  聽到姬蘭的話,老人似有些不悅,板著張臉。姬舟見狀,忙勸說起來。

  “是啊!叔侄敘舊,有的是時間。還請叔父以大局為重。”

  “叔父疼惜蘭兒,待我兄妹猶如親父。蘭兒感念叔父恩情。待這裏的事忙完了。蘭兒自會趕往戚城與叔父相聚。蘭兒...實不願...嫁去他國。還請叔父見諒。”

  明顯侄女的情商很高,說出的話也中聽許多。姬章繃著的臉,漸漸舒緩下來。誰料,諸師瑕無事獻起殷勤,幫襯著說道:

  “是啊!司馬章,好歹也是四朝元老,就這麽點氣量?為了公子蘭,我諸師瑕赴湯蹈火。”

  姬章立時怒了。

  “你小子懂個屁啊!元兒那丫頭古靈精怪的。老夫這一把胡子都快被她拔光了。我躲在這裏,是不想見那小祖宗。沒事少在這兒攪和。”

  這幫人嘰嘰喳喳,開始扯起家長裏短來。聽得王詡一臉的懵逼。

  “這不是在密謀造反嗎?能不能重視一點的啊,喂!若是沒事,先放我回家睡覺好嗎?已經子時啦!老子明天還要上班呐!”

  心中一陣抱怨與呐喊。想來姬蘭的妹妹一定是個瘋癲的丫頭。將來可要遠離那喜好拔毛的小祖宗。王詡聳聳肩與司徒史相視一眼,二人皆是無奈的搖起頭來。

  不久後,密會結束了。衛戴忙著負責安頓四人的居所。寧長則拿著火把在前方引路,王詡與姬蘭握著短戈跟在後麵,三人像是巡夜的士卒,緩緩的向城中行去。再過幾天便要入冬了。深夜的風刮得臉頰生疼,已經能感受到即將到來的寒意。

  “你要小心身邊的下人。尤其是那舞姬。”

  “噢!主公說子靜啊?我知道...她是君上派來的奸細。”

  王詡若無其事的說著,姬蘭走在他前麵,表情甚是複雜。

  對下人這般稱呼,貌似過於親昵了。兩人相識至今,姬蘭亦不敢直呼王詡的單名,更何況王詡也未這般親昵的稱呼過她。頓時,女子醋意萌生。結巴的問道:

  “子...靜?你...莫不是...已將她...納為妾室?”

  王詡眼眸一亮,連忙順杆爬。

  “怎麽會?我也是被逼無奈的嘛。明年我就十六了。若是再無子嗣,按照主公頒布的婚嫁法令,衛詡便真的要娶那女子了。主公亦不願見到衛詡為了大業,家中不寧吧?”

  姬蘭頓了頓。

  “如今已還政與你,野中大小事務皆由你來做主。”

  王詡立時樂開了花。他們全村幾十對男女,都因婚嫁法令至今維持著假夫妻的狀態。這都一年了,若再不去修改,恐怕...許多重組後的家庭和他一般,開始假戲真做了。尤其,鐵匠風伯的婚事,至今令他耿耿於懷。此時,姬蘭幽幽的問道:

  “衛詡!我們...會成功嗎?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既然老板如此豁達,他也懶得藏著掖著,必須拿出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表麵看,似乎很完美。但是主公忽略了兩件事。”

  說到這裏,王詡謹慎的環視著四周。當街談論造反,他是有點心虛的。隨後,思量了片刻,斟酌著用詞。小聲說道:

  “第一,倘若僥幸成功。越、齊、晉、楚四國很有可能就此介入。外麵的關係太複雜,亦很難處理。想要得到天子的支持,更是不易。第二,朝歌那位並無太大的過失。若是彼此膠著,民心向背之時。主公何以爭取?又何以堅持呢?”

  姬蘭並非沒有想到這層利害關係。隻不過眼下時間緊迫,她隻能且行且看。女子沉默了良久。周遭安靜的氛圍,隻能聽見三人的腳步聲。

  “主公不必憂慮。這些事,詡已有對策。”

  不知不覺,三人已經行至邑主府門外。姬蘭很想與王詡秉燭夜談,然而事與願違,隻能作罷。女子對著她微笑惜別,正準備轉身入府。隻見王詡上前一步,說道:

  “明日午時,請主公酒肆一敘。”

  “不可!萬事小心。你我不必相見,下次再說吧。”

  王詡鬼魅的笑笑,模樣甚是奸詐。

  “主公在酒肆中飲酒。詡不會出現,亦不會留下書信授人以柄。放心好啦!”

  說罷,他揮揮手,轉身離去。寧長趕忙跟上,獨留姬蘭呆在原地。

  難不成酒肆內,暗藏密室?可這也不對啊。既不相見又不留下書信,那如何交流?

  姬蘭站了許久後,仍舊沒想明白。她不解的向府內緩緩行去。邑主府的大門隨即關上了。寧長護衛著王詡一路行至主街旁的巷道中,兩人什麽也沒說,各自返家。像是士卒例行巡視分管的街區一樣自然。

  王詡的家本就位於這條繁華主街的後方,他抬起頭會心的微笑。沒行出幾步便來到了自家的院牆外。

  漆黑的城市,小樓搖曳著燈火,如同燈塔般為他指引歸家的路途。暖黃色的燈光通過窗欞灑在院落中,妻子坐在窗邊守候的剪影,頓時讓他心中暖暖的。

  將那件軍服藏匿好後,尚未扣響屋門,便聽到女子自樓梯而下,傳來的急促腳步聲。

  “良人回來啦?妾身準備了薑湯,給您暖暖身子。”

  阿季推開門,瞧見歸家的丈夫,便要向屋外的廚房行去。

  “不用了。都這麽晚了。我們還是早些休息吧。”

  王詡推搡著阿季進入屋中,緊接著掩好屋門,帶上門閂。

  他知道,這固執的女子定會守在家中等他歸來。

  畢竟這時的民居,用的門鎖是木質的,內中沒有機關。箍在門上,連個鑰匙孔都沒有,僅僅用來嚇人而已。全靠屋門內的門閂防範盜匪。王詡深夜外出,阿季等候留門也是必然。他推著阿季向樓上行去。

  “對了!君上賜封的仆婢,今日可有登門見過夫人?”

  “倒是沒有。妾身今日一直待在家中。”

  “夫人若是喜歡鑽研醫道,去做便好,為夫支持。家中的事情還是交由下人去打理吧。我可不想夫人太過操勞。”

  “照顧良人起居,本就是妾身的責任。又何談操勞呢?”

  王詡捧起銅盆中的熱水,開始淨麵,阿季將毛巾遞了過去。

  “還說不操勞?這熱水定是我歸家前準備的吧?哎!夫人行行好,全當是幫我分憂好嗎?你想,宰府胥役文吏不過三十,光下人便有十一。整日裏打掃下庭院,可比夫人清閑的多了。”

  “他們亦是苦命之人,難得過上好日子。良人就莫要苛責了。”

  “我哪裏苛責他們?夫人就當做做善事,幫幫為夫。我整日既要忙碌野中政務,又要被那幫下人煩。他們是君上賞賜的,遣也遣不走,真是麻煩。夫人若是不管,那今後我就去你的藥廬躲清靜。”

  王詡眨巴著眼,一臉的委屈,求關愛。阿季拿他沒辦法,抿唇笑笑。

  “知道了。明個妾身就去宰府知會那幫仆婢。剛好前陣子,李大叔跟妾身提及為學館內的孩子加頓飯食。正愁找不到廚娘呢。”

  由於學館辰時三刻便開始教授學業。這一時間段同樣也是坊市、作坊上工的時間。許多學生隻好帶些幹糧,拿到學館裏吃。通常授業的時間要持續三個時辰,中途也不休息。而射、禦之術又極其耗費體力。學子昏倒的事情,時有發生。

  “好呀!好呀!最好把那歌姬也一同支去。”

  見丈夫使壞,阿季一邊嬌笑,一邊為王詡退去外袍。隨後,兩人裹著被子並肩倚在床頭。女間諜若是去當了廚娘,這倒是新鮮了。王詡想想就覺得有趣,心裏偷著樂嗬。

  “對了!忘了告訴你。明日為夫就把婚嫁的法令廢除。你把這好消息告訴風伯與張寡婦。兩日後,就給他們操辦婚事。這次一定要快,誰也攔不住。”

  阿季喜上眉梢。然而片刻後,又皺起眉來。

  “可張寡婦已經許人了。”

  張寡婦假結婚已經許人做了小妾。王詡用肩頭蹭了蹭阿季,挑挑眉,一臉的壞笑。

  “無妨!明日為夫就將張寡婦的版籍改上一改。坊中百姓也一並改了。”

  阿季很佩服丈夫的歪才。夫妻絮絮叨叨,說著家長裏短,直至醜時,才緩緩睡去。

  第二天,王詡一大早便去了府衙。頭一件大事就是修改戶籍資料,將那些假結婚的女子從男方的戶籍中遷出。工作著實繁瑣,而這事情又不能假手其他胥吏,畢竟影響不好。他一邊用小刀挑開串連竹簡的麻線,一邊揮舞著篆刀在空竹簡上刻字。

  隨後,喚來仇由子靜在一旁幫著串連竹簡。

  這時的戶籍記錄隨意且簡單。僅僅是對男性戶主的描述比較全麵。以簡潔的文字,概括一下家中的情況。而婚配後的女子,則隻注明原有的姓氏,就算是完成了。一戶標準的五口之家,基本五片竹簡就能總結完畢。留白的部分則是為將來的子嗣以及家庭成員是否有大功於國家或是犯罪的記錄而預備的。

  王詡每修改一名女子的戶籍,就要拆掉一片竹簡。刻字的事情,他早已習慣,然而麻繩編書,倒是沒那耐心。

  一個時辰過後,版籍整理好了。此時的王詡正拿著自己的戶籍,看著上麵關於阿季的記錄,不禁皺起眉來。

  “阿氏,衛女,季。”

  妻子的記錄真是有夠草率的。

  相傳阿氏,出自商朝伊尹之後,然而阿季的名字,明顯不是這麽來的。阿氏又與屙屎同音,聽上去極不文雅。於是乎,他大筆一揮。

  “姬姓王氏,衛女,季。乃靈王太子晉之後。”

  他知道阿季最在意自己奴婢的身份。反正姬晉的後人都在中山國,已經與北狄人繁衍生息了幾代。阿季本就能看出狄人的血統,正好借用王姓的出處。即使被人懷疑,衛國的官吏也不至於為這點小事跑去調查一番。豈不是蛋疼嗎?

  想到這裏,王詡將自己的戶籍資料拆下關於阿季的記錄,然而將偽造的身份一起遞給仇由子靜。女子一雙巧手,不一會兒就將竹簡全部整理好了。王詡指著銅案上散落的竹簡,叮囑對方。

  “子靜!將這些竹簡全部燒掉。”

  女子點點頭,開始整理案台。王詡則喚來胥吏,討論起野中的事務。

  入冬後,府衙的公務便會輕鬆許多。東城營造的事情已經安排下去,隻等司徒府的批複公文,便可征發勞役開始動工。先前還擔心,新上任的司徒與衛侯穿一條褲子。萬一拖延幾月批複,那就嚴重影響到雲夢來年的發展。如今錢糧兵馬都握在姬蘭一方,辦起事來也是順風順水,毫無顧忌。

  此刻,王詡與一眾胥吏談論著山裏那處鹽堿地建造製鹽作坊的事情。

  一名胥吏喜形於色,跪在在客座的案台旁,拱手說道:

  “卑下已命人查探過,並試著掘開那鹵水地。沒想到下麵竟是一處鹽礦。”

  “當真?”

  “絕無虛言。鹽礦的成色亦是上佳。”

  王詡大喜。那日與阿季談及此事。妻子還規勸他不要做這製鹽的買賣。畢竟內地的食鹽是沒法與齊國廉價的海鹽比拚價格。王詡也測算過,大抵製出鹽後的成本價與齊國販來的食鹽售價一致。基本沒什麽賺頭。不過他實在難以忍受,那淡黃色的鹽巴。想著自己有密實的棉布,過濾蒸餾幾遍,弄出些精鹽,走高端路線,再販賣給朝歌那幫權貴,肯定爆賺。不想踩了狗屎運,直接挖出鹽礦來。這倒是省去不少柴薪的成本。

  “很好!這事就交給你了,今日就辦。你去府庫調撥錢糧,招募藝人抓緊把作坊建立起來。最好入冬就能產出鹽來。”

  眾人欣喜,聊得熱火朝天。突然,堂內傳來“嘩啦”的聲響。王詡回頭張望,瞧見仇由子靜的腳下,散落了一地的竹簡。那些正是他交待女子拿去燒掉的版籍記錄。

  “婢子該死!這就收拾。”

  仇由子靜連忙躬身道歉,將散落的竹簡拾起。堂內片刻的安靜後,王詡等人又繼續談論起製鹽的事情。女子則抱著竹簡,小心翼翼的退入內堂。緊接著,她取來火盤開始焚燒。

  仇由子靜蹲在火盆旁,左手握著一枚竹簡,看著上麵簡短的字跡,隨即女子的眼波迷離起來。她的右手輕撫著地麵,摸索著腿邊散落的竹片,不時抓起一支,輕輕的丟入火盆。

  屋中彌漫著白色的煙塵。似乎這煙塵障目的感覺,絲毫沒有影響到她察看那行簡短的小字。仇由子靜魂不守舍的輕聲念叨:

  “阿季...阿季...”

  或者這普通的名字在衛國近萬戶的家庭中,出現的概率亦是極大的。就如同當街大喊一聲:“衛伯!你娘喊你回家吃飯了。”少說也有數人回頭。

  家庭中排行老四的女子以“阿季”來稱呼,亦不在少數。尤其是沒有姓氏,窮人家的女子。看上去,並沒有什麽好稀奇的。

  然而,她失散近八年的妹妹,也叫做阿季。仇由子靜依稀記得,那時的妹妹,年僅六歲,甚至還不會念自己的名字。

  “仇由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