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允中一麵派人回京城打探消息,一麵派人去和宛平、大興、房縣的富戶商量借糧之事。

    三縣鄉紳很給麵子,俱都來石景山下臨時的議事廳。

    白大人借口身體不適,沒有參加。

    元允中和項大人一起接待了這些鄉紳。

    眾人一番寒暄,剛要分尊卑坐下,外麵卻傳來一陣喧嘩,還有人大聲嚷著:“寧死不流放九邊!”

    “九邊千裏迢迢,與其死在流放去九邊的路上,還不如吃頓飽飯,就死在石景山腳下。好歹是皇城根下,風水好,死後還可以投胎到京城,吃飽穿暖!”

    “我們要吃飯!我們要活命!”

    那天在廡房項大人雖然給元允中出了個主意,可元允中覺得茲事體大,並沒有決定就這樣草率地把五萬人全都疏散到九邊去,這消息怎麽就突然傳了出去,引起了民變不說,還恰恰在元允中向三縣鄉紳借糧的時候。

    元允中神色微冷,項大人則笑著朝議事廳的眾人行了個禮,道:“失陪失陪,我去看看外麵發生了什麽事?”

    “既然挑著這個時候鬧事,想必不見到我是不會罷休的。”元允中卻攔了項大人,神色冷峻地道,“我們一起出去看看!”

    項大人皺眉。

    做官有做官的規矩,上峰還沒有決定的事,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外麵亂說的。

    他自認不管是他還是他身邊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偏偏消息卻傳了出去,當時在廡房的人都有嫌疑。

    他現在最想做的都不是安撫流民,而是把這個傳話的揪出來了。

    但在此之前,他得想辦法讓元允中相信他不是那個背後搗鬼的人。

    他隨著元允中出了議事廳。

    身後的議事廳裏頓時像炸了鍋似的,傳來那些鄉紳嗡嗡的議論聲。

    京城附近的縣城的鄉紳沒一個不盯著朝廷動向的,元允中糧沒有借到,原本就讓很多人懷疑元允中此舉不得帝心,若是再沒辦法安撫這些流民,恐怕今天這糧是難以借到了。

    拔刀的校尉把衣衫襤褸的流民死死地壓著,不讓他們闖進議事廳,可不斷圍上來的流民卻讓校尉們的防衛脆弱得如同馬上就會被衝垮的堤。

    項大人何曾見過這樣的情景。

    他臉色發白,心中暗暗湧起悔意。

    覺得流民就是流民,亂世用重典,應該支持白大人把他們都清剿了才是。

    元允中問身邊的護衛:“趙老伍的人都找到沒有?”

    護衛道:“找到了七個,還有五個人沒找到。”

    應該是那些人鼓動著流民鬧事。

    時間太緊迫,上十二衛辦事又頗為官僚,有今天的局麵並不稀奇。

    元允中想著要不要彈劾五軍都督府,有流民衝破了校尉的防守,哭喊道:“青天大老爺,求您救救我們家孩子,孩子已經三天滴水沒沾了!”

    校尉忙把他給驅逐到了人群裏。可人群中有人跟著哭了起來:“青天大老爺,救您發發慈悲,賞我們一碗粥喝吧!”

    “什麽(怎麽)回事?!”元允中沉了臉,眉宇間閃現戾氣。

    宛平縣縣令以身殉職了,這幾天他一直讓宛平縣主薄代替縣令行事,帶著衙役在各處設粥棚。

    肯定是吃不飽的,但卻能續命。

    有校尉支支吾吾地道:“糧食不夠,有時候隻能喝米湯。”

    就怕是那米湯也是兌了水的。

    元允中眉峰一挑,像出了鞘的劍,他大聲對那些騷動的流民道:“我是皇上派來招撫你們的。朝廷一直在施粥,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你們別著急,一個一個的說。”

    人群立刻平靜下來。

    元允中高聲道:“宛平縣主薄在哪裏?”

    立刻有官員站了出來。

    元允中對流民道:“你們有事,就找這位主薄大人說,排隊,一個一個的來。我們先記下來,按緩急處理。”

    馬上有一群流民湧向主薄。

    那主薄嚇得一大跳,聲音都發著抖:“你們聽不聽元大人的?元大人說了,一個一個的來。”

    自有那機敏的校尉去維護秩序。

    主薄忙派了衙役擺了案子,讓縣衙的文書負責登記流民的訴求。

    他則跑到了元允中跟前,苦笑道:“大人,不是不作為,而是我們開了那兩處糧倉,糧倉裏根本沒有存糧。”

    元允中愕然。

    他當然知道官場有各種陋習,但靠近京城,天子腳下,應該會有所顧忌。

    主薄滿是無奈:“兩個糧倉,都是表麵存了淺淺的一層陳糧,下麵全是草垛子。賬麵上卻什麽也看不出來。管倉的大使已經死在這次流民暴動中,我們就算是想找人問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說到這裏,老臉一紅:“我原想人都死了,您又派人去京城調糧了,我最多支撐一天即可,既可以保全兩個同僚名聲,又可以把這件事糊弄過去。”

    令他沒想到的是,他見糧食沒來,想辦法私底下籌了一些,煮了清水粥,這些流民就嘩變了。

    元允中連氣都生不起來了。

    他想起外祖父說的,非翰林不得入閣,而這些放了閣的閣老們怕是連藜麥都認不清楚。

    他當務之急是解決糧食的事。

    他問主薄:“可還有辦法籌到糧?”

    主薄搖頭:“我能借的都借了。”

    元允中想了想,高聲許諾那些流民:“大家放心,朝廷的糧食明天一早就能到。”

    那些流民一陣歡呼。

    項大人擔心道:“這,要是不到不了……”

    元允中打斷了項大人的話:“我連夜進京。”

    如今也隻能如此了!

    元允中道:“那就請項大人查清楚廡房之話到底是誰傳出去的。”

    項大人連聲應“好”。

    查不清楚,他也脫不了幹係。

    元允中回了議事廳,白大人不知道什麽時候來的,正和三縣鄉紳笑語如珠地敘著話,見元允中進來了,還擺出關心小輩的模樣道:“外麵的事都處理好了吧?”

    他還對那些鄉紳道:“你們別看元大人年紀小,可輩份卻高。我和他表兄王孜卻同科。王孜你們應該知道,鴻臚寺卿,最年輕的小九卿。”

    那些鄉紳人人稱讚。

    元允中卻無意和這個老狐狸糾纏,直接道:“我要回京麵聖,這裏就交給白大人您了。”

    議事廳的人俱是愣住。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元允中視若無睹,轉身就離開了議事廳,由王指揮使等幾位武官親自護送,往京城趕。

    月黑風高,隻有雜亂的馬蹄聲“得得得”如擂鼓般敲打著地麵。

    有烏羽箭破空穿過月色朝元允中直直地射過去。

    “小心!”箭的破空聲讓護著他的王指揮使耳朵一動,拔刀擋下了這一箭。

    卻有更多的箭趁著月色朝他們射過來。

    “嘶!”馬受驚嘶叫。

    “保護幾位大人!”

    驛道上亂成一團。

    元允中一聲不吭,拔出腰刀就朝遠處箭矢射過來的方向擲去。

    密林中有人發出一聲慘叫。

    “劫匪在那裏!”王指揮使道,揮刀夾馬衝了過去。

    密林中響起金屬扣動的聲音。

    元允中麵色一寒,忙道:“下馬!潛伏!有駑弓!”

    眾人齊齊色變。

    弩弓是朝廷正規衛所才有的武器,射程頗遠,殺傷力極大。

    特別在這雲濃星稀的夜晚。

    就算是元允中及時發了警告,可也太晚了,他們還沒有下馬,又是一陣亂箭,好幾匹馬嘶叫著“撲通”倒下,校尉也受了傷。

    王指揮使和元允中躲在一棵合抱粗的大樹後麵,捂著自己受傷的胳膊,低聲道:“元大人,應該是自己人。”

    元允中沒有吭聲,仔細地聽著周遭的動靜。

    王指揮使不由低聲罵了一句,道:“兵部那幫人也太不要臉了,這是想把我們都弄死在這裏,他們好上折說是流民暴動,讓皇上暴怒,引起朝中諸位大臣們不滿,把這五萬流民當成匪患處置了。他就不怕鏡湖先生和元家知道了找他們算賬嗎?”

    元允中冷冷地道:“就怕不僅僅是兵部的事,而是六部都默許了!”

    王指揮使沒忍住又罵了一句粗話,開始覺得害怕,低聲道:“元大人,我們怎麽辦?”

    既然六部都有份,就不可能放他們回去。

    “挺到天亮!”元允中道,“我外祖父還沒有糊塗。”

    六部可以瞞他一時,不可能瞞他幾日。

    何況以他外祖父的為人,這幾天應該時時注意著宛平縣的形勢。

    隻是他有點不明白為什麽京城的糧食沒能及時送過來?

    難道,他外祖父那邊也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元允中望著半空中殘缺不全的月亮,思緒突然回到了趙家集的那間破廂房裏。

    那天的月色也是如此。

    隻是那時有宋積雲在他身邊陪著他。

    也不知道雲朵現在怎麽樣了?

    他現在很後悔,走的時候沒能把宋積雲的以後安排好。

    不過,既然沒有安排,那就努力地去見她吧!

    元允中打定了主意,越發的冷靜。

    他對王指揮使道:“天黑,我們看不見他們,他們也看不見我們。現在先躲藏好,不時弄點動靜,讓他們誤以為我們要衝出去,誘、惑他們不停地放箭。大夥兒養精蓄銳,等會怕是有一場鏖戰。”

    王指揮使輕聲應諾。

    箭製作起來不容易,各衛所也不是無限供應,而且帶在身上也不方便,他們沒有那麽多的箭可用。但等到他們的箭用完了,大家就要赤膊上陣了,真槍實刀的廝殺了。

    他朝著多年的屬下打著手勢。

    屬下點頭。

    聲音漸漸沉寂下來,隻有馬痛苦的嘶鳴,在這夜色中悲涼又驚悚。

    偶爾有一個響動,就會引來一陣亂箭。

    響動慢慢沒有,箭羽聲也慢慢地小了起來。

    直到密林中傳來一陣穿過草叢的腳步聲。

    王指揮使握緊了自己的刀柄。

    空中驟然響起箭羽破空之聲。

    密林中傳來受傷的驚呼。

    箭羽更密急了,如夏日的暴雨。

    密林中有人驚慌的喊道:“是誰?是誰他、媽的在放黑箭!”

    回答他的是更急驟的箭矢聲。

    “撤!快撤!有人反水了!”

    “他媽、的!是誰在搗鬼?讓老子查出來了,老子要他的命!”

    王指揮使和屬下麵麵相覷。

    元允中更是眉頭緊鎖。

    有穿著鎖子甲戴著頭盔的一眾男子手持弩弓從密林中走出來,朝著之前那群偷襲的人逼近。

    王指揮使茫然道:“元大人,這是哪個衛所的兄弟?”

    元允中也不明所以。

    有人在不遠的大樹後麵探出頭來朝著他招手。

    雪白軟荑在月光下,如暖玉,泛著瑩瑩的光。

    元允中掩麵而笑,直到有清脆的女聲壓低了聲音朝他道“趕緊,我們想辦法離開這裏”,他才放手,快步躲閃到了女子的大樹身後,一把抱住了女子,喊了一聲“雲朵”,卻再也說不出話來。

    她不應該來。

    可他又欣喜若狂。

    宋積雲的一顆心還懸在半空中,她理解他的激動,回抱了他一下,就將他推開,急急地道:“我們趕緊離開這裏。上十二衛有五衛都參與了這次劫殺。但他們互相猜忌,不願意公開身份,隻是分散地躲在你回京必經之路上,畏畏縮縮的不願意露頭。我們回石景山去。鬧開了,石景山那邊還有四衛和個白大人,應該可以支撐到京城發現不對勁。”

    正好給鏡湖先生一個教訓。

    讓他自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中,卻不知道人心易變。

    怎麽能拿元允中的安危冒險呢?

    元允中有片刻的遲疑:“可明天,五萬流民怕是要斷炊!”

    宋積雲朝著他笑了笑。

    嫵媚的眉眼在月色下如盛放的曇花,脫去了妍麗,格外的明瑟。

    “你以為我是為什麽而來?”她笑道。

    元允中眼睛一亮。

    有人悄悄地靠了過來。

    元允中目光犀利地望了過去。

    來人立刻舉起了雙手,輕聲道:“是我,徐光增。我來跟宋老板說一聲,我們得趕緊走了。他們要的是元大人的命,不會管糧食的。邵青押著糧食,轉道大興去石景山了。”

    至於他,還是繼續躲在這裏,等元允中和上十二衛、兵部的那些人分出個勝負來了,他再決定趕去石景山還是悄悄跑回京城吧!

    元允中沒再理會他,而是望著在密林中與上十二衛激戰的人問宋積雲:“他們都是些什麽人?”

    “說來話長,路上和你說。”宋積雲道,拉著他胳膊就往密林中去,“我們先離開這裏再說。”

    元允中看了那群穿著鎖子甲的人群一眼,跟著宋積雲就鑽進了密林中。

  第三百七十七章

    密林草木深深,走起路來有點分不清東南西北。

    但宋積雲帶了向導,眾人輕手輕腳地穿梭在林間的小道上。

    半個時辰過去了,元允中不由暗暗後悔。

    他走這麽遠無妨,宋積雲卻出入不是坐轎子就是坐車,哪經得起這樣的趕路。

    他拉住了宋積雲,悄聲道:“我背你。”

    宋積雲訝然。

    宋積雲確實沒走過這麽遠的路。隻是她之前不知道元允中的情景,有很多的猜測,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今元允中能毫發未傷地站在她麵前,她已無所求。自然沒把這段路放在眼裏。

    她提了提裙擺,給她看自己的綁腿:“我早有打算!你看,腿這樣綁著,走起路來會好很多。”

    但到底不比坐轎子或者是坐車。

    元允中想到她在景德鎮時的逍遙,執意道:“我背你!”

    說著,他還在她麵前蹲了下來。

    宋積雲頗有些懷疑元允中能不能背得動她,元允中已強行把她背在了背上,腳步輕捷地朝前走著。

    那架勢,他好像背的不是個人,而是個包袱似的。

    宋積雲放下心來,遂也不再拒絕,頓時輕快了很多了,還抱住了元允中的脖子,擺動著小腿,有閑暇的心情和他說起悄悄話來:“我一直擔心著你這邊有個什麽意外……就讓徐光增有事就給我報信……你還別說,徐光增這個人做正事不行,走偏門卻比別人都多幾個心眼。他帶著史大人回京,沒有把你的折子送去通政使也沒有送去內閣,而是轉交給了他胞兄,讓他胞兄送進宮去……沒想到定國公在宮裏等了半晌也沒有見著皇上。定國公一看這情形不對,忙讓人去找鏡湖先生。”

    元允中皺了皺眉,卻沒有打斷宋積雲的話。

    “他的信卻送不出宮了。徐光增在外等了幾個時辰沒有等到定國公的消息,就立刻跑去找我。”

    元允中沉聲道:“所以,你想辦法給我弄來了糧食?”

    “嗯!”宋積雲輕笑,夜色中,那笑聲如氣音,撩得他耳朵癢癢的,他好不容易才控製住自己沒有去摸摸耳朵。

    “說起來,這件事你得感謝你自己。”宋積雲笑道,“你不是給我留了很多的帖子嗎?我把你留給我的帖子都拿出來好好琢磨了一通。發現有張是五城兵馬司的。五城兵馬司不是管集市的嗎?我就讓王華去打聽了一下城裏的糧價和通州幾個糧倉的消息。聽說昨天兵部那邊就請宮裏下了旨意,朝廷和高麗那邊打了起來,遼東那邊節節敗退,可能要征高麗,戶部奉命檢查各地糧倉,卻發現通州那邊的幾座糧倉都出現新米成陳米,缺斤少兩的事。皇上震怒,派了右都禦史嚴查天下糧倉。六部閣老、兵部、都察院如今都在忙這件事呢!”

    元允中低低地嗤笑了幾聲,道:“難為他們,為了對付我,把戶部的遮羞布都給掀了。戶部此時怕是恨死兵部了吧?”

    “管它掀不掀。”宋積雲道,“隻是苦了你,五萬流民哪有東征高麗重要?誰敢在這個口子上借糧給你?何況他們還把你的折子給扣住了。”

    元允中好奇道:“那你是從哪裏弄得糧食?共弄了多少糧食?”

    宋積雲語氣裏隱隱帶著些許的得意,道:“他們不是算準了你借不到糧嗎?那我就買糧!”

    “買糧?”元允中很是意外。

    “買糧!”宋積雲悄聲道,“大家都知道流民圍城的事已經解決了,糧價恢複了往常,又已是六月,馬上就有新糧運進城裏,京城幾家大糧商手裏都有不少的存糧。我手裏有錢,幹脆就派周正拿了真金白銀去買糧。那些大糧商一開始還不太願意,可那麽多的銀子放在那裏,比市麵上高一成的價格,他們立馬就開了糧庫。周正就悄悄地買了四十多石糧食。”

    可以讓那些流民吃個五、六天了。

    元允中鬆了一口氣。

    定國公被他們想辦法拖在了宮裏,不是什麽長遠之計。最多明天,定國公就能脫身。怕就怕兵部借口征兵高麗,和皇上拉扯不清,皇上有意立刻給他調糧,兵部也能想辦法拖上幾天。

    他道:“你從哪裏借的兵?”

    那些人身上都穿著鎖子甲,這可是正規衛所才有的鎧甲。

    宋積雲笑著小聲告訴他:“是漕運的人。”

    元允中愕然,腳步一頓。

    宋積雲笑,道:“我知道有人為難你,肯定就得劍走偏鋒啊?他們不顧天下安危,為了個人私欲,設了這麽大的一個局,就是為了阻止你招撫流民,我肯定咽不下這口氣,他們怎麽算計你,我準備就怎麽算計他們。”

    她語氣慢慢變得有些嚴肅:“通州糧倉缺斤少兩的事不管是真是假,戶部脫不了幹係,漕運的人也未必說得清楚。我幹脆找到通州巡檢司的人,聯係上了漕運總督府的人,承諾他們,若是糧倉少糧之事查到他們頭上,我願意給他們填補虧空。但他們需助我把手中的糧食送到石景山。

    “那負責漕運的人沒想到居然自稱和你們元家是通家之好,他是什麽姑蘇王家第四子,蔭恩出仕,曾經在你表兄手下當過差。看在鏡湖先生的份上,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她還特意將這件事告訴了鏡湖先生。

    隻是不知道鏡湖先生知道她用了他的關係之後,會不會覺得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大發雷霆。

    不過。就算他大發雷霆也沒有用,她就是想氣氣他。

    當然,這些和鏡湖先生打擂台的事就不用告訴他。

    等到他發現因為他的不作為,元允中差點被人害死了,想必他那個時候會更憤怒。

    宋積雲心情愉快,繼續道:“因為這層關係,我們還有了新收獲。”

    元允中感受到她的歡快,沉重的心像被暖流衝過,心頭也跟著輕快了幾分。

    他思忖了片刻,道:“是他幫你又弄了些糧食嗎?”

    “你可真聰明!”宋積雲心情好,也不吝嗇讚揚的話,“據他說,他們的漕船走南闖北的,過巡檢司又不用繳稅,常會給別人捎帶些東西。有時候是茶葉,有時候是絲綢,有時候是瓷器。可巧他們這次給幾個大商行帶了批陳糧過來。戶部不是馬上要查所有的官倉嗎?他們正愁這批陳糧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我不嫌棄,他願意低價賣給我。”

    元允中不由笑了起來,道:“他們賣給了你多少糧食?”

    “十二萬石。”宋積雲狡黠地道,“而且我們還講好,不用現銀交易,用瓷器換。”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元允中聞言忍不住低低地笑出聲來。

    十二萬石糧食,省著點吃,五萬人,能吃大半個月。

    足夠他平息石景山的民變了。

    他溫聲道:“雲朵,謝謝你。”

    宋積雲說得簡單,可他知道,達成這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那麽容易的。

    他很真誠的說了聲:“你辛苦了!”

    他暗下決心,以後再也不讓宋積雲一個去麵對這些困境了。

    宋積雲的確很艱難。不說別的,就說買糧食的銀子,要不是她在京城開了蔭餘堂,要不是蔭餘堂的生意非常好,她拿了蔭餘堂來做保,她一下子取那麽多的現銀,銀樓不可能那麽快就給她籌齊了。

    “不客氣!”她笑著戳了戳元允中的肩膀,“快點把這些流民安置好才是。”

    元允中點頭。

    有道雪亮的狹長的光芒在密林中一閃而過。

    宋積雲不由得一愣,隨後像想起什麽似的,忙道:“元允中,有埋伏!”

    元允中對宋積雲比自己還信任。

    他雖然什麽也沒有看見,卻不妨礙他想也沒想就把宋積雲放了下來,翻手將身上的黑色大氅蓋在了宋積雲的身上,半抱著她讓她蹲在了一棵樹下,沉聲叮囑她:“刀槍無眼,你躲在這裏別動,我完事了來找你。”

    說話間,前麵的向導已經和埋伏的人刀刃相接,發出一陣金鳴聲。

    “媽的!”王指揮使罵道,“是哪個埋伏老子!等老子把他拽出來,不殺了他全家,老子就跟他姓。”

    元允中的佩刀之前被他擲了出去,如今要抵禦伏擊者,他不由四處張望著想找個趁手的武器,卻被宋積雲一把抓住:“是向導挑的路,我帶來的人未必個個忠誠,你小心點。”

    說完,她塞給他一把匕首,急急地道:“你拿著防身!”

    元允中不肯要:“你留著防身!”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就走了。

    宋積雲沒有辦法,躲在樹下當石頭,將大氅扒開一道縫,眼也不眨地盯著元允中。

    他不知道從哪裏摸了把刀,加入了王指揮使等人的戰鬥。

    元允中的武藝十分了得,遇到他的人就像遇到了一把鋒利的屠刀,通常幾個回合就被他拿下。

    可畢竟是混戰,伏擊他們的人見元允中身手了得,很快調整了戰略,幾個身材高大魁梧的圍住了他,兔起鶻落,居然打了一個平手,有一個手中的刀和元允中的刀碰在一起,居然將元允中的刀削落了。

    宋積雲知道元允中這是吃了武器不好的虧。

    她暗暗咬牙,看了看四周,埋伏他們的人不多,爭鬥了這麽一回兒,密林中驚起飛鳥無數,卻並沒有人過來增援。

    也許有人增援,還沒有來。

    那就得快刀斬亂麻。

    她略一思忖,就拿定了主意,悄悄地開始朝著元允中爭鬥的地方挪動。

    好在大家都在爭鬥,沒有人注意到她。

    她找了個地方定位,舉起了手——香葉和香草都被她打發去幫著邵青運糧了,鄭全攔不住她,不放心,王華想辦法給她找了兩支袖箭綁在她的胳膊上,她來之前臨時抱佛腳練習了一下。

    不過,她之前學過射擊。

    多多少少有點基礎。

    袖箭悄無聲息地穿過黑暗,射進了元允中身邊的一個男子身上。

    男子身體一僵,元允中趁機放倒了他。

    元允中身邊有人喊著“有人放暗箭”,好幾道目光朝宋積雲望過來。

    她想躲估計是躲不住了。

    她幹脆連射了三箭。

    其中兩箭都射中了目標。

    但她也暴露了位置。

    有人朝她斬殺過來。

    被元允中中途攔住。

    宋積雲一不做二不休,連射了五箭。

    有三箭射中。

    元允中也及時趕到,一把將她拽入懷中,苦笑道:“你呀!讓我說什麽好!”

    宋積雲腿有點發軟,但她越是這個時候,越不會露怯。

    “你們要是出了事,我不可能安然無恙!”她道。

    實際上,她連元允中在武器上吃了虧都不能容忍,更不可能容忍元允中被傷害。

    不如一起。

    共同進退。

    她看著圍上來的蒙麵黑衣人,背靠著元允中,道:“我還有十二支袖箭。”

    元允中“撲哧”一聲笑,道:“好!我們一起!”

    聲音很是豁達。

    宋積雲聽著,心突然安定下來,猛地抬手就是一箭,還道著:“我們未必就是那個輸家!”

    圍著他們遊走的幾個沒想到她說放箭就放箭,猝不及防,“哎呀”一聲,捂住了眼睛。

    血從那人的指縫間流下來。

    “媽的,真是黃蜂尾上針,居然是隻母老虎!”有蒙麵人像是忍不住似的,低聲罵道。

    宋積雲二話不說,又抬起了手,準備再給對著她的人一箭。

    可惜她這次沒有上次好運氣了,對麵的男子迎麵就是一刀朝她劈了過來。

    元允中帶著宋積雲快速轉身,接下了男子的一刀。

    刺耳的刀鳴聲中閃爍著火星。

    一把大刀砍在男子的身上,男子慘叫一聲,倒在了地上。

    鄭全和何大誌他們趕到了。

    “東家!”他焦急地道,“你們沒事吧?”

    宋積雲長舒了一口氣,道:“我們沒事,你們呢?”

    鄭全之前負責帶著漕運的人阻擊伏擊元允中的人。

    “我們還好。”他道,漕運的人怎麽樣他不知道,宋積雲身邊的護衛隻兩個受了重傷的,其他都是輕傷。“有密雲衛的人趕過來,我看著好像是有人得了消息來救姑爺的,我們就趕緊過來了。”

    漕運他們畢竟是幹私活的,一股腦的散了。

    “陳大人帶著幾個人和我們一起過來了。”鄭全道。

    陳大人是漕運那邊領頭的,宋積雲曾經許諾,若是有人追究他們私自出兵,會讓元允中給他們兜底。

    他應該是過來讓她兌現承諾的。

    宋積雲點頭:“知道了!”

    而有了鄭全等人的加入,形勢一麵倒是偏向了宋積雲和元允中。

    元允中更是沒再參與到其他的爭鬥中去。

    他蹲下身來掀開了其中死去了的黑衣人的蒙麵。

    月光下,男子麵色慘白。

    “是白大人帶過來的人!”不知道什麽時候,王指揮使走了過來,他驚呼道。

    元允中的眸色沉了沉,起身道:“走!我們去會會白大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邊泛起魚肚白。

    元允中和宋積雲他們終於趕到石景山腳下。

    流民的草棚子像一個個凸起的草剁子,靜悄悄地屹立晨霧中。

    議事大廳大門緊閉,昏黃的燈光從門下透露出來。

    氣氛祥和而又靜謐。

    王指揮使卻感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他喃喃地道著:“怎麽感覺不太對勁啊!”

    他說著,眼睛一瞪,拉住了就要穿過那些草棚子往議事廳去的元允中,緊張地道:“我知道為什麽不對勁了。怎麽不見那些巡邏的校尉?這不會是個陷阱吧?”

    元允中已經發現了不對勁了。不過,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事已至此,和白大人圖窮匕見,就算是陷阱,他也要去趟一趟。

    但他不能置身邊人的安危而不顧,他問漕運的陳大人:“你們的人離這裏有多遠?過來需要多長時間?”

    負責漕運的衛所也是朝廷的正規軍,就算是因為接了私活怕被人發現而一轟而散,也不可能像那些私家護衛各自為政,各自行事。

    漕運的人原本是看在宋積雲出手闊綽,又有元允中身份的加成才冒險行事的,盡管如此,他們還留了幾分心,怕是被宋積雲算計了,如今看到了元允中,顧忌全無,不僅告訴元允中他們的人在哪裏,還道:“要是這些人手不夠,我還可以臨時再調些人手過來。”

    調的人手太多,難免會有私調兵卒的嫌疑。

    漕運不敢調太多的人手,上十二衛一樣有顧忌,不敢提太多的人手。

    要不然元允中幾個早就沒命了。

    “多謝!”元允中客氣地道,“人手足矣,甚至不需要出麵,在旁邊幫我們掠陣即可。”

    這最好不過!

    陳大人一口就答應了。

    等他調動人手,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

    而議事廳的燈光卻沒滅。

    元允中一行人穿過流民的草棚子,推開了議事的大廳。

    議事廳的大廳點滿了兒臂粗的蠟燭,照得議事廳亮堂堂的。

    白大人吊死在了議事廳的橫梁上。

    “怎麽會這樣?”王指揮使失聲驚呼。

    議事廳的長長的書案上,用鎮紙壓著的宣紙被穿進來的風吹得嘩啦啦的響。

    元允中等人走近一看,是封遺書。

    說是自己一時鬼迷了心竅,才會誤入歧途,以為殺了元允中,撫招流民之事失敗,他們就可以以土匪的名義剿殺這五萬流民,立下不世之功雲雲。總之,把所有的罪過都背在了他的身上。

    至於他帶過來的那些校尉,都被他派去伏擊元允中了。

    元允中看到他這封遺書的時候,那些校尉應該都已經死了。

    王指揮使看了歎息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陳大人卻道:“元大人,我們這樣算不算是勝利了?”

    元允中點頭,道:“辛苦陳大人了!”

    “不辛苦,不辛苦!”陳大人向元允中辭行,“我們都是些粗人,接下來元大人也用不上我們。隻盼著元大人記得我們這份香火情,以後逢年過節我們派人上書給您問安,您能收了我們的拜帖就好。”

    元允中應下,鄭全送了他們出門。

    宋積雲卻盯著白大人的屍體看了幾眼。

    元允中忙上前捂了她的眼睛,道:“別看了!趕緊去休息一會兒,我下午送你回京城。”

    宋積雲轉身,果然不再看白大人的屍體,奇道:“你能走得開?”

    “出了這麽大的事,肯定有很多的流言蜚語。最好還是回京見皇上一麵。”他說著,看了眼正大聲吩咐屬下去把項大人等請過來的王指揮使,壓低了聲音道,“這位是太後娘家人。”

    好吧!不到京城不知道當官的多。

    她抿著嘴笑了笑,正要說話,外麵突然喧囂起來,還夾雜著馬匹的嘶鳴聲和孩童的嚎哭聲。

    像是有兵卒過來了。

    兩人不由得麵麵相覷,並肩快步走了出去。

    就看見整個山腳都被吵醒,流民們紛紛鑽出草棚子,或揉著惺忪的睡眼,或哄著哭泣的孩童,或茫然無措,俱望向一群鮮衣怒馬的校尉朝議事廳奔馳過來。

    “允中!”騎在最前麵的一老者翻身下馬,“允中!你沒事吧!我來遲了!”

    他眉目儒雅,滿臉的愧疚。

    竟然是鏡湖先生!

    他親自過來了。

    他身後的人立刻跟著翻身下馬,幾步上前扶了鏡湖先生,道:“您老人家慢點!”然後急急地對元允中道:“叔祖父意識到東征高麗的事是兵部危言聳聽,有可能是為了殺良冒功就意識到你很危險,連夜讓皇上下旨,召了密雲衛的人,親自帶隊趕了過來。允中,叔祖父可是為你操碎了心!”

    “外祖父!”元允中忙上前行禮,上下打量著鏡湖先生,歉意地道,“都是孫兒任性,讓外祖父這麽大年紀了還為我拖累!”

    “好孩子,你沒事就好!”鏡湖先生說著,扶了元允中,關切地道,“我六百裏加急地往這邊趕,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到的時候你已經折回了石景山。這應該是兩位指揮長的功勞吧?”

    他真情實意地說著,一抬頭,看見好整以暇地站在元允中身後的宋積雲。

    他不由得一驚,道:“你怎麽在這裏?”

    “鏡湖先生!”宋積雲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笑盈盈地和他打著招呼,道,“您來得也不算晚。我的人當時正苦於無法脫身,正巧您領著密雲衛的人去了,他們才能轉而去追趕先一步趕往石景山的元大人,才會救了再次被兵部的人伏擊的元大人。說起來,沒有鏡湖先生,我們當時險矣!”

    她說完,還朝著鏡湖先生福了福。

    “是嗎?”鏡湖先生笑道,隻是那笑容未達眼底,多少透著點冷淡和疏離。

    偏生向來信任外祖父的元允中半點都沒有察覺,還滿含愛意地看了宋積雲一眼,激情地道:“這次多虧宋小姐相救了!”

    他把他是怎麽遇險,宋積雲又是怎麽陪著他的事一一告訴了鏡湖先生,還介紹扶著鏡湖先生的中年男子:“這是表兄,姓王,單名一個孜,字立勤。如今在鴻臚寺當差。”

    王孜看了鏡湖先生一眼,猶豫片刻,朝著宋積雲點了點頭。

    看來這是個知情人。

    宋積雲微微地笑,稱了他一聲“王大人”。

    而王指揮使之前就聽說過元允中為了娶個商人女做結發之妻,為此和家裏鬧翻了的事。他之前覺得元允中純粹就是吃飽了撐著了。但當他知道來救他們的人是那個商人女時,他立刻對這件事有了改觀不說,還覺得元允中做得對。

    他感覺到王家的人對宋積雲都不太熱情,想了想,決定還了宋積雲這個人情,遂也跟著道:“老爺子,元大人說的不錯。我們這次能脫險,還真是全靠宋小姐。”

    他啪啦啪啦地稱讚起宋積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