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野外生存知識
我和晏小雨一聽馬老爺子所說關乎於野外生存,當時兩人就豎起了耳朵。.
“怎麽找回自己來時的路呢?”馬老爺子指著我們走過的草地,“你倆個娃兒仔細看,和別處有什麽區別?”
我和晏小雨看著腳下近處茂盛而雜亂的草叢,都茫然地搖了搖頭。
“低頭近看,根本無跡可尋。”馬老爺子手指一抬,指著二三十米外,“眼睛放遠一些,是不是發現有一些草枝折斷、葉背微翻的痕跡,然後,你們由遠而近、再由近及遠的細細比較,不就能分辨出自己剛才走過的路了嗎?”
我和晏小雨瞪著草地看了一會,果然發現走過的地方有草葉壓塌折斷的痕跡。
馬老爺子接著說:“隻要多留心,除了依據草葉的形狀做出判斷,你們還可以根據蛛網的破損、枝葉的完好作進一步的判辨。你倆看……”馬老爺子又指著一株小樹的枝椏,“那樹枝斷了一截,是你倆個娃兒折斷了用來掃去蛛網的嗎?”
“是呀,是呀!”晏小雨拍著手,“那果然是天哥怕蛛網粘在我身上,折下來使的。啊,老爺子,學會您這手本事,不但以後自己不會迷路了,還可以用來追蹤人呀!”
“那是,這可都是在我部隊上學來的。”馬老爺子撚著一縷白須臉色自得,“隻要記住迷路的時候不要亂喊亂跑,你會發現,自己離原來的路徑一般不會超過一刻鍾的路程。很容易就能找回來的。.
當然了,你倆個娃兒在野外行走的時候,一開始就用心分辨記住一些,有些顯眼和獨特的山石、流水、洞穴、樹木這些參照物,那就更好了。”
三人說著往回走,馬老爺子又道:“我也不知道是今天在哩還是明天在,你倆個孩子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哩……”
“老爺子,您還要活上二十年嘍。”小雨笑著說。
“活那麽長幹嘛?”馬老爺子嗬嗬一笑,“在野外生存,水比食物重要,除了江河湖泊等張眼就可以看到的地表水,還有許多方法能找到地下水,你們瞧那株木漿果,果子綠油油的,一般象這類型的灌木,比如菖蒲、沙柳、茼蒿、金針下都有較可口的地下水,水位也高,刨個深坑就能喝到。
但要是在那邊的灰灰菜和蓬篙下麵,雖然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有苦味澀味,咋辦呢這個時候?”
“咋辦呢?”小雨好像相聲中的捧哏問道,惹得馬老爺子和我都笑了。
“咋辦呢。”馬老爺子憐愛地作勢去敲小雨的腦門,沒等小雨縮頭也收回了手,“這時候你個小女娃可以用地椒草與水同煮,盡管不能完全去掉原來的苦澀,但能保你喝了肚子不痛,也不鬧肚子,哈哈——”
三人說說笑笑之間,我和小雨從馬老爺子那裏學到了很多聞所未聞的野外求生知識,對隨和的馬老爺子也是越發地敬愛了!
馬老爺子還告訴我們,就算地表水有些也不容易發現,比如山中的小溪,草木遮擋的池塘,荒草中的水窪……這時候就要學會察看,比如:夏天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形狀的地方,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燕子飛過的路線和銜泥築巢的地方,都有水源。
另外,烏鴉傍晚時向水飛,清晨時背水飛,喜鵲早晚飛向水源。最後,總有濃霧的山穀也有水源……
今天一早,我和晏小雨決定出去尋找更適合居住的地方,馬老爺子把十幾個煮熟的雞蛋塞進我們的背包,殷殷囑咐,“早去早回,別讓我老頭子擔心了。”
告別老人,我們順著一條林蔭小徑前行,走不多久,小徑也無跡可尋,在密林中又穿行幾個小時,也到下午三點。
這時,前麵一片竹林中突然傳出幾聲屍嚎。由於拿不準是暴屍還是喪屍,晏小雨一扯我的衣角,兩人便蹲在齊腰深的雜草中潛伏觀察。
沒多久,兩隻身材高大的喪屍從竹林中跛行出來,看它們搖搖晃晃的樣子,就像喝多了的山東大漢。觀察一會,確認再無別的喪屍或者暴屍,我拔出匕首,從一邊繞到後麵,幹淨利落地解決了它們。
一般來說有竹林的地方多半就有鄉村,再不濟也會有幾戶人家。看著周遭挺拔的綠竹,我挑了兩枝瓶口粗的砍下,削尖一端,做成竹矛,和晏小雨各持一杆用來防身。
走出竹林,不遠處的青山綠水間矗立著一棟九層樓房,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說:一堆鋼筋水泥突兀地矗立在青山綠水間,總之兩者格格不入。
我用望遠鏡一看,原來是濟城環保局的老幹療養所,野玉海村屬於濟城市的下轄鄉村。兩人本想著進去搜集一些物資給養,但三樓一閃而過的暴屍身影讓我們明智地打消了念頭。
繞過療養所,有一條烏黑的柏油馬路,馬路在原生叢林中劈開一條路,像條狹長的刀疤延伸出去。
順著馬路又走了幾十分鍾,轉過兩處彎道,出了叢林。眼前一片平野橫亙著一座荒廢的小鎮。遠遠看去,小鎮像一葉扁舟,靜靜地泊在一條大河邊上。白牆灰瓦,巷陌交錯。
自屍變以來,遠離人群曾經聚居的地方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保持著足夠的安全距離,前方的小鎮又顯得那麽的寧靜祥和:小橋、流水、人家,讓人心神俱醉。
“要是能住在這裏倒也不錯。”晏小雨把頭靠在我肩上說。
“想什麽呢?這小鎮怕也有幾萬人口,光憑咱兩人可對付不了,等太陽下山,進去找點……”我說著話舉起望遠鏡觀察,嘴巴雖還張著卻沒了聲音,街頭巷尾,竟然寥寥沒有幾隻喪屍,暴屍更是沒有看見一頭。
“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把望遠鏡遞給晏小雨,心中全然不明所以。
“怎麽是座空城?咦,鎮子旁邊的馬路上怎麽一地的鞋子?”晏小雨也是越看越迷茫。
兩人並排下了緩坡走到鎮子邊上,左右一看,隻見傍鎮而過的公路上,破舊的鞋子撒了一路。
“屍潮!”我和晏小雨不謀而合的嘣出這兩個字來,這肯定是前些時間,那浩浩蕩蕩的喪屍大軍經過時,震天動地的聲響將鎮上的喪屍暴屍一並吸引而去。
走過長長的青石板橋,沿著古樸的長街一前步行,所踏之處,皆條石鋪就,經年累月的人走車行,光華而且滄桑。城中的房舍大多為民清的建築式樣,木柱碧瓦,四合天井。
我和晏小雨互相一看都掩飾不住心中的歡喜,現在,我們擁有了一座幾乎沒有喪屍的空城。
兩人一路走去,偶遇幾隻零星的喪屍便用竹矛就地解決,到了鎮尾,隻見一片幹涸的淺灘上,十幾隻喪屍陷在爛泥沼澤中,越是掙紮,陷得越深,漸沒至頂,隻留下十幾個陷洞咕咕冒泡。看來在雨水季節,小鎮就成了四麵環水的孤島。
“隻要炸毀了鎮口那座石橋,暴屍也別想進來。”我摸著下巴說。
“可哪裏去找炸藥?”
“先去那裏看看。”我指著西北角的一座高塔,那裏居高臨下,可以俯瞰整個小鎮。
離開古鎮主街,在一條逼仄的巷子裏三轉兩繞,就到了兩扇鏽跡斑斑的鐵門前麵,推門進去,荒蕪的院子中間就立著所見高塔,塔高十來米,腐朽的樓門破爛不堪,旁邊豎一石碑,上刻:明烽火台,濟城文物局立。傍塔長有兩棵枇杷樹,形如黃杏的果子已經成熟,褐色的樹幹需兩人合抱。
“怎麽找回自己來時的路呢?”馬老爺子指著我們走過的草地,“你倆個娃兒仔細看,和別處有什麽區別?”
我和晏小雨看著腳下近處茂盛而雜亂的草叢,都茫然地搖了搖頭。
“低頭近看,根本無跡可尋。”馬老爺子手指一抬,指著二三十米外,“眼睛放遠一些,是不是發現有一些草枝折斷、葉背微翻的痕跡,然後,你們由遠而近、再由近及遠的細細比較,不就能分辨出自己剛才走過的路了嗎?”
我和晏小雨瞪著草地看了一會,果然發現走過的地方有草葉壓塌折斷的痕跡。
馬老爺子接著說:“隻要多留心,除了依據草葉的形狀做出判斷,你們還可以根據蛛網的破損、枝葉的完好作進一步的判辨。你倆看……”馬老爺子又指著一株小樹的枝椏,“那樹枝斷了一截,是你倆個娃兒折斷了用來掃去蛛網的嗎?”
“是呀,是呀!”晏小雨拍著手,“那果然是天哥怕蛛網粘在我身上,折下來使的。啊,老爺子,學會您這手本事,不但以後自己不會迷路了,還可以用來追蹤人呀!”
“那是,這可都是在我部隊上學來的。”馬老爺子撚著一縷白須臉色自得,“隻要記住迷路的時候不要亂喊亂跑,你會發現,自己離原來的路徑一般不會超過一刻鍾的路程。很容易就能找回來的。.
當然了,你倆個娃兒在野外行走的時候,一開始就用心分辨記住一些,有些顯眼和獨特的山石、流水、洞穴、樹木這些參照物,那就更好了。”
三人說著往回走,馬老爺子又道:“我也不知道是今天在哩還是明天在,你倆個孩子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哩……”
“老爺子,您還要活上二十年嘍。”小雨笑著說。
“活那麽長幹嘛?”馬老爺子嗬嗬一笑,“在野外生存,水比食物重要,除了江河湖泊等張眼就可以看到的地表水,還有許多方法能找到地下水,你們瞧那株木漿果,果子綠油油的,一般象這類型的灌木,比如菖蒲、沙柳、茼蒿、金針下都有較可口的地下水,水位也高,刨個深坑就能喝到。
但要是在那邊的灰灰菜和蓬篙下麵,雖然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有苦味澀味,咋辦呢這個時候?”
“咋辦呢?”小雨好像相聲中的捧哏問道,惹得馬老爺子和我都笑了。
“咋辦呢。”馬老爺子憐愛地作勢去敲小雨的腦門,沒等小雨縮頭也收回了手,“這時候你個小女娃可以用地椒草與水同煮,盡管不能完全去掉原來的苦澀,但能保你喝了肚子不痛,也不鬧肚子,哈哈——”
三人說說笑笑之間,我和小雨從馬老爺子那裏學到了很多聞所未聞的野外求生知識,對隨和的馬老爺子也是越發地敬愛了!
馬老爺子還告訴我們,就算地表水有些也不容易發現,比如山中的小溪,草木遮擋的池塘,荒草中的水窪……這時候就要學會察看,比如:夏天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形狀的地方,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燕子飛過的路線和銜泥築巢的地方,都有水源。
另外,烏鴉傍晚時向水飛,清晨時背水飛,喜鵲早晚飛向水源。最後,總有濃霧的山穀也有水源……
今天一早,我和晏小雨決定出去尋找更適合居住的地方,馬老爺子把十幾個煮熟的雞蛋塞進我們的背包,殷殷囑咐,“早去早回,別讓我老頭子擔心了。”
告別老人,我們順著一條林蔭小徑前行,走不多久,小徑也無跡可尋,在密林中又穿行幾個小時,也到下午三點。
這時,前麵一片竹林中突然傳出幾聲屍嚎。由於拿不準是暴屍還是喪屍,晏小雨一扯我的衣角,兩人便蹲在齊腰深的雜草中潛伏觀察。
沒多久,兩隻身材高大的喪屍從竹林中跛行出來,看它們搖搖晃晃的樣子,就像喝多了的山東大漢。觀察一會,確認再無別的喪屍或者暴屍,我拔出匕首,從一邊繞到後麵,幹淨利落地解決了它們。
一般來說有竹林的地方多半就有鄉村,再不濟也會有幾戶人家。看著周遭挺拔的綠竹,我挑了兩枝瓶口粗的砍下,削尖一端,做成竹矛,和晏小雨各持一杆用來防身。
走出竹林,不遠處的青山綠水間矗立著一棟九層樓房,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說:一堆鋼筋水泥突兀地矗立在青山綠水間,總之兩者格格不入。
我用望遠鏡一看,原來是濟城環保局的老幹療養所,野玉海村屬於濟城市的下轄鄉村。兩人本想著進去搜集一些物資給養,但三樓一閃而過的暴屍身影讓我們明智地打消了念頭。
繞過療養所,有一條烏黑的柏油馬路,馬路在原生叢林中劈開一條路,像條狹長的刀疤延伸出去。
順著馬路又走了幾十分鍾,轉過兩處彎道,出了叢林。眼前一片平野橫亙著一座荒廢的小鎮。遠遠看去,小鎮像一葉扁舟,靜靜地泊在一條大河邊上。白牆灰瓦,巷陌交錯。
自屍變以來,遠離人群曾經聚居的地方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保持著足夠的安全距離,前方的小鎮又顯得那麽的寧靜祥和:小橋、流水、人家,讓人心神俱醉。
“要是能住在這裏倒也不錯。”晏小雨把頭靠在我肩上說。
“想什麽呢?這小鎮怕也有幾萬人口,光憑咱兩人可對付不了,等太陽下山,進去找點……”我說著話舉起望遠鏡觀察,嘴巴雖還張著卻沒了聲音,街頭巷尾,竟然寥寥沒有幾隻喪屍,暴屍更是沒有看見一頭。
“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把望遠鏡遞給晏小雨,心中全然不明所以。
“怎麽是座空城?咦,鎮子旁邊的馬路上怎麽一地的鞋子?”晏小雨也是越看越迷茫。
兩人並排下了緩坡走到鎮子邊上,左右一看,隻見傍鎮而過的公路上,破舊的鞋子撒了一路。
“屍潮!”我和晏小雨不謀而合的嘣出這兩個字來,這肯定是前些時間,那浩浩蕩蕩的喪屍大軍經過時,震天動地的聲響將鎮上的喪屍暴屍一並吸引而去。
走過長長的青石板橋,沿著古樸的長街一前步行,所踏之處,皆條石鋪就,經年累月的人走車行,光華而且滄桑。城中的房舍大多為民清的建築式樣,木柱碧瓦,四合天井。
我和晏小雨互相一看都掩飾不住心中的歡喜,現在,我們擁有了一座幾乎沒有喪屍的空城。
兩人一路走去,偶遇幾隻零星的喪屍便用竹矛就地解決,到了鎮尾,隻見一片幹涸的淺灘上,十幾隻喪屍陷在爛泥沼澤中,越是掙紮,陷得越深,漸沒至頂,隻留下十幾個陷洞咕咕冒泡。看來在雨水季節,小鎮就成了四麵環水的孤島。
“隻要炸毀了鎮口那座石橋,暴屍也別想進來。”我摸著下巴說。
“可哪裏去找炸藥?”
“先去那裏看看。”我指著西北角的一座高塔,那裏居高臨下,可以俯瞰整個小鎮。
離開古鎮主街,在一條逼仄的巷子裏三轉兩繞,就到了兩扇鏽跡斑斑的鐵門前麵,推門進去,荒蕪的院子中間就立著所見高塔,塔高十來米,腐朽的樓門破爛不堪,旁邊豎一石碑,上刻:明烽火台,濟城文物局立。傍塔長有兩棵枇杷樹,形如黃杏的果子已經成熟,褐色的樹幹需兩人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