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貨幣
  “美利堅現任總統沃倫。甘梅利爾。哈定的邀請信,雖然我去不了,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代表我去一趟。”王子安把抽屜裏的信拿出來,扔給呂俊飛:“總也是人家第一次發出這種邀請,咱沒那資本跟人拿大說不去,也太過不禮貌。”

   “行,不過我的身份呢,財政部總長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也小了點兒,中央銀行行長就更不用說。”呂俊飛把桌子上的卷煙拿起來放到鼻子上聞了下,轉頭點著自顧自抽了起來,反正他們這些人都是大煙鬼,也沒人會嫌棄抽二手煙。

   “就說是我個人的全權特使吧,萬不可墮了麵子,也得給人咱非常重視的印象。”他說道:“怎麽樣,之前讓你預備在全國發行紙幣的事兒準備如何,什麽時候可以施行?”魯軍從僅有魯省一地的時代就開始了紙幣的發行,靠著信譽良好通貨膨脹的速度不是太大,一直以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隻到了現在再用那個顯得不合時宜,總有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名稱倒是定下來了,在國幣與央幣之間選一個,你拿主意,但發行還不是最佳階段。”呂俊飛解釋道:“咱現在的治下,亂七八糟的什麽貨幣都有,國幣銀洋銀兩省票軍票到處都是,雖然宣統二年清政府就規定了製式大洋作為國幣,但一直沒有好好施行,且各地鑄幣局所鑄規格不一,能省則省,也不好統一,咱現在還在為了清查之前的各種爛賬努力呢。”

   “如果直接宣布廢除先前所有貨幣,在一定時間內兌換新幣種如何?”

   “要不怎麽說是爛賬呢,各位軍頭發行的貨幣或者債券,到底是個怎麽樣的匯率跟收益率到現在還沒完全搞懂,而很多軍票在我軍占下當地後完全就是一張廢紙,你是兌還是不兌給人家呢?當初都是拿著真金白銀換的,甚至可以說是在北洋的名頭下強迫人換的,總不能完全不搭理他們吧,傷民心太厲害,可要答應,有的地方軍票發行甚至超過上億元,這特麽根本就沒法兌,所以,各家銀行還在商量怎麽個章程為好。”

   “大概需要多長時間,總讓白銀在市麵上流動,我這心裏不太踏實,保不齊美國人把他們那白銀法案給提前了,那咱們可就抓瞎抓大了,別看雙邊關係不錯,他們對盟友下起手來從來不帶絲毫猶豫。”白銀法案被白銀集團遊說美國政府並通過,其中重要一條原因是民國還在用銀本位製度,如此可降低中國商品競爭力,提高中國人的購買力,為本國工業產品找到下家並由此讓中國損失慘重。

   “半年到一年之內完成準備,然後開始發行,正好趕上南征的時間點,直接用武力在南方地區強力推行吧,那邊的爛賬可不能跟現在治下一個樣,要不還得往後推一段時間。”呂俊飛回道:“新的貨幣將放棄銀本位,暫時轉為金本位,不過過幾年主要國家都會放棄金本位,所以,待過渡期完事兒,就用信用體係,跟美元掛鉤。”

   “黃金儲量夠不夠用,白銀儲量還有多少?”王子安問道。

   “你從民國二年就開始囤積黃金,又把招遠一帶的金礦盡數化為國有,期間雖有向外使用以購買機器設備,可總量到現在已經是個龐大的數字,當下又有張家口遷西秦嶺文裕金渠阿爾泰等地金礦入手,加上各銀行與國家的儲備,兌換成美元共有三億多,完全可以支撐第一期兩年十四億的貨幣發行量。”

   “至於白銀儲量,北洋的國有銀行大概有五點八億元,不過等到咱們放棄銀本位,勢必會造成銀價的大幅波動,所以,政府務必出台法律,暫時禁止白銀外流。”

   “不光不得外流,還要盡可能增加白銀儲量,安娜正準備跟人合夥,爭取將白銀法案的日期提前,最起碼咱得在裏麵撈一筆,當下紐約交易市場成交量已經超過了倫敦成為第一大,另外注意保密,北洋的銀行係統蛀蟲太多,你們清查的如何?”

   呂俊飛也不是單幹,他有著一家稱為銀行調查科的情報機構,在曆次接收敵產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尤為精通刑訊手段,其下人手甚至向周邊行業伸出觸角,在整個魯係的情報機構中都能掛得上號:“基本清理完成,現在經過整合或者新成立的如中央交通工商農業邊業等銀行完全掌握在咱手中,段祺瑞的人都一個沒讓加入。”

   “你是不知道。”他有些眉飛色舞的說道:“那群蛀蟲肆無忌憚的都到了什麽程度,國家借款都特麽敢吃回扣,還是幾個點的吃,最多的都到了上千萬,這次接收,虧著沒敢對銀行從業者說什麽既往不咎,否則絕不會落下這麽多好處。”

   他說的好處卻是清查過程中抄沒蛀蟲家產一事,臨了還給扔到監獄或者拉出去打靶,直賺了個盆滿缽滿,雖有楞多人為此求情,但看在錢的份上,誰的麵子也不好使,當初段祺瑞看到數字後也熄了給人求情的心思,就這些蛀蟲的身家,幾可頂北洋時代的年國家財政收入半數。

   不過至此時,魯係雖然把刑不上士大夫的潛規則破壞殆盡,卻也博了個一視同仁的美名,更是借著這些人的人頭換取了些許名聲,隻經常拉人打靶的惡行被人詬病不已,甚至南方報紙對此公然問責,認為嚴刑酷法乃開曆史倒車。

   “我倒希望這種人能多點兒,還是抄家來錢更快。”積蓄萬貫家財可能要數倍人的努力,但給人拿走卻在一瞬間,王子安也迷上了這種無本買賣,多打幾戶土豪,自己就能多開幾家廠子,“一定注意度,別讓你的人以此為樂,最終調教成天怒人怨之輩。”

   “您放心,我心中有數。”呂俊飛拍著胸脯保證道:“對了,你呆在上海都一個多月了,怎麽還不回去?”

   “李厚基來報,南麵那位又通過不入流的手段解決了陳競存對他的威脅,雖礙於其人在軍內及華人中的巨大影響力,僅事實軟禁,對外宣稱養病,可當下部隊都到了他的手裏,我這不估摸著可能不等咱們先動手,他就得北上麽。”

   ……

   孫文的北伐信念由來已早,民初就開始念念不忘的要北伐,葵醜戰爭別看他手裏沒幾個兵,但也真敢讓黃興派出一旅偏師前出徐州跟優勢北洋軍作戰,結果不言而喻,革命軍官們有了革命激情,可底下士兵卻需要養家糊口,敗退之後爭相逃命,渾然沒管自個為何而戰。

   不過那會兒他總還有幾個官兵聽他的吩咐,可隨著革命青年們年紀逐漸增大,又在勾心鬥角中摸爬滾打變成軍頭相繼離開,孫博士環視四周,身邊已經沒得幾個兵,護國戰爭別看他咋呼的震天響,真帶兵護國的是蔡鬆坡。

   到了民國五年之後,孫文身邊所剩屈指可數,他能掀起護法戰爭,還是靠著理念相投,一眾軍頭需要他的威望給自己加分,以表示同北洋幹仗的合法性,可等到南北議和,他又成了多餘人物。隨即動員陳炯明揮兵驅逐陸榮廷,打完仗發現,當初給錢給糧給槍的部隊全給陳競存拉攏,若不是對他愚忠的許崇智手裏還有點兵馬,就得又一次光榮的成為光杆司令。

   起起伏伏這些年,孫先生也終於明了,沒有自己的部隊,所有事情都是一場空,好在這些年下來,名聲也不是半點用處也沒,總也有幾個在本省混不下去的政客或者軍頭帶著殘兵敗將前來投奔。同時間北麵的一聲炮響,頓時在他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破開一丟丟的迷霧。隨著對方的前進步伐愈來愈呈現出不可阻擋之勢,孫先生從明了變成狂喜。

   在這期間,因為執政理念的不同,讚成聯省自治的陳炯明跟大一統漢人十八省的孫文爆發了激烈的衝突,雙方為此還兵戎相見,孫文硬是靠著海麵上的兵艦將其擊退,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可陳競存鬥爭經驗少了點,把國民黨的出身給忘了,人最喜歡搞下作手段,暗殺收買綁架等全敢幹,最終陰溝翻船,被人送到醫院養病,他這一去,部隊群龍無首,最終給孫文及手下將官們收編,頓時手上多了幾萬的部隊,占據粵省全境桂省一部分,讓他有些得意非凡,又對周邊勢力都有些許的影響力,至少在當下,雖然比起北方的北洋勢力完全不夠看,但相對另一時空而言要好上許多,那會兒,他十分不爽快的給陳競存攆到上海當了第二次寓公。

   “中國革命有了十二年,現在得到的結果,隻有民國之年號,沒有民國之果實,教訓是什麽呢?就是沒革命軍,以前,靠的僅是革命黨人浴血戰鬥,值此國家危難之際,革命勢力屢遭重創之時,我們才開辦了這所學校,挽救中國的危亡。”

   珠江另一端的黃埔島上,孫文正在給第二批入學的學生做著訓導講話,現在時間出現了偏差,不止開學日期到了年初,就連學製也延長到一年,教導出來的學生,好孬能把班排戰術演練的中規中矩,不再是半年期培訓班的速成軍官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