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再添良將
  長安。臨時將軍府後院。

   向雲穩坐太師椅。一旁小案備滿各種水果甜品。美酒佳肴。向雲一臉悠哉的品嚐著。

   身側。典韋鐵塔般的身軀聳立一旁。不怒自威。再配上院落四周的侍衛。令整個院落氣氛緊張。

   向雲靜靜的品嚐著案上甜品。不一會。便見許褚領著一隊侍衛。捆押著兩個模樣狼狽壯漢而來。

   許褚近前。恭聲說道:“主公。張濟、胡車兒帶到。”

   言罷。許褚閃身一旁。注視著眼前兩個壯漢。第一時間更新虎目含煞。

   向雲聞言緩緩抬起頭。看著被五花大綁的二人。正是先前被俘虜的張濟與胡車兒。

   此前由於忙著處理長安事物。向雲也沒空搭理二人。如今閑下來。且得知張繡去了宛城。向雲這才準備說降二將。

   看著狼狽如斯的二人。向雲不由朝許褚叱道:“我是說將二位將軍請來。仲康你怎如此怠慢二位將軍。還不快快鬆綁。”

   “諾。”許褚聞言會意一笑。當即應諾。讓士兵給二人鬆開繩索。第一時間更新

   有許褚與典韋在此。向雲也不怕二人能怎樣。

   待士兵為張濟、胡車兒鬆綁後。向雲這才滿臉歉意對張濟、胡車兒說道:“前翻忙著處理公務。怠慢的二位將軍。還望二位將軍莫怪。”

   張濟雖然被俘。但卻是極為冷靜。揉了揉被捆得麻了的手臂。然後看著向雲。默不作聲。

   一旁胡車兒亦是硬氣。聞言冷哼一聲。臉朝一旁。不言不語。一副慷慨就死的模樣。

   “大膽。。。”

   二人不配合的態度激怒了向雲身側的典韋。當即瞪大雙目狠狠盯著二人。大有一語不合。就大打出手的跡象。

   然張濟二人雖為俘虜。卻怡然不懼。毫不客氣的回瞪典韋。

   “唉...二位將軍這是何苦。”向雲見此。不由一歎。

   張濟聞言。亦是悠悠一歎。沉聲道:“勝王敗寇。將軍要殺要剮。某悉聽尊便。隻是禍事不及妻兒。還望將軍能放過某家妻小。張濟感激不盡。”

   是條漢子。聞言。第一時間更新向雲眼前一亮。讚道:“好漢子。張將軍亦是性情中人。此戰某僥幸擊敗張將軍。實乃大勢所趨。非戰之罪。張將軍又何苦介懷。”

   頓了頓。向雲接著道:“當今天下烽煙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向雲不才。願以掌中劍。帶甲百萬。橫掃寰宇。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不知二位將軍可願助我。”

   “這...”向雲的話。令張濟微微一怔。不由自主被向雲所描述的情景所震懾。心中泛起一絲波瀾。暗忖:不料這衛將軍竟有如此抱負。也許歸降他。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見張濟意動。向雲也不催促。一旁默默的看著張濟。張濟是個聰明人。他相信張濟會如何選擇。

   至於胡車兒。向雲並不擔憂。隻要張濟歸降。胡車兒自然也會歸降。

   果然。張濟沒讓向雲失望。在微微思考過後。張濟果斷拜倒:“降將張濟。見過主公。”

   向雲頓時大喜。扶起張濟。開懷大笑:“快快請起。吾得張濟。如虎添翼。哈哈。”

   “謝主公。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張濟應諾起身。而後自動落後向雲半步。恭敬的站於一側。一舉一動皆顯得極為穩重。不愧為久經沙場的宿將。

   勸降了張濟。胡車兒自是水到渠成。見老主公歸降。胡車兒不消向雲開口。便主動跪倒。表示願降。實乃忠義之士。

   勸降了張濟、胡車兒。向雲一時間心情大好。當即邀二人坐下同飲。二人推脫不掉。便順水推舟。坐下吃酒。與向雲交流感情。

   一番暢飲之後。彼此間的隔閡逐漸消失。氣氛變得融洽起來。而張濟、胡車兒二人對向雲這年輕的主公的認可度。也快速飆升。

   “恭喜主公。又得兩員大將。”不知何時。郭嘉來到近前。笑容可掬的朝向雲拱手道賀。

   “哈哈。奉孝來了。來。我為爾等介紹。此乃我軍軍師。郭嘉郭奉孝。潁川陽翟人士。別看他年少。但卻足智多謀。算無遺策。二位將軍今後可要多與之親近親近。”

   向雲見狀。當即拉過郭嘉。笑眯眯的為二人介紹起郭嘉來。聽著向雲誇讚。郭嘉臉上平靜。心中亦是暗自歡喜。

   見眼前這相貌俊秀的青年竟是向雲軍中軍師。即便是張濟亦是難免吃驚。一臉不可思議。

   郭嘉實在太過年輕。且名聲不顯。加之以前董卓軍中的李儒影響。讓張濟實在難以將郭嘉與軍師一職聯係起來。

   不過。張濟知道。郭嘉能以如此年紀便成為向雲軍中軍師。必有過人之處。也不敢怠慢。當即起身與郭嘉問好。

   一番寒暄。。。幾人間算是認識了。

   向雲在旁看著郭嘉與張濟相談甚歡。滿意的點點頭。隨即揉揉太陽穴。露出疲憊之色。

   郭嘉見此。當即會意的點點頭。告知一聲。與張濟一同告辭離去。路上順便做做張濟的思想工作。為說降張繡做鋪墊。

   打發了張濟二人。向雲起身去了府衙。

   在府衙內。有人等著向雲召見。正是協助向雲奪取長安的壯士。

   當然。因為人太多。向雲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見麵。所以隻是見了見這群人的首領。

   讓向雲意外的是。這群人的首領居然是一個年齡不大的青年。並曾與向雲有過一麵之緣。

   嚴格說起來。向雲對青年還有過恩惠。青年正是當年向雲在汝南遇到的少年陳到。

   得知此人正是號稱僅次於趙雲的陳到。向雲一陣驚喜。

   一番了解後。向雲得知陳到出身貧寒。父親早逝。一直靠著母親編織草鞋販賣為生。

   當年與向雲萍水相逢。正是陳到母子日子最艱難的時候。嚴重時。甚至數日食不果腹。

   當時與向雲意外相遇。向雲不僅將自己的幹糧拿出來救濟陳到等人。還為他留下了僅剩的錢財。如此義舉。加上母親的刻意教導。使得向雲在陳到心中留下了不可泯滅的印象。

   後來。在一遠房的引薦下。陳到拜得名師學藝。陳到自由聰慧。悟性極佳。在數年苦修下。不僅練得一身好槍法。且熟讀兵書。對練兵指揮頗有一套。

   陳到出師後。四處曆練。因其人忠肝義膽。且槍法精妙。自是結識不少豪俠。

   幾年後。向雲平定益州。成為一方諸侯。

   陳到回鄉見到老母親。通過多方打聽。得知當年與他有恩的向雲。正是那坐擁益州的征西將軍。

   此時。向雲正準備對長安用兵。

   得知此事。陳到頓覺機遇到了。若自己能助向雲謀取長安。不僅能為自己謀取一個出路。還可報答向雲當年的恩情。

   然僅憑陳到一人顯然難成大事。於是陳到呼朋喚友。招來一群誌同道合的豪俠。並將自己的目的詳細告之。

   向雲求賢若渴的名聲頗為響亮。眾人得知後。亦是覺得是個出人頭地的機會。紛紛表示願隨陳到一同投奔。於是便有了當初與益州軍裏應外合的一幕。

   得知此事經過。向雲亦是感歎。不料當初的一次善舉。不僅為自己得到一個擅長情報搜集的奇女子小芸。還使得以嚴謹著稱的良將陳到千裏相投。真是應了那句話。善有善報。

   陳到的到來。使得向雲麾下又多了一員善於練兵的大將。這對向雲的整個勢力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實力愈加強大。向雲亦是頗為興奮。

   不過。最令向雲激動的並非陳到的投奔。而是老狐狸賈詡...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