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洛邑會盟
  黎赫王二十三年,立冬。

   數百年戰亂不休,天下諸侯尚餘幾十,黎室式微,難以行天子之事,諸侯各自為戰,開疆拓土,博弈天下。

   諸侯國中,以宋、魯、楚、吳、越、胡塞六國最強,都有王天下、問九鼎的意圖,其中,以宋為最。

   立冬,諸侯國應宋王邀約,會盟洛邑,共商洛邑學宮修葺事宜。黎赫王端坐正首,諸侯王分列兩側。

   “黎自文王,傳承至今,五百載矣。赫王英明,得國祚之深厚,享四海之太平,”宋王念詞,“日月所照之地,皆為黎土,五穀生養之民,皆為黎臣。洛邑學宮,傳承久矣,天下聖人,半數出於此。赫王二十二年,喬國叛黎,欲行天子事,鄙宋勤王,誅滅叛喬,學宮亦毀也。今恰逢黎朝五百年祭,天子以為當修葺學宮,提升國祚。”

   黎赫王起身,望著宋王,輕聲道:“依太傅所言。”

   宋王微笑著,繼續說:“先聖子醜,天下仁義執牛耳者,不幸蒙難。老臣以為,學宮修葺之後,祭酒一事頗大。不知諸位可有推舉人選?”

   魯王出列,先朝赫王施禮,這才說道:“先聖子醜,立儒學,倡導血親人倫、仁義禮信,然亂世當中,詩書可以乎?。往聖祭酒,多為黃老之學,形而上以無為治國,形而下以數術方技富國,乃正解也。臣以為,魯有殷子殷隱,老子高徒,可以為祭酒。”

   胡塞王冷哼一聲,出列道:“臣以為,黃老儒農,皆為下品,唯有兵學可安天下,我有衛秀,既集兵學於一身,又武力為聖,可以為祭酒。” 諸侯爭執不休,都各自推崇自家聖人為祭酒。所謂聖人,大半徒有虛名。

   “宋王擁百城之地,外有武聖繆苦,內有兵聖施慧,一國兩聖,天下無二,何不舉薦?”齊王詢問。

   “繆苦垂垂老矣,施慧並無功績,不敢垂涎祭酒,”宋王並不多做解釋,出言相勸道:“諸位都是大黎柱臣,祭酒一事,當由學宮聖人推舉,你我多言無益,天子以為如何?”

   黎赫王輕聲道:“善。”

   宋王得到黎赫王點頭,笑著說:“學宮不可一日無祭酒,那便讓先聖子醜後人擔任如何?”

   “先聖子醜後人?未曾聽聞,”吳王聞言,笑道,“宋王莫非是要推舉子醜高徒先生?”

   吳越兩國同出一脈,卻終年戰事不休,越王一直沉默不語,見到吳王發話,幹咳一聲,譏諷道:“吳王分不清先聖子醜後人與高徒?難怪連我這個叔叔也不肯認,仁義禮信,孝悌忠誠,你該多學學了。”

   吳王年輕氣盛,反問道:“那叔叔,你困我父王於會稽山,掠我吳國三城之地,這是仁義禮信還是孝悌忠誠呢?”

   “牙尖嘴利。”越王無言以對,隻好仗著長輩身份嘲諷一句。吳王隻嗬嗬一笑,不同他繼續爭辯。宋王宋驍見到吳越兩國又掐起來,以東道主身份勸道:“都是一家人,家事何必拿到台上說。今天商議洛邑學宮修葺之事,茲事體大。”

   眾諸侯沒人接話,學宮修葺,天下聖人自然會盡數匯集於此。近水得漁利,洛邑學宮離喬、宋最近 兩國盡享地利。如今宋滅了喬國,豈不是要獨攬這一份大氣運?

   雖說天下學宮、行宮、學塾何其多也,然而天下道義執牛耳者,向來是洛邑學宮。對宋、魯、楚、胡塞、吳、越六國而言,多爭一分便是多一分國祚;別的諸侯,國力與此六國相去甚遠,誰又甘心當下一個喬國?誰又沒有王天下之意? 諸侯王以學宮為棋盤,各藏心思,彼此博弈。

   宋王見到眾諸侯都不言不語,隻好拱手問赫天子:“天子,先聖子醜自中山出,可有後人?”

   赫天子神情局促,朝中山王投去求助的眼神。 中山王兩鬢斑白,年事已高,座位在左列首席,其後才是魯、吳、越等。隻見他拄杖站立起來,掃視了一眼眾諸侯,不緊不慢地說:“子醜先生之子早逝,天下皆知,至於之醜先生有沒有後人,想必魯王定然知曉。”

   魯王位列中山王之下,左列次席,聞言臉色慍怒,拍案而起,道:“與我何幹,我不識子醜,亦不知子醜後人。”

   “十年前蕭、魯假道黎伐我中山,夜襲玨山穀,屠盡男丁,擒拿白妻。玨山穀有草廬,那便是子醜之後修耕讀之地。不然你以為為何無端傳來子醜之後身死的消息。”

   魯王心神一顫,不敢相信,天下隻知子醜之後身死,不知其名,更不知何故身死。

   “魯王以為老朽說笑?”中山王冷眼打量著他,繼續說道,“若非子醜先生不願蒼生塗炭,你魯國與蕭國下場無二。”

   魯王臉色發白,盡管魯國以黃老之學為尊,拜殷隱為相,卻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天下聖人十之八九不過享受一國頂禮膜拜,唯有文聖子醜身死九州悲涼,天下皆知。

   “鄙魯小國,蕭兵強馬壯,伐中山一事,實非吾願,乃無奈也。子醜後人身死,鄙人深感愧疚。”魯王朝北拱手,麵露慚愧之色。

   “太保剛說到子醜之後已然身死,如何執掌學宮?”胡塞王大大咧咧地問。

   “子修耕讀玨山穀,蒙難之時新婚不過半載,好在留下了血脈,”宋王感歎一聲,“鄒先生是子醜高徒,與子修交好,前幾日剛從玨山穀接來了子醜後人。”

   “鄒先生拜在文聖門下不足十年便遊學而去,何來與子修交好一說?要是孟先生,我等還信三分。”吳王質問他。

   “子修乃是文聖後人,鄒先生是文聖弟子,為何不能交好?”越王反問道。

   “諸位安靜,不信鄙人言,聽太保如何說。”宋王成竹在胸,將中山王推到高台。

   “鄒固與子修交情如何老朽不知,不過子修確實有後,”中山王尷尬一笑,“老朽隻在孩子滿月時見過。”

   先聖子醜有後,這場博弈,眾諸侯都沒算到這一步。如今天下道義執牛耳者尚無,看來隻能姑且讓子醜後人暫代祭酒。子醜後人滿打滿算不過十歲,不過是權宜之計,等天下聖賢學宮論道,分出高低,祭酒才有名有實。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