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圍獵遇險
  李響尷尬地發現,他能夠大量使用的材料,隻有麻布、柳絮、紙板和羽毛。

   窮則生變,李響回憶起原時空的羽絨服。

   明月寨可以少量生產麻布,麻布本身也是大周最常見的布料。柳絮和麻絮,山裏更是不缺。

   蒙學和公中需要大量的紙。李響在明月寨站穩腳跟之前,明月寨所需紙張,隻能耗費寶貴的銅錢從山外購進。

   想要發揮更大價值的李響,想到了寨裏過得淒慘的一個人群:工匠。

   李響和曾木匠等人一起動手,經過一年多的試驗、分析、記錄和改進,期間承受了幾百次的失敗和數十次的心灰意冷,終於用木屑、竹板、爛樹根等山區常見的下腳料,做出一種非常粗糙的黃紙。

   控製變量法讓曽木匠等人大開眼界,嚴格控製流程和時間的做法,為改進紙張的工作提供了強大助力,再加上大膽假設、然後驗證改進的實驗精神……曽木匠等人拜服,儼然把李響當成了“在世魯班”,不時虛心請教。李響的虛榮心,終於滿足了一把。

   明月寨自產的紙,取名“竹木紙”。

   竹木紙很粗糙,無法使用毛筆在上麵寫字,不然會渾濁一片,這一點讓李夢空等老童生很不滿。

   李響卻不在意,他本就沒打算用毛筆。不能用毛筆更好,省力省錢,李響委托泥瓦匠做的簡易墨條,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曽木匠把竹木紙和柳絮相互交疊十幾層,然後浸水、壓製捶打、晾幹,最後做成小片,還可以塗上桐油防水。

   將製成的小片縫入麻衣內,像紮甲的甲葉一樣相互覆蓋,再用雞鴨鵝毛、柳絮等材料糅合壓製成的塊狀物填充內裏,就可以得到一件“防寒服”。

   防寒服的抗寒效果很一般,還不能水洗,缺點多多,隻是李響無奈之下大開腦洞的產物。

   李響在試製防寒服的時候發現,把數十張竹木紙和柳絮、麻絮等物交疊在一起,再經過捶打、壓製、陰幹等工序,會變得十分堅硬。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硬紙塊”,單論擋箭效果,居然接近寨民耗費兩年時間製成的竹甲。李響驚到了,難道自己搞出了所謂的紙甲?

   李響決定在蒙學少年自用的防寒服上加上一層“紙甲”,進一步提高抗寒效果的同時,多少起到些盔甲的作用。

   經過反複的權衡和修改,新成立的工匠坊定型了兩款防寒服,在流水線分工完成後便會加緊生產。

   簡陋的防寒服當然滿足不了李響,他為了自己和劉素素考慮,還和曽木匠一起做了幾套真正的“羽絨服”,工藝和防寒服基本相同。

   柳絮、麻絮和竹木紙板統統不要,李響的羽絨服采用了辛苦彈出的鵝絨和“金貴”的絹布。三層填充鵝絨的小方格狀保暖層相互交疊,既溫暖又舒服,隻是還有些異味難以消除。

   李響甫一穩定自己在明月寨的地位,就開始大力籠絡匠人。逃難上山的工匠很多,日子也過得很慘,曽木匠就是一個例子。

   為什麽籠絡工匠?

   李響在雇曽木匠等人盤地龍時,就發現了大周工匠的難得之處,一心要把工匠拉上自己的戰車。工匠老實,服從紀律,有手藝在身,又沒有倒向其他人,李響當然稀罕。

   再說了,李響要賺取更多資源,隻能搞些“奇技淫巧”。他不籠絡工匠,還能依靠誰……

   老黃的威脅越來越近,李響多次在自己房間發現老黃的刀痕。

   李響很清楚,保證自己安全的最好方式,便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和地位。

   李響卻不知道,他發現的那些“威脅”,其實大部分都是劉成棟使人搞出來的。劉成棟要好好考校李響的潛力,想看看他還有什麽本事,又將如何自保。

   蒙學已經消耗了公中很多米麵鹽布之類的物資,如今資源跟不上,李響沒有伸手多要什麽,而是想方設法為公中增加財源。

   蒙學的少男少女越來越多,孩子的飯量也越來越大,不能節流,那便開源。

   地處深山,掙錢談何容易?

   在明月寨,名貴木材、桐油和藥材早被公中壟斷,是公中的主要財源。防寒服還沒有大規模生產,銷路也沒有打通,帶來的收入聊勝於無。

   急於減輕公中負擔的李響隻能向密林要食,選擇圍獵作為一時之計。

   之所以選擇圍獵,獲得獵物、增加肉食、減輕公中負擔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集體打獵和打仗有很多相通之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練兵方式。

   在山裏,打獵與種地是兩種生活方式。兩千多人的明月寨當然不會選擇打獵,於是頗具諷刺意味的事情發生了:明月寨大多數的青壯和婦女,整日忙於種地、采藥和伐木等活計。李響帶著烏泱泱的一群少年,一個個山頭轉過去,居然收獲不錯。

   蒙學少年收獲頗豐,倒不是李響有多厲害,而是隻有蒙學這種特殊的地方,才能夠每天出動幾十人漫山遍野地跑。秦嶺動物普遍具備的地盤意識,也給族群帶來了滅頂之災。

   李響知道他是在竭澤而漁,但他哪顧得上保護環境,先把手下少年喂飽才是他的正經事。李響甚至罪惡到用美味的燒烤來激發少年們的鬥誌,效果很好。

   在打獵過程中,一些強壯的少年終於見了血,開始擺脫青澀和稚嫩,李響朝自己的目的又進了一步。

   少年們捕獲的獵物不少,但架不住蒙學人多,還不夠蒙學一半人吃的。李響不會蠢到獨吞收獲,總會交給公中一部分,換些紙張糧米。

   蒙學獲取物資的速度總趕不上少年飯量的增長。李響鬱悶之餘,發覺圍獵不是長久之計,想要騰出手做其他事,就必須找一條持久發財的路子。

   “隻能搞些奇技淫巧了……”李響不時感歎。

   一碗稀粥,幾兩鹹魚,一碗野菜湯,這是蒙學少年平時的早餐。

   這一天,李響特地讓可以上山的少年們吃了頓豐盛的早餐,或者說多吃了兩塊肉幹,然後早早出發,打算在寒冬降臨前多積累些肉食,好減輕過冬的壓力。

   明月寨附近的大型食肉動物,如虎狼等已基本絕跡,據說寨民見過的最後一條狼是被大當家殺死的……所以,李響倒不擔心安全。

   能夠出寨圍獵的少年,基本都跟父兄上過山,所以實際上是這些少年帶著李響打獵,順便進行戰陣操練。

   李響把三十多人分為三隊,他和楊建川、熊成武各帶一隊。三隊沿著山路穩步前進,保持不遠的間距,用竹哨互相聯係。

   “吱吱吱~咻~”正行進間,李響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竹哨聲,是熊成武那一隊!

   竹哨的節奏很急促,李響確定:熊成武那裏遇到了危險。

   此時,在李響右邊山頭的東麵,熊成武正帶著十個少年和幾個凶徒對峙。

   “兀那小子,別逼老子動手。”一個左眼到嘴邊有一條長刀疤的漢子盯著眼前的這些少年。他的身邊還有三個高大壯漢,其中兩個手持弓箭,正瞄著熊成武。

   熊成武雖十分慌張,但還是強打精神,按照夫子的訓導讓大家圍成半圓。少年們按照平時的訓練把竹盾放下,持槍戒備。

   熊成武安心一些,大聲道:“大家堅持一下,夫子馬上就到。”

   圍獵而已,誰能想到會突然遇上清風寨的趙疤子?

   熊成武雖然隻見過一次戰陣,但還是感受到趙疤子四人的剽悍。他手心滿是汗水,全身發抖,嘴唇發幹。

   熊成武為自己怯懦的反應感到羞愧,卻不知其它少年也是一樣。

   如果不是對方隻想活捉,熊成武他們還知道李響和楊建川兩隊就在附近的話,他們早就崩潰了。

   悠長竹哨聲響起,李響及時帶著兩隊少年趕到了。

   熊成武鬆了口氣,呼吸漸漸恢複正常,握槍的手停止發抖。心想:三十個打四個,對方再凶又如何?沒問題!

   李響用竹哨和口令指揮兩隊少年。少年們用盾牌掩護自身,手持竹槍,緩緩前進。

   見這邊正在對峙,李響不禁大呼僥幸,還好沒打起來。否則僅憑殺過幾隻兔子的少年郎,怎麽抵抗對方那幾個“悍匪”,更何況對方還有兩個弓箭手。

   “都不要緊張,就像狩獵一樣,用大盾掩護自己前進。”李響有些慌張,但知道自己不能慫。自己這邊可是有三十多人,對麵隻有四個!

   李響見對方人不多,弓箭也隻有兩幅,心裏有底,大聲喊道:“對麵四個人,隻有兩張弓。”

   “記住了,待會沒有受到弓箭攻擊的那隊上前齊刺,受到攻擊就停下,換沒有受到弓箭射擊的那隊前進。保持隊形,狹路相逢……”

   “不能慫!”眾少年齊聲高喊,士氣飆升。緊接著,伴隨“砰砰砰”的敲擊盾牌聲,三隊少年以穩定的步伐逼近趙疤子四人。

   趙疤子看到李響給手下打氣,剛要嘲笑這些少年不自量力,就被這整齊的陣勢驚到了。

   和老黃說的不一樣啊!

   看對麵這些少年緊張卻堅定地逼過來,趙疤子心中大罵。自覺沒把握對付三十人,趙疤子當機立斷,決定撤走。

   “李響是吧,我趙疤子記住你了!”趙疤子喊了一句套話,讓弓箭手斷後,他和二當家後退一段距離。然後趙疤子和他的二當家掩護其它二人後退,如此交替遠去。

   看到趙疤子一行人退去,又有弓箭交替掩護,李響慶幸之餘也有點惋惜。

   輕呼一口氣,李響命令三隊匯合,結成圓陣,緩緩後撤……

   趙疤子返回清風寨時,李響已經帶著三十多少年後退十裏地。他們現在所處的地點離明月寨很近,不遠處就有明月寨的崗哨,十分安全。

   發生衝突的地方可是明月寨的控製範圍,趙疤子怎麽突然過來,李響不理解。

   群山遍布、密林遮眼的地方,居然能一頭撞上,太巧了吧?難道……

   “都說說吧,剛才和那幾人對上,有什麽收獲?”李響安排少年輪流歇息,問道。

   “和打獵時很不一樣,心裏發虛,手心出汗,胸悶……”實誠的熊成武說出了很多少年郎的心聲。

   一群沒殺過人的年輕人遇上悍匪,氣悶出汗實屬正常。

   楊建川從他爹那裏學過不少東西,說道:“俺覺得拿著大盾就沒力氣出槍,尤其是後排。大盾最好和單刀一起使,長槍還是雙手握著才有勁。”

   楊建川說完,見夫子頻頻點頭,鼓起勇氣繼續道:“咱們要是有弓箭手就好了,要是有弓箭在手,今天肯定可以留下一兩個。”

   一個流著鼻涕的少年,羞澀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俺覺得以前的陣型不好用了,兔子跟人不大一樣哦……” 看身邊的兄弟沒有嘲笑自己,他輕呼一口氣,嗬嗬傻笑。

   少年郎打開了話匣子,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這是李響刻意培養的氛圍。

   李響自認沒什麽驚天才能,隻了解一些先進知識,所以他用心培養明月寨的少年,還非常看重有特長的孩子。心想:我可能不是很優秀,但我可以讓更多人變優秀。也許很多人比我聰明,比我有勢力,比我有錢,但老子人多!

   “俺覺得竹槍不好使……”

   大家正討論得激烈,突然有人亂入,“俺覺得這裏的鐵礦石很好,附近應該有小鐵礦!”

   少年郎紛紛皺眉,看向出聲之人,名叫雷達的少年打個哆嗦。雷達是山寨中雷鐵匠的孫子,為人比較木訥,或者說呆逼。

   李響驚訝了幾秒鍾,大喜過望,讓雷達仔細說說。

   雷達摸摸頭,“是剛才搜查的山洞啊。裏麵有很多鐵礦石,這裏應該有……”

   正說得興起,雷達忽然感覺不對,抬頭一看才發現,夫子和一些兄弟正用餓狼似的眼光看著自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