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直麵危機
  時光匆匆而過,秦嶺和伏牛山幾無變化。

   轉眼過去了兩年時間,大周換了新皇帝,定年號為聖熙。

   新皇帝名為柴喆,但市井小民整日裏為柴米油鹽奔波,有幾個會關注這些?不管誰當皇帝,自家的小日子不還是照樣過?

   李響掌控蒙學後,經過持久探查,最終掌握了五條魚道。

   有了充足的食物,李響和蒙學少年的營養改善很多。公中定期發給蒙學一些米糧,李響也把三到五成的魚製成鹹魚幹上交公中,總之很和諧。

   吃得飽就有勁兒,李響從執掌公中的老童生那裏換來一些紙張,開始用自製鵝毛筆梳理原時空的各類知識。

   在學校學到的,電視裏看到的,網絡上搜到的……幾個月的時間裏,李響每天奮筆疾書到淩晨,“感謝高大上的全麵義務教育。知識如此寶貴,要全部寫下來,都是財富啊。”

   然後便是為蒙學製訂章程的問題。總是教到哪算哪,李響覺得不合適。

   蒙學的課程必須分門別類,該教些什麽呢?

   曆史?李夢空那老童生竟然說王莽沒當過皇帝,大周和原時空的曆史出入太大,要找大周土著幫忙。

   拚音?這個必須有,簡化字也要悄悄推廣。拚音和簡化字,簡直是省時省力的大殺器啊!

   數算?九九乘法表發下去,記不住沒飯吃。想到那些熊孩子鬱悶的臉,李響就很開心。

   理化?先整理些自然常識出來,其它的以後再說。

   李響還根據少年學習的進度,把他們分成三個年級,教導不同階段的知識。漢文拚音、阿拉伯數字和基礎的物理化學一起,成為蒙學主要課程。

   李響恢複了開朗的性格,漸漸把蒙學當成自己家,也開始對明月寨產生歸屬感。這裏有和善的寨民,還有表麵上粗俗但對自己十分客氣的寨兵,更有漂亮活潑的劉大小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明月寨當然不缺對李響不忿的人物。小頭目老黃就不止一次警告李響,讓他離劉素素遠點。

   老黃的威脅並沒有嚇住李響,還激起了李響的凶性。李響心道:“來到大周還能被你個土著欺負?劉素素是我的,明月寨,也是我的!”

   這一天傍晚,李響疲憊地走向自家屋子。路過小巷子時,李響眼前一晃,被老黃拿刀架住了。

   老黃一身灰色短打,狹小的眼睛裏閃過凶狠的光芒,狠狠地盯著李響,好似隨時要結果李響的小命。

   老黃的瘦長臉近在咫尺,麵色凶悍,短刀閃過白光。

   李響驚慌之餘思考對策。小心髒撲通撲通跳著,李響不斷提醒自己,不能軟啊不能軟……

   求饒?

   那樣的話,熊孩子們如何看自己,劉寨主如何看自己,素素將如何看自己?現在一時軟,後悔萬萬年!

   強壓心頭恐懼,李響打算賭一把。他堅信老黃不敢在這裏殺人,於是硬著頭皮道:“動手啊!”

   老黃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沒想到李響這麽硬,被壓在牆上了,還敢拿匕首比劃。

   “繼續動手難免走漏風聲,幾位當家那裏過不了關,得不償失啊。”老黃暗自思量,算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心想:就讓你小子多活一段日子,反正不久後……哼哼!

   老黃在李響的肚子上敲了兩記,收起單刀快步離開,很快消失在黑暗裏。

   李響被老黃暗算了兩下,嘴角帶著血絲,忍痛回到自己房間。

   劉成棟控製大兩千人的村寨好幾年,明麵上風平浪靜,私下爭鬥絕不會少。

   人多了事情就多,明裏暗裏都要盯著。劉成梁當年在軍中,便一直帶著斥候隊,當然是處理隱私事情的不二人選。

   因為某些原因,李響已成為劉成棟的重點關照對象。他和老黃衝突時,有三個好手一直在暗中盯著,隨時準備出手。

   老黃隱約知道點什麽,不敢貿然下手,這也是李響躲過一劫的重要原因。事實上,老黃當時真下殺手的話,先死的很可能不是李響。

   “哦,這小子這麽硬?有意思,不是軟骨頭就好……”聽到劉成梁的上報,劉成棟欣慰地點頭。

   後半夜,李響緩過勁來,透過門縫看著將圓的月亮,心中發狠,“娘的,欺人太甚。一個傻叉土著,居然威脅我?!看誰玩得過誰!”

   山裏太過熬人。

   李響在原時空熱鬧慣了,來到大周,卻一直在孤寂中忍耐。到得如今,他終於壓製不住凶性。沒有電視電影,沒有音樂小說,沒有商場遊樂場,大部分場合都落針可聞的環境下,李響的性情當然大變。若是放到原時空,李響被人打一頓,威脅幾下,直接就忍了。

   視線轉到蒙學。

   充當臨時教室的茅草屋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兩大三小五間土坯房。兩間大的屋子是男女教室,兩間小屋子是李響和劉素素的房間,剩下一間小屋用來放雜物。

   李響和劉素素站在拓寬的校場邊,愜意地看著跑得大汗淋漓的少年少女,“一二一”的喊聲清脆有力。

   真是懷念啊,李響心中感歎。

   李響正麵臨老黃和其他幾人的威脅,明白自保最重要。他理所當然地把目光放到了蒙學少年身上,快速成長的少年,將是李響的最大依仗。

   李響沒動一分魚道上的收益,他投入最大資源,用來補貼蒙學少年的夥食。大部分寨民佩服李響的風骨,也有人私下譏諷,說李響腦子傻掉的寨民也大有人在。

   蒙學的少年和熊孩子擺脫了食物不足,身高和體重瘋漲。短短兩年時間,有些家夥的個子便超過了李響。

   李響很鬱悶。他的身高,即使放到原時空也算高大挺拔,難道大周子民的身體條件這麽好?九成的明月寨民卻是瘦弱低矮的不堪模樣,難道營養是否充足,影響真的那麽大?

   李響哪裏知道,無論是現在的時空還是原時空,中國漢唐年間的北方成年男性,平均身高都在一米七五以上。以這個標準來算,李響剛好及格。

   有劉素素的支持,蒙學很早便開始半獨立經營。

   聞聽蒙學管飯的消息,頗有中國式聰明的明月寨民,搶著將自家娃娃趕出家門。家裏能節省糧食,蒙學那裏又吃得好,何樂而不為?

   李響樂得寨民把自家的孩子都趕到蒙學,這樣他才有話語權。凡事有利則有弊,李響很快發現,蒙學的資源不夠用了,正長個子的少年太能吃……

   劉素素發現李響看著自己,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強行將他打斷,“想什麽呢?賊眉鼠眼……”

   “沒想啥,怎麽了?”

   “漢文拚音什麽的,雖然有點怪,但很好用。還有那什麽阿拉泊數字和乘法表,很厲害。看不出,你倒挺聰明。”

   “那個叫阿拉伯數字,謝謝。”

   “你管我!你一直說你家很遠,你家到底在哪?”

   跟劉素素打鬧一番後,李響帶著長跑結束的少年走向大澡堂。

   公用大澡堂和寨兵食堂是李響向公中提的建議,因為節省柴炭等優勢,很受寨民歡迎。

   李響來到大周,到現在已兩年出頭。他終於在明月寨打上個人印記,小小蝴蝶開始扇動翅膀。

   李響通過和劉素素的交談,早已明白明月寨並不是烏托邦,至少從劉素素轉述的爭鬥情形來看,寨中小團體很多。

   人一多,就會有各種團體。團體之間利益不一致,爭鬥和衝突自然發生。

   蒙學掌握的利益不是很大,李響才靠著劉素素和幾位當家的支持,勉強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下次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思來想去,李響把破局的關鍵放在蒙學少年身上。

   大周並不平靜,明月寨的年輕人也要有自保之力。少年們有了自保之力,少年們的夫子李響,也就有了自保之力。

   種種原因下來,李響決定親手組建並掌握一支武裝,為此不惜投入巨大精力。

   李響在原時空已有軍訓的經驗,還通過各種現代媒體,了解了一些近現代軍隊的訓練、組織和戰術。在明月寨站穩腳跟後,李響不時請教小頭目和老軍……

   努力良久,李響正式操練起蒙學少年。於是從三個月前開始,寨民便經常看到手握竹槍大盾的少年郎挺胸抬頭,一本正經地走來走去。寨民頗覺有趣,不時指指點點,經常惹得好些少年麵紅耳赤。

   李響並沒有搞笑,蒙學少年接受的訓練雖然比較生澀,又不成體係,但遠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劉成棟和熊大春都是久經戰陣之人,他倆居然默許李響所為,便很能說明問題。

   公共浴室內,熊成武和楊建川正在交談。

   兩個肌肉少年很是要好。楊建川的父親位列小頭目,是出名的老好人。熊成武的父親熊大春,說是明月寨的第二號人物也不為過。

   “夫子的訓練好奇怪,跑步、排隊、俯臥撐……我爹說,幹仗時要發狠拚命才行。”楊建川低聲說道。他倒不是對李響的方案不滿,隻是不大理解。

   熊成武不屑於思考複雜問題,他想都沒想便說:“俺爹倒是說夫子有大智慧,讓俺跟著好好學。不管咋樣,跟著夫子就沒錯。”

   “這倒是,跟著夫子吃得飽,還能識字。聽說夫子正想辦法,要給咱們做冬衣呢。”楊建川感歎了一聲,離開木製灑水頭,活動身體,等幹燥後穿衣。

   楊建川覺得自己有些失言了。熊伯伯都說看不懂,自己卻有意見,不好吧?

   楊建川心思細膩,想到父親說的謹言慎行,暗怪自己還是沒記性。

   大周秦嶺-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冬日酷寒,不過比不上塞北和漠北。

   勳陽山區的冬季,即使在白天,也可以達到零下十度。很多地方的小老百姓置辦不了冬衣,又沒有充足的柴炭,被凍死也是很常見的事。

   給蒙學的少年配備冬衣,這是李響深思熟慮後的想法,主要是爭取時間訓練。

   問題來了。

   在紡織業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的大周,全套衣服特別是寒衣,對小民來說向來是不小的負擔。新三年舊五年、縫縫補補墊下麵的說法絕不是戲談,而是大周小民祖祖輩輩傳下的生活方式。

   想做衣服,首先要選布料。

   對小老百姓而言,綾羅綢緞想都不用想。棉布在大周被稱為木棉布、白吉布、高昌布,屬於貢品,在市麵上價比白銀,更是別想。

   拿什麽做冬衣呢?

   小民過年能夠買上一匹麻布,包些麻絮、柳絮甚至破紙木屑之類的東西保暖,已是心滿意足。

   明月寨從不缺等著看李響笑話的人,老黃向來是其中的堅定分子。老黃心想:人手一件冬衣,你當這裏是大周皇宮呢,想穿什麽穿什麽,想不穿就不穿?賣了你也買不起!

   李響聽說大周的棉布巨貴,還是貢品,絕了做棉衣的心思。

   毛皮?貌似比棉布便宜不了多少,賣了李響,確實也買不了幾張。

   絲織品?絲麻絲麻,有錢人穿絲,窮苦人穿麻,也不現實,再說絲織品的保暖效果很不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