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有條不紊的收束
  根據馬洛斯的需求理論來看,人類需求一共分為五個級別,通常被描繪成金字塔內的等級逐級遞增。

  從層次結構的底部向上分別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

  為什麽往往有人覺得國內環保不如國外?

  本質區別其實是——沒錢。

  隻要注意一下就能發現,環保組織與遊行最多的地方便是北歐,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其次是醜國,在往下,則是歐洲的其餘地方。

  至於亞洲,基本沒有,而非洲……

  別鬧了,飯都吃不飽,誰跟你去鬧環保?

  殺了我吧,給錢另說。

  數百年的全球吸血讓他們變得太富有了,組成社會結構的大部分都是悠閑的中鏟,他們富到不僅僅是吃喝不愁,更是能到處旅遊,工作又不繁忙,可以盡情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想要獲得認可,證明自己的價值,就需要其他一些辦法。

  搞環保,正是其中之一。

  為地球與人類的未來做出努力,多麽崇高的理想。

  人類,終究是向往青山綠水的。

  當然,這不是說不好,相反,很好,至少不是去幹壞事。

  唯一的問題便在於,大部分人隻是普通人,在某些方麵的表現上,其實相當愚蠢。

  這樣的人甚至還算好,更可悲的是更下層的人,閱曆與經曆上的缺失,讓他們幾乎喪失了判斷能力。

  憑借著對“可愛小動物”的熱愛便加入其中,對自身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影響,破壞力更甚。

  世界的本質是一座金字塔,塔尖想要指向的方向,即是磚石需要壘砌的方向。

  隻是身處在其中的磚塊很難認識到一點,因為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和他一樣的磚塊。

  磚石看不到塔尖指向的是太陽還是某顆星辰。

  有錢有閑的一群人,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能爆發出多大的威懾力和能量。

  要知道,這可是一群中鏟啊,他們是中間分子,即可以接觸到上層,也可以接觸到底層。

  就拿本次狩獵季的對象黑熊來說。

  醜國曾經就要一隻名叫布魯諾的黑熊,它從6月起開啟了一場全長400多英裏的夏日之旅,從威斯康星州出發,途經伊利諾斯州、愛荷華州和密蘇裏州。

  如此不畏艱險,長途跋涉的布魯諾目的很簡單,為了尋找配偶。

  隨後關注布魯諾的人就在網上創建了一個名為“確保布魯諾安全”的社交群組,該群組有近5萬名會員在持續跟進布魯諾的行蹤。

  畢方坐直播有這個穩定數據是幾乎在第三次左右才達成這個目標。

  但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卻十分輕易的完成了。

  一隻黑熊尚且如此,換成一群海豚呢?

  畢方什麽也沒做,隻是用一些方法陳述了一端事實。

  就看艾蒂安如何處理這些人的反應了,畢方相信他,這是一個在某些方麵相當聰慧與勇敢的男孩。

  期待小動保們接下來的表現。

  搞定了外援,傑瑞特的紀錄片製作也已經進入尾聲。

  該有的素材已經集齊,事實上,整個拍攝的開始時間比畢方想象得要早的多。

  從去年開始,理查德便開始著手,拍攝到的畫麵並不算少,也是素材之一。

  三次屠殺超過數百頭的海豚,從水麵到海底,從遠景到漁船上的第一視角。

  比原世界詳實的何止百倍。

  前世礙於太地町的阻撓,整個紀錄片的屠殺畫麵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談話,片段,以及一些其他世界地方的取景。

  這一次則是完全不同,帶來的不僅有憤怒與悲哀,更有強烈的衝擊力。

  漁民當著理查德的麵割下幼年海豚的那一幕,被完完整整的拍下了。

  不知是巧還是不巧,第一批布置的攝像頭,很多都被太地町的巡邏員拆掉了,可港口的那個鳥巢,迄今為止都沒有任何人發現。

  從那散步過的老人,孩子,隻當那多了一個鳥巢。

  二十三號,世界捕鯨委員會上,一部轟動世界的紀錄片即將誕生。

  這一次,它更加完美。

  與此同時,狩獵季也已經接近尾聲。

  熊類的總狩獵數已經來到了八十五頭的大關卡,剩餘十五頭,共計三十名獵人,平均一人才兩頭。

  除了先前手上退賽的三人,以及無故缺席的伯森,期間還發生了一起意外事件。

  這次是真正的意外。

  那是三頭暴怒的黑熊。

  作為獨居動物,黑熊都有各自的領地,它們的領地大小根據食物情況而各有不同。

  一般來說,食物來源越豐富,領地範圍就越小。因此,黑熊的領地從6.4-9.7平方公裏至16.4-36.5平方公裏不等。

  紀伊半島屬於亞熱帶,食物極其豐富,黑熊的領地本就小,由於曰本黑熊的密集型,領地範圍還要打上一個折扣。

  好巧不巧。三人正好在兩頭黑熊領地的夾角遇上了一頭母熊。

  每年的七月八月,又正好是黑熊繁衍後代的日子,荷爾蒙散發的氣息,讓每一頭黑熊找到屬於自己的伴侶,隻不過偶爾也會麵對有競爭者。

  通常都是另外一頭黑熊,這次不同,這次遇上了一頭黑熊和三個人類。

  三V三,公平競爭。

  最終結果是兩死一傷一逃,死的是兩頭成年雄性黑熊,傷的則是那位退賽獵人,最後逃的則是那頭母熊。

  目前畢方的積分依舊穩居第一——64.8分。

  平均算下來,相當於畢方在一個月內獨自幹掉了六頭成年一米五以上的大黑熊。

  端是恐怖無比。

  第二名則是緊咬不放的佐藤——52.7分。

  差距在一頭黑熊之間。

  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畢方有些懷疑曰本方麵是不是動了什麽手腳,因為每一次佐藤的測量數據都是剛剛好進下一個層次,連遇到的黑熊都病怏怏的,隻不過沒有證據,隻能想想。

  伯森倒是沒有除名,隻不過已經到了第五。

  畢方此刻晃悠在叢林間,打算尋找機會看看能不能完成係統布置的表麵任務。

  活捉一頭黑熊。

  雙任務雙獎勵,在海豚灣即將平穩結課的前提下,畢方想嚐試著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