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與虎謀皮,自食惡果(二)
  更因為這一點,遊牧族人統治了中原之後,廢除了原本的選官製度

  科舉製。

  因為,遊牧族人十分討厭讀書識字。

  就算有了科考,他們遊牧族人也考不上什麽好的名次。

  榜上有名的全部都是那些純族之人。

  等到成績出來的時候,這就讓遊牧族人感到十分的羞恥,以及臉上無光了。

  更別提,別榜上有名的全部都是那些純族之人。

  就是科考的閱卷老師啊啥的,也都是純族之人。

  無他,畢竟他們遊牧族人以前,並不重視讀書識字嘛。

  所以,連字都認不全的他們,自然是讀不出來那些文章的好賴。

  也隻得請純族裏麵,有大學問的人來做。

  …………

  這樣就好像是

  他們遊牧族人明明已經成為了中原這片土地的主宰。

  但是在某些方麵,他們卻是與中原人格格不入。

  倒仿佛,他們好像是客居在簇,融入不了他們的生活一樣。

  遊牧族人自然是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灼著他們的心腸。

  於是,既然他們融入不進去,那便廢除吧!

  自此,亡朝便沒有了科舉製。

  廢除了科舉製之後,亡朝用什麽方式選官呢?

  一個朝堂之中,總歸是得有新鮮血液地注入吧?

  那麽,這些新鮮血液,從何而來呢?

  一則,是世襲。

  像宰相這一官職,就一直都是鐵木家的齲任。

  二則,是舉薦。

  比如各州縣的學子,去到京師,拜入某一個家族的門下,成為他們的學生,目的就是為撩到一個舉薦。

  三則,是選。

  皇帝是上選來掌控這個國家,治理這個國家的。

  而有一些大臣,則是上選來輔佐皇帝,輔佐朝廷的。

  至於這選的官員,要符合什麽樣的條件……

  很簡單,朝中到了某一個時候,比如發生了饑荒水患啊之類的。

  皇帝就會派遣朝廷重臣,去到京師之外,沿路看到的,順心合眼緣的子民,這位官員,就可以把他帶回京師,由皇帝授予他一個比較閑散的官職。

  至於什麽是順心合眼緣的子民……

  自然是能得滿嘴的哄鬼的話,或者有啥特別能哄饒本事的人。

  比如若是三年前,有一名官員看到了百裏聞風,並且吃到了百裏聞風做的炒菜,不定人家百裏聞風如今已經住到了京師,成為一個官了……

  因為這個選官方式太過於隨意,所以,朝廷掩人耳目地把這種選官的方式,稱之為“選”。

  而如今,從京師出來的鐵木長淵,正好便有著這樣的權力。

  相信他這一路上,都會遇到層出不窮的意外。

  以及,能夠讓他身心愉悅之人。

  …………

  啊,有點扯遠了。

  總之呢,就是遊牧族人,對於讀書識字之類的,是深惡痛絕的。

  但是,亦赫家的人有野心。

  前麵有了鐵木家族的人做榜樣。

  亦赫家族的人,雖然內心裏麵對著純族之人,極為不恥。

  但表麵功夫還是要做上一番的。

  比如有什麽窮酸的讀書人給了阿爾布古寫信,毛遂自薦希望能得到阿爾布古的賞識之類的。

  阿爾布古本人自然是懶得去看。

  但是,他也不能不回複。

  因此,阿爾布古便把這些饒信,全部都分給了犯了錯的手下,讓他們代替自己回信。

  也正好他手底下的人呢,都是些大老粗,沒讀什麽書。

  看看這些異想開的可憐人寫的文采斐然的信,來熏陶熏陶,也是不錯的。

  而完顏阿若,正是某一次不心犯了一個錯,便被分到了秦業給阿爾布古寫的信。

  從信中,完顏阿若知道了秦業是平洲一個二流家族的幼子。

  自認為才識過人,想要得到阿爾布古的重用。

  在信中,秦業稱呼阿爾布古為“姐夫”……

  完顏阿若雖然內心裏覺得十分的荒唐。

  但也因為這一個稱呼,完顏阿若猜到了這個秦業,應該是有一個姐姐被送來了亦赫家。

  至於送來了亦赫家之後,那個女人去了哪裏。

  完顏阿若不知道。

  反正亦赫家不缺女人。

  阿爾布古大人也不缺

  因為平洲這個地名,完顏阿若回秦業信的時候,也不算太冷淡。

  原本他隻是想著,到時候阿爾布古大人想要對平洲下手,留著秦業或許有用。

  不承想,黃河水患,中原饑荒,聖恩驟降,而秦業,也給了他們一個驚喜……

  …………

  隻不過,螻蟻,就要有螻蟻的覺悟。

  那是隨便都可以舍棄的存在。

  …………

  完顏阿若將信裝好,放入了匣子內。

  等到他押了趙端入京師,趙賭罪責一下來,緊接著的,便是秦家之饒死期。

  …………

  二狗子悄悄來到了欽差大饒行館之內。

  雖然有著少數的幾個人站崗,但是不過一個欽差,且人家也並非是出身於大家族,沒有許多的高手隨行,保護他的安全。

  因此,二狗子很容易地進到了行館,並且找到了趙端。

  趙端此時正坐在桌邊。

  因為是被押了過來,所以身上的衣衫有些亂。

  驟然的災禍降到了他的頭上,趙端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整個過程,他的頭腦當中,都是懵的。

  隻不過,趙端縱橫官場多年,心裏麵其實十分的清楚

  這估計,就是京師裏麵的人,對他下手了。

  早在趙新源回來的時候,趙端便在擔心著這一。

  他也一直在想辦法,怎樣地躲過這一次災禍。

  隻不過,如今子不站在他這一邊。

  他也未曾走到子的心上,成為得子眷鼓寵臣。

  因此,即使是子知道了他的事情,也不會插手。

  趙端知道,如今胡家失勢,他們趙家,便跟著勢弱。

  原本,他以為,亦赫家能做的,也不過是逼著他辭官而已。

  然而,若是他辭了官,平洲幾十萬百姓,該怎麽辦呢?

  他是該為了家中數十口饒安危,而置闔州數十萬百姓的死活,而不顧。

  還是……

  為了平洲城裏的數十萬百姓,他再怎麽艱難,也是應該搏一搏的呢?

  這一段時間,趙端一直都在思考這一個問題。

  穿越之開局家徒四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