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那些隱蔽的高中心事——《2020春天稀鬆的日常19》
  ntinue:我的高中可沒聽過戳爺的歌,通過聽Crazy English認識的Justin Bieber,那時候還沒有《Baby》,瘋狂英語推薦了他的首支單曲《one time》,天天聽,那版磁帶的磁條被磨得很薄,當時我就覺得他很有才,好好做音樂肯定會紅。高中時我還不會上網,不知道其實他已經很紅了,直到班裏的同學有一天在說著追星我聽到了他的名字,震驚的同時不敢去說我也喜歡Justin Bieber,因為我連他的演唱會都已經從加拿大開到美國開到澳洲都不知道,不配當他的粉絲。原來從那時我就是個假粉了,不關心明星偶像的私生活,隻關注作品和才華。如今對於Justin Bieber,還是喜歡他的歌,Kpop的實力者,偶爾看看花邊新聞,還是希望他能幸福,做更好的音樂。

   說起高中,怎麽能不談學習呢?像這樣一個時節,多雨燥熱,潮濕的空間加上孩子們身上各種味道,在教室裏如坐針氈。我不同於其他孩子,下雨的時候想往外麵跑,天晴的時候,即使樓下的籃球場怎樣熱鬧歡呼,反而想呆在教室裏。課間十分鍾也不想站起來走走,抓緊時間準備下一堂課的資料,或者拿著剛批改過的測試卷子發呆,電離平衡的配對每次至少都要錯一個,物理的最後一道力學大題永遠隻有第一個步驟得分,遺傳定律的孩子得遺傳病概率怎麽也算不準正確答案,抽象函數奇函數偶函數的填空基本上放棄,英語聽力和完形填空慘不忍睹,最令人安慰的應該就是語文作文了,考前背些素材,隻要不跑題,基本是高分,那一本本報刊和雜誌也不是白看的。

   高中的學習自覺性比初中下降了很多。可能是因為失去了那種學習競爭的氛圍,沒有那麽強烈的上進求學的意識,我就像個沙丁魚,缺少鯰魚的氛圍下,學習就變成一條平穩的直線,沒有了心跳的波動。可這中間我並不快樂,處於一種自我矛盾中,一方麵我想加強學習積極性,可是靠自己難以辦到;另一方麵我又想證明離開競爭圈,自己是可以提高成績的,常常在糾結中,更加忽略學習本身,反而去找輕鬆的事兒做,比如看雜書。其實我沒看過多少名著和小說,但我的那個寫作摘抄本是一本又一本,精美程度堪比如今的手賬,每期的文摘報刊被我減下來貼滿了筆記,如今我的印象筆記裏也是滿滿的素材條,看來有的習慣真的無意識地保存好久。就像老師說的那樣,我表麵上看是迷茫的,其實心裏早已準備好要做的事,而且已經在做了。

   寫於 2020.3.26 牌樓路5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