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如何麵對“不完美父母”——《2020年春天稀鬆的日常30》
  放下期待,從零開始和父母相處,以及“成為自己的教養者”。“成為自己的教養者”,其實它還有一個別名,叫“獨立”。隻有當我們不僅從物質上,還從精神上,與父母獨立,我們才能真正從與父母的愛恨交織中解脫出來,客觀地看待我們與他們的關係。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你期待父母怎麽愛你,你就怎麽愛自己,這並不容易,不過,為人父母本身就不容易。如果你覺得辛苦,那就不妨把這種辛苦當作為人父母的艱辛吧。

   實踐一下

   1.與父母通信

   父母和孩子之間,常常有很多很複雜的愛恨情仇。這些複雜的情緒會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不暢而長期積壓,變成阻礙溝通的情結。如果你也有積壓的情緒,你可以試著做以下練習:

   (1)給父親或母親寫一封信。在這封信裏訴說你對父母的真實感受,包括你的憤怒、抱怨、感激或愛,以及所有你最想和父母說的話。在寫完信之後,把這封信出聲朗讀一遍。(2)試著從父親或母親的角度寫一封回信,同樣出聲朗讀一遍。(3)你並不需要真的寄出這封信,把這封信收起來,珍藏到某一個地方,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看。

   2.記錄和他人的連接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想想今天和他人產生的最長的三次互動。記錄下這三次互動中,你是否感覺到了跟他人的親近和連接。以1~10分計分。如果感覺到非常強烈的親近,得10分;如果沒有感受到連接,得1分。記錄8周。思考一下,我能做些什麽,來增加跟他人之間的連接。

   寫於 2020.4.7 牌樓路5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