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入閩(五)
  人逢喜事精神爽,世上的喜事莫過於升官發財。

  郭天才興高彩烈地行進在前往南靖城的驛道上。歸順大明後,他升官了,由遊擊升成了參將。軍隊也擴編了,打下大峰山、平和縣後,嚴天鳳將抓到的兩千多俘虜,編入到他的部隊中,管轄的軍隊由兩千多擴充到四千多。

  嚴大帥又讓他的軍隊走在最前麵,以起到招降納叛的效果。

  這一路行來,小溪、蘆溪、和溪等小鎮均不戰而降。沒法不降,這些地方各僅有幾十個汛兵,又如何抵擋得了十萬虎狼?

  郭天才很得意,認為自己不僅有經濟之才,還用兵如神。

  “稟參將,前麵就是永豐,過了永豐就是南靖城了”。

  “全速前進,天黑前本將要在永豐過夜”。

  永豐小城,高不過丈餘,守軍不過千人,卻有一員猛將,漳州千總劉國軒。

  劉國軒是漳州清軍中出了名的勇將,帶兵極嚴,而且廉潔,不吃空餉。雖然隻是個小千總,卻有實打實的一千兵馬,且皆是精銳。當然,廉潔也有不好的地方,因為不吃空餉,沒銀子孝敬上官,所以入不了上司的眼。總督陳錦、巡撫張學聖等隻知道漳州綠營有個叫馮君瑞的參將能戰,壓根就不知道還有個更能戰的劉千總。

  “明軍到了什麽地方?”

  “稟千總,離永豐還有百裏”。

  “快,挖壕溝”。

  劉國軒讓人在永豐城前挖了三條壕溝,鋪上了火藥、炸炮等物,再裝好火繩,填上土,等著明軍。

  郭天才的四千大軍到了。

  老規矩,先派人勸降,他是生意人出身,最喜歡勸人不戰而降,就如同做生意,無本萬利才是最好的生意。

  “要戰便戰,恁多廢話!”

  劉國軒將勸降的使者罵了出來。

  “好膽!”

  郭天才大怒,爾居然敢不讓本將做無本萬利的生意,本將便殺爾個血流成河。

  “攻城!”

  “咚!咚!咚!”

  隨著進軍鼓敲響,四千明軍頂著木板、架著長梯開始攻城。

  劉囯軒眯著眼,瞄準了一個明軍,點燃了鳥銃。

  “呯”的一聲,明軍應聲倒地。

  福建、浙江的清軍,裝備的火器較多。入關後,清軍招降了幾十萬漢軍,對這些降兵,清廷不放心,嚴格限製綠營兵的火器,尤其是火炮數量。先進的火炮、火銃,優先裝備八旗和遼東漢軍。但沿海地區海盜和夷人很多,為了對付海盜和夷人,福建、浙江、南直隸的清軍,還是打造了不少火器。

  “殺!”

  盡管被射倒了一個又一個。明軍依然奮勇登城。

  郭天才雖然不是猛將,但是有錢,講義氣,從來不克扣部下軍餉,所以明軍的士氣還是很高。

  劉國軒抽刀又砍倒了一個士卒,看了一眼城下密密麻麻的人影。

  “差不多了,升令旗”。

  城上升起了令旗,躲藏在城外的死士,點燃了火繩。

  “轟轟轟轟轟轟!”

  “轟轟轟轟轟轟!”

  “轟轟轟轟轟轟!”

  三道壕溝,猶如三道火龍,在明軍陣列中炸響。

  斷臂殘肢滿天飛,在驚天動地的狂暴麵前。明軍懵了,不知所措。

  “開城門,隨本將殺!”

  劉國軒抽出鋼刀,帶著七百銳卒殺出城去。

  郭天才的把兄弟張大卯,剛反應過來,劉國軒健步如飛殺至,一刀斃命。

  敗了,兵敗如山倒。

  郭天才逃回後清點人馬,四千兵馬折了一半,僅剩兩千餘人,丟盔棄甲,好不狼狽。

  “爾居然敢喪吾軍威!推出去斬!”

  馬寶大怒,欲斬郭天才。

  “總鎮,念其歸順以來,頗有功勞,免其一死吧!”

  郭天才長袖善舞,人緣很好,諸將均為其求情。

  “也罷,暫免爾死罪,戴罪立功。拖下去,打二十軍棍”。

  打完郭天才,馬寶親自領兵來奪永豐城。

  劉囯軒問派出的斥侯:“援兵到了嗎?”

  “稟千總,尚未有援兵消息”。

  “往南靖撤”。

  劉國軒雖然勇猛,卻並不糊塗,自己隻有一千人馬,沒有援兵,絕對擋不住明軍大軍。

  聽說劉囯軒逃回來了,南靖遊擊王進大怒:“劉千總,汝居然敢私自放棄城池,該當何罪?”

  王進早就看劉國軒不順眼了,手下三個千總,隻有這劉國軒從不給自己送銀子。偏偏還很會打仗,功勞大,對自己的威脅也大。所以想殺殺他的威風。

  “末將先勝了一仗,殺敵兩千。敵人足有十萬之眾,末將隻有一千人,如何擋得住?隻能撤退”。

  明軍有十萬人!

  王進眼睛一眯,“汝丟了城池,本應重罰。念汝殺敵有功,功過相抵,不予追究。準備守城!”

  這就是不給上官送銀子的後果,打了勝仗又如何?偏不賞汝!

  聽到明軍有十萬之眾,王進也想撤到漳州府城龍溪去,可是剛責備了劉囯軒棄城之罪,又如何好意思不戰而走?

  一天,就守一天,吾就撤,王進想。

  他也確實隻守了一天。馬寶的一萬五千先鋒,讓他見識了什麽是大明精銳,一天拔南靖。

  明軍先用弓箭手掩護填河。南靖城雖然比永豐城稍大些,但也不過是座小土城,護城河又窄又小,隻過了兩個時辰,便被填平。

  填完河,在隆隆的炮聲掩護下,數百輛楯車緩緩前進,楯車後麵跟著雲梯車、鵝車、衝車等各種攻城車。

  衝到城下,步兵援雲梯車而上,弓箭手和島銃手,三個、五個一組在城下點射守軍,掩護步兵攻城。

  馬寶特意圍三厥一,留南城讓守軍逃命,瓦解敵軍士氣。

  “殺!”

  馬惟興從雲梯上一躍而起,跳上城頭,連殺數人,又揮起一刀,砍斷“清”字旗。

  “勝了!勝了!勝了!”

  明軍一片歡呼。

  馬惟興顧不得開心,殺下城牆,打開城門。城外的明軍潮水般湧入。

  王進麵如土色,顧不得部下,打開南城門,拚命逃竄。

  “不要亂,跟著吾,列陣而走!”

  劉囯軒吼叫著,帶著本部兵馬一邊列著陣一邊撤退,其他清兵見狀,也跟著一起撤。

  “噠噠噠!”

  馬寶率五百騎兵追至,見敵人雖敗,陣形不散,暗暗詫異,也不衝陣,追著清軍的屁股拋射。

  “射!”

  “咻咻咻!”

  雖然清軍多著甲,拋射對其傷害不大,但每一波箭雨,依然能倒下數十人。

  第七波拋射後,清軍支持不住了。

  “快跑啊!”

  不知誰喊了一聲,清軍四散逃命,再也列不了陣。

  時機到了,馬寶下令衝陣。

  “殺!”

  他第一個衝向清軍,右手花槍,靈蛇一般,紮死一個個敵人,左手的鐵鞭砸西瓜似的,砸碎一顆顆腦袋。

  劉囯軒歎了口氣,知道不可挽回,邁開大腳丫,撒腿便跑。

  逃到南靖城後,王進、劉囯軒的部下僅剩千人。

  

  聽說明軍居然從西北麵打到龍溪城下,漳州清軍主將祖澤遠大驚。失算了,明軍的主攻方向居然與自己預料的完全不一樣!

  這些年,漳州的清軍經常和鄭彩、朱成功作戰。以往,明軍要麽從東邊的海澄縣過來,要麽從南邊的雲宵鎮、盤陀嶺過來,都已經習慣了。所以這一次,祖澤遠在東邊和南邊布置了重兵,令漳州總兵王邦俊守海澄,副將廉彪守盤陀嶺。

  孰料,明軍沒按自己的套路走,居然穿越大峰山,繞過和溪,從西北方向殺了過來。

  唉!老天爺見不得人好啊!

  祖澤遠歎了口氣,本來他挺高興。小皇帝親政後,施展政治手段,一方麵打壓多爾袞的黨羽,一方麵厚賞其他大臣。祖澤遠本是降將,多爾袞重滿抑漢,想巴結也巴結不上。反而應禍得福,連收恩詔,被順治帝由三等阿達哈哈番(清九等世爵之第六等),加封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其實順治帝不斷地封賞祖澤遠這樣的漢臣,代表著清廷正在更改國策,由多爾袞時代的“重滿抑漢”,改變為順治帝親政以後的“以漢治漢”。

  這種政策上的變化令朱亨嘉十分擔憂,他覺得順治帝是一個比多爾袞更厲害的對手,所以才趁其剛剛親政,果斷北伐。

  祖澤遠看了一會軍事地圖,猛地叫了一聲:“不好!”

  這明軍已經占領了大峰山,萬一派一支偏師,渡過西溪,包抄盤陀嶺後方,那駐守盤陀嶺的廉彪部就危險了!

  世上事,往往如此,好的不靈壞的靈!

  

  “快!都打起精神來,加速行軍!打下盤陀嶺,老子有重賞!”

  大明南安伯郝永忠扯著喉嚨大吼,他原是大順軍降將,在湖廣時被何騰蛟招安,因為作戰時喜歡扛著大旗衝鋒,人稱郝搖旗。

  嚴天鳳很輕易地拿下大峰山後,一眼看到了戰機。命郝永忠率兩萬兵馬,穿插到盤陀嶺後方,配合定海侯孫貴的水師,包抄清軍廉彪部,自己率八萬大軍直取漳州府治龍溪。

  定海侯孫貴本有三萬六千水師,招降了朱成功後,兵力增加到四萬八千人。此時,清軍的水師主力,依然在泉州的金、廈二島,漳州水師不過數百人。

  孫貴兵多欺負兵少,一路勢如破竹,連拔玄鍾所、南詔所、詔安縣、銅山所、雲宵鎮,又派閩安侯周瑞攻占了六鼇所、鎮海衛,忠孝伯朱成功攻占了漳浦縣,殲敵三千。

  孫貴率兩萬水師登陸,來到了盤陀嶺的東麵和南麵;郝永忠率兩萬陸師,趕到了盤陀嶺的北麵和西麵。兩軍順利會師,四萬大軍將清漳州副將廉彪的五千人馬,圍得水泄不通。

  大明崇禎二十四年五月六日,盤陀嶺之戰打響。

  廉彪,在漳州綠營中以善於逃跑出名。三年前,朱成功攻打同安,他和折光秋戰敗後,狂奔百裏,成功保命。

  這一次,沒有了上次的好運氣,四麵八方都被包圍了,想逃也逃不掉。

  他想投降,可是不敢。他的家眷全在福州,浙閩總督陳錦可個狠人。一想到因為自己投降,兒子要被殺掉,女兒要發配到寧古塔予披甲人為奴,廉彪便不寒而栗。

  “嗚!嗚!嗚!”

  嘹亮的衝鋒號吹響。

  明軍五人一組,四麵八方殺上山來。

  “放滾木!扔礌石!狠狠地砸!”

  廉彪高高舉起一塊大石頭,往山下砸去。

  又一次攻山被打退了。

  孫貴下令:“把船上的大炮卸下來,給吾轟!”

  明軍將重炮抬上附近的山坡,對著盤陀嶺主峰猛轟!

  屍山血海,襯得殘陽分外紅豔,“清”字大旗被轟倒了。

  廉彪長嘯,“陳督憲,末將對得起大清,請善待末將家眷”,抹了脖子。

  郝永忠扛著大旗,殺上山來,這已成了他的一種愛好。

  他立好大旗,忽然看見廉彪的屍身僵立著,脖頸處仍有血跡,一腳踹倒,“狗韃子,汝還有臉站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