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誘敵
  收到明軍進入雲南,攻占廣西、廣南、澂江三府,逼近昆明的消息後,沙定洲大驚,昆明可萬萬丟不得!

   他令教化土司張長壽、枯木土司龍元慶領兵五千,監視楚雄的楊畏知;自己親率大軍救援昆明;又令王朔部、李日芳部、張長壽部,從大理、蒙化、石屏各地趕赴昆明。準備與明軍決戰。

   聽說沙定洲返回了昆明,史其文不敢大意,趕緊找來龍在田、龍上登、祿晃等雲南的地頭蛇問計。

   此次龍在田見史其文,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帶來了家人、副將許秉淳,還有三千殘兵敗將。

   前一陣子,沙定洲令大兵頭陳長壽,率八寨土司李林、牛羊土司依德功、盤江土司岑繼魯進攻石屏。龍在田抵擋不住,隻得丟棄領地,率殘兵來投史其文。

   聽說龍在田來了,史其文不敢托大,親自出營門迎接。他知道此人不但是雲南有名的大土司,還官封榮祿大夫、左軍都督府都督,一品高官,在雲南德高望重。

   龍在田本欲引史其文率軍援救楚雄的楊畏知,不料剛至明軍營寨,就傳來了沙定洲返回昆明,楚雄之圍已解的消息。

   史其文第一個問龍在田:“沙賊已離楚雄返昆明,即將往河陽殺來,龍公可有妙策教吾?”

   “請大帥放棄河陽,撤往瀘西。”

   史其文大驚:“吾軍好不容易才打下河陽,緣何輕棄?”

   龍在田道:“沙賊兵多,兵多則驕。大帥若棄河陽,示敵以弱。彼必全師來瀘西與我軍決戰。我軍在瀘西設伏,必能擊破敵軍”。

   寧州土司祿晃也積極獻策:“大帥,末將是本地人,熟知瀘西地理。阿拉湖一帶地勢險峻,在此阻敵,沙賊必敗”。

   史其文想了想,決定同意龍在田和祿晃的建議,在瀘西與沙定洲決戰。

  

   桂林王城紫光閣,朱亨嘉正在看一份奏疏、一份軍報。

   奏疏是廣東巡撫金維新上的,說是清廣東提督李成棟拒絕了朱亨嘉的招降。

   主要原因是競爭對手開的價太高,競爭不過人家。

   朱亨嘉派使臣封李成棟伯爵,本來談得挺好。結果魯監囯朱以海也派使臣來了。他比朱亨嘉大氣的多,直接封李成棟為公爵。

   李成棟很高興,殷勤款待魯監國的使臣,還故意讓朱亨嘉的使臣知道這事。

   一見使臣還有金維新的奏疏,朱亨嘉火了:“朱以海啊朱以海,咱大明朝的爵位什麽時候這麽不值錢?照汝這個搞法,豈不是公侯滿街走,伯爵多如狗了?”

   競爭對手開價太高,跟不起。那就不跟。先放一邊再說。

   軍報是史其文呈送的,匯報了一下進軍雲南的進展,又闡述了一下自己遇到的實際困難,比如山高路陡,糧草火炮轉運不便;雲南地域太廣,兵力不足等等。

   一看“兵力不足”這四個字,朱亨嘉籲了口氣,讓史其文帶區區七萬人入雲南,是有些為難他啊!

   明朝時期,雲南可是數一數二的大省。後世的雲南,僅僅三十九萬平方公裏。可明朝的雲南省,最多時,麵積達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裏。大明朝在雲南邊陲,設了三宣六慰。後世緬甸的克欽邦、欽邦、實皆省、撣邦、克倫克耶邦;泰國北部的清邁、清萊;老撾都曾經歸雲南管理。

   即使現在,大明朝國力衰弱,雲南省依然有七十多萬平方公裏。

   區區七萬人,想控製雲南全境,有些難。史其文抱怨的有道理。

   可是孤也有難處啊!大軍作戰,銀子花得若流水。兵,孤有不少。可沒錢,怎麽派兵?估計要等到明年夏糧收上來,才有銀子打大仗。

   “唉!”

   朱亨嘉長歎了一口氣,放下茶盅。

   茶盅裏是好茶,難得一嚐的“仙茶”:平樂聖山石崖茶。此茶乃茶中珍品,生長於平樂縣聖山的懸崖上或澗邊,不易采摘,需訓猴采摘。民間又稱“仙茶”、“猴摘茶”。顏色墨綠,香氣濃鬱,茶湯清澈,先微苦後甘甜。

   “殿下何事憂心?”

   石賢妃一邊給朱亨嘉續水,一邊溫柔地問。

   “孤欲發兵去雲南增援史其文,奈何國庫空虛。奈何!奈何!”

   石妃想了一下,拔出頭上的簪子道:“妾願意號召後宮及皇帝囯戚為殿下募集軍資”。

   朱亨嘉感動至極,抓著石妃的手道:“愛妃跟著孤,一路篳路藍縷,沒享過什麽福。孤怎麽能用愛妃的首飾呢?”

   石妃正色道:“天下興亡,後宮亦有責。為匡扶大明獻微末之力,乃妾的福分。請殿下恩準”。

   朱亨嘉親了一下世子朱若極的小臉,歎道:“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安。古人誠不我欺!有愛妃這樣的賢妻,何愁大明不興!”

   即使用上了後宮的珠寶首飾,也不夠大軍之用。

   朱亨嘉隻得下令趙印選、胡一清二將,率領一支兩萬人的小部隊,從貴州攻入雲南曲靖府助戰。

   此二人皆是雲南將領,對雲南地形很熟悉。

  

   阿拉湖,宛如一個披著朦朧麵紗的美女,湖水純淨幽藍,神秘而寧靜。

   此湖位於瀘西縣西北部,湖邊全是原始森林。兩條長度懸殊的山間峽穀和兩個岔衝相互串聯,好似一條長了雙角的蛟龍,邀遊在崇山峻嶺之中。

   之所以叫阿拉湖,是為了紀念倮倮族(彝族)的大英雄阿拉。當年倮倮族阿廬部派大將阿拉鎮守西部雄關。阿拉用生命和熱血抗擊外敵,戰死於板橋河上。死後,阿廬部落把他埋葬在河畔的山坡上,並命名為阿拉坡,後來改名為阿拉湖。

   史其文和李定囯二將,騎著馬在阿拉坡附近考察地形。

   “鴻遠,吾欲將中軍設於阿拉坡,讓汝領一支兵馬埋伏於阿拉坡附近的鐵籠山。兩軍戰至正酣時,汝見吾令號,即從側翼殺出。如何?”

   此時的李定國雖然隻有二十七歲,但已經展現出非常優異的軍事才能。史其文十分欣賞他,喜歡征詢他的意見。

   李定國想了想:“大帥此策甚佳。不過沙賊亦是雲南人,熟知地利。需防其派兵乘竹筏至湖邊,側擊吾軍。”

   史其文讚道:“鴻遠用兵,果然縝密,吾再令賀九義伏兵於湖後山嶺,沙賊若敢從水路偷襲,必殺得他片甲不留”。

  

   “總府大人且留步”。

   沙定洲領著大軍正要從昆明出發,進攻河陽,忽然被萬美人叫住了。

   “夫人喚吾何事?”

   萬美人走到沙定洲的身前,溫柔地替他纏好“英雄結”(彝語稱為“祝題”),係好“英雄帶”,將一縷青絲放在沙定洲的手中。

   “妾身在昆明等待總府大人凱旋”。

   沙定洲眼角有些濕潤,忽然哈哈大笑:“夫人放心,此戰吾必勝!”

   翻身上馬,頭戴“英雄結”,身穿亮銀甲的沙定洲,一騎絕塵。身後跟著密密麻麻的,頭戴“英雄結”,斜跨“英雄帶”,穿著野牛皮甲的倮倮族勇士。

   看著沙定洲這英武的樣子,萬美人有些失神。

   江山多驕,

   紅顏多少,

   知己最難找。

   心中觀照,

   夢裏神交,

   珍重化煎熬。

   歲月情緣總遲到,

   在劫者難逃。

   青絲挽住英雄結,

   一世苦纏繞。

   青絲挽住英雄結,

   一世苦纏繞。

  

   大明崇禎二十年九月十九日,沙定洲部下,前鋒大將鐵誌虎、陳長壽,與明軍前鋒吳子聖、祿晃相遇。

   明軍不敵,撤往舞鳳山。

   二十六曰,鐵誌虎、陳長壽趁勝進攻舞鳳山。

   明軍撤往河陽城。

   三十日,沙軍猛攻河陽,明軍又敗,棄城而走。

   “哈哈哈!鐵將軍、陳將軍辛苦了。這麽快就把明軍趕出了澂江府。吾敬二位將軍一杯”。

   打了勝仗,沙定洲在軍營設宴,款待諸將。

   “此皆總府大人鴻福,末將等不敢居功”。

   沙定洲笑了笑:“先給二位將軍記下頭功,等趕跑了明軍,吾再論功敘賞”。

   “多謝總府大人!”

   沙定洲看了一眼營中諸將,激勵道:“吾倮族男兒,皆是不怕死的英雄漢!明日大軍攻取瀘西,哪位兵頭願做先鋒?”

   “末將願往”。

   鐵誌虎、陳長壽、王朔、李日芳等將慨然請戰。

   空氣中充滿了殺伐的味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