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雙城
  試探性的前哨戰打了幾天,汪大捷兵少不支,退回三水城死守。

   兩天後,保昌侯曹誌建率軍兩萬來到了三水。

   汪大捷急忙迎接。

   一見汪大捷,曹誌建詢問戰況,汪大捷道明軍百戰之兵,訓練有素,不可輕敵。

   不料曹誌建哈哈大笑:“無妨!明日吾請燃燈佛,護佑眾兒郎刀槍不入。爾等隻管大膽殺敵,嚴天鳳必敗!”

   第二天作戰,曹誌建祭起法壇施法。

   曹誌建在軍中大搞封建迷信,說自己是燃燈佛轉世,有法力護佑。

   別說,這一招還真靈!

   一見曹誌建祭壇施法,曹軍立即士氣大振,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一個個皆以為自己練成了刀槍不入的金鍾罩、鐵布衫。

   三水戰役打響。

   明軍排著較為稀疏的方陣,發起了衝鋒。

   明末時,火器已經開始普及,以往過於緊密的陣法已經不符合實戰需要,方陣開始成為主要陣法。

   曹軍從佛朗機人處買來的火炮開始轟擊,不時有士兵中炮倒地。

   明軍的佛朗機炮、虎蹲炮,不甘示弱,開炮還擊。

   有經驗的老兵都知道,此時不能退,衝過火炮射程就可以活命。

   接著弓箭手開始拋射,戴著八瓣黃銅盔,穿著厚實棉甲的明軍將士,頭頂藤牌,開始衝鋒。

   “呯!呯!呯!”

   雙方的火繩槍手,點燃了火繩。

   嚴天鳳部沒有換裝自生火銃,這種新型火銃產量不足,朱亨嘉目前隻來得及給自己的兩萬多侍衛親軍更換。

   不過即使全換成自生火銃,對戰力影響也不大。十七世紀中期的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威力、射程差不多,隻是節省了點燃火繩的時間,每槍快個兩秒而已。自生火銃的最大優勢是在陰雨天作戰。

   很快地,雙方展開了白刃戰。

   兩方軍士都是明軍出身,戰法戰術幾乎一模一樣。區別就在於明軍武器更為精良,而且前段時間東征西討,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多。不過曹軍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們有精神信仰,認為自己有曹侯爺請來的燃燈佛護佑,可以刀槍不入。

   漸漸地,曹軍將士發現,刀砍在自己身上,也會死。這是怎麽回事?難道自己心不夠誠,神靈不保佑了?

   一個又一個將士倒下去,曹軍崩潰了。

   曹誌建見勢不妙,收攏敗兵,撤回三水城防守。

   雖然吃了敗仗,但三水城堅,嚴天鳳一時也奈何不了曹誌建。

   兩軍正在對峙,忽報明軍楊懷部攻下了順德,斬殺了曹軍大將、總兵歐正福。

   楊懷和嚴天鳳商議,分兵攻順德後,即帶著一萬大軍出發。

   曹軍主力盡在三水,順德隻有總兵歐正福部六千人駐守。歐部本部老兵隻有兩千,其餘皆是新招募的新兵。

   楊懷部忽然殺至,歐正福猝不及防,被明軍搶上城頭,砍了腦袋。

   曹誌建聽聞丟了順德,大驚。生恐明軍由順德攻打自己的老巢南海、番禺。

   急忙從三水撤往南海,嚴天鳳從後追殺,曹軍死傷無數。

  

   嚴天鳳和楊懷二人合兵後,包圍了南海、番禺二城。

   廣州府乃廣東第一大府,轄十五縣一州,它的府治也與別府不同。

   別的府基本上都是一府一治,而廣州府卻有兩座府治,分為南海、番禺(後世的番禺和明時的番禺地理位置不同,後世的番禺向南遷移了)二縣。

   廣州,一省重地。南海、番禺二城不僅修得城高池深,而且離得極近,互為犄角。

   打南海,則番禺增援;打番禺,則南海增援。

   嚴天鳳和楊懷二將,沿著南海、番禺巡查了一番。連連驚歎:“不好打呀不好打!”

   不好打,也得打。

   廣州攻城戰開始。

   嚴天鳳、楊懷用了各種方法攻城,均告失敗。

   用撞車,敵方用“轟天雷”炸;用雲梯,敵方用火油燒;用鵝車,敵方用礌石滾木砸;挖地道,對方反挖,以煙熏之

   最後,嚴天鳳決定采用一種新式攻城法:“地穴爆破法”。

   這是隨營的工匠想出來的方法。明軍挖出之字形地道至南海城牆底部,然後用密封的棺材,裝滿火藥,封住空間,點燃火繩。

   “轟隆”一聲,硝煙彌漫。南海城抖了一下,然後巋然不動。

   “地穴爆破法”並不稀奇,李自成攻打開封時就用過。當時,闖軍挖地道至開封城下,點燃火藥,轟的一聲,開封城也僅僅抖了幾抖而已。最後沒辦法,水淹了開封。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火藥質量不行。“地穴爆破法”真正開始大規模用於攻城戰,始於太平天囯起義。兩百多年後的火藥質量和現在火藥質量自然不是一會事。

   當然,這個年代,“地穴爆彼法”也有成功的。滿清在遼東攻城時用過此法,成功破城。但那是一座小城,且年久失修,而且爆破前已被火炮轟擊多時,城基鬆動。

   曹誌建見明軍用爆破法攻城,嚇了一跳。怎忙下令,在南海城內離城牆兩丈處,栽上木柵,以防明軍炸牆破城。

   嚴天鳳見其他方法無效,一咬牙,下令蟻附攻城。

   仗打得激烈,明軍眼看就要攻破番禺城,曹誌建弟弟曹四,從南海城拚死殺出,救了番禺。

   嚴天鳳見兩城一時難下,下令圍城。又分兵攻取各縣。

   曹軍主力盡在二城,其餘各縣守軍很少。

   明軍很快攻克了新寧、香山、新會、清遠、從化、增城各縣;東莞、增城、從化、龍門、清遠、寶安、東莞、連州投降。

  

   “大哥,明軍已攻克廣州各縣,吾軍現在隻餘南海、番禺二城。如何是好?”曹四十分擔心。

   曹誌建安慰弟弟:“小弟別急,再堅持幾天。清國的大軍馬上就要伐明了,到時候吾等就可以脫險了”。

   曹四急了:“大哥!難道您想投降韃子?您忘了咱家跟韃子的血海深仇了嗎?”

   曹誌建和曹四本來都是滄州軍戶,清軍攻破滄州時,家人歿於王事者九十三人。他們和韃子有深仇大恨。

   曹誌建長歎一聲:“孔有徳、尚可喜、耿仲明,他們哪個和韃子沒仇?最後不都降了韃子嗎?形勢逼人啊!”

   曹四火了:“要去汝去,吾寧可戰死也不降韃子”。

   曹誌建急忙安慰:“小弟勿急。等清軍來了,吾二人趁明、清大戰的時候,逃往鎮峽關。那一帶地形險峻,背靠瑤僮。到時候吾兄弟二人占山為王,自由自在!”

  

   嚴天鳳、楊懷正拿南海、番禺二城沒辦法時,忽報水師已經攻下了蕉門、虎門炮台,沿粵江直抵廣州。

   嚴天鳳大喜。他知道孫貴的船隊可有一種寶貝:三千斤重的紅夷大炮。

   朱亨嘉給孫貴的水師添了六艘千料新型夾板大福船,每艘除三十門佛朗機炮處,還有三千斤紅夷大炮六門。總共三十六門巨炮。

   這種巨炮,用於攻城、海戰是把好手,但是體型巨大、運輸不便。要是從陸路運輸,至少好幾個月。從水道過來,卻便捷得很。

   嚴天鳳急忙令孫貴把巨炮從戰艦上卸下來,準備了大量馱馬,終於將巨炮運至番禺城下。

   嚴天鳳令集中炮轟番禺,兩日後轟塌城牆一角,城破,曹軍大將汪大捷陣亡。

   最後的血戰在南海城爆發。

   炮聲隆隆,三日後南海城破,曹誌建、曹四均戰死。

   嚴天鳳拿下廣州不久,即傳來消息:清軍金聲恒部攻下了贛州;清軍李成棟部攻下潮州、惠州,逼近廣州;南雄府降清。

   嚴天鳳急令楊懷部進駐韶州府英德縣,沿連州、陽山、英德之間的湟水(即現在的廣東連江)布防;自己親領大軍在廣州佛岡、龍門七星岡、羅浮山一線依險布防;東莞、新安、南海衛一帶,交由林察、孫貴的水師布防。

   嚴陣以待,靜候李成棟。

  

   朱亨嘉得知嚴天鳳已經攻下了廣州和韶州部分地區後,十分高興。

   他下令封嚴天鳳為平東侯、楊懷為忠勇侯、林察為輔明侯、孫貴為定海侯,其餘諸將皆有封賞。

   又令思恩遊擊袁來朝領兵四千增援嚴天鳳。

   為了籌措戰爭經費,朱亨嘉下令增設雷州府海康所海關、肇慶府陽江海關;又下令戶部海關司接管廣州府澳門海關。

   自嘉靖三十二年,佛朗機人進入和租居澳門後,大明朝一直設有澳門海關,收取關稅。不過以前的海關是由廣東布政使司下麵的廣東市舶司和香山縣共同管理的。朱亨嘉覺得海關十分重要,取消了各地的市舶司,由戶部直接設海關司,各海關設海關分司,垂直管理。

   為了讓廣西擁有出海口,朱亨嘉下令把廉州府劃入廣西,改孫貴為廣西水師總兵,改林察為廣東水師總兵。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