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去學堂讀書
  王媒婆頗為得意的托著煙杆,吐著煙圈往外走,經過南屋門口,差點被一頭竄出來的江喜撞著。

  王媒婆扶著老腰,責怪:“可嚇死老身了,你個毛孩子,多大了還在家裏亂跑,也不去學堂識幾個字。”

  “王嬸莫怪,這孩子忒毛楞。”江三娘子追了出來,嗔道,“喜兒,快過來給王奶奶賠不是,得罪了王奶奶,小心你娶不到媳婦。”

  王媒婆被逗笑了,“你家娃才多大呀,你就急著當婆婆了。”

  江大娘子感慨:“孩子見風長,這不,沒咋覺得就八歲了。王嬸,您剛才說去學堂識字,咱可去不起,束脩老多了。”

  “不多,你在家還不知道吧,咱村裏新來了一個年輕的教書先生,聽說可有學問了,束脩收的也少,一個月才十文錢,都不夠打醬油的。

  大家夥都爭著把娃往那裏送呢,村正家的孫子,萬財主家的孫子都去了,老身就是沒孫子,要不一準也送去。”王媒婆繪聲繪色地說著。

  “嗨,咱哪能跟人家比,咱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鍋都快揭不開了,有那十文錢,還不如買幾升米全家填飽肚子。

  識字有啥用,咱莊戶人家從地裏刨食吃,會拿鋤頭就行,拿筆杆子沒用。有那閑工夫,不如讓娃跟他爹去學種地。”江三娘子振振有詞,有一套自己的理論。

  “老身瞧著也是,讀書又不能當飯吃。老身大字不識一個,照樣憑本事吃飯,咱靠一張嘴掙回一個家,要啥有啥。”王媒婆眉飛色舞,又開始了吹噓。

  “可不是嘛,您老生了一張招財嘴,念叨念叨金子銀子就堆成了山。”江三娘子半誇半諷。

  王媒婆沾沾自喜,吧嗒吧嗒抽著煙。

  從南屋一前一後走出來兩個姑娘,前麵的是江三娘子的大女兒江金花,後麵的是二女兒江銀花。

  王媒婆眼睛一亮,直誇倆姑娘長得標致,真是兩朵花,順便跟江大娘子問了倆姑娘的生辰八字。

  被王媒婆一問,江三娘子也動了心思,大女兒金花這個月過了生日,就十四歲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自己也該張開兜子,收彩禮錢了。

  小女兒銀花小兩歲,現在倒還不急。

  江三娘子趁機托王媒婆,給金花找個好婆家。

  王媒婆正中下懷,當即答應了,樂嗬嗬的甩著煙杆走了。

  江月在屋裏聽到了院子裏的對話,她別的不在意,王媒婆說“去學堂識字”這事,上了她的心。

  她考慮著,小妹陽兒今年九歲,擱現代應該上二三年級了,正是上學的年齡,總窩在家也不是回事,該讓她去學點東西。

  不說靠知識改變命運,至少知識能充盈大腦,開闊眼界,使人生綻放出不一樣的精彩。

  一個月的束脩十文錢,多做兩塊香皂就出來了。

  新來的教書先生收的學費這麽低,和辦義學差不多,機會難得,趕緊讓陽兒去吧。

  還有星兒,才十三歲,現在開始學習也不晚,可以讓她和陽兒結伴去學堂。

  江月先征求兩個妹妹的意見,問她們是否願意去學堂,讀書識字。

  陽兒得知上學後,就能像大姐那樣會寫自己的名字,也會記賬了,她連連點頭,表示願意去。

  星兒也不知道姐姐什麽時候學會寫字的,她看了心生羨慕。

  為了省下一份束脩,她懂事的說,她更願意學繡花。等傍晚陽兒上學回來,讓陽兒教她就行,她還要和陽兒比賽,看誰學得好呢。

  江月懂星兒的心思,讓她不用為錢操心,盡管去學習。

  可星兒執意不肯去,說自己大了,不願出去拋頭露麵。江月勸不動,隻好作罷。

  江月笑著摸摸兩個妹妹的頭,進裏屋和娘商量。

  預料之中的,娘說了一堆反對的話,與江三娘子的理論差不多。

  娘還特別強調了,女子無才便是德,會幹針線活,能圍著鍋台轉就行了。

  江月費了好一番口舌勸說,娘最後慢悠悠回了一句,學堂不收女孩子。

  江月暈,她倒忘了這一茬,在這個年代,別說是農村,就是京城的學堂,也隻招收男學子,女孩是不能入學堂的。

  這可怎麽辦?讀書的好機會擺在麵前,卻因為性別歧視不能去讀,多麽遺憾。

  江月很鬱悶,已經跟陽兒說了,不能讓陽兒空歡喜一場。

  她知道收男不收女的規定是不對的,可是古代的觀念就是這樣,僅憑一己之力是無法改變的。

  故事裏有女扮男裝去學堂的,如果用這招,讓陽兒扮成男孩子混進去,也許暫時能糊弄過新來的先生。

  但是瞞不了多久,同窗的夥伴都是一個村的,都認識陽兒,很快就會揭穿她的身份。到時陽兒非但被趕出來,還落下欺騙先生的壞名聲。

  實在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去跟教書先生好好商量,看能不能讓先生破例收下陽兒。

  江月知道很難,但不試試怎麽知道成不成呢。

  就這麽貿然去不合適,為了表達誠意,須備下敬師禮才行。

  家裏啥都沒有,好在多少攢了點錢,後天就是鎮上的大集了,去買些敬師禮,並添置些米麵油鹽。

  去了集市上,也不能光花錢買東西,有出有進,可以賣香皂賺點錢。

  村裏的顧客有限,要想拓寬銷路,還得去鎮上人多的地方。

  江月做了六十塊香皂,準備後天趕集去賣,家裏的油沒了,不然還可以多做點。

  江月忙著做香皂,到了下午才得以休息,才想起昨天曾戲約,今天中午和啞巴美男去泡溫泉的。

  嗬,反正是開玩笑的,他不會當真的。

  江月下午申時去河邊,直到天黑透了,才把今天的三十塊香皂賣完。

  連著賣了幾天,現在明顯賣的慢了。

  村裏就這些人家,就算每家買一塊,也基本上買完一輪了。村民們節儉,一塊香皂能用十天半月,所以暫時會陷入銷售空窗期。

  江月必須去開拓外村的市場,她考慮著,可以走街串戶去賣,隻要能掙錢,沒什麽丟人的。

  加油!一切向前(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