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四零九) 虛事實做
  人生百年一世紀,虛虛實實好多事;

  實事虛做常誤事,虛事實做有裨益。

  說實話,在張文學的身上有不少常人不具備的寶貴品質,比如自知之明,他非常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他在很多方麵都能夠適時把握這個度, 對於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上一向很努力,而在絲毫不能做的事情上根本也不費力,所以他願意做的事情大都成功了,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深淺,知道自己的能耐,所攬的活都是適合自己的活, 如果沒有金剛鑽,他也從不攔下瓷器活。

  而且,張文學也從不張揚, 即使自己做了很好的事情,即使別人對於張文學做過的事情讚不絕口,即便人家對張文學感恩戴德、千恩萬謝,張文學也不覺得自己就應該承受感謝得饋贈,也不敢有半點的自豪和驕傲,當然也沒有那正所謂的小人得誌的形態,也沒有亂語,也絕對不會自我膨脹,更不為因為自己做過的所謂好事情就看不起別人。

  “廟堂之上憂其民,江湖之遠憂其君。”

  一個優秀的好官,當然是具有憂國和憂民的家國情懷,在這一點上,雖然咱老百姓也沒有這麽大的胸懷,也沒有如此高的情商。但是,咱可以在成功的時候想想那些在黑暗中默默無聞奮鬥的人們,想想他們掙紮時候的痛苦, 想想他們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難處,想想他們忍饑挨餓時候的苦楚,我們即使偶爾小勝,也沒有狂歡的資本,也沒有停頓下來的資格,更沒有必要用我們暫時成功的歡樂來嘲諷那些暫時苦苦努力的人們,而應該想方設法去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然後我們站在成功的高台上一起笑看花開花落,一起欣賞潮起潮落,然後肩並肩從勝利的起點走向更大的成功。

  不過,年前張文學在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張文學的本意倒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特色教育的成功,主要是為了給大家匯報一下自己的做法,有點拋磚引玉的意思,把這個想法給了大家,大家在適當的時候,就不妨試一下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說不定就成功了呢。

  那張文學為什麽不和往常一樣說點不疼不癢的教學方麵的經驗呢?

  其實, 張文學也知道, 像這種教學工作總結大會,前來開會的人們其實也就是關注自己的單位有沒有得獎, 看看能夠發點什麽獎品什麽的。至於領導發言的內容,受獎代表講了什麽內容,還有其它什麽事情也都不在乎了,會上也聽不清楚什麽實質內容,會後也就把這些東西忘到九霄雲外了。對於這些,張文學也不是不知道這裏麵的門道,但是,張文學從沒有把這個發言的機會當作子虛烏有的擺設,也不願意把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當作擺設,張文學反而十分重視這個機會,總是希望通過這個機會給大家一些幹貨,以便讓大家不虛此行,有所收獲,這樣不就達到經驗交流和分享的目的了嗎?

  所以,張文學每次講話都是對於自己在教學上的點點滴滴好的做法進行充分整理以後這才形成文稿拿來分享,但是真實情況是與會人員大多沒有好好聽,都認為開會隻不過就是形式,沒有人把開會當回事,所以張文學精心準備的文稿當然也就不被重視了,因為來開會的人們根本就沒有好好聽,也根本沒有打算聽,所以也沒人對於張文學的講話內容辨真偽了,所以這精心準備的幹貨和別人瞎湊的陳詞濫調也就沒有什麽實質性區別了。

  其實,這裏麵誰都沒有錯,張文學精心準備也是認真的表現,既是對大會精心安排的支持,也是不辜負領導對自己厚愛和器重的表現,而其他參會領導在開會時不認真、開小差和打瞌睡也不是什麽大錯,因為大家一直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這樣做也不耽擱大事,大家負責的大小工作也從沒有出過什麽大的差錯,人家這樣做自己也這樣做,以前是這樣一個情況今年也如此這樣,“年年歲歲花相似”,每年的時候大致也都是這個樣子的,於是大家也覺得很正常的。

  但是,說實話,大家對於張文學在年前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倒是饒有興趣。

  這些年來的教育工作會議,其實想讓台下與會人員從開小差當中收回神來,讓打瞌睡的人們醒過來,讓小聲嘀咕的人們停下來,其實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但是,當張文學講話的時候,台下的聽眾很快便鴉雀無聲起來,接著人們就神清氣爽,開始洗耳恭聽起來,這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個十分新鮮的事情,也是近些年的教學工作會議從來沒有的情況,這不免讓人為之一振,不免讓人感覺匪夷所思,不禁讓人吃驚萬分,也不能不讓人考究原因。

  這原因嘛,思考來思考去,其實也不在於張文學的官職有多大,真實情況是,參加這樣一個學期末教育工作會議的都是各學校正副校長,還有來的重點學校的教務主任,以及教育辦公室的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各科教研員,最大的官員就是分管教育的副鄉長,所以,要論與會人員的官職,張文學其實屬於官職特別小的,因為小河小學的規模和名氣也不是能夠和鄉裏的重點中學和中心學校相媲美的,換句話說,小河小學跟鄉上的重點中小學比較,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所以張文學這個小河小學校長和人家重點學校的校長就不可同日而語,在領導眼裏也不是一個檔次的。

  當然,這兩年張文學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這倒是一個事實,但是,張文學也並沒有隨著名氣增大而升遷,這說明上級領導也其實並不重視這些可有可無的所謂的名氣,雖然小河小學的成績這些年一直第一,但是領導認為這也說明不了多少問題,無論如何,這些年張文學也沒少折騰了教學改革方麵的事情,甚至也有些效應,但是,在鄉裏和縣裏也並沒有推廣開來,也沒有對少人效仿成功,所以,人們對於張文學所謂的大名氣,也就是在內心裏感覺嗬嗬了,也隻能在暗地裏嘲笑這個家夥的能折騰了。

  所以,在人們看來,來開會其實就是來打發時間,來看熱鬧和做樣子,誰有在乎誰講話和講什麽呢?

  但是,在今年的教學工作會議上,張文學竟然破天荒地把自己學校的真實做法一五一十地匯報了,這還真是出乎人們的預料的。

  因為張文學匯報的內容都是滿滿的幹貨,都是操之可行的辦法,都是拿來即可用的辦法,而且這些做法在張文學那裏已經成功了,已經別無爭議了,是完全能夠出成績的絕好計劃和行動,所以與會人員就洗耳恭聽了,所以大家就真誠接納了,當然各校都有類似的人才,隻要努力創造條件,很快就有立竿見影的特好效果,在條件和生源好的學校,一定能夠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特色人才的,也許有的學校的成績很快就會超過小河小學的。

  但是,人家張文學不懼怕兄弟學校超過自己學校的成績,張文學堅信隻有抱團作戰才能夠讓更多的孩子成才,才能讓更多的家庭受益。

  當然張文學也沒有那麽小家子氣,張文學認為前進道路上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創新和創舉,如果一個人不思進取,固守從前的做法,躺在功勞簿上享受暫時的安逸,那很快就會被滾滾而來的創新成果吞噬掉的,所以,改革和創新永遠在路上。

  所以,張文學就虛事實做了,做得心安理得,做得坦坦蕩蕩,做得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