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四零七) 分享成功
  教學改革有影響;教學成果遠名揚;

  特長教育要分享,卓越成果驚四方。

  時間好比飛梭,轉眼間就過去了一年。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一九九九年的春天。

  過去的一年,學校工作還算順利,教學成績依然在銅鑼灣鄉遙遙領先,年前的總結會上, 張文學照例在縣教育辦公室召開的全鄉上學期表彰總結會上受獎,也和往年一樣張文學在會上也發了言。

  不過,張文學在會上的發言,不再進行經驗介紹,而是提出了科學辦學、全麵發展,努力培養素質全麵的中小學生的理念,同時介紹了小河小學遊泳隊的成績狀況,也介紹了不斷成長的小河小學男子和女子籃球隊的成績,並且打算組建小河小學男女足球隊,開齊各種體育運動項目,努力為銀河市體育運動學校提供各種人才,努力挖掘潛力,讓各種人才快速成長,讓他們盡早盡快實現人生理想,學校和老師們積極拓寬渠道,努力和市體校合作,為市體校輸送優秀的體育人才,讓學生人盡其才,讓學校走文化和特長並舉的道路,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有知識、有能力全麵發展而又有特長的優秀學生,為教育注入活力,讓家長看到盼頭,讓學校發展步入快車道。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一次張文學的講話首先引起了銅家灣鄉各個學校校長的震驚。

  各位校長們雖然知道張文學點子不少,在抓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方麵也的確有些招數, 以致於這個幾年,小河小學的學生成績也是一直遙遙領先,讓其它學校望塵莫及,這樣時間長了,其它學校包括鄉上的中心小學也就不和小河小學比較了,既然爭不了第一,那就索性爭第二吧,所以中心校一般就是把目標設計為保二爭一,這樣的目標既切合實際,也有努力和遞升的空間。

  當然,人家中心校的領導也不傻。人家給鄉教育辦公室的領導匯報說,小河小學的班額小,每一個年級才三四個班,而中心校每一個年級都有八個班,這班額多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當然平均分和優秀率就低一些了,如果把張文學調過來當中心校的校長,他也不敢保證能夠拿第一的。

  說真的, 鄉教辦的領導也覺得人家中心校領導說的也有道理, 於是乎, 對於張文學當校長的小河小學第一名成績也就不大肆宣揚了, 反正作經驗介紹的學校也是前兩名學校的校長,反正也總有中心校校長的份,人們也不計較這裏的第一名或者第二名的差別了。

  這樣,時間一長,人們對於小河小學第一名的成績反而不在乎了,反而熟視無睹了。說白了,萬一有哪一天,小河小學的成績不是第一名了,而成了第二名了這才是驚天動地的爆料新聞呢。

  可是,不料張文學這位校長還有奇招。

  張文學的這個奇招別說是在銅家灣鄉,即使在銅鑼縣,甚至在銀河市裏麵也都是“大閨女上轎”頭一回的新鮮事情。畢竟,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隻有兩條道路可以吃上商品糧,成為國家工作人員。這兩條道路一是極其優秀的學生在初中畢業時候可以考小中專,就像張文學一樣,上個師範學校或者其它中專學校,轉成非農業戶口,在初等專業學校裏麵上三年學以後,被分配就業,成為一名正式幹部,這樣的機會很少,因為招生名額很少,在一個鄉裏也就幾個學生能夠享受這個殊榮。還有一個,就是學生上高中以後,考上大學,從而成為一個國家工作人員,那這樣的機會則更少,上高中的人不少,但是其實考上大學的人則很少的。

  所以,對廣大農村的孩子們,要想走出農村,成為一個吃上商品糧的國家工作人員,那簡直比登天都難,很多人都不敢有這個奢望,很多人即使想了,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般的癡心妄想,也是難以企及的夢想。

  如此看來,身為農民的孩子,也就是簡單上上學,認識幾個字,以便將來過起農村日子來不為難也就可以了,老百姓一般認為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像自己一樣一輩子要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要想往前走一步,出去上個班,成為公家的人,那也是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這一般人不敢想的事情卻讓張文學幫助村民們實現了這一比登天還難的夢想,而且有幾個孩子已經被市裏的體校錄取了,竟然還有兩個小河小學的孩子在省級遊泳比賽中獲獎,而且他們的潛力很大,真的是未來可期,前途無量的。況且,張文學組建的男子和女子籃球隊在縣裏和市裏也頗有名氣,據說近期市體校要來小河小學選拔小籃球隊員呢。現在想來,千不該萬不該允許張文學把優秀體育教師從自己學校挖走的,雖然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未必留住人家。

  說實在話,張文學直接向外輸送人才這件事情不可小覷。這件事情在老百姓當中的分量相當重,這件事情當然讓張文學在老百姓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等將來如果張文學往市裏的體校輸送人才多了,老百姓就會認為隻有張文學才是他們的孩子的救星,什麽初中學校呀,高中學校呀,全都比不上小河小學,什麽樣的校長也趕不上張文學校長,時間一長有可能降低了鄉裏初中學校和縣裏高中學校的地位。

  更主要的是,張文學搞的全麵開花的素質教育已經成型,已經結果,這會讓張文學的名聲大響,張文學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也會讓其它學校的校長望塵莫及,拜下風,而且因為這第一步沒有跟上,後來步步都跟不上的。

  張文學的優勢更是無人能比。

  張文學能夠租用山頭,建核桃園,建設全市一流的標準遊泳池,張文學能夠在村裏爭取土地,在市裏的學校拉來讚助,能夠建設標準電腦房,所有這些其他校長都辦不到,做不了,甚至連也不敢想的,所以,在這個時候,要想步張文學的後塵,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銅家灣的中小學校長們聽了張文學分享的辦學思路以後,幾乎就是一籌莫展了,都覺得沒有任何辦法的。當然在他們的內心,還是十分佩服人家張文學的度量的,畢竟人家把這一辦學理念分享給大家了,畢竟人家也是為了大家的好,而不是等到一鳴驚人之後,然後在人麵前炫耀自己的才能和自己取得的成果。

  當然,對於教育辦公室的領導來說,也是喜憂參半。

  讓領導喜的是,今後領導們往縣裏匯報工作的時候,銅家灣鄉又有亮點和奇招了,在素質教育發展方麵,當然也走在前列了,領導們也會受表揚的,甚至鑒於辦公室主任的位置甚至也可以挪動一下子了,搞不好也可以當個主管教育的副鄉長什麽的,想想在銅家灣鄉有這樣一個能幹的小學校長張文學也是不錯的,他著實也給當領導人的臉上貼了不少金,畢竟下麵基層幹得好,也都是上麵領導人領導得好,也是領導慧眼識珠,也是領導高屋建瓴和指揮有方的傑作。

  但是,在領導的內心,也怕張文學過於瞎折騰,如果張文學這也行,那也行,各方麵都行,會不會被上一級領導看中,最後把張文學提拔到重要崗位上從而一下子替代了自己的位置。這一點其實是上級領導最為擔心的。所以,領導希望下屬能夠擔當重任,能夠主政一方,能夠出成績,但不是希望某一個下屬過於強勢,也不希望他總是畢露鋒芒,而是希望百花齊放,希望這些人能夠相差無幾,而不是一枝獨秀,更不希望某一個下屬優秀到足以和自己一樣的程度,也絕不會讓一個人一直優秀下去,絕不能容忍威脅自己權威的人長期一直優秀下去,除非這個人沒有官欲,否則,當官的就要采取適當措施,確保百花齊放,確保自己的烏紗帽。

  說實話,在銅家灣,雖然張文學一直非常優秀,但是,領導們還沒有把張文學看作對手,最主要還是因為張文學還真是一個年輕的後生,雖然他業務能力很強,也有群眾基礎,是一個幹事創業的好校長,但是張文學的政治敏銳性不夠高,想當官的意識不強,最重要的是,好像張文學在上麵也沒有當大官的親戚撐腰,所以,銅家灣鄉的大小領導還從沒有拿張文學當對手的。

  所以,在夾縫中,張文學這個小人物也就越來越強壯了,他的能耐不斷增大,他的知名度也幾近家喻戶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