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四零三) 心存感恩
  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喜得事情順;

  內心理解又感恩,相輔相成一家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張文學的努力,各方麵有關收養孩子張才子的工作也算順利。張文學的爸爸和媽媽、張文學的孩子也算對張文學的工作給與了大力支持。在張文學的愛人李淑媛那裏雖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但是李淑媛也算給了張文學一個麵子。李淑媛既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讓張文學下不來台階,也算是默認張文學和張文學的一家人收養張才子了, 隻是因為李淑媛比較忙的原因,就不再過多過問和參與了。

  其實,張文學覺得這就夠了,這就可以了。其實張文學壓根也沒想到讓李淑媛親自收養孩子,畢竟她特很忙,而且人家也沒有這個收養的義務和責任。張文學認為自己的愛人隻要不反對自己收養孩子就萬事大吉了, 就千恩萬謝了。畢竟張文學還是特別顧及家庭的。隻有家和才能萬事興, 隻有家人都高興,生活才有意思。否則, 即使吃著山珍海味,人也感覺毫無食欲,如同嚼蠟。人都說,“寒窯雖破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看來這是對的,對於每一對恩愛夫妻也是感同身受的,對於每一個家庭也是通用的。

  更何況,人家李淑媛本來就忙,對於家庭經濟的貢獻,李淑媛比張文學做得都好,光張文學當校長的學校發展墊資這一塊,李淑媛幫忙就不少,雖然後來張文學也都如數返還了,但是這說明李淑媛的覺悟在家庭婦女這個群體裏毫無疑問是最優秀的,從這個舉動看, 李淑媛也是愛丈夫張文學的,不但愛張文學本人, 也熱愛張文學從事的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否則的話,李淑媛不會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丈夫的學校建設工作。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的道理,或者說這就是誌同道合,或者說這就是真愛。

  即便是李淑媛默認張文學時間收養張才子,張文學依然覺得李淑媛是支持自己的事業的,這也給與了張文學足夠大的麵子。

  如果不顧及張文學的情麵,依據李淑媛的性格,是不允許收養孩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如果張文學想要一個孩子的話,他們可以再要一個,即便因為超生罰款,她李淑媛也就認了,即便是張文學因為超生失去了工作,她李淑媛也可以養張文學一輩子的,所以幹嘛大費周折去領養一個孩子呢,如果這樣的話,可能還給別人誤解,認為她李淑媛不能夠再生孩子了呢。

  可是,李淑媛是愛自己的丈夫的。既然張文學主動答應了這件事情,那說明他是想好了的,不是衝動。既然沒有來得及和李淑媛商量,那也一定是情不由己的事情。在黨支部擴大會議上,李淑媛又怎麽指望張文學回家和媳婦商量以後再做決定呢。

  在這個方麵,李淑媛還是比較了解張文學的性格的。李淑媛覺得張文學最的對,其實一點也不過分,李淑媛是理解自己的丈夫的。

  當然,即便李淑媛在愛人張文學那裏,雖然自己的內心有一百個不願意,但是隻要丈夫答應的事,李淑媛當然也滿口答應的,李淑媛覺得在工作上,作為愛人當然要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不能拖丈夫的後腿,在外麵無論什麽情況也要給愛麵子的老公留夠足夠多的麵子。因為男人愛事業勝過愛妻子,愛臉麵勝過熱愛自己的生命。

  李淑媛覺得作為女人可以任性,但是絕不能糊裏糊塗,在小事上可以耍點小性子,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一定講原則,一定有風格,一定有氣度,一定分情況,一定看火候。

  李淑媛也算是知己知彼的好女人。雖然張文學從沒有在人前人後說過自己的脾氣不好,但是,李淑媛也心知肚明自己的脾氣確實也不是很好,更別說自己和張文學一塊上初中的時候,張文學一定對自己的脾氣早就耳聞目睹了,單單是自己的父母的日常絮叨,即使絲毫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會知道李淑媛脾氣不好這一件事情,尤其李淑媛的親戚們,特別是那些男性長輩們,隻要和張文學一聊起來,說不了幾句話,就要再三囑咐張文學要對李淑媛擔待一些,要忍受李淑媛的急脾氣,不要和李淑媛一般見識什麽的話語。

  李淑媛也知道,他們這些長輩也就是說閑話,無非就是沒事找事地找點話題,甚至女友是也是為了和張文學套近乎,顯得和張文學更有近味罷了。可是,這讓李淑媛陷進去了呀,李淑媛想這些事情還用這些人再畫蛇添足呀,她李淑媛和張文學在一間教室裏一塊上了三年學,還有誰比張文學再了解李淑媛的啊?

  但是,李淑媛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這些男人們之間的交流。

  所以,李淑媛也深知自己的不足,那麽,作為愛著張文學的愛人,李淑媛也是盡量克製自己的臭脾氣,盡量不要耍脾氣。除非實在受不了,這才在沒有外人的時候,和張文學攤牌交流。

  好在張文學脾氣很好,從不著急,還會講道理,一般情況都是,事情浮出水麵了,李淑媛剛剛要著急的時候,人家張文學立即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事情講清楚了,處理圓滿了,結果李淑媛就沒有耍脾氣的機會了,也沒有了耍脾氣的理由了。結果就皆大歡喜,人呢,也就一團和氣了。

  所以,作為夫妻,不怕對方是火,最怕自己不是水,水能滅火的道理告訴我們即便夫妻二人個性不一致,性格不相同,也一樣能夠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也能夠把生活搞得有聲有色,也能夠在大多數情況下得出一致的正確結論,也能夠相處得如魚得水,也能夠夫唱婦隨,或者婦唱夫隨,也能夠恩恩愛愛,也當然能夠白頭到老,一生幸福。

  因為張文學對李淑媛的萬分包容,所以李淑媛對張文學既有敬佩之意,又有虧欠之感。所以,李淑媛對張文學的工作是竭力支持的,即便張文學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李淑媛也是慷慨解囊,竭力支持的。因為男人更愛的是事業,隻有他幹的事業順利了,自己的男人才有心情和愛人恩恩愛愛,隻有事業蒸蒸日上了,才能更好地給家庭實惠和精神支柱,隻有事業順風順水,才能給家庭帶來幸福和快樂。

  所以,在張文學收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即便李淑媛有一千個不願意,李淑媛也改變不了局麵了。所以,李淑媛不選擇吵架的方式讓張文學掃興,而是讓張文學獨立承擔起這個他自己應下來的這個差使,讓他自己體會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質,讓他感覺這件事情的難度。

  當然,作為愛張文學的李淑媛說的也是氣話,時間一長,李淑媛不再生氣了,當然也會幫助張文學一臂之力的,畢竟,張文學的事情也是一大家子的事,作為能幹事情李淑媛又怎能夠右手旁觀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因為張文學包容了李淑媛的急脾氣,李淑媛就對張文學有了虧欠之意,因此每逢張文學在事業上遇到瓶頸的時候,李淑媛就義無反顧地對張文學的事業給予全力支持和幫助,李淑媛不僅在家裏麵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丈夫的軍功章裏也有她的一半。

  因為張文學支持幫助了李淑媛很多事情,所以李淑媛在不是十分樂意的前提下,也默許張文學收養孩子,其實這也是愛丈夫的表現。

  愛一個人,不止對他恩愛,而且要鼎力支持他的事業,要尊重他的正確決定,對他的決定,能夠當時理解的就義無反顧地全力支持,對他的決定如果不能夠當時理解,那就縣應承下來然後再自己默默內化,直到完全理解再傾其所有,全力協助他把事情做得最好。

  其實,在收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張文學還是十分自足的。因為之前張文學已經料到期間的難度,努力下來結果還算不錯,爸媽的支持和愛人的理解和默許,這都是良好的開端。

  其實張文學知道,自己的愛人雖然脾氣有時候是著急了一點,但是人很好,也是熱心腸,性格也不錯,再加上人長得漂亮,還能幹事業,很孝順父母,在教育孩子各方麵也很出色。

  所以,張文學自己覺得自己總是十分幸運。現在愛人也終於理解了張文學的用苦良心,以她這個“刀子嘴,豆腐心”的熱心腸的特點,以後也一定會關心和幫助小張才子的成長的。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但是張文學覺得自己的愛人其實就是一個幾近完美的人,張文學覺得因為自己的愛人這麽完美,便覺得人生特滿意,特滿足,特高興,特有意思,也十分有戰鬥力。

  所以,張文學對自己的愛人總是心存感恩的,尤其在成功收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更是心存感恩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得一好伴侶值得終生歡呼雀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