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四零零) 口吐真言
  加庭和睦又溫馨,不知可否收養人;

  文學試探去詢問,孩子同意人歡欣。

  是的,人生充滿了無休無止的比較,但是這種比來比去的模式卻真的帶給了人們很多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讓人生獲得無限的精彩。

  如果真的沒有了競爭,沒有了優劣的比較, 沒有了地位的尊卑,也就沒有人生結果的落差,也不會讓人產生積極進取的原動力,也就沒有了攻難克艱的內驅力,也就沒有了共同前進的好結果,也就沒有當下世界的精彩,也就沒有了當今無數的英雄人物,更沒有催人淚下、蕩氣回腸的勵誌故事。

  不競爭無以知優劣,不比較不能知好歹。

  通過這一內心的比較, 張文學還真的比出了自豪,比出了信心,同時自己也增加了在各方麵“更上一層樓”的勇氣,決心帶領家人向著更高的目標奮進,爭取在各方麵取得更大一點的成就。

  要說人的目標可能很多,欲望其實也可能十分強烈。但是,再多的目標也不如培養孩子成才這個目標重要,再多的欲望也不如把孩子成才這個欲望強烈一些,所以張文學覺得其它的事情重要,但是培養自己的孩子成才才是自己努力要完成的目標。

  當張文學領著自己的小孩張子才回張子才姥姥家裏的路上的時候,張文學的臉上掛滿了一臉的笑容,看著小孩子一蹦一跳的姿態,內心禁不住泛起歡快的漣漪,看著小子才滿臉的幸福之意,張文學更是對未來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和誌在必得的無限勇氣。

  隨即,張文學的內心也有點忐忑起來, 即使到現在,雖然張文學給愛人也買了貴重的化妝品和好看的衣服,但是對於自己的妻子的態度,張文學還是捉摸不透,依然塵埃未定,所以,張文學的內心還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如同在懷裏揣了個小兔子,內心一直不斷“嘭嘭”地跳著。

  現在,張文學覺得需要有人聲援了,需要有人幫助了。而能夠幫助自己說服李淑媛的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個人就是張文學的孩子張子才。張文學現在要征詢一下孩子的意見,看看孩子能不能接受張才子這個哥哥。張文學覺得如果張子才能夠認可這個哥哥的話,那下一步張文學的工作就好做了。

  於是,張文學開始詢問一下張子才的想法了。

  張文學用自己的大手牽著張子才肉嘟嘟、胖乎乎的小手,先是用力地用大手牽著小手往上搖,接著在半空停了停,然後用大手帶動小手再落下來,於是,兩隻手便停留下來,這時,張文學開始問話:

  “寶寶來,小子才,你現在學習怎麽樣啊?老師教的東西都會嗎?”

  小子才嘟著小嘴,兩隻眼睛看著爸爸,說:

  “我學習好著呢,老師講的知識都會,老師沒講的,我看著課本也會,老師們讓我們預習知識,我看看書本上麵寫的,然後做後麵的練習題,也都會做。我們語文老師還誇獎我認識字多呢,我現在都能詩歌了,我背詩給你聽。”

  小子才一邊說著話,一麵就背起詩歌來,同時還搖頭晃腦的,一副學者的風度,一種得意的神情,小子才背道: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張文學看著小子背書時候的模樣,便情不自禁想起自己讀書時候的樣子,那時候的張文學可沒有現在子才這樣自信的樣子,也沒有這樣可愛的神態。

  於是,張文學情不自禁地鬆開張子才的小手,然後鼓掌歡迎起來,同時嘴裏誇獎著:

  “好,背得好,太棒了!”

  張子才聽到爸爸的誇獎,也非常高興,於是也拍起手來,為自己的成就和爸爸的鼓勵而鼓掌加油。

  這時,張子才突然抬起頭來,問爸爸:

  “爸爸,你教學教得好嗎?”

  張文學倒是沒有想到張子才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但是也要認真回答的,於是說:

  “好呀,我教學教得好,不光自己教得好,我是當校長的,我還要把學校領導好。我對每一個孩子都認真負責,不會不管任何一個孩子的。”

  “那你們班有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呀?”小子才的問題還真不少呢。於是張文學回答道:

  “也倒是有個別不聽話的孩子,但是我們當老師的會教育他的,我們用春風一般的語言來感化他,教育他,他受了教育,就聽話了呀。”

  “我明白了,你們教育他,他就聽話了,那我當班長的,要是我班有不聽話的學生,我也要教育他,讓他聽話。”

  “好呀,你一定要用教育這個方式,不要激化矛盾,要團結同學,不要惹是生非。”

  張子才又說:

  “有時候,我的同學不聽話,我管他的時候,他嚇唬我,說讓他的哥哥來打我,我說我讓爸爸揍他。”

  張文學就笑了,說:

  “你這樣就不對了。你作為班長可以管他,但是他不聽你的,你就報告給老師,作為一個班幹部,不能強製學生做事情,可以借助於老師的力量去教育他,幫助他。”

  張文學補充說:

  “子才,其實那個學生搬出他哥哥來嚇唬你是不對的,自己的問題應該自己解決,決不能以大欺小。當然,你拿爸爸嚇唬他也不對的,我不可能去幫你去打他的,你隻能借助你同學和你老師的力量把這個事情處理好。小孩子的事情還是小孩子解決的。”

  張子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突然說:

  “我要是有個哥哥的話那就更好了,那就沒有人敢不聽我的了,他們有個哥哥在學校裏的人都橫的很,而且有的同學還領著他哥哥到我們班去走一走呢,厲害得很,結果就有不少的同學暗中巴結他呢,又是給他糖吃,又是幫他抄作業呢。”

  張文學聽完張子才的話,這才知道自己和孩子深度交流的東西真是太少了,於是繼續開導孩子:

  “其實他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的,現在別說在學校,即使在社會上,也是講法治的,也不是憑借拳頭硬就吃得開的,所以不要管他們這些外門邪道的東西,要聽老師的話,最主要把學習搞好。至於你想要個哥哥這個要求,那倒是可以滿足的。”

  張子才抬頭望著爸爸,還一臉的不解和疑問,說:

  “爸爸,你怎麽滿足有個哥哥的要求呀?媽媽要是馬上生一個娃娃的話,那也是我的弟弟或者妹妹呀,那也不可能是哥哥呀。倒是有個哥哥好,能夠陪我玩,能夠幫我學習,必要時可以保護我,我們倆團結起來,誰也不敢欺負我的,到那時候我就不用拿爸爸的名氣來嚇唬他們了。”

  張文學乘機解釋道:

  “是這樣,我們學校二年級的一個小孩叫張才子,和你的名字還相似呢,從前他認我為幹爸爸,我們的關係也不錯,現在他的爸爸去世了,他的媽媽也出走了,而且目前生死不明,所以村裏的領導就讓我把他收養過來,並且在咱小河村的家裏居住,這樣你一回家就有一個哥哥當夥伴了,你們可以經常一起玩了呀。”

  張子才聽了以後倒是非常高興,說:“好,好,我以後經常回爺爺家裏,我和那個小哥哥一起玩,一起做遊戲,一起做作業,到時候我們倆自己玩就行了,也不用媽媽總是管我了。爸爸,你什麽時候讓我見見這個小哥哥呀?我希望馬上和他一起玩了。”

  張文學回答道:

  “不能慌,不著急。這件事,也不是你我同意了就行的,必須你媽媽同意了,他才能進入咱們的家。等一會,我問問你媽媽同意不,要是你媽同意的話,那你的願望就很快實現了。”

  接著,張子才就高興了,說:

  “媽媽那是最好了,媽媽從來都是支持我的。我回家就求求媽媽,讓她盡快同意這個好事,然後我就有哥哥了,以後看誰還敢看不起我。”

  張文學笑了,說:

  “好,我們一起加油,爭取讓你媽媽同意,然後我就把你哥哥領到家裏來。”

  張才子聽了爸爸的話,頓時歡呼雀躍起來,但是還是有點不放心,於是說:

  “爸爸,你說話一定要算數的。咱倆拉個勾吧。”

  張子才一邊高興地說著話,一邊伸出了一個手指頭,張文學見狀也習慣性伸出了一個手指頭,和張子才的小手指頭勾在了一起。張子才口中念念有詞: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父子倆人拉勾完以後,兩人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響徹雲霄,衝向天際。

  笑聲裏有張文學對孩子未來的殷切期盼;

  笑聲裏有小孩子金色童年的天真和爛漫,

  笑聲裏有父子心與心的貼心交流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