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三八六) 敬佩之情
  生活當中有人寵,工作時候有人敬;

  深夜尋找人拚命,不惜身故為愛情。

  “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

  一個人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給人的感覺往往很條理,很確切,也很有哲理,總是頭頭是道,又非常耐人尋味。但是,在生活中,要想把人把事評判得井井有條,有條不紊和一絲不亂,也確確實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也是令人十分痛苦的事情。

  這是因為書上的道理很明確,很清晰,但是生活這團麻,自己本身都扯不清,碰到明晰的道理其實也說不明,也捋不清,到後來是道理自明,生活還是生活,也沒有因為書本上的道理而有所改變,生活還是那麽亂,還是那麽惹人喜愛,讓人喜歡。

  現在,對於王紅雲一家最近出現的令人沮喪的狀況, 不同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見解。

  其實, 有不少人原先是非常羨慕王紅雲一家子人的。

  王紅雲人長得漂亮,為人豪爽,為人處世更是如魚得水,並且生意也做得順風順水, 風生水起, 尤其人家王紅雲和小學校長張文學還有不少的交往,以致在不少方麵能夠得到有效的幫助, 不僅改善了生活質量, 還不斷積累人氣,王紅雲這個昔日的村花, 竟也仿佛恢複了往日的靈氣, 戴上了久違的花冠。

  當然,王紅雲作為一個外來戶,如此美的姿色,如此豪爽的性格, 再加上頗有些張揚的個性, 當然會引起一些差不多年齡的女性的羨慕和嫉妒, 尤其是王紅雲在小河小學張文學的幫助下, 先是在小河小學當臨時工, 後又在張文學的幫助下用小車子在學校附近賣小商品。雖然讓王紅雲到小河小學當臨時工是村兩委的決定, 資助王紅雲一家建房和生活方麵的救助也是村裏領導的集體決議, 但是人們還是習慣性地把這個功勞記在張文學的賬本上。

  當然, 大家對於張文學倒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人家張文學是一校之長, 他又是知書達理、樂善好施和助人為樂的好青年,在學校裏對哪一個娃娃都格外好, 碰到那個學生娃娃或者哪一個村民有困難,從來不會徐手旁觀的, 總是第一個衝上去幫忙的,而且極具堅持不懈之精神, 對於有困難的人總是幫好、幫完這才善感罷休,否則, 就會千方百計地一直幫下去的。雖然, 個別人也拿張文學資助王紅雲安家和幫助王紅雲脫貧這事說三道四,製造一些有關王紅雲和張文學之間的一些流言蜚語,但是小河村的村民從不相信張文學和王紅雲之前有任何緋聞,除了因為張文學這個人修養好、有主見以外, 最主要還是王紅雲這個人還不夠檔次,無論如何也不會進入人家著名校長張文學的眼睛。

  然後, 對於王紅雲的丈夫老張, 很多小河村的村村民對於他也不是十分了解,隻聽說這個人原來做生意,隻是因為生意失敗了,後來為躲債來到小河村暫住的,又因為那年洪水受傷的原因,才被村委會資助建房安家的。

  人們覺得老張作為王紅雲的丈夫,從各方麵講, 還是配不上王紅雲的, 老張在外貌上還不錯,但是好像性格上不是那麽活躍, 在性格上,老張和王紅雲不是一個類型,這也注定了後來兩個人之間不斷產生的矛盾, 以及後來的不斷風波。

  當然,人們都認為如果王紅雲和老張之間鬧矛盾的話,那責任一定是王紅雲方麵的問題。

  所以,現在老張在尋找王紅雲的過程中竟然身亡了,雖然王紅雲現在也離家出走不知結果,但是現在老張身故這件事就在眼前,所以人們便對老張具有更多的同情之心了。

  人們不僅對老張的身故表示同情,而且還充滿了無限的敬佩之意。人們猛然感覺,王紅雲還是很幸福的。

  王紅雲在平時生活時候,有人家張文學的熱心幫助,還有老張的精心嗬護和疼愛,在家享受公主般的待遇,這是多少中年女子一輩子向往的生活啊。

  王紅雲在走失以後,人家老張雖然瘸腿,但是依然在深夜獨自一人前去尋找王紅雲,盡管老張馬失前蹄, 不慎落水,但是他這種不惜生命代價去守護愛情的舉措, 還是讓人敬佩的。

  這說明,老張對王紅雲的愛是真心地,是發自肺腑的。

  這種深愛,比海深,深過最深的海洋,深到地球的中央;

  這種真愛,比山高,高過最高的山脈,高至天空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