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三零四) 和平相處
  平常日子心態平,幸福日子快樂中;

   手足情深姐弟情,融洽相處身輕鬆。

   人活著就要生活,生活既然很美好,人那就快樂著過好生活。

   生活就要與人打交道,這打交道就要講究一點門道,甚至要學會與人打交道的藝術。

   人與人打交道其實也並不是十分容易,這會打交道的和不懂打交道藝術和學問的人的待人接物和為人處世的方法是有區別的,起效果和結局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生活中與人打交道還是要注意一些策略和方法的。用對了技巧和方法就事半功倍,否則就會留下終身遺憾的,甚至會給心靈造成永久創傷的。

   關於人與人打交道的經驗和技巧,張文學自認為自己雖然還談不上成熟,但還是有一點經驗和門道的。

   這麽多年來,張文學不論當老師,還是當校長,待人接物的機會不少,總算也沒有浪得虛名,也沒有浪費光陰,因此在審時度勢和因勢利導方麵也算是小有所成,略懂一點的。

   比如,以張文學的了解,其實,張才子的媽媽王紅雲其實也是好人,之所以有仁愛之心和報答之情,那也是憑借一顆感恩之心而來,那也是真情的流露,那也是真心的行為,隻不過她這感情的過度發泄方式不妥,行為不當,她作為一個農村婦女,再也沒有其它的妙計和手段報答對她一家有恩的人了,所以,也就想采取一些不著調的方式表達感恩之心。

   殊不知,這樣所謂的感恩之心隻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隻能破壞原本比較聖潔的姐弟關係,隻能讓自己沒有顏麵,隻能讓自己威嚴掃地,隻能適得其反,弄不好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到後來,不僅得不到自己本可能享受到的實惠,還可能葬送了自己苦心經營的朋友關係,也可能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的祝福和幫助。

   了解了這一層關係,張文學雖然覺得王紅雲做的事情太過分,但是也非常理解王紅雲的處境,畢竟幸福來的不易,畢竟王紅雲希望把這種幸福堅持下去,進而形成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然後在這個起點上,讓孩子成才,讓家人從此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當然,自從張文學拒絕了王紅雲的所謂對於自己恩人的報答行動以後,王紅雲倒是真的有點不自在了,倒也真的難為情了。

   王紅雲其實也很矛盾,對於自己做的荒唐事也慚愧,也職責,更覺得無恥。

   在王紅雲的內心裏,自己怎樣報答張文學都不過分,自己這一家子的遭遇,要是沒有張文學幫助的話,她王紅雲都不知道自己死過多少回了。

   家庭的變故,自己父母的嫌棄,家裏高高堆起的債務,愛人脾氣的暴躁,討債人難聽的話語和午休無休止的刁難,這些都是雪上加霜的困難,無不給生活增添了莫大的災難,王紅雲要不是因為可憐孩子,早就跳河自盡了。

   也正是張文學拯救了她這一家子,所以王紅雲對於張文學的感恩之情是真心實意的,是來自肺腑的,是可以經過日月明鑒的,是蒼天可以證實的。

   但是,結果證明王紅雲還是大錯特錯了,王紅雲不僅自討苦吃,而且還在張文學麵前顏麵大失,尊嚴也被一掃而光。

   作為一個女人,王紅雲也在自責的同時,也有更多悔恨的淚水。當然也有因為麵子喪失,顏麵掃地而有的輕生想法。但是,王紅雲轉眼想一想,或許張文學的說法是對的,姐弟情是最純真的感情是不能褻瀆的,是要精心維護的。

   或許,經過考驗的姐弟情更純正,更純真,更聖潔,它晶瑩剔透,冰清玉潔,不帶一點點雜念,更沒有任何雜質。

   更何況,自己也是真真感情的表露,真真報恩之情的表白,自己該做的做了,那也不久遺憾的,縱然打動不這個好弟弟的身,但也感動了這個好親人的心。

   麵對張文學的苦口婆心和感動人心的語言,王紅雲也明白了,真情不需要過多回報,真心也無需過度表白。

   “友情若是長久時,又何必朝朝暮暮。”

   當王紅雲經曆過“此路不通的”的試驗以後,內心反而坦然了,仔細想想這個結果當然也是蠻好的。如果不是好弟弟的理智婉拒,那後果不堪設想,也許毀了兩個幸福的家庭,也許斷送了孩子們的美好前程,也可能斷送好弟弟的前途,也許傷及到很多無辜之人的性命。

   王紅雲想想都後怕,細想之餘還是要感謝好弟弟的明智的抉擇以及英明和果斷的行動。

   這樣想想,王紅雲於是更加敬重這位好校長和好弟弟。

   王紅雲也明白,今後和弟弟相處要更加大方,更加有度,一切要以弟弟的自身形象和將來前途為重。

   而張文學就更加不以為然了,因為什麽事情都沒有過,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而且還教育了王紅雲一頓,自己親自給她上了一課,教會她如何正確處理姐弟關係這一重要內容,所以,所有的不愉快一掃而光,所收獲的知識交往的藝術和相處的理性而已。

   所以,在姐弟隨後的交往中,依然是該說的說,該笑的笑,該怎樣相處就怎樣相處。

   在張文學的眼裏,王紅雲依然是開朗、愛笑和熱情的大姐姐;

   在王紅雲的眼裏,張文學這個好弟弟依然是孩子最好的幹爸,全家最棒的恩人,和自己永遠的親人。

  書屋小說首發